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全切采用顺逆相结合的方法,截取末端回肠W形排列作为代膀胱。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0~460min。术后随访5-70个月,39例白天夜间均可控制排尿,1例夜间不能控制排尿。并发单侧轻度肾积水2例,代膀胱结石2例,尿道残端癌复发1例,代膀胱后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肠梗阻1倒。结论膀胱全切W形回肠代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两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施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375、360 min,出血量分别为100、300 ml,术后3-4 d排气,术后均于第2天下床活动,术后均未予止痛药。随访4-5个月,新膀胱无明显残尿,排尿功能正常。结论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南昌市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癌患者术后出现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南昌市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癌患者500例。首先将术后出现尿失禁现象的1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术后未出现尿失禁现象的1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吸烟、饮酒、术前尿失禁、术后膀胱痉挛的比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将剩余的2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癌患者分成未预防组和预防组各125例。预防组针对引起尿失禁现象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未预防组未接受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比两组术后尿失禁现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吸烟比、饮酒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尿失禁、术后膀胱痉挛的比例,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且病程和术后留置尿管的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经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预防组的尿失禁现象的发生率低于未预防组(P0.05)。结论术前尿失禁、术后膀胱痉挛、年龄高、病程长以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过长是引起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癌患者术后出现尿失禁现象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临床的重视。患者针对尿失禁现象出现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尿失禁现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广泛用于治疗男性膀胱癌,效果确切,但用于女性膀胱癌患者的经验很少。近年来,我们对12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例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后,采用带蒂末段回肠片经U型折叠后缝合形成新膀胱,新膀胱远端与尿道残端吻合,输尿管以半乳头种植于新膀胱。结果 1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5~8(6.0±1.5)h,平均出血量500 mL。术后随访3~24个月1,1例日间尿控效果良好,血电解质基本正常。新膀胱容量为270~410(310±70)mL,充盈期膀胱内压9~18(12±5)cmH2O,排尿期膀胱内压33~46(39±5)cmH2O。单次排尿量250~300 mL,残余尿量0~50 mL。1例新膀胱肿瘤复发,1例盆腔转移。结论 U型回肠新膀胱术操作简便,新膀胱容量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尿流改道的一种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35例膀胱癌患者,在膀胱灌注前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获得满意临床效果,未见药物性皮炎和化学性尿道炎发生,无膀胱挛缩现象,无尿道狭窄。结论膀胱灌注前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膀胱灌注术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影响膀胱癌术后患者5年内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3~2015年进行膀胱癌手术的1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收集患者手术时临床数据及随访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抽烟、肿瘤类型、肿瘤数目、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等资料.结果 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12%,82.14%...  相似文献   

9.
内镜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理想术式。方法 对 2 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45~ 69岁 )行内镜膀胱颈悬吊术 ,术后观察排尿情况。耻骨上 3cm横行切口、阴道前壁T形切口、用Stamey针自腹部切口一侧进针 ,经膀胱颈侧方、阴道前壁穿出 ,将尼龙线引出 ;阴道内尼龙线穿过一段人造血管、再将另一端引出腹壁。另侧同样进行。两侧拉紧缝线使膀胱颈抬高。结果 术后随访 3~ 36个月 ,总有效率达 95 8% ,失败一例 ,无不良反应。结论 内镜膀胱颈悬吊术是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安全可靠术式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对26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Z型回肠代膀胱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2岁,平均56.8岁,均为浸润性膀胱癌,其中2例伴有一侧轻至中度肾积水,均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原位Z型回肠代膀胱术。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至2009年5月,笔者对12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技术改进的studer回肠代膀胱术,避免了因肠管切除过多而可产生腹泻和维生素B12缺乏症,将输入道改为8 cm,术后患者无肾积水,无返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韩东  赵俊萍 《山东医药》2002,42(19):79-79
浅表性膀胱癌是常见的早期膀胱癌之一 ,目前多采用开放手术或经尿道电切手术 ,但术后复发率较高 ,3年复发率可达 5 0 %~ 70 % ;而绝大多数在术后第一年复发。 1997年 4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院共收治浅表性膀胱癌 2 1例 ,均行开放手术 ,术后行膀胱内卡介苗 (BCG)灌注并进行了随访观察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1例中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4 2~ 75(平均 5 8.5 )岁。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血尿。根据 B超、CT、尿常规、膀胱镜检查结果诊断为浅表性膀胱癌 ;均行开放手术。病理分级为 级 5例 , ~ 级 6例 , 级 6例 , 级 4例 ,均…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1月至2003年10月,我们对28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并进行了技术改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付水  毕缓  穆中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378-2379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最大特点是易于复发,据相关文献报道,膀胱癌的复发率达45%以上〔1〕;而且10%~30%的复发病例,伴有浸润能力增强和恶性程度增高〔2〕。目前,临床对膀胱肿瘤的治疗以经尿道膀胱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尿膀胱肿瘤抗原(BTA)测定在膀胱癌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膀胱癌术后复发组(n=67)、未复发组(n=61)及正常对照组(n=50)的受试者尿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各样本BTA含量。复发患者行手术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其肿瘤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情况。结果膀胱癌术后复发组BT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术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膀胱癌术后复发组BTA水平随病理分级增加而升高(P <0. 05)。BTA总敏感性为83. 8%,其中G1级63. 6%,G2~G3级92. 3%。特异性为88. 5%。结论尿BTA测定在膀胱癌术后复发监测中有较高临床价值,合理运用能减少膀胱镜检查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李保安  何长海  赵琪  王鸿 《山东医药》2008,48(47):51-52
对11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后,取末段回肠8~10cm、盲升结肠15cm做代膀胱,近端回肠与升结肠远端恢复肠道连续性,两输尿管分别行乳头移植于回肠两侧,盲升结肠去带形成储尿囊,于盲肠最低位切一小口与尿道吻合。对患者的尿液可控性、尿流动力学、血电解质、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6个月,平均26个月,排尿满意。认为去带盲升结肠代膀胱可控性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选择的膀胱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资料,术后随访并发尿失禁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其临床信息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41例,发生率为3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膀胱功能、前列腺电切术史、术中保护尿控神经为老年患者术后并发尿失禁的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膀胱功能失代偿、前列腺电切术史、术中未保护尿控神经是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尿失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膀胱功能失代偿、前列腺电切术史、术中未保护尿控神经会增加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尿失禁的发生,应在术中尽可能保护尿道远端括约肌,保留尿控神经.  相似文献   

18.
吡柔比星+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20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较高(50%~70%0),其中10%~39%的肿瘤复发后恶性程度和浸润度增加。如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这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焦点。2000~2004年,我们对2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卡介苗(BCG)行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方任南  陈敬洪 《山东医药》2005,45(21):32-33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SUI)发生于5%~25%中老年妇女。国际控尿学会将其定义为:构成社会和卫生问题,且客观上能被证实的不自主尿液流出。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术式应该是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2001年7月以来,我们采用改良Stamey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膀胱癌在保留膀胱术后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对预防患者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eta分析,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关于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或部分膀胱切除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或吡柔比星治疗的比较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7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软件RevMan5.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同质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1426例膀胱癌患者,其中行保留膀胱术后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患者757例,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患者669例。保留膀胱术后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有效率高于羟基喜树碱(OR值为1.31,95%CI为1.02~1.67,P<0.05);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复发率低于羟基喜树碱(OR值为0.76,95%CI为0.59~0.97,P<0.05),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高于羟基喜树碱(OR值为1.54,95%CI为1.13~2.12,P<0.05),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的血尿发生率高于羟基喜树碱(OR值为2.46,95%CI为1.24~4.88,P<0.05)。结论膀胱癌在保留膀胱术后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较灌注羟基喜树碱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