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勒冈烧伤中心花园是美国著名的康复花园。通过改造医院旧庭院和协同设计,风景园林师营造出私密而温馨的户外空间,设计细节充分体现人性关怀。花园植物品种多样化,注重荫蔽效果和季相变化,并可结合开展园艺治疗。俄勒冈烧伤中心花园为患者和员工提供了优美景致,也是一处慰藉心灵的宁静场所。  相似文献   

2.
康复花园对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花园,是近30年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类园林设计。主要用于医院、疗养院等卫生部门。美国约有20%的医院已建有康复花园,而且其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康复花园是将“景观”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主要强调人在空间中的情感体验,强调环境对人的精神上的疗养作用。研究国外康复花园,有利于明确国内医院户外景观的未来研究方向,为此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态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自然对健康助益的证实,使人们认识到医疗花园对促进康复的重要性。医学模式的转变、技术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很多医院处于改扩建的发展阶段。在目前我国医院的改扩建过程中,医疗花园起着重要作用。医疗花园的建设完善,能够实现室内外环境的交融,带来整体环境品质的提升,无论对于医院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还是医疗花园本身,都有着积极的价值。相对成熟的医疗花园理论的引入,能够帮助整合我国医院改建扩建中的各种资源,发挥整体的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4.
赵烨  杜雁  高翅 《华中建筑》2014,(3):56-60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积水潭医院庭院完好保留了原诚亲王新府花园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遗貌历历在目。然而花园单一的休憩功能已不能满足医院的特殊环境需求,设计以期将传统的王府花园格局与现代的康复功能相结合,在保护原有山水格局和建筑遗存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如何利用山水空间创造有利于骨科病人复健的康复空间,赋予王府花园以新的生命,因借而活。表达禅宗中"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的最高境界,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5.
家庭花园     
这花园位于悉尼,它有多种用途。每种用途都与特定的室内空间相呼应。庭院与艺术家朝西的工作室相毗连。五彩的地板、橡胶墩、旋转摇摆和缓缓上升的窗框,成为孩子房间户外延续。高低不平的胆矾石与住宅区的光滑沙岩墙形成对比。户外厨房则与客房相连接。白千层灌木环绕着内置耐侯钢板的围墙,很好地保护花园的私密性,并且形成环绕花园四周的树荫小道。植被茂密的陡峭筑堤上,一组台阶沿着对角线斜切而下。筑堤底部上有个通往花园的小门。在这个私密空间内,有一处横跨池塘的耐侯钢雕塑台阶。为纪  相似文献   

6.
在阐释朱家花园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总体布局及营造意匠。并基于"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遗产检验标准,探讨了朱家花园在遗产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对其保护具有参考价值,对其他类似遗产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风景园林》2014,(1):154-157
隐形花园温室形成了微观气候,优化了场所的娱乐功能,并有利于北温带植物的生长。在太阳是唯一热量来源的情况下,隐形花园温室延长了夏日的感觉,使户外生活的更具乐趣。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4)
通过调查问卷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游客角度,对舟山海上花园城市形象提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影响舟山海上花园城市形象提升的因素有六大类,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价格因素、质量因素、人文因素、自然因素、特色因素、现代化因素。提出舟山海上花园城市形象提升的对策:优化价格因素,形成市场价格竞争优势;重视质量因素,提升舟山海上花园品质;强化人文因素,传承与发扬历史文化;关注自然因素,优化舟山海上生态宜居环境;增强特色因素,提高海上舟山的吸引力;整合现代化因素,实现海上舟山的现代化生活。  相似文献   

9.
林佳昕  杜宏武 《城市住宅》2021,28(2):42-43,56
随着人口增长、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传统的低密度空间城市已转变为高楼林立的紧凑型城市,导致社区活动和日常互动空间缺失等问题.空中花园作为高密度城市环境中新的建筑语汇,弥补了缺失的地面公共空间.阐述高密度环境与空中花园的相关理论,从环境行为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角度研究空中花园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空中花园建设的运营痛点,以期为我国高密度城市空中花园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杨鑫  张琦 《风景园林》2011,(2):110-115
40年后再忆阿兰·普罗沃斯特的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促使了对于景观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空间与使用的内在关系的思考.自然这一永恒的话题始终游荡于景观之中,自然本质的崇尚与体现是创造可持续的、生长的景观最根本需求.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具有艺术感召力的平面布局以及舒适、惬意的自然空间环境恰恰是设计师对自然深刻理解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21,(3)
"花园城市"建设是在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对建成环境空间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在明确城市建设对既有生态和生活方式造成威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建成环境建设更适于人们生活的城市形态。舟山虽具有营建"海上花园城市"的独特优势,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制约了城市的改造和提升,如何对现状生态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将其转化成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的条件、实现"建成环境—生态资源"协同发展的路径是构建"海上花园城市"的关键。文章提出在建成环境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构建促进景观环境感知提升的"海上花园城市"生态化建设框架,探索从夯实生态本底到提升景观感知体验的规划路径,以期制定适应自然生态过程、"让自然做功"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规划策略,促进舟山"海上花园城市"的整体空间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2.
叶家花园享有上海第三私家花园美称,是上海市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由于自然老化等原因,存在安全隐患和耐久性问题。文章在历史信息挖掘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叶家花园各类文物建筑的完损状况,提出了保护修缮的目标与实施原则,根据修缮对象的构造特征和损坏特征,设计了四种针对性的修缮方法,在保护修缮应用中效果良好。通过叶家花园保护修缮工程实施的总结,提出了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园林式文物建筑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单馨雨  赵杨 《城市建筑》2023,(13):211-215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双减”的多重背景下,儿童的权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我国逐渐兴起。社区花园作为与儿童物理距离上最近的自然承载体,其自然科普教育作用往往被忽视。本文以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社区花园为例,对社区花园自然教育的空间布局、模式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探讨社区花园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其自然教育模式,探究其自然教育类型并提出建议,对社区花园自然教育功能的实现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认知视角下的校园雨水花园设计旨在探讨生态语境下校园景观的教育作用。环境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方式是通过环境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影响受育者,无意识教育方式为受育者提供的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的教育途径更能深刻影响受育者的认知。基于生态认知的校园雨水花园设计以无意识环境教育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显露设计,以可视化雨水路径刻画雨水生态特征,以满足花园功能、技术和艺术要求且实现可视化雨水路径的空间设计与艺术品质,创造雨水花园的张力场效应和感染力,如空间秩序、材质对比、色彩运用以及空间的愉悦体验等,以促进生态的无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绿意 《园林》2006,(8):28-30
理想的家庭花园是当你打开房间门走到户外世界——你家的花园,这里能享受大自然的恩泽,能找到在室内一样的家的感觉。葡萄架下与朋友在户外用餐;围着火炉在烧烤聊天;倚着平台栏杆,眺望远处的美景;也可邀友在花园水池边或大树下弹唱自娱。所以说,高品质家庭生活中,单单一幢房不能代表家,只有将户内外和谐地融为一体,才能找到家的感觉。也就是说要把许多原本在室内的活动移到户外花园中进行,家的范围大了,家庭生活也因有自然的惠顾变得更浪漫更富有诗意,品质更高。  相似文献   

16.
天津曹家花园初为清末买办孙仲英于光绪二十九年在津辟建的私家园林,后为直隶军阀曹锟所有,更名曹家花园。通过对相关史料《天津市河北区历史遗迹》《津门谈古》的梳理、归纳及现场勘查、考证,针对曹家花园的历史沿革、造园风格、造园要素、空间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证明了曹家花园具有鲜明的造园特征,为一座既有象征晚清权贵的官式建筑风格,又具欧式建筑特色的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研究曹家花园不仅是为再现其历史风貌,而是要通过保护公园所处的自然、历史环境,彰显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发挥遗址公园的文化影响力及与之正相关的经济拉动作用,从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中心城区一处由近代花园住宅改造为交响音乐博物馆的工程为例,介绍了上海近代花园住宅特征,并探讨了此类近代花园住宅的更新利用方式。通过修缮加固延续历史建筑使用周期的同时,在保护空间环境特色前提下结合展陈功能新增展廊连通分散的单体,实现观览流线的流畅,并融入原有院落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现代康复医学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景观在促进老年人行动力恢复、全面健康等方面有着更为细致深入的科学实践,对于通用的适老性户外环境设计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以瑞士RehaClinic 康复中心集团的巴德- 祖赫扎康复中心(RehaClinic Bad Zurzach)附属花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对其跨学科设计团队、多元化设计目标、康复性空间设计及项目成果进行解析,总结出对适老性户外环境设计的启示:(1)整合跨学科项目团队;(2)空间布局结合老人行动力特征;(3)据园艺治疗要求匹配功能模块与细节设计;(4)遵循循证设计理念,建立完整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天津曹家花园初为清末买办孙仲英于光绪二十九年在津辟建的私家园林,后为直隶军阀曹锟所有,更名曹家花园。通过对相关史料《天津市河北区历史遗迹》《津门谈古》的梳理、归纳及现场勘查、考证,针对曹家花园的历史沿革、造园风格、造园要素、空间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证明了曹家花园具有鲜明的造园特征,为一座既有象征晚清权贵的官式建筑风格,又具欧式建筑特色的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研究曹家花园不仅是为再现其历史风貌,而是要通过保护公园所处的自然、历史环境,彰显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发挥遗址公园的文化影响力及与之正相关的经济拉动作用,从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历史建筑中的花园住宅是既有居住建筑的特殊形式,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保护要求,其节能与一般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存在较大区别。本文针对花园住宅的特点,分析花园住宅总体环境及建筑单体特点,挖掘花园住宅的节能潜力,在充分发挥花园住宅节能优势的前提下,结合保护修缮提出适用于花园住宅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