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萝芙木乙醇提取物(EERV)舒张小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机理,使用80 mmol·L-1 KCl或100μmol·L-1乙酰胆碱(ACh)作为激动剂预刺激小鼠离体气管环,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了EERV对气管环张力的影响.用肺功能仪在活体水平上检测了EERV对小鼠呼吸系统阻力(Rrs)的影响.结果表明:EERV可通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3(IL-23)基因沉默对肺组织IL-23蛋白表达、哮喘鼠气道炎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 IL-23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染获得高浓度的含有siRNA IL-23的浓缩液,RT-PCR和WB法检测IL-23mRNA及IL-23蛋白表达水平,确定转染成功.通过滴鼻方式吸入到卵蛋白(OVA)致敏的小鼠体内,观察其对BALF中炎症细胞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FN-γ,IL-5,TNF-α,ICAM-1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WB法检测肺组织中IL-2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空质粒组BALF中IL-5,TNF-α,ICAM-1水平升高,IFN-γ水平下降,肺组织中IL-2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沉默组上述各项指标明显下降,IFN-γ水平升高(P0.01);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空质粒组气道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沉默组炎症受到抑制(P0.01).结论 IL-23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阻断其基因表达可以明显改变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对细菌脂多糖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0.1、1、10、50μmol/L)和细菌脂多糖(10μmol/L)作用后,细胞因子的mRNA(IL-6、TNF-α、Ptgs2、IL-1β、IL-10、MMP13与CXCL1)及蛋白(IL-6、TNF-α、IL-1β与IL-10)表达水平的改变.实验同时设立4个对照组,包括DMSO组、脂多糖组、DMSO+脂多糖组及阳性药Bay 11-7082+脂多糖组.结果:浓度分别为10和50μmol/L小白菊内酯稳定有效地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在mRNA水平上,IL-6、TNF-α、Ptgs2、IL-1β、IL-10与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CXCL1 mRNA表达水平改变无统计学差异;在蛋白水平上,IL-6、TNF-α、IL-1β与IL-10的表达亦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白菊内酯有效抑制了细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MMSCs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8周后,通过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白介素-1(IL-1)、IL-2、IL-4、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IL-2、IL-12、TNF-α和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调(p0.05),而IL-4和IL-10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BMMSCs组IL-1、IL-2、IL-12、TNF-α和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调(p0.05),而IL-4和IL-10上调(p0.05).进而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对照组脊髓组织的结构正常,神经细胞形态完好;模型组脊髓组织内出现大量炎性细胞;BMMSCs组脊髓组织内没有发现明显的炎性细胞.由上述结果可知,BMMSCs对EAE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和减少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对脊髓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小鼠肝功能,炎症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ICR雄性成年小鼠40只,随机分组为空白对照组,迷迭香酸对照组,CCl4模型组和迷迭香酸治疗组,每组10只,同时在造模的后两周给予迷迭香酸治疗,最后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肝功能ALT和AST,Real-Time PCR测定肝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2,MCP-1)及肝纤维化指标(α-SMA,Colα1(I)和Colα1(Ⅲ))的mRNA水平.结果:与CCl4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约下降了2倍,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2的mRNA水平下降了约2倍,MCP-1的mRNA水平减少约5倍,肝纤维化指标α-SMA,Colα1(I)和Colα1(Ⅲ)的mRNA值同样下降约2倍水平.结论:迷迭香酸具有保护肝功能,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和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GF对脑缺血/再灌注(L/R)大鼠脑含水量、MPO活性及TNF-α、IL-10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脑L/R组;实验Ⅰ、Ⅱ、Ⅲ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5、30、60 μg/kg HGF处理.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1.5h再灌注24h后,测定脑含水量、MPO活性,检测TNF-α、IL-10含量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I/R大鼠脑含水量增加,MPO活性升高,TNF-α、IL-10含量及mRNA表达上升.不同质量分数HGF处理均能减少I/R大鼠脑含水量,降低MPO活性,下调TNF-α含量和mRNA水平,上调IL-10含量及mRNA表达.结论: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促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可能是HGF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脂肪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3T3-L1细胞诱导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脂肪细胞以0.1g·L-1黄芪多糖培养基干预,对照组脂肪细胞普通培养基培养.ELISA法测两组脂肪细胞及培养基中TNF-α、IL-6蛋白的含量,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脂肪细胞TNF-α蛋白和IL-6蛋白mRNA水平.结果实验组脂肪细胞及培养基中TNF-α、IL-6蛋白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0),而且实验组脂肪细胞TNF-α蛋白和IL-6蛋白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0).结论:黄芪多糖可抑制脂肪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控制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外诱导和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研究其中的细胞因子mRNA表达,探讨DC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此,利用rmGM-CSF和rmIL-4体外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DC,采用多探针模板的核酸酶保护分析检测骨髓来源的DC中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结果表明,在两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从骨髓中可以诱导出大量的DC;核酸酶保护分析显示骨髓来源的DC中有IL-13,IL-9和IL-3mRNA的转录,并且哮喘组表达IL-13mRNA和IL-9mRNA的相对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IL-3mRNA的表达在两组鼠中的表达水平没有差异性,P>0.05.可以认为DC在哮喘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了靶向于DC的治疗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luc)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肺功能损伤、炎症反应和JAK2/STAT5通路的影响,为治疗肺功能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肺损伤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yperoxia组、低剂量Gluc组、中剂量Gluc组、高剂量Gluc组。通过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静息通气量、气道阻力、气道压力、肺容积、最大吸气流量。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小鼠肺脏组织形态和细胞凋亡情况; RT-PCR、Western Blot检测α-SMA、TGF-β表达量; Elisa检测IL-6、MCP-1、iNOS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5的磷酸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yperoxia组小鼠静息通气量、气道阻力、气道压力、肺容积、最大吸气流量显著降低(P <0. 05),细胞凋亡数、α-SMA与TGF-β表达量、EOS比值、IL-6、MCP-1、iNOS含量均显著增加(P <0. 05),且JAK2、STAT5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 <0. 05)。而中、高剂量Gluc可显著逆转高氧对小鼠以上指标的影响。此外,Hyperoxia组小鼠出现肺实质结构紊乱、肺泡间隔增宽等组织形态的改变,在低、中、高剂量Gluc组中组织形态改变程度逐渐降低。结论糖皮质激素可缓解肺组织损伤并下调模型小鼠肺脏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同时抑制JAK2/STAT5通路活性,对高氧诱导的肺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对NR8383细胞(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TNF-α和IL-1β的mRNA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终浓度1. 25 mg/m L的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可极显著降低R8383细胞分泌TNF-α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P 0. 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终浓度1. 25 mg/m L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能极显著升高IL-1β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P 0. 01),同时0. 012 5 mg/m L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能极显著降低IL-1β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P 0. 01)。说明终浓度为1. 25 mg/m L的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可极显著调控NR8383细胞分泌的TNF-α和IL-1β的基因和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黄芪多糖对脂多糖诱导IPEC-J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将IPEC-J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ASP处理组和ASP+LPS处理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数、相关炎症因子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当10 mg/L LPS作用细胞12 h后,显著降低了细胞活力.当100 mg/L ASP预处理细胞4 h后显著提高了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LPS组显著提高了MDA含量并降低了SOD,CAT酶活力,显著上调细胞上清液中IL-6,IL-8和TNF-α的含量以及细胞内三者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了IL-10基因mRNA的表达.而采用ASP预处理4 h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内MDA含量及提高SOD和CAT酶活力,且显著下调IL-6,IL-8和TNF-α的含量和细胞内三者基因mRNA的表达及显著上调IL-10基因的表达.试验表明ASP可缓解LPS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IL-6,IL-8和TNF-α含量及其基因表达,促进IL-10基因表达,从而发挥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鼠分娩前后子宫IL17A及24p3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雌性BALB/c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分别在未孕期、怀孕中期、分娩当天、分娩后一天和分娩五天5个不同时期剖取子宫和肝脏.RT-PCR检测不同时期IL-17A及24p3 mRNA在小鼠子宫及肝脏内的表达,HE组织染色检查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发现小鼠分娩前后IL-17A和24p3 mRNA在子宫内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参与了分娩前后子宫局部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鸡骨香乙醇提取物(EECC)舒张小鼠气道平滑肌的作用机理.在组织水平上,利用生物机能系统,检测EECC对气管张力的影响.在细胞水平上,利用膜片钳系统,记录EECC对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LCCs)电流的影响.在活体水平上,利用肺功能仪,检测EECC对小鼠呼吸系统阻力(Rrs)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组织水平上,E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京尼平苷酸(GPA)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对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转基因组、GPA 25,50,75 mg/kg组及多奈哌齐组。C57BL/6小鼠为野生组。灌胃给药9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硫黄素-T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内硫黄素-T阳性斑块的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内BACE及IDE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内IL-1β,IL-6,IL-4,TNF-α的水平。结果与野生组比较,转基因小鼠潜伏期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 05),脑内Th-T斑块百分面积显著增多(P0. 01),IDE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BACE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 01),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IL-4含量显著降低(P0. 01)。与转基因小鼠比较,GPA 75 mg/kg剂量组转基因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 05),GPA处理组小鼠脑内Th-T荧光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IDE水平显著升高,BACE水平显著降低(P0. 01),GPA 50,75 mg/kg组小鼠脑内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 01或P0. 05),GPA 50 mg/kg明显升高小鼠皮层IL-4含量(P0. 05)。结论京尼平苷酸可通过影响Aβ的生成和降解两方面调控小鼠脑内Aβ水平,减轻转基因小鼠的神经炎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积雪草昔(Ass)对白细胞介素1B(IL-1B)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 浓度的Ass作用IL-1B诱导软骨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 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iR-342-5p和水通道蛋白3 (AQP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 (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和AQP3蛋 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2-5p与AQP3靶向关系。转染miR-342-5p抑制剂或AQP3过表达载体至软骨细胞,上述相同方法检测抑制miR-342-5p表达或AQP3过表达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IL- 6和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 Ass可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率、Bax蛋白、IL-6和TNF-α表达及miR- 342-5p表达(P <0. 05),促进Bcl-2蛋白、AQP3 mRNA和蛋白表达(P <0.05)。miR-342-5p在软骨细胞中负调控 AQP3表达。抑制miR-342-5p或AQP3过表达后,IL-1&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率、Bax蛋白、IL-6和TNF-α表达降低 (P <0. 05) ,Bcl-2蛋白表达升高(P <0.05)。抑制AQP3表达逆转了抑制miR-342-5p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 亡、Bax和Bcl-2蛋白及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结论 Ass可抑制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其可 能通过调控miR-342-5p/AQP3保护软骨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6.
探讨茶多酚(TP)对长期高脂饮食小鼠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CAC)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5周龄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FD组、AOM/DSS组、HFD+AOM/DSS组和HFD+AOM/DSS+TP组,采用三次循环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OM)以及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CAC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6、COX-2、IL-4、IL-10、β-catenin和C-myc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β-catenin、P-GSK3β和GSK3β蛋白表达量;通过HE染色观察结直肠形态结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结果表明:与HFD+AOM/DSS组相比茶多酚上调了TNF-α、IL-6、COX-2、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P0.05),下调了IL-4、IL-10的表达(P0.05),促进了β-catenin的降解,显著降低AOM/DSS诱导CAC小鼠模型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抑制了结直肠缩短、维护了肠道屏障的完整。说明茶多酚能缓解炎症反应并抑制了Wnt信号系统的活化,对CAC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趋化素(chemerin)对肥胖哮喘小鼠气道中IL-17表达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研究了小鼠体内chemerin和IL-17的表达,选取了36只雄性C57BL/C小鼠随机分至6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肥胖对照组,哮喘模型组,肥胖哮喘组,二甲双胍哮喘组,二甲双胍肥胖哮喘组。造模完毕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检测血清及BALF中chemerin及IL-17浓度,进行BALF细胞计数与分类以及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肥胖对照组及哮喘模型组相比,肥胖哮喘组小鼠血清及BALF中chemerin、IL-17浓度明显升高,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经二甲双胍干预后,二甲双胍肥胖哮喘组小鼠chemerin及IL-17浓度较肥胖哮喘组小鼠降低,且各分类细胞计数减少。可见随着chemerin表达的减少,肥胖哮喘小鼠气道IL-17水平降低,chemerin可能参与了肥胖哮喘小鼠气道IL-1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探讨茶多酚(TP)对长期高脂饮食小鼠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CAC)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5周龄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FD组、AOM/DSS组、HFD+AOM/DSS组和HFD+AOM/ DSS+TP组,采用三次循环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OM)以及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CAC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6、COX-2、 IL-4、IL-10、β-catenin和C-myc 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 检测β-catenin、P-GSK3β和GSK3β蛋白表达量;通过HE染色观察结直肠形态结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结果表明:与HFD+AOM/DSS组相比茶多酚上调了TNF-α、IL-6、COX-2、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P<0.05),下调了IL-4、IL-10的表达(P<0.05),促进了β-catenin的降解,显著降低AOM/DSS诱导CAC小鼠模型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抑制了结直肠缩短、维护了肠道屏障的完整。说明茶多酚能缓解炎症反应并抑制了Wnt信号系统的活化,对CAC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西医重度哮喘、中医虚哮型哮喘和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哮喘三者的交互关系,对1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西医诊断分型,并按中医、维吾尔医的方法,进行辨证分型.分别采用:①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和生长激素(GH)进行检测;②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检测;③用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凋亡,CD3,CD4,CD8,CD11b,CD18和CD82p进行检测.对测定结果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多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描述;检验水准α=0.05.结果显示,对于年龄、病程,重度哮喘、虚哮型哮喘、异常黑胆质哮喘三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症候症群重叠;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介质CD4,CD8,CD4/CD8,CD11b和CD11b/CD18,在三种哮喘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2p,TNF-α和淋巴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源性皮质醇CS,ACTH,CRH在重度哮喘与异常黑胆质哮喘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哮喘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重度哮喘、虚哮型哮喘和异常黑胆质哮喘,三者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表现是它们均病情严重,平均年龄大,三者症候症群重叠,且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紊乱更为明显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熊果酸(UA)对H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皮下移植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UA,检测抑瘤率和免疫器官指数,MTT法检测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含量及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2、IL-4和TNF-α的表达量.结果 UA对小鼠皮下移植性肿瘤H2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降低免疫器官中异常增大的脾指数,增强脾脏中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表达及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促进血清IL-2、TNF-α表达,降低IL-4表达.结论 UA可抑制小鼠肝癌H22肿瘤生长,体内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能力,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