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娟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6):80-81,84
在分析建设项目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水资源论证等级及论证范围,进行取用水合理性分析,论证取水水源,分析取水和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取水水源是可靠和可行的,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无影响,建设项目退水不会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产生影响。研究成果为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论证是建设项目立项和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等环节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区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石梁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从水资源分析论证范围、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影响分析、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对团山水库工程水资源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水库来水量、水源水质、取水口布置等能够满足用水需求,取退水不会对生态环境和第三者产生较大影响,工程取用水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的要求,从取用水合理性、供水水源可靠性、取水影响分析、退水影响分析等方面对林州市城市引水及第四水厂建设工程取用南谷洞水库水资源进行了充分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取得取水许可的必要环节,有取水需求且从水库、河道、地下及公共管网取水的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均应编制水影响评价。目前北京市将水资源论证纳入水影响评价,不再单独编制水资源论证,水影响评价中有关水资源论证的内容一般包括水源分析、水量计算及退水分析等几个环节,其目的是合理分析建设项目取、用、退水可靠可行性,为评价项目水资源条件合理性、节约用水及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水源分析作为水影响评价过程中的重点,直接影响建设项目取水可行性。通过综合分析多个案例及结合建设项目特点总结水影响评价水源分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究其解决办法,为北京市一般建设项目水源方案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华晋沙曲一矿改扩建项目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水资源论证研究。首先对建设项目概况及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其次对项目的取用水的合理性做了分析,包括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项目取水方案及水源可靠、项目的退水方案可行,并给出了取水和退水影响消减措施。该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实施,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及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博罗县柏塘镇村村通供水工程为例,通过对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水量论证、水质论证、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分析,总结村村通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的特点及难点,为同类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包头市2×350 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项目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水资源论证研究。首先对建设项目概况及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其次对项目的取用水的合理性做了分析,包括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项目取水方案及水源可靠、项目的退水方案可行,并给出了取水和退水影响消减措施。该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实施,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及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德州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不断完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及人才优势,对取用水户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由专家针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取用水及退水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论证审查,为办理取水许可申请提供技术依据,优化全市水资源配置,保障建设项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意义和目的,并以大唐略阳发电厂技改工程为例,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中的主要部分:地表及地下取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分析、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取退水对环境影响及补偿分析、取退水对周边用水户影响及补偿分析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开展对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为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张婷  曹百会  谭炳卿 《人民长江》2014,45(21):78-82
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旨在评估建设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取水水量、水质、水源的保证率、退水水量及退水方式等的变化情况,核查建设项目实际的取、用水情况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落实情况,验证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中有关取、退水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建设项目延续取水审批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的技术路线、主要内容、评估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结合实例分析,指出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区别和联系,可为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的编写与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根据若羌县取水工程方案和当地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对取用水的合理性和工程供水的可靠性、建设项目节水措施与潜力以及退水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建设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环境、其他用水户的影响,提出集中供热项目最大用水量为744.35 m3/d,其中生活用水量10.82 m3/d,水源为城市管网用水;生产、绿化、消防用水量为733.53 m3/d,水源为地下水,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和审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可以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取水和退水对周边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实现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布局相适应、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规模相协调、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从而为取水许可的科学审批提供技术依据.近年来,天津市对建设项目取用水按取水许可要求进行了大量的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介绍天津市水资源的特点、建设项目取水实际需求情况,总结概括天津市境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特点和注意把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核心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的取水、用水环节,以及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取水区其他取用水户的影响等。它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取水许可申请进行审批的技术依据,也是取水许可审批科学化、合理化的技术保障。依据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要求,对惠州市激流坑水库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深化取水许可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冀中能源惠宁化工有限公司300万吨/年.卤折盐采输卤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保障采输卤工程的合理用水要求,支持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分析区域水资源量、进行取水水源论证,分析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提出建设项目的水资源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建设项目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是否能够满足用水需求是镇区建设必备条件之一。为了确保水源可靠性和用水合理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管理方法》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本文以抚顺市后安镇为例,对镇区取水方案水源可靠性、取用水合理性、取退水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格库铁路顺利建设,根据项目用水需求,按照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原则,对取水水源、工程供水的可靠性及可行性、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取水及退水情况进行分析,论证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及其他用户的影响等,分析得出格库铁路新疆PJS标若羌制存梁场养护砼用水、浇洒道路降尘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均需调整,增加未预见用水量,浇筑砼和消防用水量符合设计标准。取水水源可靠有保证,不会对其周围其它用水户产生影响,退水也不会影响,所以项目建设用水方案经过调整后,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水资源论证有关标准的演进概况,在阐述水资源论证目的及水资源管理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从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影响等章节与水资源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指出水资源论证为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鄯善县水泥粉磨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概况和柯柯亚水系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项目取水水源的来水情况、供水情况和项目水源地的可供水量进行复核和探讨。根据吐鲁番地区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对各行业取用水的要求,从取用水的合理性、可靠性,取水和退水对其他用水户、水资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提出项目建设年用水量为6200 m3/a不会对各方产生影响,为该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和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疆奇台县某电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对水资源论证报告所涉及的分析范围的确定、取水水源论证的深度、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的层次、节水等内容进行实例分析,对项目取水和退水方案的影响分析论证,认为电厂取用县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和喇嘛湖梁工业园区供水管网的原水,不会对其他用水户及区域水资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某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分析,主要从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合理性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地下水水质分析、取水布设的合理性分析、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取退水影响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计算和论证,为项目建设提供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