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提速,建筑市场对河砂的需求量大增.在暴利的驱动下,河道非法采砂活动屡禁不止,不仅给河道及防洪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也给各类涉水工程及民生等方面的公共安全以及水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一定的危害.由于立法方面的欠缺,行政处罚措施的强制力有限,一些地方也在探索追究非法采砂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责任的途径,力求对其进行有力的遏制.但是,对于涉及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应当从法理上予以厘清.  相似文献   

2.
2013年,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向全国征集了对水事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针对同一非法采砂行为,全国不同区域对法律条文的适用存在较大差别,确立的罪名和刑罚也大相径庭,先后出现了非法采矿罪、盗窃罪、非法经营罪、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8个不同罪名。8个不同罪名的产生,在于现行刑法对水资源专项保护的缺失。文章从分析河道采砂管理现状、非法河道采砂的危害入手,提出完善刑法相关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市场及社会对河道砂石的需求量迅猛增长,从事砂石产业的人数日益增多,受巨大利益的驱使,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砂石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有效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成为当前水务部门一大工作难点。文章对一起非法采砂追究刑事责任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和总结,为今后河道采砂管理以及运用刑事手段处理河道非法采砂行为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非法采砂屡打不绝、屡禁不止,巨额利润驱动和行政治理手段有限是两个主要因素。对河道非法采砂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推进河道非法采砂入刑迫在眉睫。本文从修改完善刑法,增加追究严重违法采砂者的刑事责任的角度,浅谈推进非法采砂入刑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道非法采砂现象比较普遍且难以遏制,主要因其可以获取暴利,而现行行政法规对其行政处罚的力度有限且刑事处罚难以实施。一些不法分子未经许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疯狂实施非法采砂,给河道、防洪、涉水工程、通航及水生态安全等涉及民生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应通过追究其刑事责任来加大打击力度,使河道非法采砂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6.
长江 《人民长江》2004,35(9):29-29
经过长江水利委员会及湖北、江西、安徽、江苏 4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长江河道非法采砂活动已得到有效遏制。自 2 0 0 1年长江中下游全线禁采江砂以来至 2 0 0 4年 8月 ,长江委及中下游 4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共抓获 73 0 0艘非法采砂船 ,拆除非法采砂机具 610 0余台套。一度薄弱的采砂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度猖獗的非法采砂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 ,一度混乱的采砂秩序得到了根本扭转。自《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施行以来 ,长江中下游没有发生一起因非法采砂而危害长江防洪安全、堤防安全和河势稳定的事件 ,没有发生一起因非法采…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016年9月26日出台司法解释明确"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采砂,符合规定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基于基层水行政执法实践,对两高公布办理非法采矿案司法解释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长江非法采砂严重影响长江防洪和交通安全。为此,国务院颁布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对非法采砂行为设定了极为严厉的法律责任。《条例》颁布后,沿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条例》规定,会同公安、海事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非法采砂的打击力度,虽如此,但长江非法采砂仍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非  相似文献   

9.
河道采砂管理是水利管理工作中的焦点问题,也是政府社会管理事务中的难点问题,非法采砂成本低与行政执法难以到位、手段不足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2012年,江西省宁都县以非法采矿罪分别对14人判处6个月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打破了江西省长期以来对非法采砂仅仅给予行政处罚的单一局面,有力地打击了非法采砂者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案件虽然成功办结,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管理刑事立法保护不足、河道采砂管理体制不顺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以期推进建立有序运行的河道采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非法采砂行为嚣张到治不胜治,给水利、航运以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带来巨大威胁。必须依靠法治遏制非法采砂,但目前刑事惩治缺失与错位,非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而驱使行为人选择继续违法。应以非法采矿罪惩罚非法采砂行为,其犯罪客体是矿业市场管制制度;非法采砂的犯罪形态典型而复杂,包括牵连犯、想象竞合犯、共同犯等;牵连犯以从一重罪重处,再与竞合犯数罪并罚;应适当使用财产性附加刑。  相似文献   

11.
河道中的砂石是实现水沙平衡及构成河床的主要物质,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等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但河道非法采砂将会造成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等不利情况,必须遏制。文章简述了河道采砂管理现状,分析了非法采砂活动难以遏制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通过加强立法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隋树杰  李玫 《治淮》2009,(2):21-22
河道采砂与沿岸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对河砂需求量与日俱增,河砂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由于市场需求增加,采砂行业竞争激烈,非法采砂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河势稳定,给防洪安全带来了隐患,采砂管理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现结合沂沐河采砂管理工作情况,对如何做好河道采砂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秀雯 《治淮》2004,(4):11-1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河砂作为基本建筑材料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价格也居高不下。少数不法分子把非法采砂作为发财致富的途径,在水域内肆意采砂,严重危害了水工程设施的安全。水管单位虽一再加大查处和打击非法采砂活动的力度,但收效甚微。因此,加强河道管理,科学、有序地开展河砂开采工作十分必要,这也是河道主管部门不可回避和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河道采砂管理是江西省水利管理中的焦点问题,也是政府社会管理事务中的难点问题。非法采砂成本之低与行政执法难以到位、手段不足之间的矛盾,以及河道采砂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未落实到位等问题日益凸显。2012年,江西部分市县积极探寻治砂工作新思路,并追究56名非法采砂者刑事责任。该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背后,有实践经验需要总结并加以推广,也有深层次的法律及体制问题需要理顺。  相似文献   

15.
正一、河道非法采砂暴力抗法的方式及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是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但近年来,部分地方河道非法采砂暴力抗法事件不时抬头,不但影响了河势稳定、防洪安全和通航安全,而且影响了和谐社会、法治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经调研,2013年以来,仅  相似文献   

16.
郭宇锋 《治淮》2009,(8):51-52
河道采砂与沿岸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对河砂需求量与日俱增,河砂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由于市场需求增加,采砂行业竞争激烈,非法采砂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河势稳定,给防洪安全带来了隐患,采砂管理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如何有效进行监管成为了基层水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在安徽省亳州市河道非法采砂已给河道造成极大危害的情势下,就如何做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分析了河道采砂的危害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国务院领导先后多次针对长江河道非法采砂做出重要批示,国务院专门制定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这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实施治理整顿和禁采以来,各地加强了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条例》施行以后,各地加大了对非法采砂的打击力度,使长江河道非法采砂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长江采砂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詹涛 《人民长江》2004,35(3):37-39
作为当前水行政执法的热点工作,长江采砂执法中面临着较多难题.从行政执法和刑事责任等方面对其中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常见的一般偷采江砂的行为,认为<刑法>中最接近的罪名是非法采矿罪.非法开采长江江砂同一般的非法采矿又有不同,它不仅造成国有资源损失,还影响河势稳定,威胁防洪和水上交通安全,社会危害性更大;另外,其主管机关是水行政部门,而非地矿部门.同时,直接适用该罪名还有障碍,如刑法条文中"对矿产资源造成破坏"难以解释.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非法采砂专门出台司法解释,并明确当事人因偷采次数、数量和造成其他后果而承担刑事责任的具体界限.  相似文献   

20.
由于市场对河砂需求持续旺盛,暴利效应导致非法采砂盛行,严重危害河流生态、危及防洪安全。以广东为例,重点分析了无序滥采河砂对防洪安全的危害,剖析了河道采砂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