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钩藤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p.)Jacks或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带钩茎枝。其性微寒,味甘,归肝、心包经,可清热平肝,熄风定惊。钩藤的茎枝中含有多种吲哚类生物碱,主要有效成分为钩藤碱(Rhy)28.9%和异钩藤碱(Isorhy)14.7%,  相似文献   

2.
钩藤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Wall.、毛钩藤UncariahirsutaHavil.、华钩藤Uncaria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sessilifructus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  相似文献   

3.
钩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钩藤出自《本草原始》 ,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Miq )Jacks 或华钩藤Uncariasinensis(Oliv )Havil 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带钩茎枝。其性微寒 ,味甘 ,归肝、心包经 ,可清热平肝 ,熄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 ,感冒夹惊 ,惊痫抽搐 ,妊娠子痫 ,高血压症等 ,临床常配伍入药。1药理作用1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王群等[1]通过药理实验 ,观察钩藤碱对豚鼠心肌兴奋性、功能性不应期、频率依赖关系 ,以及对小鼠氧消耗、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钩藤碱100μmol/L可使豚鼠时间 -强度曲线偏右 ,给药前豚鼠左心房肌FRP为222 5±17 …  相似文献   

4.
钩藤~(60)Co辐照灭菌前后生物活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钩藤~(60)Co辐照灭菌前后生物活性比较试验上海市中药研究所(200127)周学优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nriarhuynchophlla(miq.)Jacks.)的干燥带钩茎枝。主要含: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钩藤碱?..  相似文献   

5.
董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50-51
1检查项目 1.1钩藤: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 hirsuteHavil.、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或华钩藤Uncariasinensis(Oliv.)Havil.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相似文献   

6.
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茎的叶腋处生着钩,干燥的带钩茎枝小段入药称为“钩藤”。它含有4种羟吲哚生物碱:柯诺辛因碱(corynoxeine),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柯诺辛因碱(isocrynoxeine)和异钩藤碱(isorhynchopbylline)。据报道有镇静、镇痛和降压活性。虽然钩藤在日本西部广泛分布,但日本国内却不产钩藤生药,作者建立了钩藤的栽培方法并测定了栽培钩藤生药的羟吲哚生物碱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西不同产地无柄果钩藤植物不同部位钩藤碱含量,为充分利用无柄果钩藤植物资源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应用HPLC分别对10批不同产地无柄果钩藤植物的带钩茎枝、无茎枝钩、无钩茎枝、主杆和叶的钩藤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含0.002 mol.L-1三乙胺,冰乙酸调pH至7.5)(64∶3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10批无柄果钩藤植物中的上述各部位均可检出钩藤碱成分,整体上带钩茎枝、无茎枝钩、无钩茎枝和主杆各部位含量相近,叶的含量低于上述4个部位的含量。结论无柄果钩藤植物的不同部位均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应当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8.
披针叶钩藤Uncaria Lancifolia Huteh的带钩茎枝在云南省作“钩藤”入药,而中国药典收载的钩藤来源于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g.)Jacks.,大叶钩藤U.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hirsuta Havil.,华钩藤U.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sessilifructus Roxb.。本  相似文献   

9.
黄瑞松  张鹏  覃冬杰  朱意麟  刘婧 《中成药》2012,34(4):710-713
目的 分析广西不同产地大叶钩藤植物不同部位所含钩藤碱.方法 应用HPLC分别对21批不同产地大叶钩藤植物的带钩茎枝、无茎枝钩、无钩茎枝、主杆和叶的钩藤碱进行测定,并分析评价各部位的药材质量.Gemini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02mol/L三乙胺,冰乙酸调pH至7.5)(64∶36),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21批大叶钩滕植物中的上述各部位均可检出钩藤碱成分,整体上带钩茎枝、无茎枝钩、无钩茎枝和主杆各部位含有量相近,叶含有量大于上述四个部位.结论 大叶钩藤植物的不同部位均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应当物尽其材.  相似文献   

10.
中药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等芸香科钩藤属植物的带钩茎枝常作为解痉药、镇痛药和降压药。该属植物中含有氮甙和吲哚型生物碱。本次检定了台湾产线萼钩藤(U.setiloba)中的成分。早期的植物化学研究,曾从线萼钩藤中分离出羟吲哚型生物碱钩藤碱C~E。 实验材料及方法:甲醇提取线萼钩藤的鲜叶和带钩茎枝。甲醇提取物混悬于水中,以氯仿和正丁醇依次提取。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中没有发现氮甙。氯仿部分纯化得到5个生物碱,根据物理和光谱数据,鉴定为钩藤碱C~F和rumberine。 实验结果:曾从钩藤属植物中分离出五环和四环吲哚型生物碱。尽管取代基可能在  相似文献   

11.
于潇  祝琳琳  刘婕  华羽彤  郭少波  周梦楠  姜艳艳  刘斌  张薇 《中草药》2021,52(19):6052-6065
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大叶钩藤U. macrophylla、毛钩藤U. hirsuta、华钩藤U. sinensis或无柄果钩藤U. sessilifructus的干燥带钩茎枝,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之功效。作为多基原药材,钩藤中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和有机酸类等。随着国内外对钩藤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确定了单萜吲哚类生物碱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癌症和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中均呈现出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阐明钩藤中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特征和药理活性,对近30年来报道的107个钩藤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钩藤中单萜吲哚类生物碱成分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江南广大地区的山谷疏林中,生长着一种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在春秋时节采集带钩的嫩枝,剪去无钩的藤茎,晒干,或置锅内蒸后再晒干,就是中药村钩藤,又叫钩丁、嫩钩钩、倒挂金钩等。这是一种干燥的带钩茎枝,茎枝略呈方柱形,长约2厘米,表面红棕或棕褐色,一端有个球状的茎节,节上有对生的两个弯钩,形如船锚,尖端向内卷曲,亦有单钩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茜草科植物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的干燥带钩茎枝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体积分数95%乙醇对华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进行提取,分别对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NMR和MS等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槲皮素(quercetin,1),山柰酚(kaempferol,2),蒙花苷(linarin,3),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side,4),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5)。结论 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付作昌  李平  郑艳芬 《陕西中医》2006,27(12):1580-1580
钩藤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带钩的茎叶。钩藤是一种常用的镇惊熄风药,性味甘凉,入肝、心包二经。能够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主要用于治疗濒危惊痫,妇人子痫,成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等症。在临床上,笔者用钩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据100余例的观察,服药后多数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随着血压的下降,头晕、头痛、心慌、气促、失眠等自觉症状也相应减轻或消失。据部分病例观察,血压下降开始于服药后2~7d,10d之后降压效果即很明显,有的还可继续下降。在各种高血压病人中,钩藤对神经功能失调者疗效甚好,而对第三期高血压则多无降压效果。有的患者血压虽无明显变化,而症状却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草问荆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问荆为木贼科植物的干燥营养茎,别名:节节草,产于我省各地。问荆在我国医药中用于活血化淤,消炎止痛,利水通便。最近沈阳军区二一一医院报告其同属植物木贼有降压作用并临床应用获得疗效①。西安医学院药理组报告其同属植物问荆 Equisetum arvenseL 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②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钩藤药材净钩、藤枝、带钩茎枝三种不同入药部位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寻找钩藤新药源。方法采用HPLC法,以钩藤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为指标,测定钩藤药材净钩、藤枝、带钩茎枝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色谱条件: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3∶37(v/v,含0.002 mmol/L三乙胺,冰乙酸调pH 7.5)为流动相;流速1.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藤枝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略高于净钩、带钩茎枝。结论钩藤的藤枝具有潜在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攀枝钩藤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茜草科钩藤属植物中发现有对Ca~(2+)有拮抗活性的内酰胺型吲哚生物碱。~[1]为寻找新的鲺拮抗剂,我们对攀枝钩藤(Uncariascandens Hutch)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钩藤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异钩藤碱的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8批不同产地钩藤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异钩藤碱含量。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8.0)(60∶40),柱温25℃,进样量2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6 nm。结果8批不同产地钩藤药材中均能检测出异钩藤碱,但产地间差异较大;不同药用部位中异钩藤碱的含量:主杆>带钩茎枝>无钩茎枝>无茎枝钩>叶。结论钩藤不同药用部位大部分含异钩藤碱成分,为扩展钩藤植物的药用部位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钩藤的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为常用中药,以带钩的茎枝和根入药。原多采自野生,加之钩藤属植物种类较多,因此,除药源难以保证外,且易混杂。现将钩藤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生产上参考。一、主要的生物学特性钩藤为常绿木质藤本,根较肥厚,小枝四棱形,叶对生,叶腋有钩状变态枝。头状花序  相似文献   

20.
天然药物淫羊藿和巴戟天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淫羊藿是小檗科植物EpimediumbrevicornumMaxim的干燥茎和叶 ,其主要成分为黄酮 (淫羊藿苷 )、淫羊藿多糖等 ,具有温阳补肾、助阳益精和祛风除湿等功能[1] 。巴戟天属茜草科植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 ,主要成分为巴戟天多糖、树脂 ,并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等 ,同样具有温阳补肾和祛风湿的功能[2 ] 。中医的“肾”与“阳”与现代医学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沈氏认为温阳补肾能够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免疫网络而发挥多环节的调节作用 ,而且研究发现补肾药物是先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 ,而后才影响免疫系统[3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