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表观遗传学与人类发育和肿瘤疾病密切相关.以肿瘤抑制基因为代表的CpG岛甲基化所致基因转录失活已成为肿瘤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可逆性使其成为治疗性干预肿瘤病人的理想靶标.本文主要从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可逆性两方面来阐述脑胶质瘤的可能发生机制、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肿瘤发生机制极为复杂,由多种相关因子共同参与发挥作用。尿激酶原纤溶酶原激活剂(u PA)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生理病理条件下与细胞分化、迁移、组织重建、周围基质降解相关。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DNA损伤修复基因、肿瘤侵袭性相关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等密切相关。本文对u PA表达及其调节,以及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的发生受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作为一种促炎性因子,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关注。 TNF不同基因型作为基因背景有可能决定了不同人群对疾病不同的易感性。TNF基因多态性在脑血管 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与其基因突变有关,但也可能存在多个位点相互协同或与其他炎症细胞因子 共同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TNF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对脑血管病进 行风险预测、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许多学者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细胞内基因突变、缺失等因核苷酸序列改变所导致的遗传调控紊乱有关,还与表观遗传调控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1].所谓表观遗传,是指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染色质构型变化等所导致的在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它只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而不影响核苷酸序列的改变[2].其中,DNA甲基化作为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模式,在哺乳动物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异常甲基化可导致癌基冈的活化、非必需重复序列的转录、抑癌基因及DNA修复基因的沉默等,并能以半保留的方式高保真地传递到子代细胞的基岗组中,最终引发肿瘤[1].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可调节危险因素之一,作为一种多病因、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环境、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表观遗传修饰可能介导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等,其中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相对成熟的机制。DNA甲基化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DNA甲基化在高血压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与高血压相关的DNA甲基化影响卒中风险的潜在机制,提出DNA甲基化用于高血压诊断、治疗及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Galectin-3在脑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lectin-3是一种多功能的β-半乳糖蛋白,在介导细胞黏附、促进增殖、抑制凋亡、促进血管形成和肿瘤侵袭与转移等方面发挥作用。Galectin-3在多种脑肿瘤表达且与肿瘤的细胞增殖、侵袭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Galectin-3可能是一种脑肿瘤恶性程度判断的标志及治疗靶点,本文即就Galectin-3的结构、分布、功能及其与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脑肿瘤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大量肿瘤抑制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DNA损伤修复基因、肿瘤侵袭相关基因等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叶酸作为甲基的供体参与体内甲基化与DNA合成过程,其缺乏和代谢异常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了解胶质瘤DNA甲基化与叶酸代谢,对胶质瘤的预防和治疗将产生积极作用。现就胶质瘤DNA甲基化与叶酸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高迁移率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2,HMGA2)是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参与转录、分化和胚胎发育等生理过程,同时还与许多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HMGA2蛋白过表达与垂体瘤侵袭性、级别和大小等有关。Let-7是microRNA家族的成员之一,正常生理情况下其与发育、肌肉形成、细胞粘附和基因调节有关,同时还可以调节细胞周期原癌基因RAS、CDC25a、cyclinD。Let-7缺失或低表达后导致HMGA2过表达,从而引起垂体瘤等多种人类肿瘤发生。本文将对let-7与HMGA2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对垂体瘤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在脑肿瘤患者的多学科管理中,神经病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胶质瘤(gliona)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日渐深入,胶质瘤的神经病理学评估,不再局限于为临床提供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恶性级别的信息,可能需要越来越多的以组织学为基础,与临床诊治密切相关的分子标志物(marker)的检测.本文就近年来胶质瘤的分子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的基因和表观遗传的改变综述如下,包括染色体1p/19q的杂合性缺失(LOH)、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BRAF基因频繁的畸变. 1.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其他许多肿瘤一样,胶质瘤的恶性进展被认为是遗传变异积累的结果[1].  相似文献   

10.
遗传因素与卒中发生密切相关,明确基因与卒中的相关关系,有利于卒中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卒中相关基因位点被发现,而既往已知的基因也对 诊疗有新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遗传相关性卒中,包括镰状细胞病、Fabry病、遗传性胶原蛋白 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近期基因位点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肿瘤代谢异常和表观遗传修饰异常是肿瘤研究中里程碑式的发现。最近人们发现胶质瘤代谢异常引起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能影响其发生与发展。如胶质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能增加2-羟基戊二酸(2-HG)含量,2-HG能竞争抑制DNA脱甲基酶和组蛋白脱甲基酶等,导致DNA甲基化水平增高;增高的丙酮酸激酶M2(PKM2)能入核调控表观遗传修饰,磷酸化组蛋白H3T11等位点,促进基因转录、细胞增殖;叶酸不足或代谢酶障碍导致通用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不足及DNA低甲基化。本文就胶质瘤代谢异常对表观遗传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蛋白激酶C属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在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蛋白激酶C是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激酶之一,做为信号分子,它的活化是一系列细胞级联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环节,既介导多种细胞信息的传递,又参与调节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影响细胞周期,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与凋亡起调节作用。因此,采用抗细胞信息传递药物可能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是一类特定亚型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导致功能障碍的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遗传和环境因素均与疾病相关。近年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介导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调控DNA表达。表观遗传是大脑适应环境应激的主要机制,而表观遗传调控的失衡则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文中以AD、PD、ALS为例,总结了表观遗传学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文献,探讨以表观遗传学为依据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抑癌基因与人类肿瘤发生的关系是 近年探讨的热点,P16基因作为一多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周期G1/S限制点起关键负调控作用,其失活与人类多种肿瘤发生有关。目前认为P16基因失活机制主要有等位基因缺失、启动子区甲基化及点突变。垂体腺瘤中也存在着较普遍的P16基因失活及表达低下,近年研究表明垂体腺瘤中P16基因失活主要与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等位基因缺失及点突变少见,且P16基因表达、甲基化与肿瘤病理类型、生物学特性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PTTC不仅在垂体肿瘤,而且在睾丸、胸腺和胚肝这些含高度增生活性的细胞组织以及多种恶性肿瘤及其系细胞中有高表达的新发现的癌基因,通过PTTC的基因结构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其对细胞的增殖、转化和肿瘤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最近的研究显示表观调控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关系密切,而且为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提供可能的细胞来源。表观调控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未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化而导致细胞表型发生改变,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基因印迹、染色体重组以及非编码小RNA等。本综述就表观调控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的最新进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7.
神经干细胞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最近的研究显示表观调控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关系密切,而且为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提供可能的细胞来源。表观调控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未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化而导致细胞表型发生改变,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基因印迹、染色体重组以及非编码小RNA等。本综述就表观调控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的最新进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标本83例,其中2008年WHO分级Ⅰ级15例,Ⅱ级20,Ⅲ级26例,Ⅳ级22例;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另外,收集30例颅脑损伤内减压手术切除的无肿瘤脑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ZH2 m RNA表达。根据EZH2 m RNA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EZH2 m RNA≥0.3,48例)和低表达组(EZH2 m RNA〈0.3,35例),分析两组术后生存期。结果胶质瘤组织EZH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组织EZH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组织(P〈0.01)。低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较高表达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脑胶质瘤组织EZH2 m RNA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正>表观遗传(epigenetic)是指在基因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可遗传的表型变化,而且这种改变在个体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遗传并具有可逆潜能。表观遗传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等。表观遗传参与大脑分化与发育,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表观遗传机制参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物质成瘾、孤独症等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20.
<正>精神分裂症是受基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的复杂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遗传缺陷和表观遗传调控分子相互作用可导致疾病发生。目前已知表观遗传调控紊乱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异常以及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失调等。理论上,表观遗传修饰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