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 (HDI 5 0 0 0型 )检查 12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 ,用散射浊度计法检测血清CRP。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 (IMT≥ 1 2mm)与非斑块组 (IMT <1 2mm)。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例数也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P <0 0 5 )。两组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CRP水平增高例数多于非斑块组 (P <0 0 5 )。结论 血CRP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12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103例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分为稳定组(n=61)与易损组(n=42)。比较两组基础资料信息及实验室指标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易损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占比显著高于稳定组,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x-LDL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证实血清TC、TG、LDL-C、HDL-C、ox-LDL均能用于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预测,且均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TC≥5.455 mmol/L、TG≥1.305 mmol/L、LDL-C≥2.655 mmol/L、HDL-C≤1.230 mmol/L、ox-LDL≥457.765μg/L...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情况及与临床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同期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非脑梗死患者各6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病变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情况及血脂等指标。结果 2组颈动脉病变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颈总动脉分叉处存在斑块且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易患急性脑梗死,应积极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无斑块组(42例)、稳定斑块组(58例)及不稳定斑块组(64例);其中Ⅰ、Ⅱ、Ⅲ级斑块各为37、45、4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且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也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64例2型糖尿病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入院1 w后观察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测定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PCI组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水平也明显高于非PCI组(P0.05)。观察组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水平随着IMT的厚度增加而升高(P0.05)。PCI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PCI组(61.82%vs 35.6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cadherin和MCP-1水平显著升高,而且血清VE-cadherin和MCP-1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29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ACA组)及17名健康体检者(NC组)的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NC组均未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I组易损斑块的比例(69.2%)及检出率(47.6%)均明显高于ACA组(46.4%,20.7%)(均P<0.05)。ACI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ACA组(均P<0.05);ACA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ACI组中,易损斑块亚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均P<0.05);稳定斑块亚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均P<0.05)。结论血清MMP-9、TIMP-1、hs-CRP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MMP-9/TIMP-1比值增高及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能提示中青年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脑梗死合并MS、37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和21例单纯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3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及其性质.结果 脑梗死合并MS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斑块总数和不稳定斑块数均明显高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脑梗死组(P<0.05~0.01),稳定性斑块数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亦明显大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脑梗死组(P<0.05 ~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与单纯脑梗死组以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病变程度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其影响甚至大于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检测血清YKL40、hs-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结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30例、颈动脉IMT增厚组30例、颈动脉斑块组70例,其中稳定斑块37例,不稳定斑块33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YKL40、hs-CRP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YKL40、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YKL-40、hs-CRP水平较颈动脉IMT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颈动脉IMT斑块形成组血清YKL-40、hs-CRP水平较颈动脉IMT增厚组明显升高(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组血清YKL-40、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线性相关分析表明YKL-40水平和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YKL-40、hs-CR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1.128,95%C1 1.21~1.87;OR=2.62,95% CI1.76 ~4.47).结论 YKL-40、hs-CRP可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程度以及斑块的不稳定程度,病变越重,斑块越不稳定,YKL-40、hs-CRP水平越高,且YKL-40水平独立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A,120例不伴T2DM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B,120例未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斑块内部新生血管分级进行分层对比;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ALCAM、PECAM-1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A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均高于病例组B、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B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A检出不稳定斑块患者67例,稳定斑块患者36例,未发现斑块患者17例;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高于稳定斑块和无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均高于无斑块患者(P<0.05)。病例组A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血管2~3级患者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均高于新生血管0~1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患者的NIHSS评分为(13.9±3.6)分,NIHSS评分与血清ALCAM、PECAM-1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73,r=0.530,P<0.05)。结论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LCAM、PECAM-1水平较单纯的脑梗死患者显著增高,且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内部血管形成、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及大梗死灶组,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选取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IL-23、IL-17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23、IL-17、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IL-23、IL-17、CRP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组(P<0.05),且中梗死组显著高于大梗死组(P<0.05)。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患者血清IL-23、IL-17、CRP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且易损斑块组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IL-23/IL-17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病灶大小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被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按照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无斑块10例, 稳定斑块22例,不稳定斑块28例。选择4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 选老年健康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F-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于发病1周、2周时行神经功能评估; 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于90 d时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1周、2周时IGF-1水平均低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而脑梗死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90 dMRS评分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61,P=0.006,r=-0.672,P=0.000); 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6,P=0.016,r=-0.445,P=0.009)。随着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IGF-1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IGF-1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呈现异常表达,IGF-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35例ACI患者(ACI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98例健康者为对照(对照组); 通过采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斑块,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采用酶偶联测定法测定血清UA水平; 根据超声学检查,分为无斑块组(69例)、稳定斑块组(31例)、不稳定斑块组(35例),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RBP、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在ACI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RBP与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关系密切(OR=2.318,95% CI=0.007~0.721)。结论 高海拔地区ACI患者血清RBP水平很有可能成为预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并且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27例)和斑块组(40例),后者再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19例)和稳定斑块亚组(21例);对所有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仪进行脑血流中微栓子监测;比较各组间微栓子阳性率.结果 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颈动脉斑块组(30%)显著高于无斑块组(3.7%),不稳定斑块亚组(47%)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14.3%)(均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高;不稳定斑块更易脱落形成微栓子.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美国ATL-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急性脑梗死组(120例)和对照组(45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82.5%,对照组为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同样的方式来检测血清样本当中CXCL16水平。观察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两组的血清CXCLl6水平差异;将研究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斑块稳定性进行分组,观察无斑块组、斑块不稳定组、斑块稳定组3组间的血清CXCLl6水平差异;血清CXCLl6水平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相关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及糖尿病史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当中高血压史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XCLl6水平为(2.7±1.5)ng·mL^-1,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XCLl6水平(2.1±0.2)ng·mL^-1(P<0.05)。斑块不稳定组的血清CXCLl6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及斑块稳定组(P<0.05),无斑块组的血清CXCLl6水平与斑块稳定组的血清CXCLl6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血清CXCLl6水平与IMT、CPA/cm2及斑块稳定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ACI患者的血清CXCLl6水平显著升高;血清CXCLl6水平与IMT、CPA/cm2及斑块稳定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ACI患者(ACI组)和9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检测ACI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UA)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于ACI患者结合其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41例)、颈动脉稳定斑块组(28例)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27例);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ACI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RBP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升高(均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RBP水平和UA、DD和FI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2,r=0.088,r=0.09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OR=2.769,95%CI 0.007-0.722)。结论血清RBP可能是动脉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并且可能与A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将1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3个亚组,即无斑块组42例,稳定斑块组53例,不稳定斑块组56例,抽取上述3组患者发病急性期2d和恢复期14d时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的水平,并与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结果 (1)脑梗死急性期2d不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及对照组,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及对照组,无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7.46,P<0.05).(2)脑梗死恢复期14 d不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无斑块组及对照组,稳定斑块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31,P<0.05),无斑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的水平与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