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七氟醚低流量满刻度洗入紧闭麻醉法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七氟醚低流量满刻度洗入、低流量洗出紧闭麻醉法用于小儿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耳鼻喉、口腔及眼科择期短小手术患儿90例,2~14岁,ASA Ⅰ或Ⅱ级,静脉快速诱导后气管内插管,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以0.3 L/min(0.3组)、0.6 L/min(0.6组)和1.0 L/min(1.0组)的氧流量满刻度洗入,肺泡气七氟醚浓度(FAsev)达到1.3 MAC后蒸发器刻度改为3%~8%,0.2~0.3 L/min氧流量维持.在手术结束前12 min关闭蒸发器,以0.3 L/min的氧流量洗出;手术结束时以5 L/min的氧流量快速洗出.结果 各组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术后各组均未见并发症.0.3组的维持期耗约量[(1.54±0.70)ml]明显少于1.0组[(2.14±1.10)ml](P<0.05),0.3组的洗入时间[(10.23±4.22)min]明显长于0.6组[(4.17±1.02)min]和1.0组[(2.70±0.88)min](P<0.05).结论 七氟醚低流量满刻度洗入、低流量洗出紧闭麻醉法用于小儿手术安全、有效、可行,可更大程度的节约麻醉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能解决低流量麻醉早期不能向环路释放足够麻醉药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地氟醚高浓度、低流量洗入时的摄取规律。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ASA I-Ⅱ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洗入期:A组新鲜气流量为:氧气0.7 L/min;B组新鲜气流量为:氧气0.4 L/min,氧化亚氮 0.3 L/min。两组Tec-6地氟醚蒸发器刻度均为18%。维持期:两组新鲜气流量均不变,蒸发器刻度均改为8%。结果 A组平均洗入时间为(4.56±0.68)min,B组平均洗入时间为(4.05±0.52)min,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各时点 FA/FI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流量洗入地氟醚、氧化亚氮时,氧化亚氮并不影响地氟醚的体内摄取过程。地氟醚低流量洗入紧闭环路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紧闭法吸入麻醉的不同洗入流量的可行性;通过环路外气体采样分析,寻找泄漏值及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洗入方法;探讨使用不同吸入麻醉药异氟醚(ISO)、七氟醚(SEV)不同洗入方法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六组:ISO0.3、ISO1.0、ISO5.0组和SEV0.3、SEV1.0、SEV5.0组,每组10例。各组均洗入达到1.3MAC后停止洗入,进入维持阶段。ISO0.3组:在氧流量为0.3L/min的情况下以蒸发罐的最高刻度5洗入。ISO1.0组:在氧流量为1L/min、蒸发罐刻度为3时洗入。ISO5.0组:在氧流量为5L/min、蒸发罐刻度为1.5(1.3MAC)时洗入。SEV0.3组:在氧流量为0.3L/min的情况下以蒸发罐的最高刻度8洗入。SEV1.0组:在氧流量为1L/min、蒸发罐刻度为4时洗入。SEV5.0组:在氧流量为5L/min、蒸发罐刻度为2.2(1.3MAC)时洗入。术中均以全紧闭法(氧流量为0.25L/min~0.3L/min)维持。于麻醉前、洗入后、术中、术后、离开术间时分别采集废气口(A)、病人头部(B)、检测仪处(C)、病人足部(D)、检测仪对侧(E)环境中气体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0L/min洗入时,在各采样点及不同时间段异氟醚、七氟醚的泄漏值无显著差别。采用5.0L/min洗入时,于洗入后废气口处异氟醚、七氟醚的泄漏值分别为(1.470±0.940)ppm和(1.998±0.633)ppm,明显高于其他布点(P〈0.05);采用1.0L/win洗入时,在各采样点及不同时间段异氟醚、七氟醚的泄漏值无显著差别。采用5.0L/min洗入时,于洗入后废气口处异氟醚、七氟醚的泄漏值分别为(1.470±0.940)ppm和(1.998±0.633)ppm,明显高于其他布点(P〈0.05)。结论采用高浓度低流量洗入法行异氟醚、七氟醚麻醉时,环境中吸入麻醉药浓度均小于2ppm,可安全应用于临床;0.3L/min氧流量高刻度洗入法对环境污染最小;以1.0L/min氧流量洗入时在不同时段、不同布点对环境污染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以5.0L/min氧流量洗入时在不同时段、不同布点对环境污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地氟醚紧闭麻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地氟醚紧闭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65例 ASA ~ 级胸、上腹部手术病人行紧闭地氟醚麻醉。洗入期 ,氧气 1  L· min- 1 ,Tec 6蒸发器刻度 18% ;维持期 ,氧气 ( 0 .18~ 0 .3 ) L· min- 1 ,依据血压和脑电指标调节地氟醚投入量。手术结束前约 3 0分关闭地氟醚 ,缝皮时氧气 1~ 5L· m in- 1洗出地氟醚。结果 平均洗入时间 ( 4 .0 4± 1.3 4)分 ,术中地氟醚吸入和呼气末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 ( 6.9± 1.4 8) %、( 6.4 0± 1.19) %。紧闭期地氟醚的投入量方程为 y=3 9.4 7t- 0 .1 61 4 。 2 4 0分地氟醚蒸气累计摄取量为 4 613 .5 7ml( 2 3 .86ml地氟醚液体 )。 3 0和 60分地氟醚利用率分别为 0 .89和0 .88。停药低流量维持期呼气末体积分数下降 5 0 %的时间为 ( 2 6.5 9± 6.18)分 ,完全清醒的平均时间为 ( 8.3 5± 3 .4 0 )分。结论 地氟醚紧闭麻醉是一种经济、安全、易控制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中流量、低流量及双频指数监测下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以探讨七氟醚的应用方法。方法 96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中流量循环紧闭麻醉,氧流量1000 ml/min;B组: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氧流量500 ml/min;C组:双频指数监测下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氧流量500ml/min。各组均以七氟醚环路内吸入维持麻醉。A、B两组根据临床麻醉体征和手术刺激情况调节七氟醚浓度,C组根据BIS值调节七氟醚浓度。结果 A组、B组和C组呼气末七氟醚维持浓度分别为(1.4±0.2)MAC、(1.1±0.2)MAC和(0.8±0.2)MAC水平;七氟醚总耗量分别为(13.3±1.6)m1/h、(9.6±1.5)ml/h和(7.5±1.8)ml/h,C组七氟醚总耗量最低(P<0.01);苏醒时间分别为(14.3±3.3)min、(10.5±2.8)min和(7.5±2.6)min;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24.5±6.1)min、(17.4±5.5)min和(12.7±4.8)min,c组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最快;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4.5%±2.6%、10.1%±2.3%和7.5%±2.1%,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结论 双频指数监测下七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具有节约麻醉药,苏醒时间短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15 min开始以3 L/min氧流量(高流量)洗人,12 min后调整为0.5 L/min氧流量(低流量)维持,调节异氟醚挥发罐刻度,使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为0.8 MAC、1.0 MAC和1.3 MAC,每个浓度维持20 min,分别于诱导前(基础状态)、诱导后即刻、吸人异氟醚前即刻、高流量洗入3 min、6 min、9 min、12 min及低流量维持期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0.8 MAC、1.0 MAC、1.3 MAC时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AAI.结果 与吸入异氟醚前即刻比较,高流量洗人期AAI降低,且高流量洗人期AAI逐渐降低(P<0.05).低流量维持期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8 MAC、1.0 MAC和1.3 MAC时,随浓度的增加AAI逐渐降低(P<0.05),在此范围内AAI与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96(P<0.01).结论 AAI可用于监测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流量地氟醚吸入麻醉时呼气末浓度和理论血药浓度与数量化脑电图的相关性及地氟醚吸入麻醉的药物摄取规律。方法 15例ASAI-Ⅱ级的病人,低流量地氟醚吸入麻醉,高流量期3min,6min,9min,12min,15min,低流量维持期呼气末地氟醚浓度为3%、4.5%、6%,分别记录双频指数(BIS),95%边缘频率(SEF95),90%边缘频率(SEF90),呼气末地氟醚浓度(Fa),吸入地氟醚浓度(Fi) 等。结果 高流量洗入平衡期,各时间点的水平与吸入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BIS9min以后,SEF95,SEF90 6min以后降至稳定水平(P>0.05)。高流量洗入平衡期地氟醚呼气末浓度与BIS,SEF95,SEF90,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6,0.80,低流量维持期上述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2,0.67;高流量洗入平衡期理论血药浓度与BIS,SEF95,SEF90,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43,0.52,低流量维持期上述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46,0.43。结论 理论血药浓度与BIS,SEF相关系数明显低于与呼气末浓度的相关系数。高流量洗入平衡期BIS值9min以后麻醉达到平衡,SEF95,SEF90值6min以后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8.
半紧闭麻醉时氧流量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半紧闭麻醉时不同氧流量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氧流量2L/min和3L/min两组,挥发器开启浓度均为2%,辅助用丙泊酚和芬太尼维持适当麻醉深度。用Datex AS/3监测仪监测异氟醚吸入浓度(FI)和呼气末浓度(FA)。结果 开始吸入异氟醚的2~5 min内,FI和FA均上升迅速,以后上升速度减慢,3L/min组FI和FA均高于2L/min组。两组FA/FD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但氧流量3L/min组明显高于2L/min组,而FA/FI两组无明显差异。氧流量2L/min和3L/min组达到FA)_(MAC)时间分别为6.5和6.2min,达到FI_(max)时间3L/min组显著短于2L/min组(P<0.01),而达到FA_(max)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半紧闭麻醉时,氧流量增加使异氟醚FI、FA及FA/FD增加,而对机体摄取异氟醚的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2%七氟醚两种低流量洗入半紧闭环路的浓度变化.方法 选择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洗入新鲜气体流量分别为2.0 L/min或1.0 L/min,七氟醚蒸发罐麻醉药设定浓度(F_D)为2%.记录肺泡内麻醉药浓度(F_A)、吸入麻醉药浓度(F_I)和FA/FI.结果 七氟醚低流量洗入120 min后A组F_A及F_I分别为(1.47±0.12)%和(1.69±0.09)%,B组分别为(1.23±0.13)%和(1.46±0.11)%,两组内的FA与F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_A/F_D和F_I/F_D在A组分别为0.73 ±0.07和0.85±0.08,B组为0.62±0.06和0.73±0.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中的F_A/F_I分别为0.87±0.08和0.85±0.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七氟醚低流量洗入麻醉环路120 min后对两组间的F_A和F_I有不同影响,但对两组间的F_A/F_I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35kg/m^2。随机分为2组(n=20):地氟醚组(D组)和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调节纯氧流量3L/min,术中调整挥发罐刻度,维持肺泡浓度(FA)0.8 MAC,稳定5min后纯氧流量改为1L/min。调节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维持HR和B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20%。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同时吸入纯氧3L/min。记录设定的吸入麻醉药浓度(FD)、吸入麻醉药浓度(FI)、FA/FI=1/2时间、FA/FAO=1/2时间(FAO为关闭挥发罐即时的肺泡浓度),并计算各时点FA/FI、FA/FD。结果D组FA/FI=1/2时间及FA/FAO=1/2时间均较Ⅰ组缩短(P<0.05)。低流量麻醉下,D组FD稳定,Ⅰ组FD波动较大。D组FA/FI、FA/FD上升速率较Ⅰ组快,且同一时点各比值D组均高于Ⅰ组。结论与异氟醚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时达到预定的肺泡浓度更迅速,可控性好,停止吸入时排泄较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幼儿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5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异丙酚-顺阿曲库铵-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 45 mm Hg.随后高氧流量6 L/min洗入七氟醚,15 min后氧流量降低为3 L/min,调节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依次为2.5%、2.8%、3.0%、3.5%、3.7%、4.0%,每个CETSev维持稳态3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吸入七氟醚前即刻和不同CET Sev稳态时监测AAI.结果 AAI与CETSev呈明显负相关(r=-0.872,P<0.01).结论 单纯吸入七氟醚1.0~ 1.6MAC时AAI可准确监测幼儿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用于不同年龄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拟行腹部手术患儿10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新生儿~14岁,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n=35):年长儿组(4~14岁,Ⅰ组)、幼儿组(1~3岁,Ⅱ组)和婴儿组(<1岁,Ⅲ组),所有患儿吸入5%七氟醚,以6 L/min氧流量(高流量)洗入,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以0.2%~0.4%布比卡因2 mg/kg行硬膜外阻滞,1岁以下患儿行骶管阻滞.手术开始时氧流量调至3 L/min,调节七氟醚挥发罐刻度,使6个月以下患儿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_(ET)Sev)分别为3.2%、2.6%、1.9%、1.4%,6个月以上患儿C_(ET)Sev分别为2.5%、2.0%、1.5%、1.0%,每个浓度维持至少15 min视为达到稳态.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_1)、气管插管前即刻(T_2)、气管插管后即刻(T_3)、C_(ET)Sev达稳态时(T_(4~7))、咽反射恢复时(T_8),拔除气管导管时(T_9)和清醒时(T_10)记录BIS、HR、SP、DP和MAP.结果 与T_1时比较,Ⅰ组和Ⅱ组T_(2~9)时BIS降低,Ⅲ组T_(2~10)时BIS降低(P<0.05),3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均在临床允许范围内.与Ⅰ组比较,Ⅱ组T_(4,6,7)时BIS升高,Ⅲ组T,<5~9>时BIS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T_(3~10)时BIS降低(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B1S与C_(ET)Sev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8、-0.709、-0.357,Ⅰ组和Ⅱ组的相关程度高于Ⅲ组(P<0.01).结论 1岁以上患儿BIS可准确监测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小于1岁患儿BIS监测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准确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七氟醚、地氟醚紧闭循环麻醉下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肾功能的变化,评价七氟醚紧闭循环麻醉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方法 36例拟行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S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18例,新鲜气流量1-5L/min洗入2-3 min,之后降低至0.18~0.30L/min,七氟醚、地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维持在2.7%-4.0%、6.0%~10.0%。监测呼吸环路内氟甲基二氟乙烯醚(Compound A)浓度及吸入氧浓度。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2、24、72h血清氟离子(F^-)、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24、48、72h尿中总蛋白(TP)、β2微球蛋白(β2-MG)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 在整个麻醉过程中病人吸入氧浓度不低于75%。术后两组血清Cr、BUN浓度及尿NAG/C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尿TP/Cr、β2-MG/Cr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Cr、β2-MG/Cr与Compound A暴露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2、0.12(P〉0.05)。结论 七氟醚紧闭循环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情况。方法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七氟醚组(S组)及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诱导后吸入纯氧,氧流量2 L/min,30min后调整为1 L/min。手术开始前,调整吸入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为1.0 MAC。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和芬太尼,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30%。缝皮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纯氧流量调整为5 L/min。记录睁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计时)及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吸入麻醉药用量。结果与Ⅰ组比较,S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吸入麻醉药的总用量和单位时间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醚比较,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较快,且麻醉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幼儿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与七氟醚呼气末浓度(CETSev)的关系.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儿12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3岁,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CETSev为0.4 MAC;Ⅱ组,CETSev为0.7 MAC;Ⅲ组,CETSev为1.0 MAC;Ⅳ组,CETSev为1.3MAC.8%七氟醚面罩吸入诱导,氧流量5 L/min,待患儿意识消失后调整氧流量至2 L/min,并逐步凋节七氟醚吸入浓度,按照分组使CETSev达到并维持于相应的浓度,每一浓度均维持15 min,视为稳态CETSev.分别记录所有患儿入室(T0)、达稳态CETSev(T1)时的BIS、MAP及HR.结果 当CETSev由0.4~1.3 MAC递增时,四组患儿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IS逐渐下降(P<0.05),BIS、MAP及HR与CETSev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379和0(P<0.05).结论 无伤害性刺激时,BIS与CETScv呈一定剂量的负相关,相关性较好,BIS可用于监测七氟醚麻醉下的镇静程度.  相似文献   

16.
地氟醚和安氟醚在不同氧流量下摄取过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地氟醚与安氟醚在不同氧流量下输送的动力学特性。方法 60例ASAⅡ-Ⅲ级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于0.5L/min、3L/min、6L/min氧流量下分别接受0.5MAC地氟醚(3%)或安氟醚(0.84%)麻醉。麻醉诱导后用Draeger麻醉机控制通气,用Datex气体监测仪连续监测挥发罐设定浓度(Fd)、吸入氧浓度及呼末二氧化碳浓度,气管插管口处呼气末麻醉药浓度(Fa)、吸入浓度(Fi),共32min。观察和比较两种药物Fa/Fi、Fa/Fd、Fi/Fd比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安氟醚或地氟醚随着氧流量增高,Fa/Fi、Fa/Fd、Fi/Fd比值加大,出现差别的快慢与流量密切相关;同一氧流量下地氟醚Fa/Fi、Fa/Fd、Fi/Fd上升迅速,在观测的32min内均明显高于安氟醚,这种差别在低流量麻醉中(0.5L/min)表现得尤为突出。结论 与安氟醚相比,吸入麻醉中地氟醚的摄取较快,Fa/Fi,Fa/Fd和Fi/Fd增大较迅速,麻醉可控性强,尤其在低流量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离体模式下异氟醚经氧合器洗入及洗出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离体模式下异氟醚经氧合器的洗入和洗出过程。方法:选择成人型鼓泡式氧合器和管路,预充复方乳酸钠液2500ml,闭合动静脉端形成环路,设定载气流量和泵流量均为3L/min。经麻醉机挥发罐和改装共同气出口,向氧合器给0.5%Vol的异氟醚。在洗入和洗出的0、2、4、8、16、24及32min采集氧全器入口气、出口气及动、静脉样本,并测定其异氟醚分压。结果:在洗入阶段,动、静脉中异氟醚分压与入口气所给异氟醚分压之比迅速上升,达到50%的平衡时间分别为1.35min和1.80min,于8min时,均已达到70%以上的平衡。在洗出阶段,动、静脉中异氟醚分压迅速下降,其残存率为50%和5%时的洗出时间分别为0.52、82.98min和0.67、127.37min。氧合器出口气中异氟醚分压与动脉液中异氟醚分压呈明显正相关(R=0.99)。结论:(1)鼓泡式氧合器对异氟醚具有良好的转运能力;(2)监测氧合器出口气麻醉药分压能准确反应麻醉药在动脉中的分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麻醉镇静深度指标,探讨右美托咪定(Dex)的不同输注速率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异氟醚呼气末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妇科剖腹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Dex 0.4μg/kg组(D1组):Dex负荷量0.4μg/kg+维持量0.4μg·kg-1·h-1,Dex 0.8μg/kg组(D2组):Dex负荷量0.8μg/kg+维持量0.8μg·kg-1·h-1。三组负荷量药物均以微量泵于麻醉诱导前在10 min内泵注完毕。麻醉诱导:静注丙泊酚1~3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当BIS<55时行气管插管。术中根据BIS值变化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维持BIS在40~55。术中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异氟醚吸入和呼气末浓度。结果术中及术毕D1、D2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且D2组明显低于D1组(P<0.05)。与C组比较,气管插管及拔管时D1组及D2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以BIS值为监测标准,Dex能有效降低异氟醚呼气末浓度,提高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七氟醚减量法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 方法 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4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5岁~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单纯七氟醚组(Ⅰ组),皮肤缝合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增加氧流量至10 L/min;七氟醚丙泊酚复合组(Ⅱ组),腹膜缝合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增加氧流量至10 L/min,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七氟醚滴定组(Ⅲ组),关闭腹膜即刻,降低七氟醚浓度至0.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缝合皮肤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增加氧流量至10 L/min.观察苏醒时间(自皮肤缝合结束至患者接受指令睁开眼睛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达90的时间及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2)]. 结果 Ⅱ、Ⅲ组患者停止七氟醚吸入后的苏醒时间[Ⅱ组(12.20±1.97) min,Ⅲ组(10.33±1.54) min]及BIS值恢复至90的时间[Ⅱ组(15.07±2.25) min,Ⅲ组(12.20±1.74) min]均显著短于Ⅰ组[苏醒时间(14.87±2.77) min,BIS值恢复至90的时间(17.41 ±2.75) min] (P<0.05),Ⅲ组又显著短于Ⅱ组(P<0.05).3组在气管拔管前即刻各项生命体征(MAP、HR、PETCO2及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各时点的Stewar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阶段采用七氟醚逐步减量法,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且不会影响麻醉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地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时不同流量对人体碳氧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 非吸烟手术病人40例随分为四组,气体总流量设置为I组0.5L/min,Ⅱ组1L/min,Ⅲ组2L/min,Ⅳ组4L/min。钠石灰于术前1日手术结束后更换(周一手术钠石灰于周五手术结束后更换)。地氟醚浓度为1.5MAC。测定麻醉前、麻醉后2h、4h、6h和术毕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百分比浓度,同时观察术后至病人出院时病人有否急性或延迟性功能损害,结果 麻醉前各组COHb浓度无明显差异,2h各级且COHb浓度无明显差异。Ⅳ组在4h、6h和术毕时有明显升高,而且随时间延长COHb浓度有继续升高的趋势,术后发生恶呕吐和头痛的病人多发生在Ⅳ组。研究病例中未发现有延迟性神经损害。结论 中低流量地氟醚麻醉汪会产生过多的COHb,流量过高导致的钠石灰干燥,钠石灰温度升高以及钠石灰闲置时间过长是COHb产生过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