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概述CJX2-6.3交流接触器是本公司采用国外先进技术研制而成的新一代小型交流接触器,其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与法国TE公司生产的LC1-E交流接触器相同.该产品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GB1497—85《低压电器基本标准》、JB2455—85《低压接触器》及有关IEC标准.该产品的开发大大缩短了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CJ10-5交流接触器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也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设备上同类产品及作为主机出口配套电器使用.  相似文献   

2.
交流接触器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德桂 《低压电器》2003,(4):8-12,46
基于智能接触器的发展、触头零电弧侵蚀机理,从电力质量对接触器的新的性能要求以及最新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参数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交流接触器技术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3.
甲:读了“西德西门子公司新系列直动式交流接触器”译文后,觉得问题讲得不细,因为译文对一些技术问题谈了其然,而没有交待其所以然。于是,我就写信给《低压电器技术情报》编辑组,提了一些问题与要求,承蒙编辑同志的重视,复函告诉我,对此已做安排。这次我顺便来这里,想向你进一步了解一下西德交流接触器发展的现状与概貌。方才编辑同志告诉我,你已作了一定的准备,是否请你介绍一下。乙:可以。准备工作是做了一些,但不  相似文献   

4.
交流接触器作为一类重要的低压电器,可通信技术也就成为发展交流接触器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交流接触器与上位机之间的远程双向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交流接触器的可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接触器智能控制技术是针对传统接触器存在的问题,通过加装控制模块来改善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和性能指标。本文主要对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并探讨了每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微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接触器的智能控制技术也越来越丰富,针对接触器动态特性的机械分散性等问题,采用闭环控制技术可以较好的克服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交流接触器节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展提 《电气时代》2006,(12):68-69
国际电工委员会将修正IEC60947-1标准,标准要求在进行低压电器设计、制造和使用时应考虑电器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将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水平,并提出了环境的评估、产品环保设计等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流接触器的可靠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量大、面广的低压电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其质量与可靠性的提高至关重要.探讨了提高交流接触器寿命与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包括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交流接触器选相合闸、无弧分断,提高其触头的寿命,大大减弱或消除了由电弧产生的电磁干扰.最后讨论了电子控制装置的抗干扰技术和复式电源双路供电技术.  相似文献   

8.
合闸相角对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尤其是触头碰撞弹跳有重要影响.首先用定相合闸装置,对一台80 A的样机在不同的合闸相角下的触头弹跳时间进行测量;然后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交流接触器闭合的动态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的同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炳彰  林李杰 《电世界》2004,45(2):39-40
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交流接触器的节电技术获得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交流接触器智能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智能电网的需要,提出了较全面的交流接触器智能化技术的概念。交流接触器智能化技术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的交流接触器虚拟优化设计方法,对智能交流接触器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并实现了交流接触器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交流接触器采用节能技术来降低其操作电磁系统所消耗的电功率。介绍了节能交流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了交流接触器能量损耗机理,给出了节能运行方案及措施。指出应根据节能原理,结合微机控制技术进行智能型节能交流接触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介绍的新试制成功的CKJ5系列真空接触器产品,是我国首次发展的规格齐全的真空接触器系列产品。其主要技术性能已达到八十年代初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文内介绍了产品的用途、规格、结构、外形、特点及其主要性能、主要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13.
CJ10-10、CJ10-20、CJ10-40……系列交流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类低压电动机的控制回路及其它回路中。是多年应用中各项技术性能比较成熟。最为常用的产品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线圈断电后铁芯不能分开等缺陷。若所控电动机有短路、接地、过载等运行异常时,线圈断电后,动、静铁芯分不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芯“残磁”,主触点不能及时将故障回路切断,就会造成电动机烧损。  相似文献   

14.
《电工技术杂志》2008,(15):91-91
GSC3-0911-9511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或60Hz),额定工作电压至660V,在AC-3使用类别下额定工作电压为380V时,额定工作电流为9~95A的电路中,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路及频繁起动、控制交流电动机。在接触器侧面加装联锁机构,可以组成联锁接触器,由三台接触器和一台空气延时头可以组成星一三角起动器,在接触器的两侧可加装侧装辅助触头组,上方可加装辅助触头组或空气延时头,  相似文献   

15.
《电世界》2005,46(2):42-42
《江苏电器》(2004-5)介绍了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它采用一台单极接触器和一台两极接触器来分别控制三相主电路。在单片机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了起动、吸持、分断全过程的优化控制,尤其实现了分断过程的零电流分断控制,使三相电路实现无弧或少弧分断。提高了电寿命和机械寿命,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耗材少,控制准确的特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的早期失效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众所周知,绝大部分产品的寿命过程经历三个阶段:早期失效阶段,偶然失效阶段和耗损失效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的失效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呈浴盆状,即通常所称的浴盆曲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受机械部电工局的委托,于1985年12月26日~28日在杭州市主持召开了CJ20-100型交流接触器鉴定会。参加会议的共有51个单位103位代表。CJ20-100型交流接触器属于“六五”期间的更新换代新产品。本次被鉴定的产品,为统一设计组内的五个成员工厂(即杭州低压电器厂、邯郸市电器厂、常州低压电器厂、天水长城低压电器厂及遵义永佳低压电器厂)试制的。鉴定会确认CJ20-100型交流接触器是符合我国新修订的部标JB2455-85并等效采用IEC158-1的新产品,具有设计合理、三化水平较高,结构新颖、有一定的独创性,体积小、重量轻、用料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基本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18.
卜浩民 《电世界》2011,(5):14-18
介绍控制电器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分类,产品的发展和现状,并对国内外交流接触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目前国外直动式交流接触器产品在额定操作频率、机电寿命、线圈功耗、适用环境温度范围和单位电流占有体积等指标方面总体优于国内产品;国内转动式交流接触器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流接触器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小型化、高度模块化、触头飞弧距离...  相似文献   

19.
《电世界》2017,(3)
<正>近年来,电子化控制交流接触器的设计方案层出不穷,但它们目前尚不能全面替代传统产品进入主流市场,反映出交流接触器主流产品实现电子化控制有相当的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的难度~([1-2])。成都海沃斯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运用IEM智能电磁系统设计平台研发生产了HC1D系列交流接触器,实现了主流产品核心技术指标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20.
刘冬英 《电气时代》2008,(10):94-96
该产品采用新型的材料.先进的工艺进行设计和制造.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通断能力高。飞弧距离小.性能稳定,操作可靠等特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