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运用到政治学研究,拓展了研究的视野,促进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再次融合.通过对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价值观个人主义的比较研究,可以更为清楚地认识方法论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优缺点,以及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无疑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渐进地融入主流经济学。追根溯源,它是对德国历史学派、美国制度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派都把制度纳入其研究对象,但到目前为止,它们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共性在于,都对正统经济学持批判态度,其基本方法论都是多种"主义"的融合。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历史主义、本能主义、进化主义、实用主义、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融合,还包括个体主义的成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制度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融合,又受到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乃至有回归进化主义的倾向。新制度经济学,宛如一个大集合或是大熔炉,集众家之长,把利己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可称得上是各种经济学派的融合体。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和理论假设与主流经济学趋同是它兴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卓云 《学术研究》2006,1(5):12-17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经济学体系。本文就两门学科在研究视角和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方面作了简明概括的比较,论证了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性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缺陷,提出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扩展和细化马克思经济学宏观分析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当代经济学中行为学派的兴起和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等一些新的发展动向,从基本行为假设的检验、方法论的变革和研究对象的扩展等方面对现代经济学构成了挑战,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由此引致的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中人本特征的重现和凸显,将对我国经济理论建设和改革深化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国新社会史学派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史学界在六十年代以后,无论在历史观或历史哲学、方法论,还是在研究实践的技术手段上,都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史学研究的变化蕴涵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变革,其中英国的新社会史学派和法国的“年鉴学派”,在采用新方法把历史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方面,是两个影响较大的学派。特别是英国新社会史学派的代表霍布斯·鲍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且吸收了人类学、计量史学的一些新方法,开创了西方史学界新的一页,同时也是开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6.
著名杂志《经济学与哲学》的主要创办人丹尼尔·豪斯曼,是国际顶尖级的经济哲学家,也是经济哲学中新穆勒学派的领军人物。他在经济哲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以及经济学、道德哲学和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他为经济哲学研究开拓的新境界,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哲学研究也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历史归纳法和抽象演绎法两种经典思维方式,与之相伴的争论也层出不穷。经济学的方法论,也正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论战当中,萌芽、成长与升华,推动着经济学理论的前进。通过对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渊源、特点以及“方法论之争”的回顾分析,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形成多学派的分化,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承袭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多学派的研究方法,形成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的综合。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逻辑演进为认识和分析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中的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对今天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主张的变化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作为两大学派的奠基者、旗手和领袖,在具体的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想方法方面却有着巨大差异,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不同.哈耶克依托古典自由市场理念的、自然发展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与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知识和信息"有限理性"的认识造成的;弗里德曼则推崇实证的经济学方法论,强调经济理论的预测功能而忽略其他方面,这为经济学各种理论模型的构造打开了方便之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多是在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两种方法论方向上发展的.在我们了解和研究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各个流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时,对其方法论同样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和了解,给予恰当把握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认知经验基础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子主义"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有根本区别.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互动-关系"为基本内涵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并在其经济学思想中有体现.基于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阐明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微观经验基础来源以及被后续经验学科证实的相关观点,总结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认知(心智)理论与当代经济学关于个体心智和行为调整的各种跨学科研究之间可能需要深入探讨的几方面问题,以进一步廓清国内学界在该问题上仍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补充对《感觉的秩序》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国内经济学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因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 ,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自由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起点公平 ;凯恩斯主义、制度经济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坚持结果公平。公平规则不同 ,经济效率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包括新制度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老制度学派的整体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唯物辩证法三种范式.个人主义方法和整体主义方法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方法论体系,它们在制度研究中对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各执一端,都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这两种方法论本质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基础上的分析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的缺陷,科学揭示了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因而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方法论的本质层面将企业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方法。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新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出发点;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制度人"作为研究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研究出发点。新制度学派采用静态比较的方法,把企业问题仅仅置于交换领域中;老制度学派采用进化论方法,把企业问题置于文化领域中;而马克思则运用系统发展的观点,在生产与交换的有机结合中研究企业问题。若使企业理论更加完备和科学,在方法论上必须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当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也面临不断创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人力资源开发(HRD)研究领域,经济学被视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相对成熟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已经具备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可以从整体上为HRD学科提供理论、范式、思维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支撑.作为学科基础,经济学时刻提醒HRD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要借鉴经济学的范式和思维方式,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视角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围绕学科议题与学科自身的发展进行预测与权变.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由于所持的学科立场及研究视角的不同,对法经济学关注的学者们并没有就其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学派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研究范围上包括从反托拉斯法到法律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偏重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以麦乐怡为代表的非主流学派则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经济、社会、哲学等比较分析”,在研究范围上纳入更多意识形态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经济、政治、社会判断方法的综合。主流学派凭借其研究方法上的“技术优势”,在过去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非主流学派试图突破法经济学研究中“法律的经济分析”这种狭窄的分析框架,发展出一种新的思考法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这一发展趋势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研究方法和分析结论在多大程度上能显示出超过“法律的经济分析”。从根本上讲,法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过程。作为新兴的理论学科,法经济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张作兴 《东南学术》2005,(2):137-143
本文试图对经济学思维方式作个较系统考察;研究了思维方式与经济学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通过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历史回溯,初步揭示经济学思维所具有的过程抽象性、内涵时代性、方法多元性、结构层次性和学科交叉性等重要特征.文章对西方经济学核心理念和主要思维工具作了精简评述,着重阐述了每种方法的内在特定性和时空相对性.文章强调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科中,要扬弃借鉴、跟踪研究、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尤其是方法论层面上的分析方法和思维工具,不能过分迷信某种方法包括数学这种被广泛运用的思辩工具,以期在基本构架、素质造就、战略思维等方面寻求创新.文章还对如何培养新时期经济学者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制度经济学与经济法学为例,法学与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生活中的国家角色时存在学科分工,主要表现在研究国家角色的出发点、对国家角色的学理定位、基于国家而建构的分析框架分析国家本身而使用的方法论等四个方面,本文就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谢识予 《社会科学》2003,(12):12-18
本文通过对卡尼曼和史密斯的获奖工作、诺贝尔经济学评奖规律 ,以及现代经济学发展问题等的分析 ,说明卡尼曼和史密斯心理经济分析和实验经济学研究 ,不仅开创了经济学研究新的领域和方法 ,而且为克服现代主流经济分析方法的基本方法论困难提供了可能的出路 ,完全符合经济学诺奖的颁奖要求和倾向 ,因此共同获得 2 0 0 2年诺奖有很强的内在必然性。文章还对未来经济学发展的趋势作了分析 ,认为未来的经济学在内容结构和基本方法论等方面都会发生重大变化 ,心理经济分析和实验经济方法会得到更多运用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现代经济学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张东辉 《东岳论丛》2004,25(1):45-49
正如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并在其方法论的演变中学科得以深化一样,经济学科的发展也从来没有离开研究方法的变革独步进行。新的研究方法体系的确立是在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挑战中完成的,而借助研究方法的变革,以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学的拓展将是经济学领域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横跨语言学和经济学的学科,但是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主题、研究目的以及如何研究等问题,经济学界还没有统一认识,这样就导致一些非经济学者对语言经济这一学科感到奇怪。因此,有必要对语言经济学学科进行界定,揭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目的,使这门学科真正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文章旨在说明:(1)经济学是如何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述一些核心的概念,以及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纲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语言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阐述语言经济学与其他毗邻学科的关系,论述语言经济学是如何对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兼收并蓄的。(3)阐述经济学的语言或者说经济学的修辞是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