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广志 《中医研究》2011,24(5):13-15
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简述了养阴益气法与抗肺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以及现代中医药抗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阐明养阴益气法是中医药研究抗肺癌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的思路方向,同时也为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决策提供新的向导。  相似文献   

2.
孙静 《天津中医药》2009,26(5):413-416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的效应.[方法]制备接种肿瘤细胞的鸡胚尿囊膜(CAM)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血清组对照.另用小鼠经肌肉接种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质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益气养阴方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并且明显改善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结论] 益气养阴方对肿瘤细胞诱导的CAM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益气养阴方对自发性转移模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尚缺乏公认的适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与标准,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临床研究报道更为罕见.主张结合现代肿瘤微环境理论、中医肺癌络病说,应用影像学血管功能多参数评价新技术与方法,深化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探索适用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与体系.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化疗通过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侵袭,在对细胞毒化疗药物研究的同时发现,绝大多数药物在低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有持续抑制和杀伤作用,即后来所提出的抗血管生成的生物化疗.这种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为作用靶点的化疗,其理论依据主要是肿瘤的生长和侵袭离不开新生血管的生成。目前认识到,许多化疗药物及一些抗肿瘤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外实验或体内实验中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药复方防治肿瘤血管生成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健康的常见疾病。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olkman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形成的理论已经被证实多年,治疗肿瘤,抑制其血管生成是一种重要途径。我国在血管生成方面的中药复方研究起步较晚,虽有不少报道,但亦存在不少的问题。文章概括了近几年来中药复方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抗肿瘤血管中药复方的问题、对策、发展和方向作出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作为肿瘤治疗的一大法则,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活血化瘀中药是能抑制肿瘤转移还是会促进肿瘤转移,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认识。现代医学就该问题大多从肿瘤转移一血凝一活血化瘀三者关系角度来研究,认为活血化瘀使纤维蛋白原溶解,改善癌灶周围微循环,防止肿瘤转移的作用。本文就活血化瘀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榄香烯联合紫杉醇抗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皮下接种构建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50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A、B、C、D、E 5组,A组予生理盐水对照,B组予紫杉醇,C组予榄香烯低剂量+紫杉醇,D组予榄香烯高剂量+紫杉醇,E组予榄香烯高剂量。2周后摘除眼球取血,并处死动物,切除瘤灶,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肿瘤组织中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1(VEGFR1)、VEGF受体2(VEGFR2)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抑瘤率、微血管密度、VEGF受体1和2表达、血清VEGF浓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D组与B、C、E组在抑瘤率、微血管密度、VEGFR1及VEGFR2表达、血清VEGF浓度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别(P<0.05或0.01)。结论①榄香烯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作用。②榄香烯可增强紫杉醇抗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效应。③榄香烯可能通过降低Lewis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瘤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肿瘤血管生成及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陶旭辉  唐德才 《中药材》2003,26(5):379-381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抗肿瘤血管生成是当今一种较新的治疗手段。影响血管生成的因素很多,利用其作用的不同靶点已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化学合成药物,而一些中药如昆布、斑蝥、人参等的一些有效成分也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本文就相关方面研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9.
前言 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有学者提出肿瘤可能是一个与脉管系统有密切关系的疾病。1787年,Johon Hunter就用血管生成一词描述血管新生过程。1863年,Virchow注意到恶性肿瘤组织中血管绝对数急剧增多。20世纪初,Gold-man就观察到血管围绕肿瘤生成现象。1939年,Ide等发现肿瘤细胞分泌促血管新生因子。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新生血管生成可能是肺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肺癌细胞的生长可通过新血管生成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引起肺癌的扩散和转移。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是除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外临床常用的西医治疗手段,然而治疗后会出现血栓、高血压、腹泻、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对血管生成的不断认知,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成为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中医学认为血管生成可归属于“络病”范畴,由于外邪入侵、正气不足等因素导致机体脏腑虚损,日久可致气机不畅,瘀血痰浊等互结于络道,使络脉功能下降,为肺癌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已有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实中药可抑制肺癌新生血管生成,从而起到抑瘤作用。此外,由于中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情况,配合其他西医疗法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肺癌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总结中药抗肺癌血管生成的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对中药抑制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临床肺癌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肺癌,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近16年中以每年11.9%递增,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早期诊断水平有限,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70%~80%病例已属于Ⅲ期、Ⅳ期,丧失手术根治机会。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综合治疗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益气养阴方抗肿瘤诱导CAM血管生成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静 《中医药信息》2009,26(5):118-121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抗肿瘤诱导CAM血管生成及对CAM移植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效应。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其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对VEGF和MMP2在CAM移植瘤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益气养阴方组VEGF和MMP2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养阴方对肿瘤诱导的CAM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VEGF和MMP2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复方三黄胶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法进行在体血管抑制实验。结果:①7 d时,将钴60照射过的超微粉碎的复方三黄胶囊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混悬,用20μm的移液枪加到直径5 mm大的紫外线照射的明胶海绵2 d后,明胶海棉周围出现明显的、似"轮辐状"的微细毛细血管,血管数量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紫杉醇阳性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②将同样处理过的复方三黄胶囊粉用乙酸乙酯提取,再用pH梯度法萃取过的不同部位,做同样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药理实验,明胶海绵周围走行的辐射微血管明显减少,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苏拉明阳性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比2种不同的提取方式和选用2种不同阳性对照药,乙酸乙酯不同萃取部位的药理实验结果重复性好,实验操作难度小,苏拉明阳性对照组的结果比较稳定(P<0.05)。选择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苏拉明做阳性对照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血管不仅为肿瘤本身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可以使肿瘤向远处播散,导致肿瘤的恶性生长、复发、转移。鉴于此,笔者尝试从中医络病的角度出发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作初步阐发,以期为肿瘤从“络病”角度论治寻求新的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肿瘤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是确立了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意义[1]。人们试图通过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来杀死癌细胞。由于在正常成人中,除了创伤愈合及生殖周期外,几乎所有的新生血管生成都是病理性的。因此,选择性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抗肿  相似文献   

16.
程康 《江西中医药》2004,35(2):56-59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等特性密切相关,抗肿瘤血管生成作为治疗肿瘤的一条有前途的途径,正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现对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肿瘤微环境在炎症及炎症介质的刺激下,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复杂机制在于肿瘤细胞与各种宿主细胞之间发生广泛作用,其中肿瘤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支持肿瘤血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就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以及信号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乏氧状态下,川芎嗪(TMP)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干细胞样细胞(CSLCs)血管生成拟态(VM)的作用,及TMP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无血清成球培养法分离富集A549 CSLCs,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 CSLCs干细胞标志物CD44+/CD24-/low表达水平,使用CoCl2化学诱导乏氧模型。细胞活性与增殖检测(CCK-8)法检测(100、200、400、800、1 600、3 200μmol·L-1)TMP对A549 CSLCs细胞活力的作用,选择对A549CSLCs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的低、中、高浓度(100、200、400μmol·L-1)进行后续实验。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TMP对乏氧状态A549 CSLCs VM形成的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TMP对乏氧状态CSLCs HGF/c-Me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分离富集CSLCs CD44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中肺癌是临床常见、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美国肺癌病死例数超过乳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总和。虽然化疗、放疗和手术等治疗措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肺癌的5a生存率不足15%。其中以菲小细胞肺癌(NSCLC)最常见,约占总数的80%,大多数NSCLC在发现时已是转移晚期。恶性肿瘤的内部血管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物质,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条件,故阻断血管生成是抑制肿瘤生长,防止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丽 《北京中医药》2011,30(2):156-160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抗肿瘤血管生成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中医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途径、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以及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