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井下使用的检漏保护装置均带有漏电闭锁功能,进行远方人工漏电跳闸试验时,若提前在最远端接入漏电试验电阻,由于带有检漏保护装置的开关漏电闭锁保护动作,试验开关不能合闸送电,无法进行漏电跳闸试验。若(照明综保)开关送电后再开盖试验则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及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介绍的试验方法根据检漏保护装置的功能及原理既能保证远方人工漏电跳闸试验的顺利进行又能避免带电开盖违章作业。  相似文献   

2.
郭春平 《煤矿安全》1991,(12):33-34
<正> 在《煤矿电工手册》第二分册中,对远方漏电试验有下述规定:在瓦斯检查员配合下,每月至少对检漏继电器进行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试验。试验方法是:在最远端的隔爆型磁力起动器中的负荷侧一相上,按不同电压等级接入相应试验电阻(380V 用3.5kΩ10W 电阻、660V 用11kΩ10W 电阻),而电阻的另一端则接在外壳接地螺钉上,然后盖上外盖送电,观察馈电开关是否跳闸。如立即跳闸,说明检漏继电器动作可靠。试验完毕,应将试验  相似文献   

3.
任永强  奂光润  庞志国  张杰 《中州煤炭》2020,(3):125-127,131
针对陈四楼煤矿井下低压馈电设备远方人工漏试的跳闸试验时存在的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结合井下低压供电运行方式的基本特点及现状,分别对内接入试验电阻、引入外接控制按钮、利用时间继电器的3种漏电试验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及研究,并对每一种漏电跳闸试验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可靠性研究及现场试验,形成了科学的馈电设备远方人工漏试跳闸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并指出了馈电设备的远方人工漏试的跳闸试验技术在现代化矿井生产安全供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探讨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远方漏电便携式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试验方法以及该装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崔智明 《中国煤炭》2024,(1):101-107
对目前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特征及漏电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导致漏电的影响因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远程通信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以及漏电检测技术的统筹运用,立足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软件的自身实际,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远程集控漏电试验平台。对该平台的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中的重要构成部件,如监控系统、漏电试验电阻箱等和相关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具体介绍;并对低压漏电试验的有效性进行了现场有效验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符合煤矿远程低压漏电试验的相关要求,大幅降低了由于漏电而产生的停电、送电安全风险,提高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远程在线安全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综采西门子8SK8265型组合开关的电气漏电闭锁保护存在不能用试验开关检测的缺陷。通过增设两只中间继电器及连线插头对组合开关所控制的负荷进行了漏电闭锁保护试验。结果证明,该型组合开关通过增设漏电闭锁保护试验,减少了电气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漏电闭锁保护性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各种漏电故障的电气特征,结合现有各种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的优缺点,提出了能自适应不同接地方式的软件相位鉴别法,即发生漏电时,通过检测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大小的相位,设置其启动值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漏电故障。通过试验测试,表明该方法保护动作可靠,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8.
王泽斌 《江西煤炭科技》2023,(1):220-221+224
针对阳煤集团寿阳景福煤业有限公司罕山选煤厂漏电保护系统存在的故障信号检测困难的问题,设计了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选煤厂漏电保护系统。重点介绍了漏电保护系统软硬件设计并完成系统动作特性、动作时间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STM32微控制器方案的选煤厂漏电保护系统满足设计要求,提升了选煤厂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的电牵引采煤机主要负载的动力回路都配置有漏电闭锁检测装置,由于各个负载的动力回路均为单独启停控制,在多路漏电检测时易造成相互干扰,影响了漏电检测的准确性。根据采煤机电控系统主回路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多路高压漏电闭锁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采用多路高压继电器,可分时闭合检测多路动力回路的绝缘状态。经工业性试验表明,该装置可实现对采煤机内多路动力回路进行漏电闭锁检测,漏电闭锁动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胡东林  魏土金 《煤矿机电》2014,(2):118-119,122
分析了矿用低压漏电保护装置的现状,针对已存在的漏电电阻检测问题,如"漏电电阻检测原理"、"零序电压法",提出了改正措施,其中ZBL-L型矿用隔爆型低压漏电保护装置很好地解决矿用低压漏电问题。该装置通过实际运行表明,能达到准确动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对低压综合保护器的漏电检测部分,其附加直流电源漏电检测部分设计以霍尔元件作为检测元件,并采用了改进的零序导纳增量法来实现零序功率方向保护。实际应用表明,能较好地实现漏电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矿用真空馈电开关漏电保护上级漏电测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矿用真空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单元电路的原理,重点分析了馈电回路上级漏电保护的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井下选择性漏电保护的问题,着重围绕零序功率方向性原理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芯片的零序电压、电流相位比较方案。这一方案是通过过零触发电路捕捉零序电压、电流的过零点,然后在软件上来比较零序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根据漏电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中零序电压、电流之间相位的不同,从而实现漏电保护的选择性。同时为了验证过零触发电路的可行性,使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9进行了触发电路的硬件仿真。最后根据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实现过程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图以及试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4.
煤矿井下电网漏电保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井下电网漏电原理和选择性漏电保护的4种选线方式的分析,确定了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线判据,即依据零序功率方向原理并配合零序电流鉴幅法。装置采用高性能DSP芯片和软件比相算法迅速判断漏电并进行保护动作,介绍了井下漏电保护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通过对低压馈电开关进行选择性漏电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漏电保护系统安全可靠、动作灵敏,缩短了排查故障时间,防止了事故蔓延,有效提高了煤矿井下生产效率和供电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井下低压馈电开关的漏电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低压馈电开关的2种主要漏电保护方式:附加直流电源检测式漏电保护、零序功率方向式漏电保护,分析了其保护原理,总结了其优缺点,对于设计和使用低压馈电开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片机的煤电钻漏电保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煤电钻漏电保护的设计方法。该设计可以根据电网电压的波动调整动作值,从而保证电缆绝缘电阻的动作值不变;使用软件,能可靠地实现漏电闭锁;并且可以实时显示电缆的绝缘状况,为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井下供电系统与漏电保护系统的探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云龙 《煤炭技术》2014,(2):212-214
伴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化,我国的用电量规模越来越庞大,特别是用电安全问题是值得深思的,用电安全已经纳入我国供电系统的重点行列。特别对于一些特殊作业中,比如煤矿而言,我国用电部门和劳动保护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必须做好井下低压电网的漏电保护工作,必须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电力保护系统。首先概述了井下供电系统与漏电保护的现状,分析了井下供电中产生漏电的原因与危害,设计了井下供电系统与漏电保护系统,最后提出了相关配套措施:积极应用智能漏电保护器、建立架空线直流漏电保护装置和加强供电与漏电保护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煤矿地面电气系统的接地和接零的接线保护方式,与漏电保护装置配合,经实践验证,存在着盲区。为消除安全隐患,对地面三相和单相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进行改进,采用电压检测型漏电保护。该漏电保护技术经现场长期实践验证,实现了漏电超过安全电压立即断电的功能,既消除人身触电隐患,又避免漏电保护过于灵敏无法送电,同时还解决了设备正常运行时轻微漏电无法使用漏电保护装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DSP的矿井下电网漏电保护配置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保护装置的控制核心,设计了基于DSP的井下供电网漏电保护装置,该漏电保护装置重点解决了井下电网总馈电开关、分支馈电开关的漏电保护问题,针对漏电位置的不同,分别配置了附加直流电源型漏电保护、电流型漏电保护、功率方向型漏电保护。实验证明该漏电保护装置反应灵敏、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20.
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原因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亮 《煤矿机械》2007,28(2):160-162
针对矿井低压电网漏电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生漏电时电流序分量的组成特点,得出了上级漏电保护装置影响下级漏电保护动作可靠性的结论,提出在分支馈电开关处采用零序有功电流作为特征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了直接采样零序有功电流的数据采集系统。该方案设计简单,容易实现,可有效提高矿井电网检漏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