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与多发性硬化遗传易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遗传易患的分子免疫遗传背景。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 联合技术对45 例病例组和105 例正常对照组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 基因(HLADRB1) 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病例组HLADR2 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优势比为3.321 ,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HLADR2 基因与多发性硬化遗传易患相关联,提示可能还存在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4例无血缘关系的蒙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位点的初步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是目前常用的一线抗癫痫药,尤其对于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癫痫具有显著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卡马西平异常敏感而容易出现药物过敏,严重者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重型药疹,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MG的遗传易感性相关.HLA-Ⅰ、Ⅱ、Ⅲ类基因不同位点与MG的相关性可因种族、地区、年龄、性别、临床类型和是否伴有胸腺组织的不同而异.本文就HLA-Ⅰ、Ⅱ、Ⅲ类基因结构、功能以及对MG的可能易感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的几年中发现某些疾病与人类自细胞抗原(HLA)系统有关系。同时,对该系统复杂性了解已有进展,并在检测组成该系统不同基因的产物或抗原技术方面也有发展。HLA抗原由位于第6对染色体四个位点上的基因给予编码(HLA—A,—B,—C和—D基因各有一个位点)。许多交替的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位点上,但由于每一个个体的细胞都有成对的染色体,因此在四个位点的每一个中它们仅表达2种编码的抗原。其它的基因在同一部位也可见到,并且近来注意力集中在主要表达于外周血中B淋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关系方法用国际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方法对23例北京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HLA分型研究,并与4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B27、A9、DQ2抗原频率高,并且B27抗原在两组中差异显著。未发现各亚型之间有不同的相关抗原。结论HLA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B27、A9抗原表型者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高(RRB27=5.65,RRA9=24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族性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5例家族性、36例散发性MG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SSP)对HLA DQA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与散发性MG相比,家族性MG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两者分别为18 7、34 4岁,P=0 006),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与散发MG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家族性MG患者的DQA1 0301基因频率增高(三者分别为40 0%、19 4%和20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这种差异在眼肌型的患者中同样存在,但未发现患者性别与DQA1相关。结论家族性MG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DQA1 0301是家族性尤其是眼肌型MG的易患基因,提示家族性MG与散发MG可能有着不同的免疫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9.
moyamoya病的病因的仍不清,常呈家族性提示其发病可能有遗传因素。作者研究日本moyamoya病患者Ⅰ、Ⅱ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研究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32例moyamoya病患者女26例,男6例,平均20.7岁HLA——A、B、C、DR型,其中29例检测了DQ型。178名无脑血管病史对照者检测HLA——A、B、C、DR型,其中54例检测了DQ型。患者和对照者问HLA频率用F和X~2检验,各型检测例数HLA—A10例、B18例,C6例、DR14例、DQ4例相乘进一步校正其概率。结果:moyamoya病平均发病年龄10.5岁。27例(84%)20岁前发病(儿童moyamoya病),5例20岁后发病(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SEN2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关联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160例AD和16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的PSEN2和ApoE基因型分布,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PSEN2和ApoE基因型是否为AD的危险因素。结果PSEN2启动子+A/-A多态性频率在AD组(+A/+A58.8%,+A/-A35.0%,-A/-A6.3%)和对照组(+A/+A65.0%,+A/-A33.1%,-A/-A1.9%)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年龄分层后,早发性和晚发性AD与相应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早发性P=0.381,晚发性P=0.287)。但根据ApoE ε4携带与否分层后,在84非携带组AD(+A/+A50.7%,+A/-A41.1%,-A/-A8.2%)与对照组(+A/+A65.0%,+A/-A32.8%,-A/-A2.2%)3种PSEN2启动子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ε4携带组AD与对照组间PSEN2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Logistic回归表明,ApoE基因型与AD的发生有关联关系(OR5.2,95%CI3.2~8.5,P〈0.01),PSEN2基因型与AD的发生无关联关系(OR1.4,95%C10.9~2.1,P=0.10),但在ApoEε4非携带组,PSEN2基因型与AD的发生有弱相关(OR1.8,95%CI1.1~3.0,P=0.02),ApoE与PSEN2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PSEN2启动子+A/-A多态性可能是散发性AD比较弱的遗传危险因素,主要是在未携带ApoE84等位基因的AD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1.
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细胞缺乏症是氯氮平的致命性副反应,其发现机理目前仍不清楚,许多学发现HLA与粒缺的发生相关,并且不同的人群相因各异,本综述了近两年有关HLA与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机理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细胞缺乏症是氯氮平的致命性副反应,其发生机理目前仍不清楚,许多学者发现HLA与粒缺的发生相关,并且不同的人群相关基因各异,本文综述了近两年有关HLA与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机理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1、通过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与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 PTDM)的相关性,确定湘赣地区PTDM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2、通过分析不同钙调神经蛋白抑制药物(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s)对PTDM发病率的影响,明确在小剂量低浓度的使用原则下,环孢素(CsA)与他克莫司(Tac)引起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是否有差异;3、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肾移植患者PTDM发病率的差异,明确高龄是否成为PTDM的危险因素之一。 方法:收集我院2003-2008年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手术前后各项检查结果、配型资料等,并进行随访登记。共收集得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95人,其中PTDM患者22人,非PTDM移植受者173人,使用χ2检验对PTDM组与非PTDM组患者各HLA抗原出现的频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术后使用的CNIs类药物不同将这195名患者分成CsA组和Tac组,通过χ2检验对这两组患者PTDM的发生率进行比较;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高龄组(≥40岁)和非高龄组(<40岁),通过χ2检验对这两组患者PTDM的发病率进行比较。 结果:HLA-A30和HLA-DR7可能是湘赣地区汉族人群PTDM的易感基因,未发现对PTDM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基因;我院泌外器官移植科使用小剂量CNIs类药物预防排斥反应,术后常规检测血药浓度,使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CsA组患者和Tac组患者PTDM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高龄移植受者PTDM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结论:HLA-A30和HLA-DR7可能是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区汉族人群PTDM的易感基因,对于携带这两种基因的移植受者,有必要在移植术后密切监测血糖、尿糖,适时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的种类和用量;在小剂量低浓度的使用原则下,Tac并不显著增加PTDM的发生率;高龄患者PTDM发生率显著增加,加之高龄患者本身已有的基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罹患PTDM更易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对高龄移植受者进行常规的血糖和尿糖的监测和控制,并建立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南方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M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SBT)对42例南方汉族MS患者及4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B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比较MS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到15种HLA-DQB1等位基因片段,其中DQB1*0502等位基因频率MS组(35.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9%)(P=0.0018,Pc=0.027,OR=4.29);DQB1*0303等位基因频率MS组(19.0%)低于健康对照组(39.6%)(P=0.04,OR=0.48),但差异经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HLA-DQB1*0601和DQB1*0602等位基因频率在M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南方汉族人群MS与HLA-DQB1*0502等位基因有关,而与HLA-DQB1*0601和DQB1*0602等位基因无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Flow-rSSO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PCR-SSO技术的高通量分型方法,是目前国外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中应用最多的方法。 目的:筛选同组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微珠反应格局,加强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的标准化,使分型向最快最准确的方向发展。 方法:使用TECAN DNA全自动工作站从457份中华骨髓库捐献者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DNA样本用One Lambda rSSO HLA-A、B和DRB1基因分型高分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分子杂交和Luminex流式磁珠分析仪检测。参考One Lambda公司提供等位基因微珠格局表(HLA-A, B and DRB1)分析常见等位基因,并对常见等位基因与微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结果与结论:同一组常见等位基因除相同微珠反应格局外,与某个或某几个有区别的微珠是密切相关的。就临床组织器官移植而言,采用中分辨度DNA分型技术是最佳选择,一方面有利于快速筛选,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匹配难度。就科研工作而言,一般采用高分辨率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6.
Alzheimer病的基因组扫描结果证实了12号染色体上AD疾病基因的存在。位于该染色体上的多个功能基因都被进行了研究,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A2-巨球蛋白(A2M)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和转录因子LBP-1c/GP2/LSF基因上。  相似文献   

17.
人类白细胞抗原和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简称为粒缺)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HLA分型研究。结果29例中7例发生粒缺患者的HLA-DR12(5)抗原频率显著高于22例粒缺未发生的患者,P<0.0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未发现该抗原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服用氯氮平发生粒缺的患者可能有特异的遗传素质,遗传基础与HLA-DR12(5)基因有关,相对危险性(RR)=38.156,而与疾病自身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诊断主要靠肝组织穿刺活检,带来感染、出血等风险。如何无创、简单、准确地进行诊断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热点。目的:观察分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与人类肝移植急性排斥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59例肝脏移植受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情况。将受者按照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急性排斥组和非排斥组;并将非排斥组按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及其临界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结论:急性排斥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均低于与非排斥组(P=0.032, 0.002),而排斥组中白细胞介素2高于非排斥组(P=0.002)。肝功正常组与异常组间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25,0.084),而肝功能异常组白细胞介素2表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2)。ROC曲线下面积为人类白细胞抗原G >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结果提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都与排斥相关,三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为诊断急性排斥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9.
Fas抗原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细胞凋亡因子Fas抗原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Fas抗原及β淀粉样蛋白(β-AP)在6例AD,5例非痴呆老年人(ND)大脑皮层、海马、嗅球等部位的表达。结果在AD脑内Fas抗原主要表达于大脑皮质区的神经元胞膜上,而在ND脑内仅有少量或没有神经细胞呈Fas抗原阳性(P<0.01)。同时,我们发现脑皮层Fas抗原与β-AP的分布及阳性度之间呈紧密相关。结论AD脑内神经细胞的丢失可能与Fas抗原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相关,并且与β-AP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LAU(plasminogen activator urinary)基因单体型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hheimer,sdisease,A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PLAU基因rs2227562、rs2227563、rs2227564和rs12255769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筛查,结果 rs2227563和rs12255769位点未发现单核苷酸的多态性,rs2227564和rs2227562位点分别具有C/T及A/G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实验及对照组人群进行rs2227564和rs2227562两个位点基因型的检测,并对这两个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用SHEsis软件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经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表明PLAU基因rs2227564和rs2227562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827),研究对象中有C-A、C-G、T-A和T-G 4种单体型,其中AD组T-A单体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OR=0.189).C-A、C-G和T-G 3种单体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和rs2227562位点组成的T-A单体型可能降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