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YB地区长兴组礁滩地震相精细刻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秋红  李雷涛  屈大鹏  彭俊 《石油物探》2012,51(1):98-103,114
为了准确划分YB地区长兴组的沉积相带,进一步开展长兴组礁滩储层精细预测,对YB地区长兴组进行了系统的地震相分析。主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地震相检测技术,对地震波形进行分类,区分了不同沉积体。首先对YB地区长兴组进行了系统的相模式分析;然后利用地震相切片技术,分析了YB地区长兴组各沉积时期相带发育及迁移情况;最后进行地震相平面分析,并对各种参数进行试验分析。较好地划分出了YB地区长兴组各沉积相带,认为YB地区长兴组主要划分为开阔台地相、礁后浅滩相、台地边缘礁滩相以及斜坡陆棚相四大相带,清楚地展现了生物礁滩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开江-梁平陆棚周缘的台缘相带是大型天然气藏发育的有利地区,陆棚相带的分布控制和影响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带的展布。为了准确描述其分布,通过对岩心、岩屑、薄片等分析测试资料的研究,系统分析了岩石的颗粒结构、生物构成、结构类型等特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生物礁、滩体的形态及分布进行了预测。同时综合钻井资料、露头及地震资料精细刻画了长兴组沉积相带的展布。研究表明,箭竹溪生物礁是典型台地边缘相生物礁,具有明显的丘状外形、近南北向展布;在生物礁底部发育的浅滩白云岩分布范围较大,其主体位于箭竹溪生物礁的东部,与台地紧密相连;开江-梁平陆棚经过箭竹溪生物礁西侧向东南延伸与鄂西盆地相通,且箭竹溪生物礁与普光地区生物礁处于同一个台地边缘相带上。  相似文献   

3.
川东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属碳酸盐岩岩性圈闭,礁岩和非礁地层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地震识别预测难度大,多解性问题突出。在进一步研究生物礁气藏分布规律,深化对地震异常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寻找较大型的陆棚边缘礁气藏为主要目标,以沉积相—地震相精细解释为核心内容,以地质为基础,测井为桥梁,地震为主要拓展手段的生物礁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相互有机联系的工作:①通过大量钻井和测井资料对比研究,重塑上二叠统岩相古地理环境,建立了本区长兴组碳酸盐岩缓坡相沉积相模式;②精细对比解释地震相及其变化的地质含义,建立了与沉积相模式对应的地震相变响应模式,进而解释沉积微相展布,预测陆棚边缘礁发育的有利地区;③针对有利相带内的边缘礁目标,探索应用各种正反演精细处理手段,进一步落实有利的勘探目标。在实际勘探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晚二叠世长兴期,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位于梁平-开江陆棚西侧,由西南向东北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斜坡、浅水陆棚沉积相带。综合利用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及岩屑薄片鉴定等资料,在元坝长兴组单井相划分的基础上,对其沉积亚相和微相进行了划分,结合实钻成果分析,认为台地边缘生物礁的礁盖和礁核是优质储层分布区域。充分发挥测井信息纵向分辨率及地震信息横向分辨率的优势,在岩心标定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测井资料来标定地震资料,将测井相与地震相紧密结合,对长兴组有利相带沉积特征做了进一步的精细刻画。依据这些信息,能较为明显地划分出元坝地区长兴组的有利相带。结果表明:该区有利相带为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亚相为生物礁和礁后浅滩,微相为礁盖、礁核、生屑滩和砂屑滩,这类相带的储层是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对川东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相特征、主控因素和礁相油气藏进行了研究。通过单井沉积相研究,查明该区生物礁纵向发育有两期,长兴组沉积期的古地貌对生物礁发育及迁移具有控制作用,坡度越大生物礁越厚。早期古地貌控制了生物礁的发育,在北部陡坡沉积区发育早期生物礁且成条带状,在南部缓坡沉积区发育晚期生物礁且成块状;晚期古地貌控制了生物礁向台地方向迁移,发育第二排生物礁。针对不同区域沉积环境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预测技术。在中部沉积陡缓转折带,优选台缘带内长兴组顶部振幅属性预测生物礁厚度;在南部缓坡沉积区,采用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分频解释技术预测生物礁。预测成果经实钻证实,多口井获得高产气流。   相似文献   

6.
常规反演软件一般采用反距离方法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其结果难以正确反映地质沉积规律,而江汉物探院研发的BCI相控建模反演软件采用地震属性控制建立反演初始模型有效减少反演多解性,结果与沉积相吻合率高于一般软件。XL地区长兴组为碳酸岩沉积模式,具有发育生物礁滩相储层的沉积环境,但区域沉积环境复杂,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斜坡、浅水陆棚沉积相带。储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速度横向变化快等因素,储层定量预测困难。采用BCI相控反演技术精细刻画礁滩和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准确预测了储层的储集性能,落实生物礁圈闭的边界,为优选勘探目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沾车地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的地震识别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沾车地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沾车地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的三类亚相分类方案,即该区湖相碳酸盐岩可分为三类亚相:生物礁、颗粒滩、灰泥。根据发育部位将生物礁分为盆缘断阶型生物礁、斜坡高部位型生物礁、坡折带高能型生物礁。在以上沉积亚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湖相碳酸盐岩模型特征的定量识别,明确了不同亚相储层与关键地震参数的定量关系;通过高精度地震古地貌恢复技术和波形分类技术预测了湖相碳酸盐岩的亚相发育区;通过分频地震属性技术和裂缝预测技术等综合地球物理手段,对该区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及裂缝发育区进行了预测。钻井验证了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是发育在下二叠统侵蚀面上的一套海侵沉积。其碳酸盐岩沉积主体在川东及鄂西地区,沉积环境属碳酸盐缓坡。该沉积体系包括碳酸盐浅缓坡(海陆交互带)、碳酸盐深缓坡(细分为外带和内带)、海槽(盆地)和环海槽陆棚边缘带。这些沉积相带自四川盆地西南向东北大致呈同心弧状顺次展布,并随海侵的发展逐渐向西南方向迁移。至长兴期,受南秦岭裂陷洋强烈拉张的影响在川东北部形成开江—梁平碳酸盐海槽,并在陆棚边缘带和深缓坡带分别发育了陆棚边缘礁和点礁,由此开始了由碳酸盐缓坡向碳酸盐台地转化的过程。陆棚边缘礁带是生物礁发育的有利相带。陆棚边缘礁的个体明显大于缓坡内的点礁,分布密度大,是形成大中型生物礁气藏的有利相带。到长兴期末,这些陆棚边缘礁仍未能相互连接构成连续的障壁,致使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未能最终由碳酸盐缓坡转变为碳酸盐台地。  相似文献   

9.
卡塔克隆起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为大型碳酸盐岩孤立台地。通过地震地质解剖并结合钻、测井成果,其南、北坡的地震相—沉积相模式可划分为陆棚—盆地→台缘斜坡→台地边缘→开阔台地沉积体系。在台地边缘区可识别出生物礁、粒屑滩和礁间洼地亚相,礁滩体具有纵向多个叠置"塔式"结构、横向退积—加积迁移特点,表明海平面升降控制了礁滩体的阶段性生长。采用模式识别、古地貌识别、属性识别等多种方法可进一步圈定礁滩体分布范围。预测结果认为,北坡西部为台地缓坡边缘主要以生屑、砂屑滩、鲕粒滩相发育,中部台缘高陡斜坡生物礁相发育,而南坡于卡2区块西北部及卡1区块南部台缘礁丘和浅滩发育,具有形成串珠带状分布的生物礁滩型油气田(藏)条件。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生物礁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多种类型生物礁,主要造礁生物包括海绵、托盘类、层孔虫、珊瑚、隐藻类、苔藓虫、蓝绿藻、绿藻、管孔藻科红藻等,主要礁体类型为灰泥丘和少量的骨架礁、障积礁。分析钻探揭示的生物礁特征,结论是灰泥丘主要形成于棚内及棚缘内带环境,骨架礁与障积礁主要形成于棚内与棚缘环境。通过沉积相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研究,预测塔中地区的陆棚边缘相带和塔中北部斜坡的中部地带,有望找到带状或断续带状分布的生物礁带。塔中1号断裂西墙的顺托果勒西区块已发现6个地震异常反射体,从其发育层位、所处环境和内部反射特征来看,极可能是生物礁丘。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烃源岩沉积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烃源岩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沉积环境(台缘斜坡、台地内凹陷、陆棚、深海盆地等) 中均有发育。根据沉积相带与沉积环境的不同, 可将烃源岩划分为在不同沉积环境中发育的4 种类型烃源岩: 台地边缘灰泥丘型烃源岩、台地内凹陷型烃源岩、深水缓坡与陆棚型烃源岩、深海盆地型烃源岩。灰泥丘型烃源岩发育在上奥陶统台地边缘带, 其他3 种类型烃源岩在寒武-奥陶系均有分布。分析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沉积环境, 重要的是寻找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台地内凹陷边缘, 从而能够确定台缘斜坡、台地内凹陷、陆棚等烃源岩沉积环境。通过在地震剖面中识别台地边缘, 并结合识别生物礁丘的发育位置, 可最终确定台地边缘、台内凹陷边缘带,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生物礁的分布对烃源岩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波形分类技术在鄂北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流相砂体的沉积过程中,砂泥岩在空间上的位置、厚度方面可以形成多种岩性组合模式,因此其对应的地震反射波会有不同的波形。应用神经网络波形分类技术,可以对波形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实现在区域上预测砂体的沉积相分布状况。考虑到低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和薄砂层之间的矛盾,谨慎的保幅性提频处理是需要的,但须以更高的井-震相关性及不变的横向振幅关系为前提。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三段的沉积特征,采用神经网络波形分类技术对反映不同岩性组合模式的地震波形进行相关和归类,预测出了多种砂体沉积模式的平面展布趋势。通过与由实际钻井得到的砂体分布图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波形分类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预测砂体的分布规律并且对于薄砂体具有较好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玉北地区12口钻井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的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显微镜下对其颗粒成分、生物组合、基质类型及结构特征等进行深入观察,划分出8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依据各微相类型组合特征,并结合钻测井、地震剖面、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认为玉北地区上奥陶统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开阔台地、台地边缘与台缘斜坡3种沉积环境,晚奥陶世的沉积相带呈东西向分异:大致以玉北5-胜和2-皮山北2井南一线为界,东部为台缘斜坡-陆棚相,中西部为碳酸盐岩台地相。玉北地区晚奥陶世纵向沉积演化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缘斜坡-陆棚,其沉积环境的演变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因具重大的油气资源潜力而成为目前油气勘探的目标,其台缘斜坡带以发育优质礁滩体储层并控制台地内部沉积相带发育而备受关注。综合分析地震、露头、钻/测井资料,明确了寒武系各层组发育时期台缘斜坡带的特征及其控制的台地沉积环境。研究发现,早寒武—中寒武世早期各层组均发育缓坡型台缘斜坡带,中寒武世晚期—晚寒武世发育镶边型台缘斜坡带。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和碳酸盐岩产率的控制,不同地区各层组台缘斜坡带叠加样式不同:塔西南地区为缓坡的退积—加积型,塔中地区为缓坡—镶边的进积—加积型,塔北地区为镶边的进积型。台缘斜坡带整体呈一向柯坪地区收敛的"U"形,塔北—塔中地区台缘带逐渐向东部盆地方向迁移,塔西南地区则向北部台地方向迁移。台地边缘类型及其迁移不仅控制了台缘礁、滩的发育,也控制了台内沉积相的构成及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塔中奥陶系生物礁地震识别与预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塔中Ⅰ号构造带奥陶系上统发现生物礁以来,生物礁识别与储层预测成为该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钻遇礁体的地震层位标定与追踪,发现在地震剖面上礁体具有多种丘状外部形态、上覆地层有明显超覆减薄现象;礁体内部出现杂乱反射、弱反射、空白反射等地震响应特征,与围岩有明显差异;由于礁体发育特征的差异,台地边缘与台内礁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各异,台缘发育大型堤礁、台内以小规模点礁为主。在研究塔中奥陶系礁体地震-地质响应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生物礁发育层段等厚图、生物礁沉积时古地貌图,结合岩相古地理、地震属性、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分析,识别与预测了塔中62-塔中82井区生物礁体的分布与发育特征,发现上奥陶统礁体垂向上加积、横向上错落叠置连片,发育4~5个旋回,复合厚度达200~300 m,宽1~5 km,延伸长度为120 km,主要沿台地边缘呈条带状展布。在礁体预测的基础上,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大型生物礁油气田。  相似文献   

16.
黑池梁地区是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中隆升幅度最高的部位,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时处于广旺—开江梁平陆棚东侧,具有发育礁滩相储层的沉积背景。通过地表露头、岩心观察和钻井资料分析,认为黑池梁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可划分为陆棚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和台地蒸发岩6个相带。依托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已知礁滩相气藏的勘探成果、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分析,建立了该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及储层发育模式,预测M2井以东地区与H1井井区为礁滩相储层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7.
川东北黄龙场气田飞仙关组台缘滩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沉积与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方法对川东北黄龙场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利用地震剖面层拉平方法,恢复了黄龙场气田飞仙关期东高西低的沉积古地貌,自东向西依次发育台地边缘、台缘斜坡及陆棚相带;根据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出4种不同的地震相类型,并且利用神经网络波形聚类技术,指出了不同地震相的平面分布;通过均方根振幅、波形及弧长等地震属性的提取与处理,发现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具有强振幅、高频衰减、强相位异常等特征,揭示了鲕滩储层主要分布于东部的D4井-hl6井-hl9井一带;应用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指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低速异常明显,主要分布在距飞四底反射层0~60ms范围内;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追踪点集,雕刻了飞仙关组鲕粒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方法体系对四川盆地东北部鲕滩储层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及天然气勘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主要发育了平原河流相、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台地浅缓坡相、台地边缘礁相、开梁海槽相和蜀北-鄂西海盆相,具有形成生物礁气藏的有利生、储、盖条件.为提高地震预测生物礁异常的可靠性,根据已知礁体地质特征及相应的地震反射特征,经过反复研究,于20世纪末成功建立了生物礁地震异常识别模式,在川东发现生物礁异常182个.据沉积相研究,发现开梁海槽两侧至鄂西存在一台地边缘礁相,其上已发现36个边缘礁地震异常,这些边缘礁面积大,钻探证实储量、产量高,是很有价值的勘探领域,预测该相带向北西很可能延伸至盆地西缘.台地浅缓坡相发育大量点礁,仅盆地东部即已发现146个点礁地震异常,预测盆地中部广大地区都很可能是点礁发育区.图6表2参18  相似文献   

19.
基于等时层序格架,综合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二叠系—三叠系多期台缘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时期的台缘类型、礁滩发育模式及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龙潭组和吴家坪组同时异相的沉积特征,以最大海泛面和地层旋回一致性为依据,对川中地区和开江—梁平地区的地层界线进行调整,可建立区域等时地层格架。②基于对龙岗地区茅口组—长兴组台缘带的重新刻画,证实开江—梁平海槽在茅口组二段沉积期出现台缘雏形,在吴家坪组沉积期持续发育,长兴组沉积期礁体规模最大,最后在飞仙关组沉积期逐渐消亡;台缘带的演化经历了茅口组沉积期的单斜缓坡模式、吴家坪组沉积期的远端变陡缓坡模式、长兴组沉积期的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③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均有多期台缘叠置的发育特征,海槽西侧发育茅口组、吴家坪组、长兴组3期台缘,海槽东侧主要发育吴家坪组、长兴组2期台缘;根据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征和不同时期生物礁的垂向叠置模式,识别出加积型生物礁和前积型生物礁,并预测了不同类型生物礁的分布规律。④四川盆地在二叠纪—三叠纪形成的多个NW向裂陷均具备形成多期台缘的构造背景,多期台缘叠加的生物礁滩储层是今后四川盆地的一个重要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