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26例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间共收治的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26例,其中误、漏诊10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急性发作时的症状极其相似,体征易被原发病掩盖。故易被误诊或漏诊,应尽早作x线检查确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管理情况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OLD 3级)患者平时治疗管理情况随机分组并与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稳定期进行规范化管理74例,患者转归良好53例,约占71.62%。78例患者稳定期未进行规范化管理,转归良好37例,约占47.4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进行规范化管理后临床转归明显好于未规范化管理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规范化管理率较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规范化管理后临床转归明显好于未规范化管理患者。未规范化管理患者易出现急性加重、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临床转归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3例院前误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例,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12例治愈,治愈率为92.3%;1例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症状危重,表现不典型,与肺心病、哮喘等急性发作时的症状极其相似,病情发展快,应尽早作X线或CT检查并及时处理,以降低误诊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方法:将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氨茶碱平喘、化痰、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同时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剂。观察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患者咳、喘、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的变化,血生化、生命体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显效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结论:正确诊断、规范化治疗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症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李福强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820-182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的特点。结果 1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有3种基础疾病:慢性支气管炎(76例),支气管哮喘(54例),肺结核(38例);发病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112例);气胸分型:张力型(45例),交通型(53例),闭合型(70例);单侧(132例),双侧(36例);肺压缩程度:<20%(33例),20%-50%(89例),>50%(46例);治疗后好转出院151例,死亡17例。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症状具有不典型的特点,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一旦有气胸的发生,应采取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沈悦 《现代保健》2010,(16):69-7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并对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其中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彻底治愈73例(84.8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自发性气胸有一项治愈,或两项症状均有所缓解的好转出院11例(12.79%);因基础疾病严重、呼吸道严重感染,同时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积极抢救仍治疗无效死亡2例(2.33%)。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易造成延迟诊断和漏诊,临床应警惕气胸发生的可能,一经确诊,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42例气胸患者采用抽气和插管闭式引流,并应用抗生素、平喘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愈33例,死亡5例,病危出院4例。结论提高对慢阻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认识,防止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我科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以评价其疗效。结果使用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痊愈率76.0%,对照组56.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可明显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分析32例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结果 32例气胸患者,治愈3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以老年患者居多,诊断、处理及时,可有效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爱全乐雾化吸入的方法对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分别采用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和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爱全乐3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变化情况明显优于A组;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病情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急性加重期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应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爱全乐雾化吸入的方法对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方法:将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初诊结果和确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40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65%(共出现14例误诊情况)在误诊病例中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最高,其次依次为急性肺栓塞、支气管断裂、肺大疱.误诊例数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进行临床诊断应充分考虑类似临床病症的其它疾病,降低诊断误诊率,以提高该疾病的对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疗.结果 显效20例、好转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7%.结论 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且临床应用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栓塞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病例中,确诊4例,误诊8例,误诊率66.7%,治疗后临床治愈9例,死亡3例,病死率2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原发病及并发症掩盖,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玫 《工企医刊》2007,20(2):33-34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的临床特征,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病史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在10天~15天治愈出院;6例因为基础疾病严重,治疗时间超过20天,其中4例气胸治愈,基础疾病好转出院,2例气胸及基础疾病均好转出院,死亡1例.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凶险,误诊率病死率高,但是早期应用抗生素、避免用力咳嗽、出现肺大泡患者及时手术等可以防止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出现自发性气胸应及早多方位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同时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等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方法选取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加重期患者显效17例,显效率68%;有效6例,有效率24%;无效2例,总有效率92%。结论对急性加重期患者。积极雾化吸入,补充氧气,治疗基础疾病,静脉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6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和头孢他啶对照组,疗程均为7 d,治疗前后行痰培养.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18%、96.67%和70.59%、75.86%,两组临床疗效与细菌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好,可作为治疗重度慢性阻摩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显效21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显效13例,总有效率77.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和pH值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好转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急症之一,老年自发性气胸多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1]、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为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单双号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 O2、PaO2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0.0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能够提升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并确保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对2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同程度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分别为(95.56±52.00) mg/L和(15.28±5.4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3,P0.01);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发作程度加重,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83,P0.01);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程度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可早期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