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举例说明了利用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纱线质量预测模型的方法。比较了回归分析与神经网络在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上的优缺点。介绍了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建立质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岭回归分析法构建精梳棉纱棉结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对马克隆值、纤维整齐度、短纤维指数、纤维棉结等4项指标做了共线性诊断,并对其与精梳棉纱棉结进行了岭回归分析。当岭回归参数为0.3时,建立了精梳棉纱棉结预测模型,并检验了预测模型的效果。分析表明,纤维整齐度、短纤维指数两项指标间存在共线性。认为:采用岭回归分析法建立的预测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岭回归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3.
蒋伟  温宝琴  吴杰  李玲  冯哲  徐虎博  王志鹏 《食品与机械》2015,31(4):103-105,197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蟠桃的缝合中线处直径、与缝合中线垂直处的直径以及厚度3个几何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外部特征信息的蟠桃质量预测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出实测值与蟠桃质量的预测模型,比较不同参数所得模型的拟合优度,找到最优质量预测模型。通过将MATLAB R2014a软件获取的像素值与相应几何参数进行拟合,最终得到像素质量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1.87%。结果表明:基于外部特征信息的蟠桃质量预测研究是可行的,可为采用机器视觉方法进行蟠桃质量分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成纱质量预测模型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运用模糊数学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讨论了成纱质量预测模型的优化问题。文中论述的综合动态预测模型,经生产验证可行实用,对指导配棉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随机时序分析原理,利用自回归AR(P)方法建立了湖北省粮食产量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用ZX-888型近红外分析仪快速检测小麦水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是小麦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采用两种数学方法分别建立小麦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与水分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定标方程的相关系数、样品的相对误差以及误差标准差的分析比较,得出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比ZX-888型近红外分析仪自带的多元线性回归法更稳健、精度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鮰鱼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采用CM-2300d分光测色仪采集具有不同持水性的鱼肉样品的可见光谱,建立基于可见光谱的淡水鱼肉持水性预测模型。共采集了128条可见光谱,检测了64个加压失水率和64个离心失水率数据。可见吸收光谱分别在410~430 nm、480~510 nm、540~560 nm存在3个峰,采用3种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发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建立的鱼肉持水性预测模型的Slope、R2均高于0.8,Offset、RMSE大多小于1.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预测的相关性和R2大多在0.92以上,Bias在0.47以下,表明基于可见光谱建立的淡水鱼肉持水性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且采用MLR方法建立的模型的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该研究为实现可见光谱技术在淡水鱼鱼肉持水性快速测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8.
探讨基于HVI数据的成纱质量优化组合预测模型的创建方法及应用效果.阐述了根据HVI棉花检测指标以及成纱条干、强力及毛羽等主要质量指标,建立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成纱质量.提出了剔除异常数据的审核方法,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棉花技术品级在质量预测中的作用,创建了优化组合预测模型,并以C 14.8 tex纱为例,说明了成纱质量预测的方法和效果.认为:以原棉技术品级为自变量而建立的成纱质量优化组合预测模型,其可信度优于原棉品质其它各单一指标所组成的模型,对拟定配棉实施方案、加强纺纱质量控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虹  张渭源 《纺织学报》2008,29(6):88-91
由于服装造型的评价往往借助于主观的方法,评价结果直观、快速,但人为影响很大,缺乏科学的定量描述,为此提出半紧身裙造型特征的客观评价方法。设定裙宽、裙厚、裙摆波褶数、裙摆平均半径、裙摆平均半径标准差和裙摆面积等造型特征参数。在分析面料性能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半紧身裙造型特征参数预测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比较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发现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要优于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陈文虎  李瑞 《丝绸》2005,(11):1-3
利用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建立蚕茧价格预测模型。分三步设计:首先,建立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单位发种量的产茧水平的预测模型:其次,在生产技术水平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桑园种植面积,建立年产茧总量的预测模犁;最后,在年产茧量预测的前提下,建立蚕茧价格预测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来预测未来的蚕茧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11.
原料乳中大肠菌群快速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余弦相似度因子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原料乳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原理与测试方法,建立了预测数学模型,并与逐步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微生物生化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R2为0.954 3; 通过模型显著性F检验,在置信度α=0.05的情况下,该预测模型显著.  相似文献   

12.
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着人和动物的健康。开展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产生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构建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是减少污染发生、保障人类健康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黄曲霉毒素在粮油作物中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黄曲霉毒素易发多发的环节如作物收获期和储藏期讨论了预测模型建的研究进展,同时归纳了目前预测模型主要建立方法,包括基于回归、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的数据驱动模型和基于黄曲霉毒素产生机制建立的机理模型。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讨论了未来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为开展我国作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早期预测和污染防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RS的卷烟吸阻和通风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卷烟吸阻、通风率的原理分析找出相关的影响因子,结合大量丰富的不同规格和原辅料特性的卷烟数据,利用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方法建立了卷烟吸阻、通风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吸阻预测模型的标准化均方误差为0.276,绝对误差平均值为37.5Pa;纸通风预测模型的标准化均方误差为0.184,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91%;滤嘴通风预测模型的标准化均方误差为0.044,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27%,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雷桥  俞骏 《食品科技》2006,(10):119-122
建立了冻千过程中,三文鱼片厚度、箱内真空度和加热搁板温度对脱水率综合影响的数学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三文鱼片脱水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推导出了一定工艺条件下,三文鱼片含水量动态变化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卷烟生产制造中,成品烟丝水分是卷烟质量关键的指标之一。本文根据成品烟丝样品的各组分掺配物料水分以及单批次掺配重量值,利用回归分析,从而建立成品烟丝水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掺配阶段预测的成品烟丝水分与烘箱检测值基本一致,实现了对成品烟丝的精准、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黄酒非生物稳定性预测模型来评估其货架期的浊度,研究了与黄酒混浊相关的成分,包括总酚、儿茶素、敏感多酚、总氮、隆丁区分、敏感蛋白和铁离子水平,分析了各成分与黄酒浊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与黄酒稳定性相关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瓶装黄酒的浊度(Y_1)与样品浊度增加4 NTU所需冷热处理循环数(X_1)、敏感蛋白含量(X_2)、总氮质量浓度(X_3)、低分子质量氮质量浓度(X_4)和中分子质量氮质量浓度(X_5)均显著相关(P0.05),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_1=2.79-0.485X_1+0.663X_2+0.327X_3+1.577X_4-3.864X_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瓶装黄酒浊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值与存放12个月后的实测值具有较好的对应性,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统计法建立卷烟焦油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平  汪开保 《烟草科技》2001,(12):33-35
通过对卷烟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项指标对焦油的影响程度,确定对卷烟焦油影响较大的指标,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卷烟焦油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梭子蟹为原料制备腌制蟹糊,对其腌制5个阶段(0,6,18,30,42h)的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包括pH值、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总游离氨基酸)、菌落总数的变化进行研究,相关性分析后进一步通过回归预测模型的建立表征蟹糊腌制过程中风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蟹糊腌制过程中的感官指标腥味、硫味、苦味及饱满度等风味指标与pH值、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及菌落总数存在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的线性相关,进一步以显著指标为参数建立了蟹糊中腥味、硫味、饱满度与弹性的回归预测模型,模型的方差解释率达到75%以上。蟹糊的风味感官品质与质量品质间的相关性,可以实现理化指标对感官风味的量化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真菌生长是导致粮食储藏过程中粮食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控制真菌生长对于保障储粮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储粮真菌生长受储藏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建立多因素条件下储粮真菌生长预测模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稻谷为例,将不同水分梯度的稻谷样品,置于不同温度梯度恒温箱中模拟储藏180 d,定期取样检测真菌生长数量。选取静态模拟储藏检测的1 140组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建立取对数后储粮真菌孢子数与稻谷含水量、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该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和t检验,通过残差分析消除异常数据优化模型,方程拟合优度R~2达到0.77。由回归模型可知,真菌生长数量与储藏温度、稻谷含水量和储藏时间呈指数关系,其中稻谷含水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结合华北地区粮库实仓检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实仓初步验证,以储粮安全等级作为评价标准,储粮真菌危害程度预测的正确率达83.3%。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的储粮真菌生长数量预测模型为实仓储粮安全状况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袜口处平均压强的预测方法,建立袜口处压强的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袜口处压强平均值与袜口材料的弹性势能以及袜口处腿部截面形状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阐述了袜口处压强的产生机理,并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袜口处压强的预测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将简化袜口处压强计算的方法,并为精确预测袜口处压强分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