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8,(7):141-144
目的:肺动脉栓塞病症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进行病症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讨论研究。方法:参与本研究的疑似肺动脉栓塞55例患者均进行128层螺旋CT检查,对其检查诊断结果进行研究讨论。结果:所有患者接受128层螺旋CT检查,诊断结果阳性率为67.27%。从动脉栓塞情况来看其中以叶肺动脉栓塞、肺动脉主干栓塞、段肺动脉栓塞和左右肺动脉栓塞为主,分别为19、1、59和2支,共计81支。将其进行整理归纳可以总结为累及左侧肺动脉和累及右侧肺动脉,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2.96%和37.04%。经128层螺旋CT检查能够确定动脉血栓的征象可以分成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本研究诊断阳性的37例患者动脉血栓直接表象来讲,其中以附壁性、中心性、完全梗阻和偏心性为主,其四种表现的栓子数量分别为10、27、9和35处。同时再从诊断阳性的37例患者动脉血栓间接征象来看,其中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马赛克特征、肺梗死和胸腔积液,其分别为16、25、3和22例。本研究检验确诊的37例肺动脉栓塞病症患者均经过临床治疗症状好转。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病症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28螺旋CT操作简单、安全、明显,同时在扫描检查过程中能够准确确定实际患病程度、栓塞情况及栓塞的位置和数量等,能够提高病症诊断的准确性能够也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予以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4):643-647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影像学特点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PA检查,并对确诊存在肺栓塞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析,测定每例患者的Mastora肺动脉栓塞指数及栓塞肺组织灌注缺损指数,比较不同证候患者Mastora肺动脉栓塞指数及栓塞肺组织缺损分数的差异。结果:(1)碘基物质图可显示栓塞肺组织的灌注减低程度,具有与CTPA相当的诊断肺栓塞能力,二者相互结合可提高肺栓塞诊断的准确性;(2)气虚痰瘀阻络证和气虚痰热瘀阻证肺栓塞患者的栓塞肺动脉数量较少,栓塞肺组织灌注减低程度较轻。气虚血瘀证患者栓塞肺动脉数量较多,栓塞肺组织灌注程度较重。阳气暴脱证患者栓塞肺动脉数量最多,栓塞肺组织灌注程度最重,临床症状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病情危急。结论:碘基物质图与CTPA在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肺栓塞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肺动脉栓塞指数和灌注缺损指数不同。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4):156-157
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案例主要由于肺动脉血栓栓塞与其他的因素致死之间的关系。法医需要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尸检和病例进行研究,并且不断的回顾相关的形式案件资料以及有关部门所提供的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研究报告对尸体进行病理研究。法医需要在四十二例已死亡的患者中进行研究,其中女生有十八例,男生存在二十四例,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体状况,分别从呼吸、晕厥时间、胸闷等现象对他们的猝死进行研究,并且查看他们的主要症状。左右肺部动脉形成血栓栓塞的位置也需要进行排查和检测。以此来验证栓塞的主要来源。肺动脉的血栓和尸体上存在的外伤是法医进行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病理研究的主要着手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5):94-9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中的价值及诊断技巧,提高此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对15例经引产病理检查或者产后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法洛四联症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各扫查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主肺动脉长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心底短轴切面)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15例中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13例,占比86.67%,误诊右室双出口1例,漏诊1例。法洛四联症胎儿超声心动图声像图基本特征:室间隔缺损15例,主动脉骑跨14例,肺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12例或闭锁1例。右室前壁增厚不明显0例,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不明显,仅有4例超过1.0m/s。合并心内畸形(右位主动脉弓)2例,合并其他系统畸形4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胎儿TOF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为改善预后和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0):71-7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随访组(32例)与非随访组(48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24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BNP水平等辅助性检查。随访组和非随访组患者入院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出院后,随访组定期随访,根据随访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记录三组研究对象的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心衰超声指数及NT-Pro BNP水平。结果:心衰组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与Log NT-Pro BN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出院时,随访组与非随访组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心室重构参数、肺动脉收缩压参数、瓣膜返流参数及心衰超声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治疗6个月后,随访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心室重构参数、肺动脉收缩压参数、瓣膜返流参数及心衰超声指数等均显著低于非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电图综合参数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同时可指导治疗,评价预后,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1)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在真实世界中,因担心出现大出血等风险,仅20%~30%的高危PTE患者接受了系统性溶栓治疗,虽然中危PTE患者接受系统性溶栓可降低死亡率,但出血风险远高于获益。超声辅助导管溶栓可在血栓部位直接释放溶栓药物,所需药物剂量更低,且超声波可促进血栓溶解,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新手段。本文将介绍超声辅助导管溶栓的机制、所需设备与操作程序、安全性与有效性等,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6):127-128
目的:探究心血管超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患有颅外段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于同期收录60例未患有心血管疾病但临床表现与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较为相近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血管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后,进行探究与讨论。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诊断满意率为80%,对照组为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的60例患者中,应用临床心血管超声诊断进行确诊无误患者51例,其心血管疾病检出率为85.00%,对照组受检的60例患者中,应用临床心血管超声诊断方法进行诊断,13例患者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其临床心血管疾病检出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误诊患者均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导致心室壁增厚、血管内径变窄导致。结论:心血管超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分析法对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 CTGA 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分析法判定心脏位置、连接关系及心内结构、功能和血流信号的变化。结果11例 CTGA 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分析法对 CTGA 的诊断符合率达100.0%(11/11)。SLL 型(心脏位置正常)9例(81.8%),IDD 型(镜面右位心)2例(18.1%)。SLL 型合并室间隔缺损9例、合并肺动脉狭窄7例和合并解剖三尖瓣中度反流8例;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其中 SLL 型3例,IDD 型1例;IDD 型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解剖三尖瓣中度反流1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CTGA 的超声表现错综复杂,心房与心室连接不一致和心室与大动脉连接不一致是诊断 CTGA 的关键,运用其特征性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部分替代心血管造影等检查,为心胸外科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4):1-3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和MR肺动脉成像(MRPA)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并拟诊为PE的患者52例,根据患者采用的成像方法分为CT组(n=41)和MR组(n=11),CT组患者行MSCTPA,MR组患者行1.5T MRPA,均观察肺动脉栓子的特点和肺叶继发变化情况,并由2位不知情的高级职称影像科医师对两组图像进行分析,统计不同部位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检出数量。结果:CT组患者中,MSCTPA共发现肺动脉栓子661支,包括488支中段以上栓子。MR组患者中,MRPA共发现31支肺动脉栓塞。结论:MSCTPA操作简单,快捷,可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检出率高;MRPA可清楚显示肺叶动脉以上的栓子,但肺段动脉栓子仅部分可显示清楚,可结合三维增强磁共振动脉成像(3D-CE-MRPA)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4):120-122
目的:探讨超声对创伤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创伤骨科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患者455例,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1~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455例创伤骨科患者检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80例,10例为手术前1~7 d检出,70例患者于手术后1~14 d内检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率以及阳性预测率分别为77.56%、80.98%、86.42%、75.79%,准确性达78.94%。80例患者随访1~6个月,43例超声复查血栓完全消失,血管完全再通,血管完全再通率为53.75%;34例部分附壁血栓,部分再通率为42.50%;3例血栓无明显变化,占3.7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创伤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早期诊断出无症状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7):25-27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静脉造影(CT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临床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CT静脉造影资料,与血管造影(DSA)及Doppler超声(U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0排容积CT诊断血栓46例,其中急性期血栓26例,陈旧性血栓20例,以DSA及超声作对照,320排CT显示急性期血栓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诊断陈旧性血栓的符合率为93.8%。结论:320排容积CT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113-116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自行放弃冠脉再通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注射用血栓通为观察组,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平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LVEF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可明显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5)
旨在评价替罗非班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血栓栓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89例经颅内动脉瘤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发生血栓栓塞76个患者,其中48个进行替罗非班治疗和28个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与阿司匹林治疗患者比较,用药治疗1天、3个月、6个月,替罗非班用药患者血栓栓塞完全或部分溶解率显著增高,分别为(10.71%vs 66.67%),(21.43%vs 83.33%),(55.56%vs 95.83%)。结果表明,替罗非班能有效地解决血栓栓塞症,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再通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34):58-6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DPO)患者血清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 RAGE)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2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入选COP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68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6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es RAGE水平。结果:肺动脉高压组血清es RAGE水平低于非肺动脉高压及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及非动脉高压组患者血清es RAGE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清es RAGE水平呈负相关(r=-0.361,P<0.05)。结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清es RAGE水平可作为评估肺动脉病变程度的敏感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动脉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15.
周爱云  袁新春  朱皖  刘娟 《矿产勘查》2010,(4):64-65,7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动脉导管早闭或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超声检查并产后证实的胎儿动脉导管早闭或狭窄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总结其异常声像图特点。结果动脉导管未显示6例,动脉导管狭窄1例。7例胎儿均右心扩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轻中度以上反流,反流速度Vmax 2.2~4.3 m·s^-1。分娩后即刻超声检查7例胎儿右心缩小,三尖瓣反流减轻,反流速度下降;6例未显示动脉导管,宫内动脉导管狭窄,1例仍残留动脉导管,但6个月后复查动脉导管消失;7例胎儿右心系均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胎儿动脉导管早闭或狭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7)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6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CT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6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误诊(误诊率为4.55%)低于CT诊断的误诊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63例患者中,Ⅰ型患者45例,Ⅱ型患者3例,Ⅲ型患者共15例,这些患者均显示为真腔和假腔内膜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出合并主动脉瓣中量反流患者共27例,有12例患者检测出内膜破口,24例患者检测出合并心包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高,与CT诊断相比其诊断率高,且可以快速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进行分级,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c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塞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由于其临床发病率高,误诊、漏诊率高,病死率高,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就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4):482-484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肺血栓栓塞症52个症状进行分类研究。方法:收集77例经肺动脉CT增强证实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提取公因子,并对相似的公因子进行合并,分类研究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结果: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并经中医辨证后得到5个公因子,分别是血瘀胸腑、气虚血瘀、痰瘀阻络、心肾阳虚、阳气暴脱兼血瘀。其中痰瘀阻络证最多,21例,占27.3%;然后依次为气虚血瘀证,20例,占26.0%;血瘀胸腑证,15例,占19.5%;心肾阳虚证,13例,占16.9%;阳气暴脱兼血瘀证,8例,占10.4%。结论:血瘀、痰浊和气虚是肺血栓栓塞症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4):126-12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22例经临床确诊为胎盘植入的产前或产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胎盘植入产前超声诊断3例,产后超声诊断19例。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对孕妇产时、产后处理起着重要作用。应用超声观察产前、产后胎盘植入情况,方便,无创伤,无痛苦,准确可靠,可反复直接进行观察,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6):67-70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DI)测定右室Tei指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右室功能,并观察肺高压(PH)与右室Tei指数的关系,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DI对30例正常对照患者及30例SLE患者进行右室Tei指数测定,并测量Ea、Aa和Sa等参数,应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右室Tei指数显著增高,(P<0.05);(2)右室Tei指数升高的程度与PASP呈正相关(r=0.707,P<0.001);IRT及Am值明显增高,Em明显降低(P<0.05)。结论:(1)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右室Tei指数有可能为SLE患者早期心功能改变的指标;(2)利用TDI测算右室Tei指数可较准确反映右室整体功能;(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为临床非创伤性评估SLE患者肺高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