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日本参谋技术本部为把光缆应用到军事上,做了多方面的研究。83~85年度做了光缆型陀螺的研制,83~86年度对光数据信息转移通路系统实施研究。光数据信息转移通路的研究是为谋求舰内通信情报处理系统的现代化而进行的,期待实现通信系统轻量化、通信量的大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2.
王德春  胡坚  陈欣 《兵工自动化》2007,26(5):50-50,56
潜艇航行可视化系统由通信、信息处理和信息动态显示模块组成.首先通过各类导航系统获取位置信息,经通信接口传递给计算机.其次,计算机分离出各导航系统的位置信息并将信息存储进数据库.最后,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将位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并把位置信息标注在地图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给出潜艇位置,还可以提供航向、姿态等信息.  相似文献   

3.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国防部提出建设全球信息栅格的设想.全球信息栅格体系是一个信息环境,由可互操作的处理部分和通信部分组成.从作战领域、系统领域和信息领域等角度对该系统进行描述,并分别阐述全球信息栅格体系结构性能,涉及连通性、宽带连接、互操作性及保密性.研究美军的全球信息栅格体系结构建设,对于促进我军军事信息网络化的建设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晶 《兵工自动化》2005,24(4):101-101
无线网络攻击关键是无线通信信号侦察处理、加密和密码分析技术.主要使用DS、FH或二者混合通信体制,其核心为信息传输系统,可综合采用多种通信手段.主要是无线电台通信、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加密体制分为私/公钥密码体制;密码分析有穷举法、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变压器能耗大、变电站通信可靠性低,利用CAN总线设计了一种变压器经济运行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32位的RISC微处理芯片MCF5282作为主控CPU,利用CAN总线作为通信总线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传递,构成一个两级控制系统。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变压器经济而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6.
C4I2WS系统是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智能、信息战、和传感器结合,提高全天候获取战场信息优势的能力.依赖于战场环境中信息的获取、处理、分发和显示,获得全维信息,通过无缝、可互操作的通信网络传输实时的融合信息,并用于指挥的各个阶段.美军的战场信息传输系统采用雨伞状结构,通过提供必要的框架来实现无缝连接和跨战场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7.
靶场光传输网主要担负着靶场内话音、数据、图象等信息的传输任务,是各通信系统的支撑网。光传输设备的中断将直接影响着靶场通信,为了及时准确地判断和处理故障,文章对传输设备的故障原因、处理流程及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8.
单兵电台 信息战条件下士兵的必备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夺取制信息权、打赢战争,离不开强有力的军事通信保障。单兵通信系统作为通信系统的基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及近距离作战中单兵之间、单兵与上级指挥中心之间的战场态势信息和其他信息的互连互通问题都离不开单兵通信系统。而且单兵或小分队作战系统机动灵活,在未来数字化战场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败。长期以来,下车士兵的无线通信只延伸到班级,电台也只装备到班长。战场上作战的士兵只能依靠手势信号和呼叫指令进行通信联络。随着“士兵是一个系统”概念的…  相似文献   

9.
C412WS系统是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智能、信息战、和传感器结合,提高全天候获取战场信息优势的能力.依赖于战场环境中信息的获取、处理、分发和显示,获得全堆信息,通过无缝、可互操作的通信网络传输实时的融合信息,并用于指挥的各个阶段.美军的战场信息传输系统采用雨伞状结构,通过提供.必要的框架来实现无缝连接和跨战场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BIT的电子装备状态与故障预测系统由上位机、多传感器、下位机、无线通信适配器组成.下位机完成信号采集,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把信息传至数据库服务器.上位机与多个MCS51下位机按点对点方式通信,使用广播、呼叫、索取数据、设置参数命令等通信约定,完成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库管理、状态监控和故障预测.  相似文献   

11.
周义 《国外坦克》2008,(4):53-55
数据链是链接信息化战场上指控中心、作战部队、武器平台的一种信息处理、交换和分发系统。目前,发达国家军队中装备的标准密码数字链、战术数字情报链、高速计算机数字无线高频/超高频通信战术数据系统、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等,都属于数据链。  相似文献   

12.
推动通信系统的数字化通信系统的数字化是指以数字形式处理并传送信息。计算机模拟表明:在常规情况下缺乏数字通信设备的4个连中只有2个连能如期部署到位与敌方交战,而使用数字通信的部队,4个连能全部部署到位投入战斗;数字通信比话音通信的错误率减少60%;在传输速度上,连级采用数字通信向营级报告的速度几乎比采用非数字通信  相似文献   

13.
战场态势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作战所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战场通信网络的现状以及异构网络对战场态势信息共享的需求,在研究异构通信网络战场态势信息共享系统工作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战场态势共享系统网络架构,实现了异构网络战场态势信息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Agent系统联合信息作战情报处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传统的联合信息作战情报处理系统的结构,对其自身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把Agent引入到联合信息作战情报处理系统当中,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多Agent系统的联合信息作战情报处理系统的概念和模型,该情报处理系统提高了情报处理的速度,提高了情报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天基信息传输系统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强  侯妍 《兵工自动化》2009,28(12):51-53
为提供反映战场环境信息和战场态势变化的信息传输保障,必须建立天基信息传输系统。通过分析未来信息作战对天基信息传输系统的需求,以及研究天基信息传输系统对宽带通信、窄带通信、受保护通信以及信息网络的需求状况,得出发展天基信息传输系统的必要性。同时,对发展我国天基信息传输系统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包括:走军用、民用和商用相结合的发展路线;紧密结合作战需要;加强各系统间的相互配合;跟踪研究先进技术;加强信息管理能力。在我国原有卫星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大容量、高速率、抗干扰、高安全、互联互通的天基信息传输系统是未来我国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GPS在消防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PS的消防数据采集和车辆监控系统.其消防数据采集系统采用C/S结构,利用GPS采集器实地采集消防栓、水源点及消防重点保障单位位置、状态及属性等信息,通过GPRS网络将数据实时传送到指挥中心数据接收处理服务器.服务器对数据解码处理后,将其保存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可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显示、编辑和查询采集的信息.车辆监控系统则由车载信息、监控中心和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7.
张建库  王迪  王睿  张龙飞  张泽宇 《兵工学报》2022,43(Z2):133-138
在卫星协同编队任务中,卫星协同编队通信受通信带宽限制。为解决卫星协同在通信时延条件下协同编队问题,将卫星通信系统设计成由位置和速度信息为主的双重冗余通信信息传输方式。利用矩阵的方式,对时延条件下卫星协同系统的可控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基于位置和速度的双重冗余通信信息传输方式对协同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收敛速度的影响。以通信延时系统稳定收敛为基础设计仿真实例,验证所设计协同编队方法在时延情况下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位置与速度双重冗余通信信息传输方式构建的通信延时系统稳定收敛,仿真验证协同编队卫星的位置快速稳定收敛,速度快速保持一致,形成一字编队。  相似文献   

18.
炮兵射击条件自动处理系统由PC-104、激光观测仪、信息机和火炮终端机构成,包括主控、数采、通信、射击作业等软件模块.温度和气压传感器、风向风速仪、电子罗盘及GPS采集战场射击条件,激光观测仪与信息机结合采集目标信息.通信模块完成工控机与信息机、火炮终端机及上级系统的数传.数采模块采集传感器信息并传至工控机.射击作业模块解算并修正开始射击诸元.工控机负责数采、射击作业、战况显示、数据通信、数据库管理等.试验表明该系统的射击开始诸元更接近目标射击诸元.  相似文献   

19.
汤姆逊无线电公司是法国生产雷达的最主要厂商之一。除了本国使用以外,它还将其各种产品、甚至整套的防空系统,销售给别的国家,例如为巴西建造的 DACTA 系统就是其中一例。DACTA 是一个民用空中交通管制和军用防空设备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其中包括不同型号的雷达设备、控制中心、空对地和地对空通信设备,以及处理雷达、飞机和防御信息的电子系统。当然,不同的国家对防空系统的要求并不一样,但总能确定某些基本任务,由这些基本任务产生的基本问题对所有的国家来说都是  相似文献   

20.
“全球信息栅格”(GIG)由全球互连的一组端到端的信息能力、相关过程和专业人员组成,旨在收集、处理、存储、分发和管理信息,以满足作战人员、决策人员和支援人员的需要。它包括实现信息优势所必需的、全部现有的和租用的通信系统与业务、计算系统与业务、软件(包括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