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苏晓 《广西医学》2013,(9):1228-1229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吸入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30例加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FEV1/FVC、FEV1%均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勾建强  李强 《河北医学》2014,(9):1518-1519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与COPD患者主要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及相关性,为COPD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94例40岁以上的COPD患者按BMI值分成低、正常、超BMI三组,分别监测深吸气量( IC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 )、一秒率( FEV1/FVC)、FEV1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 FEV1/预计值)等五项肺功能指标。结果:与正常BMI组相比,低BMI组肺功能指标IC、FEV1、FVC、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BMI组相比,超BMI组肺功能指标IC、FEV1、FVC、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C(r=0.309 P=0.001)、FEV1(r=0.343 P=0.002)、FVC(r=0.131 P=0.017)、FEV1/FVC(r=0.347 P=0.001)、FEV1/预计值(r=0.306 P=0.001),与BMI呈高度正相关。结论:BMI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适当提高COPD患者体重指数,可以改善肺功能指标,从而有利于COPD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疾病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肺功能是确诊COPD的必要条件。但是常规肺功能仪不适用于社区大量体检。近年来国内外推荐使用便携式肺功能仪用于COPD筛查和管理。但其与常规肺功仪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尚缺乏相关数据支持。目的探讨便携式COPD-6肺量计筛查社区老年高危人群早期COP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体检的60岁及以上且具有COPD高危因素人群为研究对象,均行肺功能检查。对研究对象行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p)、第6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6)、第6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6%prep)、FEV1/FEV6。以FEV1/FEV6<80%为初筛阳性,研究对象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使用便携式COPD-6肺量计复测肺功能,同时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以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用力肺活量(FVC)<70%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FEV1/FEV6最佳截断值,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便携式COPD-6肺量计的诊断价值。结果382例体检者共有97例符合质控要求的COPD初筛阳性者,再以支气管舒张后FEV1/FVC<70%为持续气流受限诊断标准,共检出COPD患者75例。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1,P=0.703);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分别与常规肺功能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352、-1.429,P=0.396、0.058)。支气管舒张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pred呈正相关(r=0.969,P<0.05)。支气管舒张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6%pred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VC%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0,P=0.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653,P<0.0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FEV6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5,P=0.084),但两者仍呈正相关(r=0.871,P<0.0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当FEV1/FEV6截断值<71%时,根据ROC曲线计算得出约登指数最大为57.9%,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7.9%,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48.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当FEV1/FEV6截断值<75%时,约登指数最大为75.5%,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58.3%。结论FEV1/FEV6作为筛查老年高危人群中COPD的指标是可行的,推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用FEV1/FEV6<71%,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用FEV1/FEV6<75%作为筛查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翠萍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51-51,53
目的:观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长期家庭氧疗。观察1年。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FEV1%、FVC%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以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倩 《医学综述》2013,(20):3828-382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改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庆市肿瘤医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2例AECOPD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诱导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FEV1%、FEV1/FVC及诱导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FEV1%、FEV1/FVC及诱导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较同期对照组患者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且诱导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r=0.436,0.368,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有效地改善高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同时显著提高患者诱导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示患者肺功能改善与患者肺内血管恢复相关.  相似文献   

6.
刘子胥  彭莉 《现代医学》2014,(6):615-618
目的:观察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呼吸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3、6、12个月FEV1、FEV1%及FEV1/FVC%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也显著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后及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CC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健康体检者(P〈0.05),治疗后FEV1/FVC明显改善,血清hs-CRP变化与FEV1/FVC成负相关(r=-0.710,P〈0.05)。结论血清hs-CRP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及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建立上海地区成人肺功能医学参考值范围和一秒率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的健康成年体检者,对合格人群进行肺功能测定,根据华东地区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判断结果,以肺功能正常和基本正常2∶1的比例入选360例受试者,按年龄分为6组,每组60例,男女各半。收集14项肺功能参数: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7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KCO)。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为自变量建立新的预计值公式,并根据新公式推算各参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一秒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正常百分比。结果建立了新的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其中DLCO=5.206+4.314×性别("男"=1,"女"=0)-0.144×年龄(y)+0.098×身高(cm)+0.082×体重(kg),KCO=9.346-0.026×年龄(y)-0.031×身高(cm)+0.025×体重(kg)。推算出VC、FVC、FEV1、FEV1/FVC的正常值低限(LLN)(P5),FRC、TLC、RV、RV/TLC的LLN(P2.5)及正常值高限(P97.5),其中FEV1/FVC LLN(P5)=101.924-0.144×年龄(y)-0.118×身高(cm),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值低限为92%。结论在国内无肺功能参数医学参考值和一秒率判断标准,而目前华东地区弥散量预计值偏高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本项研究结果。FEV1/FVC的LLN或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92%可作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诊断标准。FEV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TDI)作业工人的肺功能及血清特异性IgE抗体(S-IgE)的改变。方法收集某化工厂TDI作业工人76名作为观察组,并选取该工厂管理人员33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以及血清特异性IgE(S-IgE)、总IgE。结果TDI作业工人FVC%pred、FEV1%pred、FEV1/FVC较对照组有所下降,观察组的PEF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工龄〉8年组与工龄≤8年组工人的肺功能亦出现下降,其中FVC%pred、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gE阴性作业工人相比,S-LgE阳性作业工人FVC%pred、FEV1%pred、FEV1/FVC降低(P〈0.05),PEF下降值更为明显(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接触TDI,可引起肺功能下降。S-IgE阳性工人更易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肾虚痰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ACO肾虚痰浊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阳和平喘颗粒,疗程为14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2(interleukin 2,IL 2)、IL 13、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和肺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 13、IgE水平和FeNO水平明显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 in one second,FEV1/FVC)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L 2、FEV1、FVC、FEV1/FVC升高值和IL 13、IgE降低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阳和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ACO肾虚痰浊证,可减轻炎症程度,降低气道高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5-8
目的探讨哮喘规范化治疗中一氧化氮检测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实施规范化治疗的哮喘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查体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成员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单药进行治疗3个月,并对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一氧化氮值进行检测。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一氧化氮值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前FEV1/FVC、FEV1%pred指标偏低,一氧化氮值偏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EV1/FVC偏低,一氧化氮值偏高(P0.05),但FEV1%pred比较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成员治疗后FEV1/FVC、FEV1%pred均有明显提高,一氧化氮值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FEV1/FVC、FEV1%pred指标与一氧化氮值呈负相关性(P0.05),治疗后,FEV1/FVC、FEV1%pred指标与一氧化氮值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规范化治疗中,对一氧化氮进行检测能快速反映药物治疗效果,敏感地反映炎症控制情况,提供评判治疗疗效的依据。规范化治疗中,一氧化氮检测可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为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可将肺功能检查与一氧化氮检测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锋  刘璐  饶志勇 《西部医学》2018,30(4):613-616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营养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并坚持随访的92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营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得分及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SGRQ症状部分、活动部分、影响部分得分及总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VC、FEV1、FEV1/FVC、PEF等指标与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EV1%pred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1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体重指数(BMI)与主要肺功能指标的关系,为西藏地区COPD患者临床治疗、预后及长期家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我院呼吸科的COPD稳定期患者187例,按BMI分为三组,分别检测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肺总量(TLC)五项肺功能指标。结果与低BMI组相比,正常BMI组具有较高的VC、FVC、FEV1、FEV1/FVC、TLC,与正常BMI组相比,超BMI组具有较高的VC、FVC、FEV1、FEV1/FVC、TLC,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VC(r=0.322,P0.01)、FVC(r=0.363,P0.01)、FEV1(r=0.323,P0.01)、FEV1/FVC(r=0.287,P0.05)、TLC(r=0.353,P0.01),与BMI呈高度正相关性。结论 BMI与肺功能中VC、FVC、FEV1、FEV1/FVC、TLC存在相关性,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适当提高患者BMI可以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诊疗的应用价 值。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CO、哮喘及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COPD)患者共171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CO 患者41 例(ACO 组),哮喘患者44 例(哮喘 组),COPD 患者86 例(COPD 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45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4 组临床特征、外周 血指标、FeNO 及肺功能指标[ 第1 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最大呼气量/ 预计 值(FEV1%pred)及第1 秒最大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FEV1/FVC)] 的差异,以及FeNO 与肺功能及外周血指 标的关系。结果 哮喘组年龄低于COPD 组及ACO 组(P <0.05)。ACO 组外周血EOS%、FeNO 水平低于 哮喘组,而高于COPD 组(P <0.05)。ACO 组和哮喘组FeNO 与外周血EOS%水平呈正相关(r s =0.383 和 0.316,P =0.044 和0.037)。COPD 组和ACO 组的FEV1、FVC、FEV1%pred 及FEV1/FVC 低于哮喘组(P <0.05)。 结论 FeNO 和外周血EOS% 对ACO 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肺功能联合应用有助于ACO 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吸入思力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73例患者均吸入思力华1次/d,18μg/次,共1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FEV1(%)预计值变化情况和副作用。结果吸入思力华后患者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轻微。结论吸入思力华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哮喘控制程度的关系.方法:7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根据哮喘ACT评分分为完全控制组、良好控制组、未控制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三组患者FVC% pre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患者FEV1% pred明显高于良好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完全控制组、良好控制组患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未控制组(P<0.05).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FEV1% pred呈负相关关系(r=-0.251,P<O.05).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哮喘控制程度,随着患者哮喘病情的改善、控制程度的提高,瘦素水平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肖顺琼 《重庆医学》2012,41(20):2082-2084
目的观察尿酸(UA)、尿酸/肌酐(UA/Cr)值的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该院118例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组,测量UA、UA/Cr值;根据血清UA>390μmol/L和UA≤390μmol/L进行分组,测量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值;血清UA/Cr>6.7和UA/Cr≤6.7进行分组,测量FVC、FEV1值。结果 UA>390μmol/L组患者的FVC与UA≤390μmol/L组的FV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但UA水平与FVC、FEV1及呼吸困难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血清UA/Cr>6.7组患者的FVC、FEV1值明显较UA/Cr≤6.7组患者的FVC、FEV1值低,P值分别为0.024和0.018。血清UA/Cr>6.7组患者的mMRC评分较UA/Cr≤6.7组患者的mMRC评分显著增高(P=0.012)。UA/Cr的比值与FVC、FEV1呈负相关,(FVC:r=-0.29,P=0.04;FEV1:r=-0.33,P=0.02),与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9,P=0.03)。结论本研究认为UA/Cr值有助于对COPD患者的病情进行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应用小剂量茶碱后,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CAT评分等指标的检测,探讨小剂量茶碱对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对照及自身对照的方法,将937例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茶碱缓释片0.1,2次/d)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应用茶碱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治疗组的COPD患者经过90d的治疗,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预计值)及FEV1和用力肺活量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提高;6MWT提高;CAT评分、mMRC评分下降( 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 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茶碱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可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侯利  赵刚占  周博 《医学综述》2013,(20):3790-3791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择商洛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和对照组(布地奈德治疗),每组各30例,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36,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其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 AECOPD)患者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应氧疗、抗感染、解痉、化痰、平喘、营养支持等治疗,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8( 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变化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预测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及用力肺活量( FVC)改善情况。结果2组IL-2升高,IL-8、TNF-α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2组FEV1、FEV1/FVC、FEV1%升高,FVC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AECOPD,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细胞因子水平,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