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平衡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肝脏硬度测量值(LSM)将患者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29例(LSM<9.7 kPa)、中度肝纤维化组53例(9.7 kPa≤LSM<17.5 kPa)、重度肝纤维化组22例(LSM≥17.5 kPa)。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乙型肝炎家族史、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结果 3组患者性别、乙型肝炎家族史、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年龄大于轻度肝纤维化组,ALT水平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P<0.05);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年龄大于中度肝纤维化组(P<0.05)。中度肝纤维化组患者Th17表达率、Th17/Treg比值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P<0.05);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Treg表达率低于轻度肝纤维化组,Th17/Treg比值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P<0.05)。Th17表达率为2.5%(3.6%),Treg表达率为1.0%(1.0%),ALT水平为47.2(36.2)U/L,LSM为12.8(6.9)kPa。Th17表达率与Treg表达率呈正相关(rs=0.231,P=0.018);LSM与Th17表达率(rs=0.162,P=0.428)、ALT水平(rs=0.201,P=0.526)无直线相关关系;LSM与Treg表达率呈负相关(rs=-0.215,P=0.041);LSM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s=0.268,P=0.019)。结论 在HBV感染致相关肝纤维化进程中,Th17调控作用不明确,Treg有明显的负向调控作用,Th17/Treg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S)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H2S防治NASH的可能机制。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7月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ASH模型组、硫氢化钠(NaHS)干预组,各2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NASH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NaHS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腹腔注射H2S供体NaHS(56 mg·kg-1·d-1),对照组和NASH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静脉血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清及肝脏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肝脏组织TG、TC〕﹑血浆及肝脏组织H2S水平、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 mRNA表达水平及肝脏组织TNF-α、IL-6、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 NASH模型组和NaHS干预组血清ALT、AST、TG、TC水平及肝脏组织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NaHS干预组以上指标均低于NASH模型组(P<0.05)。NASH模型组血浆H2S水平和肝脏组织H2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NaHS干预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NASH模型组和NaHS干预组肝脏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与NASH模型组比较,NaHS干预组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NASH模型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呈弥漫性脂肪变性、肝细胞灶性坏死,并可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NaHS干预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坏死及炎性反应程度较NASH模型组明显减轻。NASH模型组和NaHS干预组肝脏组织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和TNF-α、IL-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NASH模型组以上指标均高于NaHS干预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NASH模型组和NaHS干预组细胞质IκBα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核NF-κB p65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NASH模型组比较,NaHS干预组细胞质IκBα表达水平升高,细胞核NF-κB p65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H2S能够有效改善NASH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并抑制炎性反应,这可能是H2S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4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代偿期肝硬化(CLC)患者21例(CL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DCLC)患者22例(DCLC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测定外周血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组年龄、ALT、AST、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LC组、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HB组,Th17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HB组、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与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reg表达率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ST、TBIL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性肝损伤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IL 17及IL 3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肝损伤患儿为肝损伤组,1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无肝损伤患儿为非肝损组,同期20例体检健康婴儿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PCR(FQ-PCR)法检测尿HCMV-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IL 17、IL 35浓度,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含量,分析细胞比例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联。结果: ① 与对照组比较,肝损伤组婴儿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 17浓度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P均<0.05); ② 肝损伤组Treg 比例及 IL-35 浓度显著低于非肝损组和正常对照组,且Treg与IL 35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肝损伤组 Th17/Treg 比值明显高于非肝损组和对照组(P均<0.05)。③肝损伤组外周血ALT显著高于非肝损组和对照组(P均<0.05),非肝损组和对照组间AL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17、IL-35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密切相关,Th17/Treg的平衡在维持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机体免疫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观察其病变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组.对照组小鼠予以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饲料喂养,模型组小鼠予以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喂养造模.于造模8周末处死小鼠.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血清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造模8周末,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肝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严重肝脂肪变,肝细胞水肿,可见点灶状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局灶见界面肝炎,汇管区扩大,纤维组织增生.模型组小鼠肝脏炎症活动度得分和纤维化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NF-α、IL-6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而TG和TC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小鼠经MCD饲料喂养8周出现严重肝脂肪变、肝纤维化和炎症因子高表达,表明成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该方法造模简单,成模快,存活率高,适合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维宏  牟晓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6):4444-4449
目的 评价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黄体酮保胎治疗前后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治的URSA患者30例为URSA组,给予黄体酮20 mg/d肌肉注射治疗,孕56 d行B超检查确定有无胎心,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保胎成功组22例和保胎失败组8例。同时选择同时期本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收治的妊娠12周以内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和Treg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白介素(IL)-4、IL-10、IL-17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BMC中Th17、Treg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保胎成功组、保胎失败组患者PBMC中Th17/CD4+细胞及Th17/Treg高于对照组,Treg/CD4+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保胎失败组患者PBMC中Th17/CD4+细胞及Th17/Treg高于保胎成功组,Treg/CD4+细胞低于保胎成功组(P<0.05)。治疗前,保胎成功组、保胎失败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水平及IL-17/IL-4、IL-17/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保胎失败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4、IL-10水平低于保胎成功组,IL-17水平及IL-17/IL-4、IL-17/IL-10高于保胎成功组(P<0.05)。治疗前,保胎成功组、保胎失败组患者PBMC中RORγt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保胎失败组患者PBMC中RORγt mRNA表达水平高于保胎成功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保胎成功组(P<0.05)。结论 URSA与Th17/Treg免疫平衡异常密切相关,黄体酮保胎治疗可通过下调Th17/Treg及相应细胞因子水平,改善URSA患者的Th17/Treg免疫失衡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磺酸钠(GSS)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对肝组织α7尼古丁受体(α7nAChR)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 SPF 级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GSS 低剂量组、GSS 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腹腔注射10%四氯化碳(CCl4),体积为0.1 mL/10 g,持续6周,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同时 GSS 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 GSS(0.30、0.10 mg/kg),阳性药物组给予联苯双酯2.50 mg/kg,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6 周。测定小鼠血清 AST 及 ALT 活性,并计算 AST/ALT 比值;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α7nAChR、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 ALT、AST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肝组织α7nAChR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1),IL-1β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5);经 GSS 治疗后,血清 AST、ALT 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α7nAChR 表达水平升高(P <0.01),IL-1β表达水平降低(P <0.05)。结论 GSS 可升高损伤的肝组织α7nAChR 的表达,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从而减少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抗小鼠慢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h17/Treg细胞失衡以及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ITP患者4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7与Treg细胞、RT-PCR技术检测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以及Aim Plex流式高通量技术检测Th17细胞因子IL-17A与IL-22以及Treg细胞因子TGF-β与IL-10水平。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ITP组Th17、Treg与Th17/Treg比值均显著降低(P 0.05),Th17细胞因子IL-17A与IL-2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Treg细胞因子TGF-β与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与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结论 ITP患者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以及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异常,反应了ITP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Ⅱ)、Ⅳ型胶原(CIV)及血清铁蛋白(SF)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15岁肥胖儿童和30例9~14岁正常健康儿童进行腰围(WC)、体块指数(BMI)、肝转氨酶(ALT、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铁蛋白、肝脏B超等各项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性肥胖组(SOC)、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组(S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组(NASH)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肝酶、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铁蛋白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C组的HA、P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其以PCⅢ明显;SNAFL和NASH组的HA、PCⅡ、SF、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单纯性肥胖向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炎发展,SF、PCⅡ、ALT、AST逐步升高,差异显著(P〈0.05);经两两相关分析发现:SF与PCⅢ、ALT、AST相关(r=0.33、0.63、0.69,P〈0.05),PCⅡ与ALT、AST相关(r=0.55、0.56,P〈0.05);所有病例中SF≥300μg/L者6例,均为NASH患者,且其均值与NASH组其他惠儿相比,在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转氨酶上都明显增高(P〈0.05)。结论:纤维化指标中PCⅡ是一早期敏感的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血清铁蛋白的增加是反应肝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其可能是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A)和卵泡抑素(FS)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阐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以建模后24、72、120及168 h为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模型组小鼠及40例对照组小鼠血清ACTA和FS水平以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对模型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ACTA及FS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对照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ACTA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和ACT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ALT、AST水平以24 h为最高,ACTA水平以72 h为最高。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及ACTA水平在4个时间点上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个时间点,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F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ACTA,而FS表达阳性。模型组小鼠的肝组织汇管区周围高表达ACTA。模型组小鼠肝组织FS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小鼠肝组织FS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ACTA和FS在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ACTA和FS系统失衡可能是酒精性肝病和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