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多效蛋白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鹰  杜明华 《现代医学》2009,37(4):249-252
目的 评价肿瘤标志物多效蛋白(PTN)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1例小细胞肺癌(SCLC)及5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血清PTN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7例肺部良性病变及1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PTN在健康者血清中微量存在;在肺部良性病变、NSCLC及SCLC患者的血清中浓度呈梯度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PTN对SCL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达90.9%和94.1%.结论 PTN是一种有效检测肺癌的标志物,尤其在SCLC的血清中升高更明显,因此血清PTN可作为早期诊断SCLC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0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及10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血清NSE及CYFRA21-1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MSCT影像特征、血清NSE及CYFRA21-1水平,计算诊断学价值指标。结果 肺癌组的病灶直径、病灶边缘特征、病灶是否分叶、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淋巴结肿大患者占比、CT增强强化≥30 HU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肺癌组患者的平均血清NSE、CYFRA21-1水平高于良性组患者P<0.001;MS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89.22%、特异度为84.31%;NSE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50.98%、特异度为70.59%CYFRA21-1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46.08%、特异度为74.51%;MSCT联合血清NSE、CYFRA21-1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97.06%、特异度为82.35%。结...  相似文献   

3.
蒋安帮 《医学综述》2012,18(2):200-202
小细胞肺癌和少数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roGRP浓度显著升高。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其他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对可疑肺癌而不能获得病理的患者,ProGRP有助于鉴别诊断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对SCLC患者疗效监测和复发诊断优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相似文献   

4.
张宁悦  丁永年  纪文静 《新疆医学》2023,(2):123-126+144
目的 探究血清外泌体miRNA-21的表达水平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我院收治肝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做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外周血血清,提取血清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miRNA-21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癌患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2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NA-2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AFP水平无关;血清外泌体miRNA-21-5p和miRNA-21-3p表达水平诊断的肝癌患者的AUC分别为0.711、0.977,特异度分别为80%、100%,灵敏度分别为66.7%、90%,miRNA-21诊断肝癌患者的AUC为0.982,特异度为90%,灵敏度为96.7%。结论miRNA-21-5p和miRNA-21-3p在肝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显著高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肝癌诊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新型细胞角蛋白标志物Monototal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肺鳞癌67例、肺腺癌5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68例(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人群4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53(CA153)、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及新型细胞角蛋白标志物Monototal水平,并统计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CYFRA21-1、CA153、NSE及Monototal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CYFRA21-1、CA153、NSE及Monototal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别为66.7%、32.5%、40.4%及77.8%;各项肿瘤标志物单检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6.7%、32.5%、40.4%和77.8%,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9.7%,显著高于单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nototal联合CYFRA21-1、CA153、NSE检测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与溶血磷脂酸(LPA)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非小细胞肺癌组)、84例肺炎病人(肺炎组)和8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和比较3组人群的血清CEA和LPA水平。分析血清CEA和LPA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血清CEA和LPA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病人和健康体检者(P<0.01);腺癌组病人血清CEA阳性率(62.5%)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组和组织未分型组病人(P<0.05),另外LPA在3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血清中的阳性率相当(45.00%~54.5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与LPA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能结果显示,血清CEA单独检测阳性率为31.35%,LPA单独检测阳性率为30.16%,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38.89%。血清CEA准确度为67.86%,特异度为74.60%,灵敏度为50.40%; LPA准确度为64.68%,特异度为72.62%,灵敏度为42.86%;两者联合检测准确度提高到69.44%,灵敏度提高到60.71%,特异度也达到了70.24%。结论:血清CEA和LPA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中 microRNA 作为非小细胞性肺癌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定量 RT-PCR 检测训练组中30例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血清、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 microRNA,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和曲线下面积来筛选作为候选标志物的 microRNA,建立诊断模型,再用15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5例健康对照者中的候选 miRNA 的表达情况去验证模型(验证组)的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诊断价值。结果训练组中 miR-141和 miR-143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验证组中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分别为:灵敏度为99%(95%CI :0.94~1.0),特异度为85%(95%CI :0.75~0.93),阳性预测值为87%,阴性预测值为99%。结论血清 miR-141和 miR-143是非小细胞性肺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肺癌患者进行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扫描,在增强前后的T1 mapping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测量病灶、主动脉血池强化前后的T1值,收集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计算ECV;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病理类型肺癌ECV的差异,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共纳入62例患者,其中小细胞肺癌13例,非小细胞肺癌49例(包括33例腺癌、16例鳞癌)。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ECV平均值分别为(13.79±5.93)%和(27.17±6.59)%,非小细胞肺癌高于小细胞肺癌,截断值为18.97%,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9.8%、92.3%、90.3%;腺癌及鳞癌的ECV平均值分别为(24.21±4.92)%、(33.28±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鳞癌ECV值高于腺癌,截断值为29.11%,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8%、81.2%、83.7%。结论 ECV可以定量分析肺癌的组织特征,可以通过测量ECV鉴别肺癌的病理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4种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肺癌的患者60例、肺部良性病变组患者60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CA19-9、CEA、NSE、CYFRA21-1的检测。结果 CA19-9的阳性率在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组分别为46.67%、10%和3%,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的阳性率在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组分别为58.33%、13.33%和3.33%,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E的阳性率在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组分别为50%、8.33%和1.67%,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FRA21-1的阳性率在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组分别为83.33%、15%和1.67%,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19-9、CEA、NSE和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灵敏度分别为46.67%、58.33%、50%和83.33%,特异度分别为93.33%、91.67%、95%和91.67%,四项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是96.67%,特异度是88.33%。结论 肺癌相关血清学肿瘤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率,有必要深入探讨肺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联合检测,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收治的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部良性疾病组)及6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MMP-3、VEGF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MMP-9和VEGF水平分别为(480±45)ng/L、(204±32)ng/L,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86±12)ng/L、(95±10)ng/L]和健康对照组[(84±10)ng/L、(95±10)ng/L](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VEGF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20±26)ng/L比(195±25)ng/L](P<0.05)。TNM分期Ⅲ期患者MMP-9高于Ⅰ、Ⅱ期患者,Ⅱ期高于Ⅰ期患者(P<0.05);病理分级G3的患者MMP-9高于G_2、G_1患者,G_2高于G_1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MP-9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9和VEGF水平显著升高,血清MMP-9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癌相关抗原(SCCAg)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0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对照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四种肿瘤标志物,并用统计学方法比对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组血清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CYFRA21—1敏感性为70.9%,特异性为94.O%;NSE敏感性为36.5%,特异性为92.0%;CEA敏感性为46.8%,特异性为90.0%;SCCAg敏感性为46.3%,特异性为95.0%;四项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敏感性高达95.1%,特异性为82.O%。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YFRA21—1、NSE、CEA、SCCAg可有效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清NSE、CYFRA21-1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NSE、CYFRA2 1 1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 173例肺癌、3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 5 2例正常对照血清NSE、CYFRA2 1 1的水平 ,NSE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YFRA2 1 1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 肺癌组病人血清NSE、CYFRA2 1 1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NSE水平升高以小细胞肺癌 (SCLC)最为显著 (86 72± 98 2 μg L) ,灵敏度为 82 4 % ,特异性为 95 5 % ;而CYFRA2 1 1水平升高则以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最为显著(18 6 7± 2 1 6 1μg L) ,灵敏度为 6 1 4 % ,特异性为 95 5 %。NSE、CYFRA2 1 1联合检测肺癌的灵敏度为 91 9% ,特异性为 95 2 % ,阳性预测值为 95 2 % ,阴性预测值为 85 1% ,实验有效率为 91 6 %。结论 血清NSE、CYFRA2 1 1检测对肺癌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NSE、CYFRA2 1 1分别有助于辅助诊断SCLC、NSCLC ;两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D-二聚体(D-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对NSCL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NSCLC患者200例(NSCLC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198例(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者196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静脉血血清中SCC-Ag、CEA、CYERA21-1和D-D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肿瘤标志物、D-D水平以及联合指标在NSCL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NSCLC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肺腺癌患者CEA水平高于肺鳞癌患者(P=0.005),肺鳞癌患者SCC-Ag和CYFRA21-1水平高于肺腺癌患者(P=0.008,P=0.004);Ⅲ-Ⅳ期NSCLC患者CEA、CYFRA21-1和D-D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NSCLC患者(P<0.05)。ROC曲线,单项检测中,SCC-Ag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0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2%和64.21%,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优于各单项指标(AUC=0.93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6%和88.42%。结论:肿瘤标志物SCC-Ag、CEA、CYFRA21-1和D-D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NSCLC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对NSCLC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51例非小细胞肺癌(经病理学确诊)、28例小细胞肺癌(经病理学确诊)、77例肺部良性疾病、57例正常人血清的CYFRA21-1、TPA和SCC-Ag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NSCLC的诊断,CYFRA21-1敏感性最高(72.88%),TPA特异性最高(82.09%),SCC-Ag检测对鳞癌与腺癌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检测NSCLC的敏感性为92.47%,特异性为94.78%,准确率为93.57%.结论:CYFRA21-1、SCC、TPA 3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NSCL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各独立指标的检测,可以提高NSCLC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146b-3p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良性肺结节与健康人群外周循环血中的表达差异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RT-PCR测定11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良性肺结节与48例健康人群外周循环血中的6种miRNAs(miR-15b-5p、miR-17-5p、miR-19a-3p、miR-20a-5p、miR-92a-3p、miR-146b-3p)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在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良性肺结节患者与健康人群,miR-146b-3p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循环血中呈显著过表达。用ROC曲线来评价miR-146b-3p的诊断价值,在肺癌与良性结节组中: miR-146b-3p的曲线下面积为0.77,当取临界值0.01时,灵敏度为75%,特异性为71%;在肺癌与健康人组中: miR-146b-3p的曲线下面积为0.93,当取临界值0.72时,灵敏度为89%,特异性为84%。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 在肺癌与良性结节组中,年龄与miR-146b-3p为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当取临界值0.85时,灵敏度为65%,特异性为89%;在肺癌与良性结节组中,miR-19a-3p与miR-146b-3p为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8,当取临界值0.90时,灵敏度为94%,特异性为95%。结论miR-146b-3p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良性肺结节与健康人群有一定鉴别意义,可作为临床一种新的血液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经病理确诊的83例肺癌、41例良性肺部疾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CEA、NSE、CYFRA21—1和TPS的含量。结果肺癌组TPS、CEA、NSE、CYFRA21—1测定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PS、CEA、NSE、CYFRA21—1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4.34%、51.81%、43.37%、66.26%,特异性分别为81.93%、79.52%、77.11%、80.7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13%、68.67%、69.88%、79.95%;TPS、CEA、NSE、CY—FRA21—1四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77%、93.97%和95.18%。结论TPS、CEA、NSE、CYFRA21—1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清中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EFRA21-1)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测定73例肺癌患者、6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7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NSE、CEh和CYFRA21—1水平。结果:肺癌组的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CEA和CYFRA21—1的敏感性分别为47:09%.50.7%和56.2%;特异性分别为90.5%、88.3%和86.9%;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和94.2%。结论:血清NSE、CEA和CYFRA21—1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指标,3项联合检测可以互补,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检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对141例肺癌患者血清NSE、CEA及SCCAg进行检测,血清NSE在小细胞肺癌(SCLC)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组织学特异性;血清SCCAg的升高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主。具有较高的组织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PV+)(86.2%),但阳性率较低(26.6%);而血清CEA在两型肺癌中均有升高,但阳性诊断率不高(SCLC:40.4%,NSCLC:26.6%),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肺  相似文献   

19.
罗平  谭丽娟 《广西医学》2003,25(3):336-338
目的 :探讨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的检测对非小细胞性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血清硫酸粘多糖片段 ,同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结果 :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血清硫酸粘多糖阳性率为 86 2 0 % ,显著高于血清CEA阳性率 5 2 87% (P <0 0 5 )。在肺癌早期血清硫酸粘多糖阳性率即可达78 2 6 %。其检测敏感性为 86 2 0 % ,特异性为 94 83% ,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 91 95 %。结论 :血清硫酸粘多糖是诊断及早期诊断非小细胞性肺癌的可靠指标 ,敏感性、特异性高 ,和CEA联合检测 ,可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