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联合沐舒坦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按气管切开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庆大霉素、糜蛋白酶进行气管内滴药和氧气雾化吸入,按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气道灌洗,沐舒坦氧气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发生肺部感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等并发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氢钠联合沫舒坦用于气道湿化的效果明显,护理方法简单、实用,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2.
综述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气切口湿纱布覆盖法、滴注式湿化法、雾化吸入湿化法、人工鼻、氧气湿化瓶湿化法及湿化器加热湿化法。认为合理地选择湿化方法,为不同个体制定个性化的湿化方案,能保证患者排痰通畅,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1.25%碳酸氢钠溶液持续气道内滴入的湿化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人工气道内持续滴入,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人工气道内持续滴入,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湿化效果、患者接受程度。结果湿化效果比较,治疗组湿化满意19例(19/22),对照组湿化满意12例(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程度比较,治疗组完全接受20例(20/22),对照组完全接受3例(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持续气道内滴入湿化效果较好、易被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又称气道造口术,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而将患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气囊气管套管,以开放呼吸道,解除其梗阻的手术。这是ICU中抢救重危病人常用措施之一。但气管切开会影响正常鼻腔功能的发挥。因为空气不再经过鼻腔而直接通过气管套管进入气道,鼻腔失去了过滤、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为解决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治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正常情况下,鼻腔、咽腔及呼吸道均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气管切开后,吸入气体未经上呼吸道湿化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发生率高达30%-66%,从而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的循证查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林  吴娟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9):1775-1776
护士长:今天我们对一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护い理教学查房.本次查房是针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方法的循证查房,是循证护理教学查房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本次查房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循证护理的理念、掌握循证实践的流程、培养应用循证理论解决实际临床护理问题的习惯,从而促进循证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为准确、高效.  相似文献   

7.
8.
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景华 《天津护理》2009,17(4):230-231
目的:保证气道有效湿化,降低痰堵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的间断定时气道湿化法。结果:试验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痰培养阳性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可以明显减少气管切开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出血及肺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输液泵持续输注液体进行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输液泵持续输注液体进行气管套管内湿化,观察痰液的粘稠度及量。结果:患者未出现因套管口痰痂形成所致的气道阻塞。结论:输液泵持续输注液体进行气道湿化可有效防止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红  徐习 《护理研究》2008,22(3):666-667
介绍了气管切开病人常规湿化方法和改进湿化方法,从常规湿化液及特殊湿化液两方面阐述了湿化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病人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红岩  晋慧芬 《护理研究》2005,19(1):142-143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气管切开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正常作用,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危险。其次,气管切开后,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加之气管切开病人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干燥气体的吸入还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致使气道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病人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董红岩  晋慧芬 《护理研究》2005,19(2):142-143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气管切开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正常作用 ,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危险[1] 。其次 ,气管切开后 ,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 ,加之气管切开病人咳嗽能力减弱 ,呼吸道失水增加 ,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 ,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干燥气体的吸入还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 ,致使气道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环节[2 ] 。有报道 ,气管切开 4d以上者 ,5 4%的病人出现继发性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另外抗…  相似文献   

13.
谢红  徐习 《护理研究》2008,22(8):666-667
介绍了气管切开病人常规湿化方法和改进湿化方法,从常规湿化液及特殊湿化液两方面阐述了湿化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戴小华 《全科护理》2016,(31):3241-324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5月烧伤科70例因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成人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观察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1.25%碳酸氢钠作为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痂形成、呼吸道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优于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非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湿化的新进展,包括正常湿化的生理机制、湿化效果的判定、传统的气道湿化方式的选择、现代临床新型的气道湿化方式——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认为根据患者病情、医院条件、患者的承受能力等来综合考虑选择湿化方法及湿化液是今后努力及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气管切开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1.25%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气道湿化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湿化7d后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黏稠程度及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3,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陈正英 《护理研究》2008,22(3):716-716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有效的气道管理,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气管切开后,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湿化不良的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对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气管内套管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痴,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且护理工作量大。从2006年1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了12例气管切开患儿,使用止痛泵持续气管湿化,代替了传统的湿化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气管切开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1.25%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气道湿化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湿化7d后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黏稠程度及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3,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有效的气道管理,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气管切开后,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湿、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比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湿化不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并无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常规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方法能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