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分析了汽车专用双车道公路路段上快速国的延误、速度等现象,推导并建立了计算它们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对不同交通量及不同禁止超车区长度下快速车的延误、速度等作出了定量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3.
电针治疗麻痹性斜视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以眼区肌麻痹不同分为上提肌、外直肌、内直肌、全眼肌麻痹四组,每组取穴以眼区附近腧穴为主,眼周围较远处及四肢远端的腧穴为配穴。结果:痊愈64例,显效20例,无效5例。结论:电针治疗四组肌痹性斜视,疗效确定,但晴明、球后二穴不采用电针以防出血,操作以深轻刺为好。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3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董秀兰 《中国针灸》1998,18(10):618-618
麻痹性斜视为眼科疑难重症之一。本病多数由于支配眼肌活动的神经受损而致,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常与眼部外伤、炎症、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等有关。中医称为此病为“风牵偏视”、“视一为二”。笔者近10年来采用针刺治疗本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整理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经眼科确诊后来我科康复治疗,共观察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5岁,以20~30岁为多;病程最短2天,最长6个月,2天~1月21例,2个月~6个月9例。2 治疗方法取穴:四白、阳白、太阳、风池为主穴,攒竹、鱼腰、丝竹空、足三里、太…  相似文献   

5.
麻痹性斜视由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麻痹所致,属于祖国医学“目偏视”范畴。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笔者根据八十年代以来的文献综述如下.14针疗法刘氏取主穴睛明、承泣、阳白、攒竹、太阳;上直见麻痹取主穴睛明、球后、承泣、攒竹、隆子身;上、下斜风及多条肌麻痹取主穴睛明、阳白、承泣、拨付、太阳、匣子药。辅穴取百会、后澳透少府。方法是选取与麻痹眼肌相关的2~4个主穴及辅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1次周,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麻痹性斜视的较佳疗法。方法:将9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各45例。针刺组取百会、风池、太阳、睛明、球后、攒竹、合谷、四白、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刺;对照组采取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针刺组痊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22%。结论: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重庆市中医院常规检查确诊为麻痹性斜视患者92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46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及正容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46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三棱镜斜视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三棱镜斜视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  相似文献   

8.
笔者2007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中药辨证治疗麻痹性斜视患者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麻痹性斜视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栋  张彬 《河北中医》2002,24(5):334-335
1996- 0 1~ 2 0 0 0 - 1 2 ,我们应用中药辨证治疗麻痹性斜视 80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0例 ,门诊患者 5 5例 ,住院患者 2 5例 ;男 42例 ,女 38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1 6岁 ;病程最长 4年 ,最短 7日 ;动眼神经麻痹 32例 ,外直肌麻痹 2 7例 ,内直肌麻痹 7例 ,上斜肌麻痹 5例 ,上直肌麻痹 4例 ,下斜肌麻痹 2例 ,下直肌麻痹 1例 ,右眼上斜肌和左眼下直肌麻痹 1例 ,右眼上斜肌和下直肌麻痹 1例。1 2 辨证分型1 2 1 脾胃虚弱 ,脉络失畅型 患者上睑无力展开 ,遮于整个角膜 ,上睑麻木弛缓 …  相似文献   

10.
11.
针刺治愈麻痹性斜视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13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其中右眼5例,左眼8例;男性9例,女性4例;病程1周以内者4例,1~2周者5例,2周以上者4例;发病前,曾患感冒者4例,有头痛史者3例,无其它诱因者6例。发病后,除眼球不能向外转动外,均有复视、眼胀不适等症状,头颅CT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眼科与神经科均诊断为麻痹性斜视,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患者过度疲劳有关,无特殊治疗方法,建议针灸或理疗。2 治疗方法眼区局部取太阳,丝竹空,四白与承泣二穴透刺,再在目外眦角直下1寸处,针尖向四白穴横刺一针,进针1.5寸。远道取穴有外关、光明,均取患侧。病程短者用泻法,长…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辉  王颍 《中国针灸》1992,12(1):13-14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5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嘉 《中国针灸》2002,22(8):28-36
1 一般资料5 9例为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家庭病床门诊病人 ,男 37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5 1岁 ,最大 6 8岁 ;病程最短 2 1天 ,最长 6 3天。其中内外直肌麻痹 2 1例 ,上下直肌麻痹 4例 ,上下斜肌麻痹 6例 ,混合型 2 8例。既往有高血压史 37例 ,脑供血不足 4 6例 ,糖尿病 32例。经神经内科及眼科确诊为血管性麻痹性斜视 ,并经头颅CT、脑TCD、血糖、血脂、血流变学检查 ,眼同视机检查 ,均属不正常范围。2 治疗方法2 1 取穴(1)内外直肌麻痹 ,主穴 :睛明、瞳子 ;配穴 :阳白透鱼腰、印堂、四白、水沟、风池、曲池、合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我们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 ,采用针灸或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麻痹性斜视 4 7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4 7例患者中男 3 0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8岁 ;病程最长 2月 ,最短 5天。有糖尿病史者 5例 ,脑血栓病史者 7例 ,外伤者 4例。辨证分型 :风伤经络型 2 6例 ;风痰阻络型 1 0例 ;肝风内动型 7例 ;外伤血瘀型 4例。均为单眼发病 ,右眼 3 2例 ,左眼 1 5例。复视像检查 :水平复视 3 5例 ,垂直复视 1 2例。诊断依据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眼位偏斜 ;②眼球向某一方向运动受限 ;…  相似文献   

15.
分型透刺法治疗麻痹性斜视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麻痹性斜视受损部位的不同将该病分为动眼神经型、外展神经型、滑车神经型,并将不同的类型采取透刺的方法.结果85例中痊愈64例,占75.3%;显效14例,占16.5%;有效5例,占5.9%.总有效率为97.7%.  相似文献   

16.
针刺为主治疗麻痹性斜视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蔡春梅  李金颖 《中国针灸》2000,20(6):341-342
观察针刺配合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对麻痹性斜视的疗效。选择麻痹性斜视患者39例,进行辩证取穴,采用相应施针手法,配合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对治疗前后的眼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治疗组全部有效。认为以针刺为主配合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对麻痹性斜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公路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过程中,有关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在应用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对现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中综合税金计算基数的确定和工程监理费的提取提出建议,以使公路设计概、预算编制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和灸法,穴取睛明、攒竹、太阳、四白、丝竹空、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临床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使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而引起的眼球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位,它是以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眩晕、恶心、呕吐等为特征的眼病[1].  相似文献   

20.
例1 男,23岁,因右眼偏斜,视物有重影3d,于1996年8月就诊。患者主述1周前曾患感冒,经治疗后病愈。近3d发现右眼向内侧偏斜,视物时有重影,自觉精神疲惫,食欲不振。检查:眼位:映光 25(°),眼球运动右眼外转受限,其它各方向运动正常。复视像检查:呈水平同侧复视。向右侧转动时复视像分离最大,周边物像属右眼,眼前段及眼底均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缓细。诊为:右眼外展神经麻痹,辨证为脾胃虚弱,阳气下陷型,此为内有郁热,外受风邪,肌腠疏开,脉络失畅,风邪客于眼肌,眼球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