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湿疹,突出中医优势。方法按照中医基础理论,随机对湿疹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进行分型诊治,随证加减,同时内服药与外用药配合治疗,并予以总结。结果诊治中将湿疹分为湿热交阻型、脾虚湿盛型、湿瘀互结型三型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该理论治疗湿疹分型简便实用,临床疗效确切,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焕  白海运 《陕西中医》2009,30(3):289-289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者运用辨证分为邪热伤络、邪毒瘀阻、脾虚两虚3型论治。结果:有效率为94.3%。提示: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经临床观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并推广潜阳育阴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潜阳育阴法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与总结临床工作中运用潜阳育阴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潜阳育阴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结论下一步整理、总结中医医案,寻求规律,着眼解决临床关键问题,提高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钟英 《亚太传统医药》2013,(11):104-10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阴阳两虚型39例、瘀血痰阻型13例以及阴虚阳亢型88例,治疗1个月后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40例患者中,显效97例(69.29%),有效39例(27.86%),无效4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老年高血压,按照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药,以滋补阴虚为治疗关键,应用补气、养肝、健脾等组方,使阴阳平衡、阳平阴密,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姚荣顺 《陕西中医》2009,30(3):287-287
目的:观察外治贴脐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论治进行分型组方,运用中药散剂贴脐(神阙穴),辨证分为湿热型、伤食型、虚寒型3型贴脐止泻散,治疗婴幼儿腹泻86例。结果:总有效率96.5%,治愈率79.10%。结论:本方在外治中,突出了中医辨证分型的特色,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诊治,中医上把高血压分为肝火型,痰热型和肾虚型,并提出了肝部化火型,痰湿中阻型和阴虚阳亢性三种类型的治疗方法。文章中详细描述了高血压类型的病症特点,治疗原则和详细药方,并且针对高血压并发症给出了补血益气的药方,这在临床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彤  李印 《吉林中医药》2012,32(8):817-818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儿童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病例按临床症状分为5型:热性型哮喘、寒性型哮喘、脾虚气弱型、肺气虚弱型、气滞血瘀型,分别采用清肺化痰,温肺化痰,健脾化痰,补肺固卫,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和活血化瘀法,观察各阶段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有效率为8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型哮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医中药对两类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在辨证分型上以蛋白尿为主的可分为脾气虚损型、脾肾气虚型、肾阴不足型、气阴两虚型。血尿为主可分外感风热型,肾阴不足型。以蛋白尿为主治疗则分别健脾益气、补肾益肾、滋阴补肾、益气滋阴。以血尿为主治疗则分别疏风清热、清上治下、滋肾清利、活血化瘀。结果:治愈28例,占77.77%,显效6例,占16.66%。有效2例,占5.5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临床均取得满意疗效,大大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等西药降压及降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主要分为痰湿中阻、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肝肾阴虚、阴阳俱虚型等5个证型,以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血压和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 /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婴儿湿疹患者分为湿热内蕴型、脾虚湿盛型、血虚风燥型三型,分别以清热利湿法、健脾燥湿法、养血祛风法治疗。结果:中医辨证论治婴儿湿疹临床总有效率88.71%。结论:分型论治婴儿湿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辨证常分为风邪外袭型、肺脾气虚型、肺胃热盛型、痰湿壅盛型以及肺阴虚型,辨病又可分为鼻源性咳嗽和咽喉源性咳嗽,小儿推拿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标本兼顾,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β2-微量球蛋白(MG)的浓度变化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阴阳两虚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尿β2-MG浓度,比较分析不同组别血、尿β2-MG浓度的差异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血β2-MG增高,痰湿壅盛证与其他3种证型相比,发生的概率较大;随着尿β2-MG增高,阴阳两虚证与其他3种证型相比,发生的概率较大。结论血、尿β2-MG测定有助于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情况,并且与中医证候具有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介绍门成福教授运用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肾虚、血虚为基本病机,又多见阴虚血热津亏等虚实错综兼证;治疗以加味寿胎丸为主,分肾虚型及阴虚血热型辨治。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眼底血管改变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76例高血压合并MS患者(分为4个中医证型)和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眼底血管改变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MS患者血脂紊乱、高血糖主要集中于痰瘀互结型与气阴两虚型;高血压合并MS患者眼底和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单纯高血压者;气阴两虚型及痰瘀互结型较其他证型更易发生眼底改变与肾损害。结论高血压合并MS患者更应注意眼底血管及肾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眼底检测及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高血压合并M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周滢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160-2162
文章论述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出该病在临床上分为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五个常见类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分析各型的临床表现,提出各自不同的治疗法则,不同的遣方用药,为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周亚滨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为心气血阴阳不足,心脉闭阻;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程可分早、中、后三期;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临证运用辨病、辨证、辨体结合的"三辨"法进行诊治,认为辨病为首要环节,辨证需辨明邪气所属,急则从标、缓则从本,分期论治,同时应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因人而异,辨体选方。  相似文献   

17.
栗锦迁教授辨治心悸学术思想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树茂  曹云  王颖  栗锦迁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09-711
栗锦迁教授对心悸的治疗本于《内经》、法于张仲景,总结出该病虚实两分、兼顾五脏、全面考虑、突出主证、灵活辨治等观点。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总体上分为以虚为主证型和以实为主的证型,以虚为主的证型包括阳虚气弱和气血两虚两大类。正虚致悸(阳气不足、阴血不足)和邪实致悸(火热致悸、水饮及痰饮致悸、瘀血致悸)。以实为主的证型包括痰火扰心、痰浊阻闭、心血瘀阻、七情郁结、突受外惊。在该病的辨证治疗上,强调要兼顾虚实两端,脏器亏虚需首辨阴阳气血,标实需分清水饮、痰浊、瘀血,以及其两两组合或三者共见中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邪实特征灵活组方,基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功补结合做到攻不伤正,补不滞邪。  相似文献   

18.
熄风化痰法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格  史载祥  柳翼 《中医杂志》2002,43(6):433-43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急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伴发高血压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67例。观察1个月,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54.38%的患者辨证为肝风夹痰,其次是痰热内闭和阴虚风动两型。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组肝风夹痰型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肝风夹痰型是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主要中医证型;熄风化痰加活血通腑法可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针治病时辨证施治的必要性。方法 把高血压病人按虚实辨证的不同分为虚证组和实证组 ,以相同的电针波型、频率和高强度电流 (4 .2 m A)刺激曲池和太冲穴 ,比较两组血压的变化。结果 电针后 ,虚证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 (均 P<0 .0 1) ;而实证组收缩压不降反升 (P<0 .0 1) ,舒张压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高强度电针较适宜高血压虚证病人的治疗 ,不适宜实证病人的治疗 ,提示电针治病时有必要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王耀光教授认为本病为虚实交杂之证,本虚者脾肾亏虚、阴虚血燥,标实者热毒内蕴、血脉瘀阻,在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期、迁延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相应地提出祛邪解毒兼止血、补气健脾兼养血、调护脾肾兼活血的治疗法则,尤重视黄芪剂量的应用。并在辨病的基础上强调病证结合,综合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