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二指肠是小肠的第一部,小肠肿瘤的发病率较胃肠道其他部位如胃、食道和大肠等为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2%左右,小肠肿瘤中约1/4为良性,3/4为恶性。由于其发病率低、小肠的检查方法又有一定限度,因此在诊断上容易被忽视,又以腹痛、肠梗阻、消化道出血以及腹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十二指降段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分析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所见.结果各种检查中低张十二指肠造影、CT诊断价值较大,而B超和内镜检查尤其对本病腔外型诊断价值较小.结论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扫描对正常诊断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病例】 男 ,5 5岁。主因间断反复排柏油样便、贫血 3 0年 ,加重 14天入院。患者面色苍白、气短、乏力、食欲缺乏、恶心、无呕吐 ,无上腹部不适、压痛及反跳痛。经多次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均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每次均经抑酸、抗溃疡、抗感染、止血、支持治疗缓解 ,贫血严重时输血。查体 :体温3 6 5℃ ,脉搏 10 0 /min ,呼吸 2 4/min ,血压 90 /60mmHg。精神差 ,重度贫血貌 ,心肺未见异常 ,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肝脾未触及 ,双肾区无叩击痛 ,双下肢无水肿 ,生理反射正常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血白细胞 6 7× 10 9/L…  相似文献   

4.
陈××,女,47岁,教师。因B超发现肝门部占位壹月,1990年7月16日入院,患者于1990年5月,因肺部感染住某院,B超发现肝门区占位,考虑“囊肿”或“脓肿”。后曾在多个医院行B超、CT检查,均提示为良性肿瘤,未作过任何治疗,因肿块性质不明故住我院。体检未发现异常,上腹部未扪及包块,无黄疽。  相似文献   

5.
刘新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74-6674
子宫平滑肌肿瘤是妇科学常见肿瘤之一,典型的子宫平滑肌肉瘤不存在诊断问题,但少数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子宫平滑肌肉瘤就可能被误认为平滑肌瘤。笔者对非典型子宫平滑肌肉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本组9 例,男4 例,女5 例,年龄33 ~72 岁,平均52-11 岁。9 例经超声学(US)和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其中4 例经CT,2 例经血管造影检查,9 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结果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主要影像学有:①肠腔狭窄;②十二指肠腔外肿块;③肠腔内充盈缺损;④肿瘤坏死和溃疡;⑤CT显示周围高密度带,伴中心部低密度区;⑥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动脉供血,呈富血管性肿瘤表现。结论 X线钡餐检查和CT 扫描对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血管造影是一种补充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现将十二指肠降部平滑肌瘤合并大出血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60岁。因间断性黑便4个月,于2006—0709入院。该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柏油样便,无恶心、呕吐,此后4个月内间断黑便3次,量较大,均导致失血性休克,多次输血。反复胃镜检查数次未发现出血灶,1周前上述症状再发,  相似文献   

9.
10.
1病历摘要 女,67岁。因查体发现卵巢肿物1周,于200801—25入院。患者已绝经19a,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妇科检查:老年型外阴,阴道通畅,宫颈萎缩,前后穹隆变平,子宫前位,萎缩,右侧附件可触及一包块,活动好,光滑,大小约6cm×5cm×4cm,质硬,左侧附件未扪及异常。化验血、尿系列、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彩超提示:萎缩子宫,右卵巢肿物。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平滑肌肉瘤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930-2930
1病历摘要 男,33岁。因刺激性咳嗽伴咯血1个月在外院诊治,无发热、盗汗、胸痛。外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平滑肌瘤,给予激光治疗,但症状未减轻,反加重;后又以结核诊治,病情仍无好转。患者于1999—07来我院诊治,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右肺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清晰,无湿罗音,  相似文献   

12.
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膀胱良性肿瘤,本文所报告的1例因缺少良性肿瘤的特征,而造成误诊,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5岁。B型超声体检时发现膀胱右后壁一约3.7 cm×2.7 cm×1.0 cm的强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超声提示膀胱内占位病变(首先考虑膀胱癌),于2008-11-19入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后CT检查膀胱右后下壁见菜花状软组织影,其内密度均匀,CT值38 Hu,增强扫描膀胱壁软组织块影明显强化,CT值64 Hu,膀胱外壁局部光滑,提示膀胱内占位,考虑膀胱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黏膜光滑,于膀胱右侧后壁见约3.5 cm×2.5cm×1.2 cm占位病变,基底宽,向膀胱内突起,活检病理检查为腺性膀胱炎。2008-11-24因膀胱肿物表面光滑,内部回声均匀,性质难以确定,征得患者同意后,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膀胱右侧壁约3.5 cm×3.0 cm×2.5 cm肿物,凸向膀胱腔内,表面光滑,基底较宽,深达肌层,界限清楚,膀胱壁内、外组织均未见侵犯。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平滑肌瘤。2讨论膀胱平滑肌瘤为少见的膀胱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膀胱壁的任何部位,常呈多发,大小不一,肿块常向膀胱腔内突起,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女 ,6 0岁。因下腹部疼痛伴腰痛 10 d余而入院。初诊右侧卵巢肿瘤。患者在 15 d前举手取物时 ,突然感到下腹部疼痛伴腰痛 ,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 ,无放射 ,伴恶心、呕吐 ,卧床休息后诸症减轻。绝经 10 a,绝育术 2 2 a。查体 :T36 .8℃ ,P80次 /min,R18次 /min,BP18/10 k Pa,一般状况好 ,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正常 ,宫颈光 ,子宫平位略小 ,子宫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约 5 .0 cm× 4.0 cm的包块 ,质硬 ,活动差 ,与子宫关系密切 ,压痛 (± )。左附件正常。B超 :子宫体积略小 ,内膜可见 ,右侧…  相似文献   

14.
牛珂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6):3912-3912
对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误诊平滑肌瘤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3岁,因呕吐咖啡样物,黑便,乏力伴阵发性右上腹痛9d入院。在外院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入院时查体:体温37℃,脉搏16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一般状志差,贫血外观,心肺正常,右上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件右腰背部疼痛,其他来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 女,32岁。2004—03以月经量过多0.5a余,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为主诉入院。术中见子宫壁多发性肿物,边界清楚,质韧;于右侧阔韧带处见囊实性肿物一个,10cm×8cm×7cm,质软,中央可见大量囊腔及淡黄液体;另大网膜处,可见灰白结节4个,直径0.5~2.0cm切面灰白、质韧。怀疑有恶性可能,遂行阔韧带肿物剔除术及大网膜摘除术,送病理科速冻病理。0.5h后回报,考虑为良性病变,征求家属意见,保留双侧附件,关腹。病理检查:全切子宫一个,体积11cm×9cm×8cm,肌壁间及浆膜下瘤结节5枚,直径0.5~4.5cm,内膜较厚;阔韧带处囊实相间的肿物一个,体积10cm×8cm×7cm,腔内可见淡黄色液体,质软;网膜组织一堆,直径15cm,可见灰白结节4个,直径0.5~2.0cm切面灰白、质韧。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0年~2005年收治平滑肌瘤88例,其中6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平滑肌肉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54~74岁,平均62岁。肿瘤部位:右股四头肌与腹直肌下方各2例,左股三头肌、腓长肌各1例。病程6个月3例,4个月2例,3个月1例。本组首次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平滑肌瘤,3~3·5个月复发4例,6个月复发2例;2例术后复发2次。1·2临床表现6例均以术后复发生长迅速的无痛性肿块就诊,5例3 cm×5 cm左右,1例7 cm×8 cm,呈圆形或椭圆形,质中等,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和搏动感。1例局部疼痛,表面不光滑,活动差,边界不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07-2011-09收治的5例子宫IV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5例术前无一确诊,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中快速冰冻为IVL,5例术后病理均确诊.术后随访至今均未发现复发.结论 子宫IVL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术前诊断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小肠平滑肌肉瘤是临床上少见疾病,发病率低易被临床忽视.我院1986~2001年6月共收治小肠平滑肌肉瘤4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食管良性肿瘤少见,其中约50%以上是平滑肌瘤,但真正的胃平滑肌瘤并不多见,现报道一例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食管下段及胃贲门部平滑肌瘤,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5岁。无特殊临床症状,体检发现上腹部占位。胃镜:距门齿34 cm食管后壁见一环形外压,表面黏膜光滑、贲门上区后壁见由外牵拉形成的黏膜凹陷。内镜诊断:食管下段及贲门部外压性肿物。CT检查:食管下段管壁环形偏心性增厚,至贲门区见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缘较光整,贲门部病灶内见点状高密度钙化影,病灶长度约8.0 cm,CT值36.5~41.3 Hu,增强扫描中等度强化,CT值60.5~62.0 Hu;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手术:术中见食管下段及贲门区肿物,肿物位于胃壁外,大小约5.9 cm×4.7 cm,边缘光滑,切除下段食管、连同贲门部及肿物。病理:送检组织镜下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呈束状排列。经免疫组化,诊断平滑肌瘤。2讨论食管平滑肌瘤大多起源于食管的平滑肌,偶可发生于黏膜或血管的平滑肌,病变以胸下段多见,中段次之,上段则较为少见。肿瘤为实质性肿块,绝大部分在壁内生长并向腔内、外突出,呈膨胀性生长。多数肿块呈球形、卵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多数为单发,少数可多发,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