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进行长磨试验,用Falex试验仪进行极压性能试验,考察冷冻机油基础油中芳烃含量对基础油抗磨损性能的影响和对极压抗磨剂感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烃有助于改善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和极压性能;在基础油黏度等级和温度等物理因素相同的前提下,基础油中的芳烃对极压抗磨剂的抗磨能力有消极影响;芳烃含量适宜时,极压抗磨剂的极压性能最好,即芳烃含量太低或太高,均不利于极压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李勇  李云鹏  姚广 《润滑油》2005,20(2):45-47
加氢基础油具有许多溶剂基础油不可比拟的优点,但由于加氢基础油的组成与溶剂精制基础油的组成差别较大,通过加氢基础油对极压抗磨剂、金属钝化剂等添加剂感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加氢基础油对极压抗磨剂的感受性优于溶剂基础油,对金属钝化剂的感受性逊于溶剂基础油。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不同芳烃种类对变压器油电气性能、抗氧化性能、溶解性能、抗析气性能和热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芳烃、中芳烃、轻芳烃对变压器油电气性能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重芳烃>中芳烃>轻芳烃;不同芳烃对基础油抗氧化性能和热物性影响不大,但中芳烃和重芳烃对抗氧剂感受性很差,而轻芳烃影响较小;溶解性能主要与芳烃含量有关,受芳烃种类影响较小,芳烃含量越高,溶解性能越好;芳烃具有良好的抗析气性,且中芳烃对基础油抗析气性的改善明显优于轻芳烃和重芳烃;在保证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前提下,变压器油中含适量的芳烃可改善变压器油的溶解性能和抗析气性能。  相似文献   

4.
风力发电机组用油需求量逐年提高,但国内风电厂大部分仍然使用国外品牌风电齿轮油,且其性能存在一定不足。文章重点考察了基础油和黏稠剂复配、黏稠剂配比、极压抗磨剂选择及其复配等对风电齿轮油低温和黏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黏度酯类油添加高分子黏稠剂可以制备出具有超高黏度指数和较低倾点的高黏度基础油;且对硫系和磷系极压抗磨剂都具有较好的感受性,表现出抗磨协同性;此外文章所制备齿轮油还具有优异的氧化安定性和高温清净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相锈蚀实验方法(合成海水)考察了常用防锈剂和不同汽轮机油复合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防锈性能。采用柱色谱分离技术对加氢基础油进行组分分离,得到饱和烃、芳烃和胶质组分,并考察了芳烃和胶质组分的防锈性能。结果表明,基础油组成不同,防锈剂和汽轮机油复合剂的防锈效果差异很大,并且某些类型防锈剂对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加氢基础油中的芳烃组分对防锈性能有负面作用;加氢基础油光照后的氧化产物中含有羰基基团,对汽轮机油的防锈性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高载荷低腐蚀极压抗磨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添加到多元醇酯类基础油中进行性能评定。与各类商品极压抗磨剂进行性能对比,重点考察承载能力与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结果显示,所研制的极压抗磨剂具有优良的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承载能力和润滑性能。制定了产品指标并进行了批次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薇 《石化技术》2005,12(1):1-3
探讨了影响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能的因素,指出基础油中的芳烃、胶质、碱性氮、硫化物等对汽轮机油的氧化安定性有不良的影响。为提高汽轮机油基础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应提高精制深度,深度脱除芳烃、胶质及氮化物,降低硫化物的含量。用加氢法生产的基础油,具有非常优异的抗氧化安定性,抗氧剂、金属减活剂的复合使用能够明显改善汽轮机油的氧化安定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苯三唑衍生物(BTDC),使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该剂在加氢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利用PDSC法和旋转氧弹法评价了其在加氢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BTDC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极压性能以及减摩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协同性能,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加氢基础油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珩磨油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研制的珩磨油基础油进行了分析,着重考察了极压抗磨剂、增粘剂对珩磨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经某油嘴油泵厂实际应用,用户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添加不同碱值烷基苯磺酸钙清净剂的润滑油样品(简称油样),采用内燃机油成焦试验法、船用油水分离性能测定法、四球机试验法等考察其高温清净性、分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清净剂碱值的增大,油样的高温清净性、分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均得到提升。其中,油样的高温清净性和分水性能受清净剂由低碱值到高碱值变化影响较大,但受清净剂由高碱值到超高碱值变化影响较小;随着清净剂碱值的增加,油样的极压抗磨性能增强;清净剂碱性组分形成的摩擦保护膜,在低负荷下具有一定的极压抗磨性能,而在较高负荷下,摩擦保护膜的极压抗磨性能会减弱、甚至失效。  相似文献   

11.
加氢处理的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和糠醛精制润滑油基础油分离为氮化物、重芳烃、中芳烃、轻芳烃和饱和烃 ,测试了各组分对它们的光安定性的影响 ,发现重芳烃是使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劣于糠醛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原因。采用色谱 -质谱联用等方法 ,分析、对比了两种油的重芳烃部分的组成 ,发现前者重芳烃中含有大量的四环和四环以上的芳烃以及它们的部分饱和产物 ,而后者重芳烃中不含三环以上的芳烃 ,证实了多环芳烃和它们的部分饱和产物是造成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骆新平 《润滑油》2006,21(2):38-41
介绍了加氢基础油与老三套基础油理化性能差别,考察了加氢基础油对抗氧剂、降凝剂的感受性及其破乳化性,同时,用加氢基础油调制SH、SJ/GF-2、CF-4等内燃机油,考察其性能,台架及行车试验表明,加氢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粘温性能,且蒸发损失低,能满足高档汽油机油的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T310A硫代磷酸酯胺盐抗磨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酸性亚磷酸二烷基酯、硫、脂肪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的硫代磷酸酯胺盐T310A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减摩性能、热氧化安定性能以及水解安定性能,是一种使用性能比较全面的多功能含磷添加剂。与T310硼化硫代磷酸酯胺盐抗磨剂相比,T310A具有更好的极压抗磨性能及与各种基础油的适应性能,可用于溶剂精制基础油、加氢精制基础油、合成基础油等基础油中。T310A与其它添加剂复合研制的T4208齿轮油复合剂以质量分数为4.2%的加剂量用于加氢精制基础油中研制的80W/90重负荷车辆齿轮油质量达到且高于APIGL-5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采用ASTM D1903方法考察了烃组成、添加剂及精制深度对变压器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压器油热膨胀系数主要由其基础油烃组成决定,现有生产工艺精制深度、添加剂对其影响不大。不同基属变压器油,热膨胀系数随链烷烃含量增大而增大;同一基属变压器油,热膨胀系数相近,与芳烃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15.
选用了一种低硫、低芳烃铝材轧制基础油,在GCMS-QP201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分析了它的化学组成,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芳烃含量,在SH0206变压器油氧化安定仪上测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了油品氧化前后官能团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基础油为高环烷烃基础油,其氧化安定性较差,在氧化过程中产生了酸、酯;在基础油中添加酚类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能明显提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且两种抗氧剂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姚俊兵  顾敏莉 《润滑油》2012,27(4):27-30
文章介绍了磷酸酯胺盐极压添加剂的合成,并采用四球实验对其在不同基础油中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磷酸酯胺盐类化合物基本不具备抗磨性,但表现出优秀的抗极压性能,可大幅度提高不同润滑油的PB和PD值,并有效降低酯类油和含有酯类油的聚α-烯烃(PAO)油品的摩擦系数。磷酸酯胺盐类添加剂还具有高梯姆肯OK值和不腐蚀有色金属的特点。磷酸酯胺盐添加剂可以应用于工业油、齿轮油、金属加工液、润滑脂和航空润滑油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鱼鲲  李云鹏 《石化技术》2011,18(4):5-8,40
研究了齿轮油基础油的低温、抗磨性能、氧化安定性以及对不同添加剂的感受性.实验结果表明,加氢基础油有着更好的氧化安定性,而溶剂精制基础油则对抗磨剂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考察绝缘油用添加剂对不同芳烃含量绝缘油紫外光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芳烃的高压加氢绝缘油的紫外光安定性优于溶剂精制工艺生产的含芳烃绝缘油。不同受阻酚型抗氧剂对油品紫外光安定性影响的程度不同。抗氧剂添加量越大,绝缘油变色越快,待抗氧剂消耗完后,油品颜色逐渐恢复至未加抗氧剂绝缘油的水平,且抗氧剂含量越高,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越长。绝缘油中添加某些金属减活剂时会产生少许沉淀。  相似文献   

19.
药品布洛芬生产新工艺中采用精制的橡胶工业用溶剂油(精制溶剂油)作通用溶剂,要求其芳烃含量小于0.1%。传统的精制方法投资大、操作费用高,或芳烃含量达不到要求,为此,开发了加热分水硫酸法和加氢法两种新的精制方法。试验表明,该两种方法得到的精制溶剂油其芳烃含量可控制在0.1%以下,溶剂油生产利润可达1600,1900RMB¥/t,其中加氢法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