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43年,二战的形势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德军改攻为守,德军坦克在各条战线上都要面对愈来愈多的盟军坦克。为了应付这种局面,德军急需一种防护好、火力强的驱逐坦克,“猎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猎虎”使用稍为延长的“虎王”坦克底盘为基础,体长10.65m,战斗重量超过75吨以上,使用麦巴赫 HL230P30型12缸发动机。车体上部装甲厚200~100mm。炮盾厚达250mm。笔者此次制作的1/35“猎虎”驱逐坦克,系香港成龙模型公司的产品。制作上基本无大碍,以说明书指示加工部分改造就能顺利完成。只是因车体(D-36)有部分变形,所以 D-38在和车体结合时右下部会留下1mm 左右的缝隙,需多次用补土填平打磨,零件 D-34、D-35的固定处切掉  相似文献   

2.
二战中,随着德军“虎”式、“豹”式等一系列重型坦克投入战场以后,德军重型坦克救援车辆的短缺问题就显得日益严重了。从1943年开始,随着战场态势的改变,频繁的撤退行动对于救援车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德军原有的Zgkw.18t(Sd.Kfz.9)半履带救援车用于Ⅲ号、Ⅳ号坦克的拖拽救援是足够了,可是对于德军“虎”、“豹”式这类重型坦克是不能满足要求的,一般情况下,需要两三辆救援车才能拖动一辆。  相似文献   

3.
二战中,随着德军“虎”式、“豹”式等一系列重型坦克投入战场以后,德军重型坦克救援车辆的短缺问题就显得日益严重了。从1943年开始,随着战场态势的改变,频繁的撤退行动对于救援车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德军原有的Zgkw.18t(Sd.Kfz.9)半履带救援车用于Ⅲ号、Ⅳ号坦克的拖拽救援是足够了,可是对于德军“虎”、“豹”式这类重型坦克是不能满足要求的,一般情况下,需要两三辆救援车才能拖动一辆。在这种情况下,部队要求装备重型救援车辆的呼声日益高涨,德军装备部门开始考虑直接在“虎”、“豹”重型底盘的基础上改装出装甲抢修车辆。于是,…  相似文献   

4.
McGRADY 《模型世界》2010,(6):10-15
二战德军序号为Pz.Kpfw.VI的坦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喜欢二战德军坦克模型系列的朋友也肯定耳熟能详。不错、它就是二战传奇坦克TigerI,中文名字:"虎"I。"虎"I坦克、应该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传奇的坦克。它在火力和防护两个方面将二战坦克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盟军坦克都拥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康路 《模型世界》2009,(6):6-11
它没有“豹”式、“虎”式坦克的赫赫威名,但却是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也是二战期间始终伴随德军兵将冲锋陷阵的忠实“老兵”。它对于各位同好来说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它就是德国Ⅳ号坦克。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笔者先后制作了两个大型情景《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和《BATTLE GROUNDS》系列中的第一部作品《BATTLE GROUNDS 1》(以下简称战地1)。以此作品阐述一下笔者在制作大型情景作品时的布局设计和制作步驟。此作品以盟军反攻德军为历史背景,展现了美军在坦克的掩护下突袭德军交通枢纽的情景。作品中,美军以坦克和装甲车为掩护,分成两个方向突袭德军防守薄弱的后方火车站,而德军除了后勤保障车辆以外仅有一台四号J型坦克以及有限的增援步兵,眼看火车站要被  相似文献   

7.
小巴 《模型世界》2006,(3):20-22
历史1941年在德军装甲部队T-34等苏军坦克强大攻势压力下,希特勒要求波尔舍公司和亨舍尔公司提供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以应对苏军的坦克。1942年8月29日,“虎Ⅰ”第一次出现在502重型坦克团第一连,当时该坦克团一连位于列宁格勒。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501重型坦克团中又出现了“虎”Ⅰ式坦克的身影。接着“虎Ⅰ”被陆续装备到一些重型坦克部队,它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1945年4、5月,“虎Ⅰ”参加了柏林的防御战。“虎Ⅰ”装备的88mm炮威力巨大,这使其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它那厚重的装甲几乎坚不可摧。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  相似文献   

8.
    
“虎”式坦克的设计源于二战之前,它是德国最后一种纯德国血统的重型战车!1942年4月20日,在东普鲁士的狼穴,“虎”式坦克的样车作为希特勒的“生日礼物”出现在他的面前。希特勒本人则在1944年自豪地夸耀“虎”式坦克:“一个‘虎’式坦克营抵得上一个装甲师……。”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库尔斯克大会战结束之后,苏联朱可夫元帅参观了缴获的“虎”式坦克后说:“说实话,希特勒确实有理由相信他单凭这种坦克就能打赢这场战争。”事实上,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时候,没有任何盟军坦克能突破“虎”式坦克的防线。“虎”式坦克重达56吨,装备…  相似文献   

9.
在我众多作品中,没有一辆苏军系列战车,虽然苏军战车都很粗犷、大气,但我的大部分作品仍是以盟军及德军战车为主,原因有两点:其一,市面上德军和盟军战车模型选择余地大;其二,我一直偏爱德军装备,因此德、盟坦克模型的制作对我来说比较有把握。这次一位朋友却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拿来了一辆“港龙”(编号为6075)的SU—100,要我帮忙代劳继续加工(先前此套件已有人替他做了一部分)。我接过模型盒打开一看,除了舱门、挂钩等一些细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5年的到来,我感觉到国内“模型”这个行业真是越来越热。一方面高手们层出不穷,而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了“模型”这个大家庭。在下就是一个狂热的战车迷,已有数年的模型制作史。记得第一次见到模型是在北京的一家模型店,当时我就被一辆见棱见角的成品吸引住了,直到老板走来拿布擦去玻璃上的口水……,后来得知那款坦克叫“虎I”,从此我爱上了模型。提到“虎I”的背景恐怕同好们都早已耳熟能详了。二战中后期,随着战事的日益紧迫,德军开发了一款突破游戏规则的坦克——“虎I”。随着它的  相似文献   

11.
康路 《模型世界》2011,(10):22-2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西方世界,有一种以虎命名的重型坦克闻名遐迩,据说在当时,敌军只要一见到这种可怕的坦克出没,便会惊呼:当心!‘老虎’来啦!……这就是二战德军的猛兽——虎式坦克!本次制作我选择了田宫公司出品的虎式坦克中期型套件(编号:35194)。此套材并不是近几年的新品,  相似文献   

12.
为消灭德军主力立下汗马功劳1941年6月,德军三个主力集团群共305万兵力大举进犯苏联,苏军处于极其不利的态势。1942年,德军在东线投入新式重型坦克——“虎I”。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苏军没有任何一款战车或火炮可以与其对阵。1944年初,苏军装备了少量最新的JS-1(即斯大林-1型)坦克。它由KV重型坦克发展而来,由于火力等其他方面的原因,JS-1依然不是“虎I”的对手。但为了对抗“虎”式坦克,苏军先后研制了T34/85与JS-2型坦克。1943年苏军开发了JS-2重型坦克,1944年春,由车雅宾施克的基洛夫施基工厂生产。在此以后又对其进行了合理化改…  相似文献   

13.
“猎豹”坦克歼击车是二战德国最著名的驱逐战车,这种由“黑豹”坦克发展而来的经典战车,被西方军事评论家誉为二战中最出色的坦克歼击车。与作战失利的“虎式”坦克相反,3辆出现在诺曼底战场的德654坦克营的“猎豹”首战告捷,在20分钟之内便让英军第6装甲旅的10辆“丘吉尔”统统下课。但由于“猎豹”定型较晚,加上盟军的战略轰炸,从1944年2月至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384辆。总之,诞生于二战后期,生不逢时的“猎豹”,在德军大势已去的背景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与其出色外表一样优异的战技性能却成为军事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传奇性的“猎豹”更是模型迷乐此不疲的选择,主流的1/35“猎豹”模型,田宫、港龙、意大利均有开发,若加上各种改造套件,只要有足够的技巧与银两定能拥有一辆完美的“猎豹”。  相似文献   

14.
王宇文  王俊 《模型世界》2006,(11):20-23
“虎”Ⅰ是德国二次大战中为对付盟军陆战装备的重型坦克,于1942年由亨舍尔公司研制成功。它是当时威力最强大的坦克之一。由于该坦克具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厚的装甲防护,所以难以被盟军坦克从正面击毁,参战后给盟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由于该坦克份量重,炮塔回转速度较慢,且机动性能差,从而使较为轻便的盟军坦克利用良好的机动性能从侧后面突施攻击。  相似文献   

15.
从乐 《模型世界》2008,(6):16-19
1944年初,德军每况愈下,各个战线都已告急。东线方面苏军强大的装甲部队和新式坦克源源小断地开赴前线;西线盟军也加紧了对地中海岛屿的争夺。面对两头夹击,德军损失惨重,加之丧失了制空权,美国轰炸机可以随心所欲地轰炸德国工厂——许多新式战车在生产线上就被摧毁。面对战略资源紧缺的德国,他们的军队开始出现“四不像”产品。本次介绍的“黑钓”D车体加装IV号H型炮塔的指挥坦克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没有什么方法比涂装更能使模型生辉或者被毁坏的了。现在该将你摆放在工作台上的模型进行涂装了。上期我们曾刊登了作者对田宫“虎”I Ausf E(套件号:216)的改造和组装——将其制作成一辆参加了库尔斯克坦克大战的503“统帅堂”(Feldherrnhalle)重装甲营(Schwere Panzerabterlung)的“虎”式332号坦克。虽然经过改造和组装,但它还远远没有被完成。这期我们将向大家介绍此款模型的涂装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极初期型虎式最早出现在1942年的东线列宁格勒战场,也被成为"列宁格勒虎"。极初期虎共34辆,自1942年5月到1942年11月,主要装备国防军的第501重装甲营、第502重装甲营和第503重装甲营,其中最初的几辆极初期虎都被编入了502重装甲营,使其成为第一支装备虎式坦克的装甲部队。受好友所托,这次开一件大场景,描写1942年冬天,德军502重装甲营向列宁格勒行军的场面。行军的场景很容易做得太单调或者太混乱,因此制作的关键在于把小事  相似文献   

18.
梁文辉 《模型世界》2006,(12):12-13
德国战车从二战至现代都是以质取胜,暂且不说脍炙人口的“虎”、“豹”之辈,仅仅是那小不点般的Ⅰ号战车就不难发现这一点。该战车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它也为德军后来的精锐战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是我选择了Ⅰ号战车的模型制作。模型套件我选择的是威龙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9.
历史背景 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德军陷于艰苦的巷战。虽然德军投入了150MM和105MM的榴弹炮等多种压制性武器,但是威力依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研发出了装备150MM得炮的“灰熊”,可是军方对其破坏力依然不满,于是只好另起炉灶,利用回国返修的“虎”1的车体改装了380MM蕾型坦克底盘突击炮——“突击虎”。 “突击虎”的设计源自1943年8月,当时德  相似文献   

20.
北非1942     
<正>前言本情景的制作缘起于编辑部送给我的一盒威龙北非兵人。怎奈因诸事扰之,期间停工半年有余,致使整个制作周期长达一年两个月。停工虽打乱了制作的节奏,但却使我有机会沉淀下来总结自己这几年模型制作的心得。所以,本情景可以说是我为了求证自己这些感悟对与错的一个实验性作品。我将本情景的背景设定在1942年北非的突尼斯,德军北非军团501重型坦克营一辆三号N型坦克和一辆82侦察车相聚于某一小镇,装甲兵和侦察车成员正在相互交流情报,而一些装甲掷弹兵则在休整补充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