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斑点热群立克次本 (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 ,SF GR)是引起斑点热的病原体 ,该病原体是立克次体目中最复杂的一群。 1984年版《Bergey’s鉴定细菌手册 )中收录了 8种SFGR ,其中 5种对人有致病性 ,另外 3种对人的致病性尚未证实。近年在世界各地又陆续发现了 10余种SFGR新种及其引致的斑点热。我国科研工作者经过 4 0余年的不懈努力 ,经病原学证实共发现 4种SFGR ,除国际上已知而在我国发现的引致北亚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Rickettsiasibiri ca ,R .s)外 ,还发现了黑龙江立克次体 (R .heilongjiangii,R .hei)、内蒙古立克次…  相似文献   

2.
斑点热立克次体病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 SFGR) 引起的蜱、螨传播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采自广东省连平县的3种硬蜱进行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检测分析。方法斑点热立克次体的ompA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定扩增片段的DNA序列。结果20只蜱分为17组,其中15组PCR检测阳性。对4个测序成功的标本进行聚类分析,证实其中3个序列单独聚为一类,与引起Flinders岛蜱传斑点热的弗诺立克次体(R.honei)、非洲蜱咬热的非洲立克次体(R.africa)、未定名斑点热的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slovaca)以及西伯利亚立克次体BJ-90株等亲缘关系较近,另一序列与我国长白山地区检测到的JL-0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本研究提示该地区除了已证实的西伯利亚斑点热外,还存在新的蜱传斑点热。  相似文献   

4.
微波微量免疫荧光检测斑点热立克次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微波免疫荧光检测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方法。方法 通过微波促免疫荧光染色最佳时间、最佳火力的选择及微波免疫荧光方法与常规免疫荧光方法敏感性的比较。结果表明 :微波法反应速度快 ,只需 15min就可以观察结果 ,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并且两种方法在特异性上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我们认为微波免疫荧光方法是一种简便的、实用的快速检测立克次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病人血液分离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H—5株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1996年5~6月在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地区进行斑点热病的调查。方法采用micro-IF、病原分离及PCR/RFLP等方法。结果(l)发现被蜱叮咬后斑点热临床指征的疑似病人7例,其中血清检测有4例早期与恢复期血清抗SFG立克次体lgM、IgG抗体滴度≥4倍升高;(2)从病人血液分离到1株SFG立克次体H-5株,经鉴定显示该分离株和黑龙江省立克次体54株一致,和SFG各标准株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患者为SFG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从病原学角度证实该立克次体对人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HL-93和HLJ-054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 ,SFGR)rOmp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对HL 93和HLJ 0 5 4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用PCR分段扩增rOmpA基因重复区后 1 9kb片段 ,PCR产物直接测序 ,用WinstarDNA分析软件包进行同源性比较、进化树分析及酶切位点的分析。 结果 HL 93株和HLJ 0 5 4株核苷酸及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 99%以上 ,在树形图上单独聚为一类。常用酶的酶切位点完全一致。结论 HL 93株和HLJ 0 5 4株为同一种SFGR ,建议均命名为黑龙江立克次体 ,但可能存在株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明黑龙江立克次体能够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和BALB/c小鼠,引起小鼠菌血症和器官损伤;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黑龙江立克次体毒力相关基因。表面蛋白质组分析鉴定了黑龙江立克次体和立氏立克次体的表面蛋白,用表面蛋白免疫C3H/HeN小鼠,发现某些表面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并揭示这些保护性抗原均能够诱导抗原特异CD4+和CD8+ T细胞增殖并产生和分泌IFN-γ和/或TNF-α,以及诱导高水平特异性IgG2a产生,在这些免疫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小鼠有效抵抗立克次体感染。用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Tim-3高表达或低表达人血管内皮细胞以及Tim-3高表达转基因小鼠,结果有力证明Tim-3高表达能够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和小鼠抵抗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  相似文献   

8.
斑点热(spotted fever)是蜱螨叮咬传播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和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蜱传斑点热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实验诊断和分子生物学方面都有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鸡胚卵黄囊培养法及实验动物感染法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采集的嗜群血蜱中分离到了一株立克次体。命名为HL-93株立克次体。经形态学及血清学试验证实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别用微量免疫荧光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法、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该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同已知国际标准株、国际及国内参考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L-93株立克次体无论在抗原性多肽上,还是在基因水平上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都是独特的。根据目前立克次体分类法,HL-93株立克次体可以考虑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新种。  相似文献   

10.
内蒙阿盟斑点热群立克次体Ha—91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我们于1991年从内蒙阿盟亚东璃眼蜱分离到一株斑点热群(SFG)立克次体,命名为Ha-91株。免疫荧光法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Ha-91株立克次体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原性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明显不同于其它种班点热群立克次体。这是首次证实亚东璃眼蜱为SFG立克次体的贮存宿主,也是首次从内蒙发现抗原性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不完全相同的SFG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1.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表明从内蒙通辽病人旺某血标本分离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W-88株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32株及246株)的蛋白图谱完全相同,具有2个分子量为130KD及181KD的主要抗原性多肽及1个反应较弱的分子量为110KD的抗原性多肽,此与其它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不同。说明W-88株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康氏立克次体及派氏立克次体相互间抗原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小蛛立克次体、澳大利亚立克次体与上述立克次体仅有微弱的交叉反应。说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主要抗原分子有相同的决定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珲春地区家畜中斑点热、莱姆病及其复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家畜血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的IgG抗体。结果牛血清中斑点热感染率为18.0%,莱姆病感染率为27.5%,复合感染率为9.5%;羊血清中斑点热感染率为19.2%,莱姆病感染率为31.5%,复合感染率为12.8%。结论吉林珲春地区家畜中广泛存在斑点热和莱姆病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用缺口翻译法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西伯利亚 246 株 DNA 和康氏 Simko株DNA标记~(32)P。分别与中国分离株黑龙江 054株和新疆精河株 DNA进行斑点杂交,以对国内两分离株基因组与北亚、康氏基因组同源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新疆精河株 DNA与西伯利亚246株DNA高度同源。与血清分类实验结果相吻合。黑龙江 054株DNA 与西伯利亚 246株 DNA和康氏 Simko 株 DNA的杂交阳性最低稀释度均低于阳性对照100倍以上。提示054株基因组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康氏立克次体 Simko 株基因组存在较明显之差别。  相似文献   

14.
斑点热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点热(spotted fever)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中病原性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组以急性发热和皮疹为按症状的疾病的总称,包括落基山斑点热、北亚热、纽扣热、立克次体痘和昆士兰热等。斑点热分布很广,遍布于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大洲。近年来,一些新的斑点热病种不断涌现,如日本的东方斑点热、前苏联的Astrakhan热、以色列蜱传斑疹伤寒、非洲蜱传热、Hinders岛蜱传斑疹伤寒及其他一些尚未命名的斑点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分析研究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内蒙W-88株(人株)的全细胞脂肪酸。结果表明W-88株与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32株(人株)的脂肪酸气相色谱图和其主要色谱峰的质谱图基本一致,从而认为W-88株属于斑点热群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三株黑龙江立克欢你054株(HLJ-054)的单克隆抗体对四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种(R.s.)246株、精河株(JH-74),立氏立克次体(R.r.)R株及HLJ-054株进行了血清学反应,对其蛋白组成及单抗结合抗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H-74林与246株在上述三个方面完全一致,不同于HLJ-054及R.r.R株;HLJ-054株与R.r.R株与三株单抗血清学反应高度交叉.但二者在蛋白组成及与单抗反应的抗原组成上均存在差异。该结果支持黑龙江立克次体054株为斑点热群立党次作的一个新成员。单抗F7针对的抗原结合表位为蛋白多肽;而单抗2E1、4G2结合的抗原表位可能为精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