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iCl_3在乙酸异戊酯合成中的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六种催化剂进行筛选,确定TiCl3·nH2O为最佳的酯化催化剂,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讨论了影响酯化反应产率的因素。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效率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催化合成丁酸丁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合成了丁酸丁酯,确定了酯化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便,酯化率可达95.8%。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及磷、镁改性HZSM-5沸石分子筛上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焙烧温度或适当磷、镁含量的条件下,酯化反应选择性有明显提高,而乙醇转化率变化不大。酯化反应及副反应醚化反应均是在弱酸中心上进行的,但醚化反应所需的酸强度比酯化反应高。  相似文献   

4.
以2-丙基庚醇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固体超强酸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了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酯化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酯化过程中显著影响酯化率的因素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优化工艺条件为:醇酐摩尔比2.9、催化剂用量0.9%、反应温度185℃、反应时间3.5 h,在此工艺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9.30%.该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催化活性高、耐磨性良好,可重复使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探讨使用不同种的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方法,探索多种条件下各种催化剂酯化的不同特性。其中我们发现把稀土硫酸铈固载于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酯作酯化催化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酯化催化剂,实验操作简单,无三废污染,催化效率高,酯化产率可高达97.24%。  相似文献   

6.
利用硫酸氢钠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苯甲酸苄酯,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5g/0.05mol苯甲酸,醇酸摩尔比1.2∶1,带水剂用量15ml,反应时间2h,苯甲酸的酯化率可达78.4%。该催化剂效果良好,使用量少,酯化率高,环境污染小,价廉易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磷酸单酯淀粉酯化条件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不同酯化条件对马铃薯淀粉磷酸单酯粒径和糊化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马铃薯磷酸单酯粒径增大,淀粉颗粒无明显变化,糊化温度降低;影响酯化的因素大小顺序为:酯化剂用量>pH>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最佳酯化条件为:酯化剂用量25%,pH8.5,温度140℃,时间1h.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酸值麻疯树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作为目标反应,通过直接煅烧工业原料偏钛酸,制得高酯化活性的ST固体酸.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反应条件对其酯化活性的影响.ST固体酸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是一个敏感的因素,而煅烧时间影响较小.最佳的制备条件为:500℃,2 h.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醇酸摩尔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4%,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游离脂肪酸的转化率可达97%以上.FTIR研究、S质量分数测定表明:活性组分溶剂化流失、表面积炭为其失活的主要原因.再硫化或在氧气中煅烧是较为有效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9.
SO4 2 -/MxOy 型固体超强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具有催化活性高 ,选择性好 ,易与产品分离 ,无污染 ,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本文综述了SO4 2 -/MxOy 型固体超强酸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探讨了这类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条件、表面结构及其用作酯化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两种方法( 直接酯化法和酰氯法) 合成了山梨酸乙酯,对合成条件作了初步探讨,比较这两种合成方法,得出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直接酯化法,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产物较纯,产率比酰氯法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262-磺化分子筛作催化剂,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甲醇和油酸连续酯化合成油酸甲酯.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获得最佳的实验条件为:甲醇与油酸的质量比为0.3,反应温度为90℃,反应物流量为2 mL/min,经3次循环酯化,酯化率达99.6%.催化剂循环使用20次,酯化率几乎没有变化,表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收率高,甲醇用量小,能耗低,易于工业上连续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月桂醇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邻苯二甲酸单月桂醇酯,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得其钠盐.用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原料配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为:醇酐摩尔比1∶2,酯化温度80~85℃,酯化时间5小时.  相似文献   

13.
以硫酸镍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无废液排放等优点;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为94.8%。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丁二酸酐酯化修饰黑米色素的条件.以酯化率为衡量指标,选取酯化温度、pH、时间和液料比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酯化工艺参数,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用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黑米色素酯化修饰最优工艺参数为:酯化温度63.℃,pH 6.0,时间4.0 h,液料比(mg﹕L)7.8﹕1.在该条件下酯化率为47.8%,经多次验证实验,在此条件下测得的酯化率为47%~48%.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酸值麻疯树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作为目标反应,通过直接煅烧工业原料偏钛酸,制得高酯化活性的ST固体酸.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反应条件对其酯化活性的影响.ST固体酸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是一个敏感的因素,而煅烧时间影响较小.最佳的制备条件为:500℃,2h.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醇酸摩尔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4%,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游离脂肪酸的转化率可达97%以上.FTIR研究、S质量分数测定表明:活性组分溶剂化流失、表面积炭为其失活的主要原因.再硫化或在氧气中煅烧是较为有效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为原料,以P2O5为磷化剂,合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考察了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加入P2O5,配比为3.2/1(mol/mol),酯化温度75℃,酯化时间4.5h,在该条件下合成的产品酯化率为78.9%。同时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P2O5 为主要原料 ,合成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探讨了原料摩尔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方式和时间对酯化反应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异辛醇聚氧乙烯醚 (n=4)与P2O5 的摩尔比为3.5:1,酯化温度65℃ ,酯化时间3h ,水解0.5h ,该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达96 % ,产品耐碱性大于200g/L,沉降时间小于10s。  相似文献   

18.
以混合二元酸和甲醇为原料,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采用多次酯化的方法,合成了混合二元酸二甲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硫酸氢钠用量,30 g/mol混合酸;3次重复酯化,酯化温度,80~84℃;时间3 h;第一次酯化醇酸量的比为3.3∶1,第二次酯化醇酸量的比为1.6∶1,第三次酯化醇酸量的比为1.25∶1.在此条件下,混合二...  相似文献   

19.
超声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结 《湖州师专学报》1998,20(5):18-19,62
报导了超声酯化反应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超声辐射下进行酯反应,方法简单,条件温和,产率高,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苯甲酸、异辛酸和新戊二醇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直接酯化合成新戊二醇混合酯,分别考察了酯化温度、酯化时间、原料摩尔配比、催化剂、带水剂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新戊二醇混合酯的较佳工艺条件是:酯化温度235℃,酯化时间6h,新戊二醇与异辛酸、苯甲酸的摩尔比为2.2,催化剂用量为0.2%,带水剂用量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