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本文报导从吉林红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中经反相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及葡聚糖凝胶 G-25等手段相互配合分离得到十种皂甙单体(RG1-10),用化学方法、红外光谱、氢谱、~(13)C-核磁共振谱及质谱(FD-MS、FAB-MS)等鉴定了化学结构,分别为人参皂甙20(R)-ginsenoside Rh_1(RG-1),20(S)-Rg_3(RG-2),20(R)-ginsenoside Rg_2(RG-3),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人参根中的分布部位。实验方法为:(1)取新鲜人参根的横切面压在硅胶 GF_(254)薄层板上,使成分转移至薄层上,用2%(W/V)硅钨酸-乙醇试剂喷雾,加热后即显紫色;(2)将新鲜根皮层分泌道中溢出的粘液状渗出物,用甲醇溶解,于薄层板上点样,氯伪-甲醇-水(6∶4∶1)展开,以皂甙检出剂1%硫酸铈的10%硫酸试液喷雾,加热显色,用 CS-91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在560nm 波长处,用反射法作线形扫描,并与人参皂甙标准品对照;(3)将自然干燥的人参根,制成2~3mm 厚的横切片,以  相似文献   

3.
从辽宁桓仁县产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茎叶中分离得到十一种人参皂甙单体(L_1—L_(11))。用化学方法,IR,FD—MS,~(13)C—NMR,HPLC 等方法鉴定了其中七种化学结构;分别为人参皂甙(ginsenosides —Rh_1,—Rg_3,—Rg_2,—Rg_1,—Re,—Rc,—Rb_2)。其中—Rh_1,—Rg_3两种,首次从人参茎叶中分离得到的已知皂甙类成分。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4.
鲜人参根(Panax ginseng C.A.Meyer)的醚溶性部分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从该部分中用砖胶低压柱层析,分得9种单体,经UV、IR、MS及GC等方法鉴定了7种化学结构,分别为二十九烷(1)、三棕榈酸甘油脂(2)、人参萜醇(4)、三亚油酸甘油酯(5)、棕榈酸(6)、β-谷甾醇(7)、α,γ-二棕榈酸甘油酯(9)。其中化合物(1)、(2)、(5)、(9)是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出的已知成分、化合物(4)系首次在国内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  相似文献   

5.
梁华清  韩公羽 《药学学报》1966,13(8):596-597
地榆为常用中药,系蔷薇科植物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干燥根部。主产江苏、河北等地。中医用作止血药及治疗烫伤等症。近代报告,抗菌试验对革兰氏阴性肠內致酸病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药理试验有降低血压作用。关于化学成分方面,日本的藤井、岛田、松川以及阿部、小竹等曾报告,地榆根中含有地榆皂甙(Sanguisorbin,(C_(38)H_(60)O_7),含量达2.5—4%,熔点272.5—274.5℃,水解后得地榆皂甙元,熔点为272—273℃。1964年和田博等人证明,地榆皂甙元为tomentosolic acid,属于三萜类皂甙元,并含大量鞣质,此外Kostir报告,用乙醚提得一种熔点68℃的化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国内外八个人参样品用直接比色法、TLC-比色法、薄层光密度法、大孔树脂—比色法四种分析方法测定人参皂甙的含量,作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呈现一定的关系,其中薄层—比色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结果比较相近,直接比色法含量偏高,薄层光密度法适合分组皂甙及单体皂甙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人参及其制荆中人参皂甙的分析方法,对各种分析方法及预处理手段做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用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人参中人参皂甙含量的方法。并用此法对国内外七种人参根中的皂甙及人参单方、复方制剂中的人参皂甙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从辽宁产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新鲜根中分得17种单体成分。用化学法、IR、~1H-NMR、~(15)C-NMR、EI-MS、FD-MS 法等鉴定了其中9种化学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β-谷甾醇3-O-β-D-葡萄吡喃糖甙、人参皂甙 Rg_3、Rg_2、Rg_1、Re、Rc、Rb_2、Rb_1,前三种为国内首次从人参根内分得的已知成分。本文利用 Grant-Paul 加和公式归属了 daucosterinc~(13)C-NMR 谱中 C_(17)位侧链各碳的信号,利用 Asakawa 提出的达玛烷型皂甙 C_(20)位差向异构体的差值归属了 ginsenoside Rg_3的~(13)C-NMR 谱中部分碳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的分析——Ⅰ.人参皂甙元的提取、分离和比色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参照Shibata等的方法,从人参中提取分离了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及齐墩果酸三种人参皂甙元。比较研究了三种人参皂甙元的各种显色反应后,认为高氯酸—香荚蓝醛试剂显色反应较好,皂甙元在10~70μg间样品量与吸收度成直线关系,本法操作比较简便,反应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人参的分析——Ⅰ.人参皂甙元的提取、分离和比色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参照Shibata等的方法,从人参中提取分离了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及齐墩果酸三种人参皂甙元。比较研究了三种人参皂甙元的各种显色反应后,认为高氯酸—香荚蓝醛试剂显色反应较好,皂甙元在10~70μg间样品量与吸收度成直线关系,本法操作比较简便,反应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2.
<正> 9.MS 的应用:通常用电子轰击型质谱法(EI-MS),以皂甙的乙酰化物、三甲基硅醚化物或甲醚化物等挥发性高的衍生物进行测定。由糖的碎片离子(如图5)可得到末端糖、低聚糖连接顺序的主要信息。但乙醚化物更容易获得,而 TMSi 化物因碎片离子的质量较大,使低聚糖离子的解析带来困难。MS 法可控制纯度,如在 Rb_1中混有 Rb_2,在其乙酰化物质谱中,由末端阿拉伯糖的碎片 m/e 259可断定。基峰常为糖的碎片离子或乙酰基离子。  相似文献   

13.
14.
以人参皂甙 Re 为标准品,5%(w/V)香兰素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用 TLC-比色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对红参中总皂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11种人参单体皂甙(Ginsenoside-R_0、Rb_1、Rb+2、Rc、Rd、Re、Rg_1、20(R)-Rg_2、Rg_3、20(R)-Rh_1、Rh_2)为标准品作对照,用薄层光密度法对国产主要商品红参与高丽红参中分组皂甙及单体皂甙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产红参总皂甙含量并不低于高丽红参,特别是红参中特征成分 Rh_2、20(R)Rh_1、Rg_3、20(R)Rg_2及三醇组与二醇组的比例均不亚于高丽红参。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的分析 Ⅱ.人参皂甙的测定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报告了人参主要成分总皂甙与生理活性不同的三组皂甙的测定方法。探讨了提取、薄层层离与比色测定的条件,并以拟定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来源、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的人参样品及组织培养愈伤组织中的总皂甙与各种分组皂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天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柱色谱分离和重结晶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醇(1)、对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2)、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腺苷(4)、天麻苷(5)、蔗糖(6).结论化合物2、3、4均为首次从天麻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自桑科桑属植物蒙桑(Morus monglica Schneid.)的干燥枝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测定、标准品对照层析及光谱UV,IR,MS,~1H-NMR,~(13)C-NMR分析等方法,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B-Amyrine acetate,1),齐墩果-12-烯-3β,28-二醇(Olean-12-ene-3β,28-diol,2),桦皮酸(Betulinic acid,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胡萝卜甙(Daucosterine,5),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6),桑素(Morusin,7),槲皮素(Quereetin,8),3-甲基瓣皮素(Quercetin-3-methyl ether,9)及丁香脂素-4,4′-O-β-D-二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4,4′-di-O-β-D-glucopyranoside,10)。其中化合物2,9,10为首次自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板蓝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板蓝根中分离化学成分.方法 将板蓝根的95%乙醇提取物经硅胶吸附,不同溶剂洗脱部分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测定所得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石油醚部位分得5个化合物:β-谷甾醇十二烷酸酯(Ⅰ)、十七烷酸(Ⅱ)、棕榈酸(Ⅲ)、豆甾醇(Ⅳ)、β-谷甾醇(Ⅴ).结论 化合物Ⅰ、Ⅱ、Ⅳ为首次从板蓝根药材中分离.  相似文献   

19.
柿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柿叶为柿科柿属植物柿 (DiospyroskakiL .)的新鲜或干燥叶 ,具有利尿、降压之功 ,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内脏出血证〔1〕.目前 ,对其活性成分研究较少 .为此 ,本文作者进行其活性成分研究 ,由其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 5个三萜类化合物 ,它们分别是乌苏醇(1 )、齐墩果酸 (2 )、白桦酸 (3)、1 9α 羟基乌苏酸(4)、1 9α ,2 4 二羟基乌苏酸 (5) .其中 ,化合物 (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出 .提取与分离 :取干燥柿叶 1kg ,以 70 %乙醇回流提取两次 ,每次 1 5h ,减压回收乙醇 ,得浸膏2 80 g ,经氯仿萃取后得到…  相似文献   

20.
鬼箭羽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鬼箭羽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光谱数据的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的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木栓醇(Ⅱ)、木栓酮(Ⅲ)、松萝酸(Ⅳ)、羽扇豆酮(Ⅴ)、白桦脂醇(Ⅵ)、齐墩果酸(Ⅶ)、正二十六烷酸(Ⅷ)和正二十八烷醇(Ⅸ).结论 化合物Ⅴ~Ⅷ均为首次从鬼箭羽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