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空转子螺杆钻具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空转子螺杆钻具外特性的理论分析表明,随马达压降的增加,马达理论转速和理论效率下降,理论扭矩增大;而马达的理论输出功率先随压降增加而增大,压降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理论输出功率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小,直至马达停转。中空转子螺杆钻具马达的最大输出扭矩与泵排量密切相关,还受泄漏量的影响,即泄漏量增大最大输出扭矩就减小。中空转子螺杆钻具的临界排量随马达压降的增加而增大,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中空转子螺杆钻具转速软特性和中空分流功率损失的外特性问题,指出速度刚度与过载失速是评价中空转子螺杆钻具转速软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同时分析了造成中空转子螺杆钻具转速特性变软的原因。通过计算某型中空转子螺杆钻具的额定失速、过载失速和额定功率损失,从量上分析了中空转子螺杆钻具转速特性软的程度及螺杆钻具高启动压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说明中空转子螺杆钻具的转速特性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空转子螺杆钻具的结构、原理,导出了转矩、转速、功率、效率与马达两端压降的关系式,分析了其工作特性。为了改善该类螺杆钻具转速软特性,对中空转子分流嘴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螺杆钻具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杆钻具采用容积式单螺杆液马达作为动力机。无工作液漏失、无摩擦的理想马达是不存在的。马达工作液的漏失使得螺杆钻具总效率降低,并导致其实际工作特性偏离理论工作特性。在相同负载下,马达副的配合间隙对螺杆钻具的流量—转速特性影响很大,配合过盈量在0~0.30mm范围内,螺杆钻具的功率及总效率较高;对漏失量超过2L/min的液马达,建议不要继续使用。负载(转子输出扭矩)是影响流量—转速特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试验表明,螺杆钻具在最佳工况时的扭矩是制动扭矩的50%~70%。按螺杆钻具在不同流量下的扭矩—转速特性,为适应牙轮钻头钻井工况的要求,设计马达时应尽量降低转速,提高输出扭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稳流阀来稳定中空转子螺杆钻具中孔分流量,从而达到改善中空转子螺杆钻具转速软特性的方法;在分析稳流阀稳流特性的基础上,结合马达压降与钻压的关系导出了马达转速与钻压的关系。带稳流阀的中空转子螺杆钻具与普通中空转子螺杆钻具的转速-钻压特性对比,说明带稳流阀的中空转子螺杆钻具具有较硬的转速特性,改善了普通中空转子螺杆钻具在大负载下严重失速的特性;采用带稳流阀的中空转子螺杆钻具要比普通中空转子螺杆钻具有更高的效率,大负载下机械钻速可提高40%。  相似文献   

6.
苏联螺杆钻具的进尺在稳步增长,目前进尺已占钻井总进尺的6%。为了提高螺杆钻具的经济技术效益,他们将磨损到一定程度的转子和定子装配成多节式螺杆钻具继续下井使用,创造了螺杆钻具一种新的使用方法。新的д1—195螺杆钻具的转子和定子橡胶衬套之间是过盈配合,过盈值为0.2~0.4mm,使用中由于转子和定子的磨损,逐渐由过盈配合发展到出现间隙,间隙大到一定程度,螺杆钻具的扭矩和转速显然降低,使其不能继续使用,用过的д1—195螺杆钻具的间隙值可达0.8mm。  相似文献   

7.
螺杆钻具硬特性与软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螺杆钻具工作原理及特性的分析,论述了目前在螺杆钻具设计,生产,使用中一些不易搞清楚的概念,观点,诸如“软,硬特性”,制动扭矩以及对它们的调控意义,给出了螺杆钻具的评判方法,并进行试验,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螺杆钻具失效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现场常见的螺杆钻具4种井下事故类型,从钻具结构、生产工艺及现场使用3方面分析了事故原因,并通过合理改进螺杆钻具结构设计,充分完善产品制造、修复工艺,从硬件技术和产品质量上来满足复合钻进技术要求,同时加强现场的合理使用,促使螺杆钻具使用的安全性显著提高,井下事故频率大幅度降低,从100套钻具1起事故降至1000套钻具2起事故,有效地满足了现场复合钻进施工要求,减少了事故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螺杆钻具输出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影响螺杆钻具压降和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及造成螺杆钻具实际输出扭矩和转速低于理论值的原因。从螺杆钻具的结构参数入手,考虑钻井液性能和钻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建立螺杆钻具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模型,从而求出在施加不同钻压情况下螺杆钻具的输出特性。从螺杆钻具工作效率、输出扭矩和输出转速与钻压的关系图,可以得出螺杆钻具输出特性的变化规律:在一定排量下,随钻压的增大,螺杆钻具的实际输出扭矩增大,实际输出转速降低。这主要是由漏失引起的。该研究成果为现场螺杆钻具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建文 《钻采工艺》1991,14(1):82-88
△1000型和F2000型DYNA螺杆钻具(PDM)的主要原理与△200/500型大体相同,不同点其一是转子与定子的瓣数和级数有所增加;其二是改进了传动轴总成中的结构,如承载轴承由两盘增至5~7盘等。该工具不仅用于钻定向井、水平井,还可用于钻直井。文中还介绍了水力与载荷平衡问题、合理立管压力的确定以及使用中出现事故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1.
转盘与单弯螺杆钻具联合钻进的力学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转盘与螺杆钻具联合作业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给出了钻头在不同条件下的绝对速度和加速度,以及给实际钻井工作带来的影响;给出了转盘与螺杆钻具联合作业时新井眼直径的理论值。本文首次提出了井下钻具自转与反向公转的K-H-V运动模型,据此论证了转盘与单弯螺杆联合作业时,弯接头上将产生反向卸扣力矩及其所带来的危害。所得出的转盘与螺杆联合钻进作业时的有关结论,将有利于现场技术人员指导水平井和丛式井的钻井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油藏多孔介质内结垢不仅会增大流动阻力、减少吸液量,而且会影响油水井生产动态特征,进而影响复合驱增油效果.依据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原理,通过分析油水井生产和测试资料,归纳和总结了弱碱三元复合驱动态反映特征.结果表明,成垢作用是造成注入压力升高、吸液量下降、吸液和产液剖面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复合驱初期,成垢作用可以改善吸液刮面、扩大波及体积,但中后期它却是加快"吸液剖面反转"的主要因素.分析研究还发现,成垢作用可以改善油井产液剖面、增加中低渗透层剩余油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3.
提高下套管作业质量的技术及配套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在下套管作业中,影响其作业质量的因素。着重剖析紧扣转速、紧扣扭矩对下套管作业质量的影响,用紧扣扭矩随紧扣圈数的变化曲线监控套管螺纹联接的过程,提高联接质量。为提高下套管作业的质量,建议使用专业化工具—动力套管钳和扭矩监控仪。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抽油机减速箱动力输出轴存在净扭矩负值的问题,设计了柔性三次平衡正扭矩抽油机,运用解析法建立了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动力学特性的相关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抽油机悬点加速度正向最大值为0.2828m/s2,负向最大值为-0.2155 m/s2,运动性能良好;净扭矩最小值达到4966 N,最大值仅为常规游梁抽油机的73.99%,不但显著提高了系统效率,还改善了减速箱齿轮的受力状况.柔性三次平衡正扭矩抽油机结构设计合理,节能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5.
改性聚合物驱油剂PGLD-01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酰胺(HPAM)和木质素磺酸盐(LSS)为主要原料,先进行LSS的羟甲基化反应,然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接枝HPAM大分子合成出HPAM—g—LSS接枝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接枝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金属离子络合反应及磺化剂磺化反应等一系列改性反应对接枝物改性,合成出油田用聚合物驱油剂PGID—01。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PGLD—01在抗温性、抗盐性及抗剪切稳定性方面均优于HPAM。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聚合物驱油剂与HPAM相比可提高采收率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就锌型抗磨液压油在使用中发生的设备噪声大、压力波动;杜塞泵内有大量沉积物,部件被严重腐蚀;油品产生严重乳化的现象,从油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上讨论了油品的使用性能。表明锌型抗磨液压油的台架性能除与含锌量相关外,适量的钙存在是有利的;适量的钙盐清净分散剂可提高水解安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鄂尔多斯东部地区盒8段储层低孔低渗、非均质性较强及渗流特征复杂等性质,通过在该地区利用真实砂岩模型进行微观气水两相驱替实验,得出其驱替方式渗流路线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均一网状渗流路线活塞式驱替方式;非均一网状与交织状非活塞式驱替方式;复杂渗流路线非活塞式驱替方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明确了储层砂岩中软组分含量、物性及残余水饱和度是影响驱替渗流方式及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为更好地认识东部盒8段渗流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姜言里  吕广 《石油学报》1982,3(4):39-47
胶束同油水混相过程可看做是膨胀的胶束自扩散过程,随着水中含盐量增加,它同油的混相速度增加,而同水的混相速度降低.在任何含盐量情况下,胶束同油水混相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稀释乳化和萃取乳化.据此,可将胶束划分为四种类型.通常情况下,选用Ⅰ型段塞,驱油效率最高.但在Ⅰ型胶束活性剂含量高时,用Ⅲ→Ⅱ型组合段塞驱油,甚至可获得较Ⅰ型段塞更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稠油驱油体系乳化能力和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定量表示表面活性剂体系乳化稠油难易程度的参数"乳化最小转速"。在55℃下测定了7种不同驱油剂与桩106-15-X18普通稠油组成的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乳化最小转速,并对其中5种驱油剂-稠油体系进行了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驱油剂-稠油体系乳化最小转速与其油-水动态界面张力没有对应性,而且,驱油剂-稠油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与其采收率也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乳化最小转速与采收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乳化最小转速的体系采收率高,即乳化能力高的体系驱油效果好,乳化能力低的体系驱油效果差。  相似文献   

20.
对自制的MWW分子筛催化剂与国外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催化性能的比较。通过XRD,SEM,FT-IR,29Si MAS NMR,PSD,BET等表征,发现MWW分子筛为典型的MCM-22分子筛,具有平均直径约4 m的薄饼状形貌。与国外WBZ-1催化剂相比,MWW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B酸/L酸中心之比略高,而骨架Si/Al比和机械强度略低。通过苯/低含量乙烯烷基化制乙苯反应性能的研究,发现MWW分子筛催化剂比国外WBZ-1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具有更高的乙烯转化率和乙苯选择性以及更好的催化稳定性。在反应温度230 oC、反应压力2.5 MPa、苯体积空速5 h-1、苯/乙烯摩尔比4.5的条件下,MWW分子筛催化剂上乙烯转化率平均为97.1%,乙苯选择性平均为95.3%,乙基化选择性平均为99.5%,并且在反应运行1 000 h以上时仍能维持良好的催化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