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低胸腺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方法。方法 将本院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术前联合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对照组术前用溴吡斯的明治疗2个月左右。两组患者均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后,再行胸腺切除+纵隔脂肪清除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9例(45%),死亡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意义(P=0.0035〈0.05)。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联合用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术前用强的松降低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胸腺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方法。方法将本院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术前联合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对照组术前用溴吡斯的明治疗2个月左右。两组患者均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后,再行胸腺切除 纵隔脂肪清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9例(45%),死亡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意义(P=0.0035<0.05)。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联合用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例1,31岁,因"停经37 5周,下腹阵痛3 h"于2001-01-09入院.曾于1996年在我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Ⅲ型",治疗后病情稳定.1999年因感冒曾发作1次,以后长期服用溴吡斯的明60 mg每天1次.孕期四肢及眼睑症状较轻未加重,B超提示"胸腺增生".入院后考虑到尽量缩短产程,避免危象出现,即在持硬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前4 h加服溴吡斯的明60 mg.术中顺利,助娩一男婴,体质量3 210 g,Apgar评10分.术后继续服用溴吡斯的明60 mg每天1次,积极预防感染.婴儿人工喂养,未出现一过性肌无力,按期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效果、复发影响因素及向全 身型MG转化的转化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小儿神经专科就诊的104例儿童眼肌 型MG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按治疗方案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n=44)、强的松组(n=48)和单用溴吡斯的明组 (n=12)。采用美国MG基金会干预后状态评价系统评价治疗有效率、向全身型MG转化的转化率。结果:甲基强的 松龙组较强的松组短期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这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用溴吡斯的明组(均P<0.05)。联合使用 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和溴吡斯的明治疗儿童眼肌型MG的远期疗效较好。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于眼肌型MG患儿早期症状缓解起积极作用,而不同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远 期疗效相似,起病年龄大、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儿童眼肌型MG患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李亚红  李凯 《疑难病杂志》2011,10(4):281-281
<正>患者,男,26岁,因视力下降伴左侧眼睑下垂6个月入院,新斯的明试验及肌疲劳试验明显阳性,确诊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胸腺CT检查未见异常。经溴化新斯的明10mg,每日3次治疗后症状缓解,维持治疗1个月,患者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加用泼尼松1mg/kg治疗,症状控制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滋肾调肝汤联合溴比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溴吡斯的明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滋肾调肝汤治疗。治疗后综合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评分。结果 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则为7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2组患者的QMG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肾调肝汤联合溴吡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全切除胸腺组织,同时彻底清除前纵隔脂肪组织,术前后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肌无力危象者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术后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经抢救好转,余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5个月~5年,症状完全缓解14例,改善11例,无效2例,死亡3例。结论:胸骨正中切口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对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3岁,因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半年,心慌、胸闷伴高热1周于2003年1月入院。发病以来,患者肌无力症状逐渐加重,进而无法进食,需依靠鼻饲管道,长期服用泼尼松(60 mg/d)、溴吡斯的明(300 mg/d)控制症状,疗效差,已多次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胸部CT检查示“胸腺瘤”,肺功能检查示“肺通气功能严重下降”。同时心脏超声心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重症肌无力危象 ,是神经内科的一种急症 ,可急骤发生呼吸肌瘫痪 ,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 .我科于 2 0 0 0 10收治了 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 ,住院期间此患者先后发生了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及反拗性危象 ,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 ,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 ,症状缓解后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女性 ,16岁 ,学生 .2 0 0 0 10 0 5饭后 ,感咽喉部不适 ,6h后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呼吸费力、口唇紫绀急诊入院 .经检查及新斯的明试验诊断为肌无力危象 ,给予持续吸氧 2~ 3L·min-1肌肉注射新斯的明 …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激素和溴吡斯的明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不同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方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刘肇绩等对2001年12月至2009年1月就诊的初次发病的43例眼肌型M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溴吡斯的明治疗(A)组6例,溴吡斯的明无效后改用泼尼松治疗(B)组16例,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ymectomy is considered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after thymectomy.
Methods  Clinical records of 243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ho underwent thymectomy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myasthenic crisis after thymectomy: gender, age, duration of symptoms, Osserman stage, history of myasthenic crisis, concomitant diseases, preoperative pyridostigmine dose, preoperative steroid therapy, operation approach, operation time, presence of thymoma,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Forty-four patients experienced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during the first month after thymectomy. Un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sserman stage (RR=0.0976, P=0.000), history of myasthenic crisis (RR=0.2309, P=0.012), preoperative pyridostigmine dose (RR=0.4349, P=0.016), thymoma (RR=0.0606, P=0.000), and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R=0.1094, P=0.000)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Osserman stage (IIb+III+IV) (RR=0.0953, P=0.000), thymoma (RR=0.0294, P=0.000), and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R=0.0424, P=0.000) independently predict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Conclusion  Osserman stage (IIb+IIIb+IV), thymoma and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ho underwent thymectomy.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危象36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MG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危象的抢救体会。方法与结果:3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发生危象.给予口服抗胆碱酯酶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呼吸机支持等治疗治愈28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均死于长期严重肺部感染、全身衰竭。结论:运用综合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重症肌无力术后危象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合适的手术时机,对同济医院胸心外科1981年~1996年运用胸腺切除术治疗的7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照组5例,为1983年以前在病情不稳定期和未经皮质激素治疗的情况下手术的患者;研究组69例,为1983年~1996年在病情稳定期和用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以后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肌无力危象9例,均在血浆交换后1周内手术.结果发现术后近期加重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14.5%,对照组为80.0%(P<0.01);术后总缓解率研究组为82.6%,对照组为20.0%(P<0.01);死亡率研究组为10.1%,对照组为80.0%(P<0.01),1例失访.研究组手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重症肌无力患者选择在病情稳定期,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和肌无力危象血浆交换治疗后6~10 d以内手术,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胸腺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性分析因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行胸腺切除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无危象发生;12-17分者,危象发生率为50.0%;18-23分者为70.0%;≥24分者为71.4%。术前危象积分≥12分者,术后24 h后拔除气管插管和行气管切开的患者百分率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分别为81.5%和63.0%vs20.3%和3.4%,p<0.01)。这提示MG患者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术后需延迟拔除气管插管,若发生危象需长期呼吸机支持,才予以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对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总结。方法:36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经前胸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小切口行胸腺切除术。术前口服皮质类固醇、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肌无力症状,处理并发症;术中彻底清扫胸腺及前纵隔脂肪;术后继续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329例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36例发生术后危象,其中治愈28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规范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保证MG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胸腺切除及前纵隔淋巴清扫治疗重症肌无力35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34例随访2个月至5年,缓解14例,改善16例,无变化2例,死亡3例。结论;胸腺切除及前纵隔淋巴脂肪清扫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满意。延迟拔管或早期气管切开术,是防止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措施。胸腺肿瘤已侵及包膜或有局限性恶变的术后放疗可以减少复发,延长了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