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由于人类的生产与社会活动,使得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鉴于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修复环境,除去有害物质,易造成二次污染,寻找高效的生物修复方法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微生物作为生态链中的分解者,由于其具有易繁殖、适应性强、代谢快等特性,是作为生物修复的极佳材料。对生物修复菌剂的分类、生产、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工业和农业的高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给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低影响、高效益的修复方法,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植物联合固氮菌的修复方法属生物修复中较为新型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在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来源、危害以及对传统修复技术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了植物联合固氮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以及展望,以期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巢湖典型易侵蚀湖滨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位生态修复条件,包括物理基质、水文和生物的修复条件,提出易侵蚀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基质修复、水文修复与生物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湖滨带的原生态结构和景观。依据示范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易侵蚀湖滨带修复提供技术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以其处理效果好、投资少、耗能低、操作简单、不形成二次污染和生态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在水环境修复中被广泛应用。植物修复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一种,选取适宜的水生植物是其关键。浮萍科(Lemnaceae)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富含生物质蛋白和淀粉、适应环境能力强、易管理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氮磷、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吸附转移的能力,因此常被作为污水生物生态修复处理和环境毒理学试验的优势水生植物和农业生产以及能源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系统论述浮萍科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介绍其在环境修复、环境毒理学以及能源、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提出目前浮萍科植物在水环境修复领域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炭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在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改良和固碳方面应用广泛。由于高温热解过程会使生物炭官能团数量减少而降低其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同时,由于原始生物炭存在固液分离难的问题,通过改性生物炭提高其理化性质,并应用于环境修复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针对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土壤和水体修复中的应用综述较少。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改性生物炭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生物炭的改性方法,简要阐述改性生物炭在环境(土壤和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了磁性生物炭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改性生物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如何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热点.传统的修复方法如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学淋洗修复法和固化修复法,存在修复效率低及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陷,难以推广.生物淋滤具有修复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有较好的规模化推广和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硫氧化菌生物淋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了硫浓度、硫形态、处理浓度、重金属形态和温度对硫氧化菌生物淋滤修复效率的影响,并且阐述了修复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生物淋滤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药在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杀灭病虫草害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病虫害耐药性增强、防治成本增加、农产品农药残留升高、农业环境破坏等问题。生物修复方法具有适用性强、经济性好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方面总结了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式,阐述了修复机理及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生物修复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修复方法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田土壤Cd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是自然界中生物毒性最强的元素之一,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低廉、环境友好的原位修复技术而备受关注,因而研究农田土壤中Cd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强化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均有重大意义.首先对近年研究较多的鬼针草等Cd超富集植物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中轻度污染农田为实现"边生产边修复"的目的,对具有Cd富集能力和耐性的甜高粱等一般作物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植物修复周期长等局限性,重点阐述了微生物联合修复、螯合剂诱导修复、基因工程修复、农艺调控等植物修复强化措施,并对未来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对土壤生态造成了巨大污染。随着土壤污染面积的不断加大,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土壤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必须开展的工作。本文综述了物理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生物炭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污染水体生物修复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修复作为一种低投资、高产出、环境效益好的方法,已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水污染处理新技术,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等方面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就生物修复在污染水体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角度论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表明,物理修复法耗资大,易破坏土壤结构,仅适用小规模土壤污染;化学修复法不彻底,易二次污染,需设备复杂,高科技水平;生物修复法经济、环保、具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最后指出未来应大力发展联合修复措施,从细胞、分子水平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红 《吉林农业》2012,(3):225-226
由于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的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而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土壤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的土地利用、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重金属污染由于其稳定性强、不易迁移、难以降解以及含有毒性成分等特点,严重危害土壤系统和生态系统。生物炭由于其自身比表面积、孔隙率较大以及官能团丰富等特点,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研究了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修复机理,综述了不同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土壤重金属修复和改良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针对多种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炭修复技术研究和加强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之后的土地利用研究等展望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景观水生态修复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景观水在维持城市的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使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发生了恶化.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针对水环境治理产生了许多修复方法.城市中景观水生态修复应具有降解污染、提高水环境质量、生态、环保、经济等特点.国内外景观水生态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生态法.生物修复法是城市景观水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高效、成本低和环境友好性的优点,在土壤修复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生物炭作为载体的适宜性,探讨了微生物筛选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了固定化方法(如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和共价结合法等),探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揭示了生物炭与微生物修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过程中多种作用机制的协同效应,既包括生物炭作为固定化载体对微生物的保护及快速定殖作用,也包括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还包括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最后,对该技术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壤镉砷复合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镉砷具有相反的化学性质,运用生物炭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效果不佳,而改性生物炭在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介绍了生物炭制备的方法与理化性质,总结了生物炭修复单一镉、砷污染的效果与机理,并阐述了生物炭处理复合污染的不足和难点。重点综述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改性生物炭修复土壤镉砷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改性生物炭处理镉砷复合污染的效果与机理。与原始生物炭相比,改性生物炭对镉砷具有更高的吸附性能,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表现出明显优势。但是,改性生物炭的回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解吸再生和老化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改性生物炭仍具有广大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高军  骆永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19-2121
多氯联苯由于具有持久性和亲脂性,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其中土壤是其重要的库,对受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生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从生物修复主体角度论述了生物修复可能存在的类型和机理,并对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PCBs污染土壤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稳定材料有巨大修复潜力,由于其稳定性强、修复效率高、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当前土壤重金属修复的一大研究热点。参阅国内外关于生物炭修复土壤各类重金属污染的文章,从生物炭的结构和基本特性、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生物炭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修复潜力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关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科技》2014,(4):33-33
被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修复降低其风险或危害,恢复其功能,但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靠单一方法难以修复土壤污染,需要采用多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由于农业生产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形式为土壤盐碱化、酸化和重金属污染.针对土壤退化问题,需要采取物理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方法进行改良、修复.笔者对近年来我国土壤改良修复技术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针对盐碱土壤、酸化红壤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等不同退化类型,综述了土壤改良调理剂修复、耐逆适生作物栽培、微生物改良等技术,分析当前使用的土壤改良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未来土壤改良修复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