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随着电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于电网智能管控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并且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建设层面。为促使电力供应更加稳定和合理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电力物联网体系,该体系基于基础物联网结构,从电力的输送、变压、分配、使用不同阶段出发,规避了原有物联网和电力物联网在功能和支撑技术上的差异。并基于电力物联网应用框架进行系统构建,该体系以物联网采集数量为基础,结合云计算,有利于实现数据统一处理并分析、电力资源统一调配。最终形成了一套面向电网智能管控的电力信息系统,将设备远程监控、电能质量监测、电力设备监测、实时故障处理、电力资产管理等功能集成于一体,有利于实现电力管控智能化,提高电网企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作为电网企业对外服务窗口,电网客户服务中心需要整合企业内部各种异构数据资源、存贮和分析海量的客户服务语音信息和 WEB 服务信息。如何对电网企业各类数据进行高效、可靠、低廉地存储,并快速访问和分析,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的特征和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其后,设计了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客户服务数据分析系统,提出了系统的数据体系架构,设计了系统功能,总结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算法,该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集中存储、管理和应用电网数据,通过元数据管理实现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使用Hadoop数据库作为非结构数据的存贮平台和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支撑平台,基于CDC数据仓库ETL模型设计数据仓库 ETL 构件,在数据展示层使用多维数据分析技术。最后,综述了系统应用案例,实践表明,系统具有成本低、扩展性较好、可靠性高、并行分析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电网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前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规划存在不合理、数据处理效果不佳、系统故障诊断效率偏低等问题,为提高配电网规划水平,本文结合大数据在电力系统应用的时代背景,提出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对策,并分析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效果。电力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实现对配电数据的精准处理,对电网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同时也为配电网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在主动配电网数据调度、主动配电网数据规划管理、配电网电压数据规划管理中运用电力大数据,并把握技术要点,合理进行配电网规划。实际应用表明,电力大数据满足配电网规划需要,能够提高配电系统数据信息处理效果和系统故障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4.
刘春丽  单川 《信息与电脑》2023,(21):167-169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各企业向数字化转型。虽然电网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在电力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堆积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流失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文章将对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营销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对电力营销系统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对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营销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总体架构设计,最后从三个角度提出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营销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相关参考。笔者通过研究得出,融入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营销系统具备数据挖掘、系统管理、结果分析等3个重要功能,而且大数据支持下的电力营销系统的管理、决策等功能得到显著优化,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刘鑫 《信息与电脑》2022,(24):213-215
电力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产生恶意数据,破坏数据的隐私性。为此,提出了基于泛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电力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硬件设计方面,利用泛在物联网技术设计系统基本结构,为电力物资信息添加电子标签,通过多个模式管理物资信息;软件设计方面,利用泛在物联网融合多个网络结构,统一数据传输接口,根据电力物资的管理需求设计相应的交互操作,灵活管理电力物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系统数据聚合值相对误差小,通信开销稳定,能够有效抵抗部分恶意攻击。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智能电网的发展中电网运行和设备检测或监测数据、电力企业管理数据、电力企业营销等数据海量的增加带来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分散地开发、运行和管理,系统数据存储结构独立,带来数据多源、格式不一致,数据准确性、实时性不强,数据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数据规范等问题,本文利用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并行处理框架MapReduce的工作原理,搭建电网调度大数据应用平台系统,解决了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及时共享、访问、管理与分析挖掘等问题。采用数据清洗数据,解决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搭建电网调度大数据应用平台系统,既能实现跨专业、跨部门的多维度关联分析,又能满足海量的智能电网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需求,并具有强大的伸缩性,可扩展为电网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数据量的增长也非常迅速,电力大数据急待开展深入研究.电力数据产生的速率跨度大,数据源众多且交互方式繁杂,数据种类繁多等特点,已有大数据采集方式难以适应多源异构数据的混合采集应用场景.本文针对电力大数据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混合数据采集模型和采集集群实现了对异构数据源采集任务的混合调度和管理;通过数据置信度标签技术,在保留原始数据的同时,标示数据的质量,为后续大数据分析应用提供了便利;通过Sqoop、Kafka、文件传输等方式将采集与处理后的数据提交给大数据平台存储.系统已经在用户现场部署并投入使用,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电网状态全感知的目标意味着物联网技术在电网的广泛应用,大量物联网终端通过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接入网络。电力物联网终端分布呈现数量大、地域广、采集数据复杂的特点,容易被攻击者突破和入侵,而且传统的中心化认证存在单点失败、性能瓶颈等问题。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研发并应用了基于终端标识符的DID数字身份、区块链多源适配的DID解析器、基于终端凭证信息的零知识证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设备管理等技术,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物联网终端安全认证系统。该系统在电网内成功应用,实现了物联网设备接入认证的去中心化,降低了设备接入的网络安全风险,减少了中心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提高了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手段迅速增加,对海量数据分析与处理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分析,挖掘出数据之间的隐含关系,进而获得了大量应用。在众多的关联规则算法中,传统的Apriori算法虽然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因为该算法产生大量的候选集,而且需要多次对数据库进行扫描,导致该算法的运行效率大大降低。为了克服Apriori算法的以上缺点,通过数据压缩的方法减少了数据库扫描次数的同时,对生成的候选集进行了多次验证,大大减少了无效候选集的数量。大量的数据挖掘实验证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可以在正确挖掘数据集关联规则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应急管理依托电力大数据的赋能进行创新优化,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设备性能及电力负荷情况,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分析了应急管理对电力大数据的需求,以及如何整合、加工电力大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源,提高应急响应、预警预测的效率;通过应用案例展示了电力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实际效用,如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优化救援力量和资源的调配。以此为未来电力大数据在应急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的产生是必然的,同时智能电网的发展是现代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引领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基本特征的新一代电力工业革命。物联网应用在智能电网中将显著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安全性与稳定性,改善现有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满足节能环保的效果。介绍了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以及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智能电表状态评估存在精确度低、泛化性差和实时困难等问题,本文采用泛在电力物联网构建状态实时评估方法解决该问题。首先,采用决策树算法实现智能电表的分类,整体增强方法的匹配度和适应性;随后针对不同类别的智能电表,采用Apriori算法对样本集数据的特征集进行识别和提取,从而降低特征维度并增强关联性;接着,基于决策引擎实现对智能电表状态实时评估,并以度量学习实现新增物联网采集数据的有效性评估,反馈优化传感设备部署,从而根据评估结果实现对新增部署传感器及其位置的调整,进而根据应用场景不断优化智能电表状态实时评估应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实现智能电表运行状况的实时、普适、精准运维评估,进一步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设备现场部署经验不足、校验无目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电网企业建立RFID资产实物标识电子身份证系统,集成资产的实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实现账、卡、物相符一致,实现资产管理各阶段信息共享及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同时也为了提高电网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在电网设备RFID实物标识实施的切身体会,对RFID在国内外电力电网设备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对RFID技术在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预制舱变电站物联网建设中存在的信息泄露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混沌数据的加密算法.即首先利用混沌发生器生成随机序列,其次对序列进行归一化处理,接着利用序列对明文进行掩膜置换等加密操作,最后将密文发送至预制舱变电站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加密通信.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该加密算法具有密钥空间大、密钥敏感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我国电力系统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底层通信是最底层的终端设备与网相连的第一个环节.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底层通信需求,在简要介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层次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底层通信应用的以太网、电力线载波、ZigBee、LoRa和NB-IoT共5种通信技术,最后指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底层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相关机构进行相应的技术储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电网调度系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是一门融合了包括图形学、图象处理、数据管理、网络技术、人机界面等多个计算机学科在内的综合技术。由于电力科学具有数据量大、分析复杂等特点,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结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一种基于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实现的电网综合调度系统,该系统将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电网调度的科学决策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国内外流程性工业生产过程监控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供电控制技术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解决DCS、Internet/Intranet等计算机网络系统供电的开发思路,并结合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应用经验,提出了可行的、行之有效的DCS、Internet/Intranet系统的供电冗余保护系统,给DCS、Internet/Intranet平台供电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叶许红 《计算机科学》2012,39(101):210-211,225
以物联网的数据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三层架构为依据,结合动力和环境监控的需求特点,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动力和环境监控系统的三层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动力和环境监控系统的具体设计实例。通过对动力和环境监控内容的分析,设计核心处理机功能,并给出了监控间和操作间的设计布局图。该模型和设计实例为企业实施一种可行的基于物联网的动力和环境监控系统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