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出发,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类别、工艺及打印产品等。阐述了纺织服装3D打印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3D打印纺织织物的结构及特点、3D打印织物组织结构装配服装、3D打印纺织服装与色彩及3D打印纺织智能服装。最后对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发展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为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优化纺织服装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首先阐述目前主要3D打印工艺及特点,以及其相比于传统制造业在产品加工成形中的优势,然后介绍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制作中材质、加工工艺、个性化定制、颜色4方面的应用状况。以熔融沉积(FDM)打印方式在服装制作中的实践为例,总结三维建模、工艺选择、切片处理、面料拼接4个3D打印服装制作步骤,分析3D打印在服装制衣中的应用方法。最后,展望3D打印技术在未来服饰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帅 《毛纺科技》2023,(4):124-132
为了拓展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中的应用范畴,文章介绍了3D打印纺织服装的3种成型方式,并归纳了其中5种工艺类型的打印原理、特性和优缺点。提出选择合适的3D打印技术进行纺织服装制造时,需要重点考虑3个方面,包括成型技术的影响因素、材料类型及其特性、表面质量及后处理。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3D打印纺织服装的研究现状,归纳了3D打印技术分别在纤维结构、柔性纺织品和服装单品3个层面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3D打印技术作为先进的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手段,在新型纤维、纱线形态以及纺织品结构和服装制造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从3D打印技术的应用趋势出发,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概念及特点,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发展现状,从纤维和织物、组织结构、单元体设计、材质特性、智能材料5个方面对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促使纺织服装产业加快了数字化应用的步伐,革新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及消费流通的模式。3D打印技术在时尚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胡佳 《江苏纺织》2022,(1):30-31,41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在服装领域得到了深度应用,能达到传统工艺无法达到的层次.通过分析3D打印技术的制造原理和材料特性,能为服装空间造型提供技术参考,为服装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对现代社会的创新意义非常突出.文章以服装空间造型设计为载体,探究3D打印技术的优势和特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3D打印技术在内衣个性化定制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介绍3D打印技术的主要工艺与打印材料,对比传统内衣定制方式和3D打印技术定制内衣的加工流程及周期等,分析传统内衣定制存在的问题以及3D打印技术定制内衣的优势。同时总结3D打印技术在内衣个性化定制方面应用的不足,指出需在3D打印工艺材料、建模软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从而加速3D打印技术在内衣个性化定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3D打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其在服装设计产业的应用前景。以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了3D打印与服装设计要素如造型、面料、色彩等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特点,与材料结合的性能效果及对应的服装特性的联系,以期设计制造出同时具有审美性和实用性效果的3D打印服装。  相似文献   

8.
王曙东  马倩  王可  谷元慧 《纺织学报》2023,44(3):210-220
为进一步推动3D生物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的应用,从当前3D生物打印方法的优劣及相关材料的固化成形机制出发,详细综述了国内外3D生物打印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针对3D生物打印技术,主要介绍了喷墨、挤出、激光辅助和立体光刻等技术的原理、过程和优缺点;针对3D生物打印材料,主要介绍了聚合物和生物陶瓷等材料的特性、固化成形机制和适应范围;针对3D生物打印应用,主要介绍了3D生物打印在血管、骨、耳、心脏等功能性组织构建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生物墨水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动组织工程用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9,(12):83-84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材料成型技术,已逐渐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介绍3D打印成型工艺、熔融沉积技术原理、3D打印操作步骤。开展3D打印技术实训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10.
可食用材料范围的延伸加快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但与工程材料相比,针对可食用材料的3D打印技术仍然面临很多的挑战。文章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3D打印技术和其应用领域,并阐述了食品3D打印机的结构构成,以及可食用材料3D打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可食用材料应用于3D打印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将对3D打印技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3D打印的发展现状,并从工艺、材料、组织结构出发,梳理可穿戴服装中3D打印的技术支持,归纳当下在材料、设备及色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应用,指出智能化可穿戴服装、环保生物材料和功能性材料的研发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技术作为食品科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因其具有快速成型、适用于复杂结构、可个性化定制等特点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3D食品打印一般以蛋白质、脂类等对人体无害的可食性物质为材料,然而并非所有食材都具有良好的适印性和加工特性。为提高3D打印食材的适印性,食材中通常会添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等食品添加剂以改善食材的流变特性和加工特性。本文综述了3D食品打印技术、3D食品打印材料特性、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对打印材料的流变特性、加工特性和营养特性的影响,从而为3D食品打印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3D打印和针织服装设计的概念、原理,从增材制造、优势互补、非标准化3方面对3D打印技术在针织服装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将3D打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归纳为3D打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3D打印在服装配饰中的应用和3D打印面料3部分,并以具体案例分别阐述。采用Stoll ADF530-16BW电脑横机和电脑花型设计软件M1PLUS进行针织部分的创新设计;使用Rhinoceros软件进行3D打印部分的建模设计;用可拆卸式连接完成系列创新设计,改变针织服装造型,展现3D打印的美学特点。最后对新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发展进行展望,为针织服装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帅 《丝绸》2022,(9):45-54
为促进智能纺织品行业高效、多元和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探索了3D打印技术在智能纺织品制作上的应用,并梳理了智能纺织品在不同领域的功能分类,包括智能变色、智能温控、形状记忆、防水透湿、智能活性和智能电子纺织品。介绍了3D打印在纺织品行业的主流技术类型,分析得出3D打印在智能纺织品领域具有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制造环节被有效简化、多种材料的组合、提升织物性能质量、实现可持续制造的优势,并结合案例综述了目前3D打印技术在智能纺织品领域的研究进展。3D打印在智能纺织品领域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智能纺织品的制造技术创新发展,也在设计开发、功能结构、材料组合等方面表现出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物3D打印是将细胞、生物材料和生长因子等组分共同混合打印成设计结构的技术,因其精确控制细胞空间分布的能力,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水凝胶具有与细胞外基质相似的含水量和拓扑结构,因此在生物3D打印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目前常见的生物3D打印方法,介绍了重要的水凝胶材料,同时对生物3D打印技术及水凝胶生物墨水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顾力文  阮艳雯  李浩 《纺织学报》2023,44(4):154-164
为在服装3D打印领域充分发挥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工艺和热塑性聚氨酯(TPU)材料的组合运用在复杂三维结构成形和材料柔性调节方面的优势,对此技术路径开展了个案剖析与共性问题相结合的实证研究。首先,运用SLS工艺和TPU材料开发具有实穿性的柔性3D打印胸衣;随后,系统梳理并详尽描述了此个案的开发流程,从中提炼出基于SLS工艺、TPU材料和薄壁结构的3D打印服装通用开发流程。最终,针对此个案开发流程中的普适性关键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研究表明:针对柔性薄壁结构3D打印服装,三维数字模型初始形态、TPU材料硬度与模型壁厚间的配合都会对其打印成形后的可变柔性造型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验证了将缝纫工艺用于服装3D打印模型拼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3D打印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艺术创作、建筑设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的新兴技术。化学材料的发展和精密设备的研发,为3D打印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动力支持。文章首先概述了3D打印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随后着重介绍了3D打印中的一些核心技术,包括3DP技术、SLA激光光固化技术、SLS选取激光烧结技术、DLP激光成型技术等。最后总结了3D打印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以及当前技术发展面临的阻碍,并对未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食品材料是食品3D打印的关键因素。文章总结了目前在食品3D打印中常用食品材料(蛋白质、淀粉、水凝胶、脂肪)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材料组合对成形性能的影响,对不易打印材料如何提高印刷效果给予了一定的建议,指出了目前食品3D打印中食品材料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并对未来食品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3D食品打印材料的设计,回顾了3D打印技术应用,并着重讨论食品材料性能如何起作用,如何通过合理设计3D食物结构来满足3D食品打印的可行性,可后续加工性。对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旨在为3D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研究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添加物料的方式实现特定结构物体的快速成型,可根据需求实现对原料组成和成品空间结构的个性化定制,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发展潜力。大多数食品原料不具备可打印性,这制约了用于3D打印的食品原料的来源和种类,限制了3D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规模。植物基纳米纤维素来源广泛,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流变特性,能够增强物料的可打印性,是3D打印的理想原料。明确植物基纳米纤维素的功能特点,制备的3D打印墨水特性以及在食品3D打印中应用现状,对充分利用新兴加工技术和新食品原料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介绍植物基纳米纤维素结构特点及与3D打印相适应的功能特性,包括高机械强度,易表面改性,适于打印的流变特性以及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在分析凝胶和乳液两种形式的植物基纳米纤维素打印墨水特性和用途的基础上,总结其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新鲜度指示器、功能物质载体等相关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未来制备新兴功能食品和智能食品包装的前景,以期为相关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