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成了10种茜素黄R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其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谱的分析,确定它们的组成为 Na [REL2]*2H2O (RE=La, Ce, Nd, Sm, Eu, Gd, Tb, Dy, Ho, Y, NaHL=茜素黄R).抗菌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茜素黄R-OP体系测定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茜素黄 R是一种指示剂 ,已用于镁 [1]、钛 [2 ]和铁 [3]的分析 ,文献 [3]应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作增敏试剂。本文探讨了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OP作增敏试剂测定铁 ,结果表明 ,在 OP存在下 Fe3 与茜素黄 R在 p H8.2~ 9.5内形成组成比为 1∶ 3的配合物 ,铁量在 0~ 40 μg/2 5ml内服从比耳定律 ,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分析方法 ,用于磷矿样中铁的测定 ,结果与邻菲罗啉法一致。1 试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 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UV- 754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Fe( )标准溶液 :1 0 0μg· ml-1,称取分…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中钛的光度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过渡金属钛与新显色剂对溴偶氮羧 M的高灵敏显色反应。考查了介质的酸度、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 β型配合物形成的影响。在pH 2 .6~ 3.6时 ,显色剂与钛在室温下形成稳定的β型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15=1.2× 10 5L·mol- 1·cm- 1,钛含量在 0~ 16μg/2 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配合物的组成比为Ti∶R =1∶2。用于铝合金中钛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PH7.6的10%三乙醇胺溶液中,用快速扫描伏安法,可获得茜素S以及铝-茜素S配合物的吸附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63V和-0.74V(vs.SCE)。起始电位置于-0.65V时,只出现配合物的还原峰,其导数峰的高度与铝的浓度在1.2×10~(-9)-1.0×10~(-7)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6×10~(-10)M。电极反应是吸附于电极表面上的配位体由醌型还原为氢醌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氟钛配合物的原位水解以及硝酸镧电位滴定法建立了测定钛合金化铣腐蚀溶液中总氟化物浓度的新方法。在六次甲基四胺(HMTA)缓冲溶液中,氟钛配合物发生原位水解并释放出游离氟离子,以氟离子选择电极(F-ISE)为指示电极进行测定。对影响测定的各项参数(如p H值、HMTA溶液用量、钛离子浓度等)做了条件实验并予以优化。实验结果表明Ti(Ⅳ)浓度在0~20 g/L范围内对于氟离子测定无干扰,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n=6)在0.27%~0.62%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5%~101.1%之间。此外,本文对氟钛配合物原位水解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探讨,溶液中氟钛配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TiF_6~(2-),适宜的酸度是水解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HMTA作为缓冲溶液为水解反应持续进行提供恒定的p H环境,La(NO_3)_3作为氟清除剂降低游离氟离子浓度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伴随滴定过程氟钛配合物发生完全水解。  相似文献   

6.
聚乙二醇—硫酸铵—茜素S体系中萃取光度法测定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铵-茜素S体系中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铁。在pH 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铁与茜素S形成紫红色配合物,被萃取到高聚物相。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02×10~4,Fe(Ⅲ)浓度在0~1.5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发样和自来水中的微量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钛基聚烯烃催化剂不仅满足了价廉和性质优良的聚烯烃生产,而且有望进一步提升聚烯烃品质和发展新型聚烯烃树脂,因而结构可控钛配合物催化剂设计合成与催化性能提升是聚烯烃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在茂金属催化剂之外,多齿配体的钛配合物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三齿配体良好地稳定了钛配合物。与此同时,配位原子的多样化极大地丰富了配合物合成与催化活性调控,在控制聚合活性的同时改善了所得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本综述集中讨论了近年来在烯烃聚合催化体系中三齿配位钛配合物新研究的进展,讨论了取代基对于配合物中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的影响,以及配合物结构变化对于烯烃聚合活性及所得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关系,相关结果有助于指导钛配合物设计合成和催化聚合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玲香  高子伟 《化学学报》2002,60(5):904-909
二氯二茂钛与5-磺基水杨酸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水溶性配合物。由等摩尔系列 法确定了其组成为1:1,通过对含5-磺基水杨酸二茂钛配离子的不溶性配合物1的 结构分析表明,其中的羧基以双齿形式与钛配位,形成了四元环状结构。首次利用 该水溶性配合物在水相和两体系中得到了八种新的二茂钛芳香酸衍生物,为配合物 2 ~ 9。运用元素分析、IR及~1H NMR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这八种配合物中羧基均以单齿形式与钛配位,且不含5-磺基水杨酸配体。  相似文献   

9.
Alizarin-Cu(Ac)2配合物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和结合特性;分子烙印;茜素;底物选择性;配位;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pH3.2的Britton Robinson(B R)缓冲溶液中茜素黄R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茜素黄R在-0.43V(vs.SCE)有一个良好的极谱还原峰,加入人血清白蛋白(HSA)后,其峰电位不变而峰电流下降,利用峰电流的下降可以测定蛋白质。优化了结合反应条件和电化学测定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峰电流降低值同HSA的质量浓度在4.0~40.0mg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ΔI″p(nA)=-5.48 72.28ρ(mg L),r=0.993。将该方法应用于人血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经典的考马斯亮蓝G 250光度法一致,回收率在97%~103%之间。此方法还可应用于牛血清白蛋白、牛血红蛋白、卵清白蛋白等蛋白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李南强  崔毅 《化学学报》1985,43(10):955-959
本文报道了稀土-镍-茜素配位剂体系异核配合物的极谱配合吸附波的形成条件及其机理的研究.此外还将其应用于发光材料中铕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首先合成单取代和双取代杂环膦化合物R-PPh_2[R=2-吡啶基(3a),2-噻吩基(3b),2-呋喃基(3c)]和Ph_2P-R'-PPh_2[R'=2,6-吡啶基(6a),2,5-噻吩基(6b),2,5-呋喃基(6c)].然后与叠氮三甲基硅烷发生Staudinger反应生成相应的杂环膦亚胺配体R-PPh_2(NSiMe_3)和(Me_3SiN)Ph_2P-R'-PPh2(NSiMe_3).最后与环戊二烯三氯化钛反应脱去三甲基氯硅烷后得到具有烯烃聚合催化活性的杂环膦亚胺钛配合物.所有配合物结构都经过核磁的确认,为了进一步确定配合物分子结构,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了所有钛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活化作用下,双钛中心配合物6a~6c比单钛中心类似配合物3a~3c表现出更高的催化乙烯聚合活性,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宽分子量分布呈双峰分布,6b在较低聚合温度下就可以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相似文献   

13.
稀土与芦丁的配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君  宋玉林 《应用化学》1989,6(5):100-101
芦丁(H_4R)是带4个苯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用于某些金属离子的分析。我们曾研究过稀土与槲皮素形成的配合物。本文报导芦丁与稀土的配合物。 稀土硝酸盐溶液由稀土氧化物(光谱纯,上海试剂厂)制得。芦丁系上海试剂二厂的生  相似文献   

14.
邓培红  张军  张春华  阳年发 《合成化学》2003,11(5):399-401,416
综述了近20多年来手性钛配合物在催化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与钛形成配合物的手性配体二元醇、联萘酚、氨基醇、氨基酸等,手性钛配合物在对Diels-Alder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催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参考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15.
18-冠-6与Eu(fod)3+在CCl4中的化学平衡及其配合物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测定了CCl_4溶液中,18-冠-6的亚甲基、Eu(fod)的t—丁基质子的PMR化学位移与溶液组成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生成配合物RS,R_2S,R_2,R_3(S为18-冠-6,R为Eu(fod)_3)的模式。求得了平衡常数值(升/摩):K_1=[RS]/([R][S])=2.O×10~5,K_2=[R_2S]/([R][RS])=1.0×10~3,Q_1=[R_2]/[R]~2=4.2×10~2,Q_2=[R_3]/([R_2][R])=4.0×10~1。并测得在配合物RS,R_2S中18-冠-6质子的平均化学位移分别为4.90,10.84(ppm,相对于纯18-冠-6); 在配合物R,R_2,R_3,RS,R_2中t-丁基质子平均化学位移分别为1.53,2.33,0.54,1.02,2.42(ppm,相对于TMS)。 根据配合物的化学位移值,并考虑分子及分子轨道的对称性、位阻等因素提出了配合物R_2,RS,R_2S的可能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豆制品中12种橙黄色工业染料(碱性橙2、碱性橙21、碱性橙22、苏丹黄、苏丹橙G、二乙基黄、碱性嫩黄O、溶剂黄124、酸性橙Ⅱ、酸性间胺黄、酸性黄11和茜素黄R)的分析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提取液于-20℃冷冻2 h后离心,可有效去除豆制品中的脂质类干扰物;梯度洗脱条件下经ACQUITY UPLCBEH C18柱(1.7μm,2.1 mm×100 mm)分离后采用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4种工业染料(酸性橙Ⅱ、酸性间胺黄、酸性黄11和茜素黄R)使用负离子模式,以乙腈-0.1%氨水为流动相,其余8种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结果表明:豆制品中12种工业染料的定量下限(LOQ)为0.2~10.0μg/kg,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6.2%~122.0%,相对标准偏差为1.1%~7.4%,各项指标满足食品中痕量污染物检测的需要。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实现了12种禁用橙黄色染料的同时提取和净化,适合于豆制品中非法添加工业染料的筛查、确证。  相似文献   

17.
在pH 5.9的0.1 MHOAc-NaOAc中,可获得铥-茜素配位剂的单扫极谱配位吸附波.在适宜条件下,峰高与铥浓度在1×10~(-8)~1×10~(-6)M范围有正比关系.溶液中生成Tm_2L_2配合物.在C_(Tm~(3_+)≥C_(aliz)条件下,Tm_2L_2直接在电极上吸附后配位体可逆地还原.在C_(Tm~(3+))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水相法和两相法简便合成了两种4-氯代邻苯二甲酸二茂钛配合物, 并用IR, 1H NMR, TG, EA及SEM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分析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研究了茂钛配合物在含水复合弹性体介质中对电场作用的响应性能.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所得配合物的结构有所不同, 水相法所得配合物中羧基氧以单齿形式与钛(Ⅳ)配位, 而两相法中羧基氧则以双齿形式与钛(Ⅳ)配位. 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的两种配合物均聚集为空心微球, 粒径分别为05~1 μm 和 2~5 μm. 它们都具有较强的电场响应性能, 且该性能与分子结构和微球表面润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六角中孔硅载体(记为 HMS)上丰富的表面羟基与钛酸异丙酯、四氯化钛的交换反应,实现了钛配合物在载体上的组装。 FT-IR表征表明载体与钛化合物的键合作用会使样品出现一个新的 960cm- 1带, 该带可归属于与钛化合物键合的 Si-OH振动带;交换温度会明显影响钛化合物与载体羟基的交换反应模式;酒石酸二乙酯( DET)被键合后其 C=O带没有明显位移证明 DET是以其 OH与键合在载体上的钛化合物发生键合作用。在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键合于载体上的钛配合物比其均相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要高得多,钛源、配体和交换温度对催化氧化活性和环氧化选择性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甲基环戊二烯基水杨酸钛(Ⅳ)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甲茂水杨酸钛配合物;甲基环戊二烯基水杨酸钛(Ⅳ)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两相法;水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