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2%-8%。但早期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为了提高病理与临床诊断水平,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5例(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的38%(25/95例)的病理与临床资料,以探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ma,PGML)临床较为少见,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消化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1/3,因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临床易误诊为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我院于1998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PGML患者9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分析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仅占胃恶性肿瘤1%~5%,占结外淋巴瘤24%,平均发病年龄50~60岁,明显低于胃癌,男女比1~1.5:1,其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主要以上腹胀、恶心、隐痛、消瘦、纳差、黑便、返酸、暖气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早期诊断率低,我科术后证实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4例.首次分别误诊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仅1例术前胃镜确诊胃恶性淋巴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内镜病理诊断──附16例报告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214002)孙荣超,孔进发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以下简称胃恶淋)是胃癌以外的较常见的胃内恶性肿瘤,属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发生的淋巴瘤[1~3]。因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5.
胃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绍兴第二医院(312000)B超室袁阿彩吕国兴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国内报道原发性胃淋巴瘤仅占胃恶性肿瘤的2%,患者往往缺乏典型和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虽然确诊要靠病理学,但弄清其临床和超声表现,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是比较少见的消化道肿瘤,但在小肠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占19%~38%,占所有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20%~30%。我院2000—06~2007—06收治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8例,均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8例胃恶性淋巴瘤进行综合治疗及随访。结果其中3例霍奇金氏淋巴瘤(占16.7%)均达临床治愈(生存时间〉5年)。15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3.3%、20.7%。结论本病早期手术,辅助其他治疗,预后较胃癌好。  相似文献   

8.
1990—10~2000—10我们两家医院共收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40例,胃镜下活检确诊7例,误诊33例,误诊率达82.5%。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CT联合内镜检查对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PGIML)的临床特点及CT、内镜、超声内镜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5例PGIML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内镜活检或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所证实。结果 45例PGIML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胃为最好发部位,占71.1%(32/45),尤以胃窦常见。内镜活检确诊率55,6%(20/36),超声内镜确诊率迭100%(4/4),CT确诊率66,7%(20/30)。其中B细胞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93.3%(42/45)。结论 PGIML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胃的发生率最高,主要病理类型为B细胞性。内镜活检加CT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超声内镜检查对胃恶性淋巴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995-2995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ury malignantlymphomn of the throid,PMLT)是一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起源的淋巴瘤,国外报告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3%~5%,国内仅见零散报告。我院1998—01/2007—12共收治甲状腺恶性肿瘤512例,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1例,占2.15%。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spleen,PLS)一般指原发于脾脏或脾门淋巴结的淋巴瘤。在恶性淋巴瘤中仅占1%,但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仍占首位。Ahmann等收集脾脏淋巴瘤5100例,原发仅49例。  相似文献   

12.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商文忠  童向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358-135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malignant lymphoma,PGML)较少见,仅占胃肿瘤的1%~3%,我院1996-2004年共收治36例,经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确诊的PGML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爱梅 《临床荟萃》2004,19(20):1187-1188
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bone,PLB)临床罕见,约占全部骨恶性肿瘤的7%和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7%。现将我院1998~2000年收治4例原发性骨淋巴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PENL)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1年12月所收治的65例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病例中男性多见,中位年龄47.3岁,从发病到确诊平均4.3个月,发病部位以头面部最多占24例,其次是胃肠道占21例,病理类型头面部以T细胞较多,胃肠道大部分为B细胞,给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37例存活20例,3年生存率为54%。结论本组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病例中发病部位以头面部最多,其次是胃肠道,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治疗以化疗、放疗、综合治疗效果良好。应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战雄  李志仁 《临床荟萃》1998,13(10):453-45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较为少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内镜下与胃溃疡和胃癌亦难于鉴别.病理活检有时也不易确诊,对我院1984年8月~1997年3月经处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7例进行分析.并就内镜诊断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rna,PGML)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同时合并肾癌病例未见报道。本院曾收治1例胃恶性淋巴瘤合并肾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诊断殊为困难,甚至在手术探查时也很难将癌与淋巴瘤区分开.即使是胃镜下咬检组织或大体组织切片亦会发生误诊.胃原发恶性淋巴瘤少见,多数作者统计占胃恶性肿瘤的2~5%,国人统计有更低者,仅占胃恶性肿瘤的0.6%.我院自1974年以来经治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0例,均有病理证实.除1例由纤维胃镜确诊外,其余9例术前均误诊为癌和溃疡恶变.  相似文献   

18.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比较少见,诊断较困难;而淋巴瘤的肺、胸膜侵犯相当常见,但多见于ⅢB和Ⅳ期患者,以胸部症状为首发表现者仅占3.0%~5.0%[1],常易引起误诊。本文报告1例原发性和5例继发性肺胸膜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见附表。1.2临床表现首起症状咳嗽5例(除例4外),胸痛3例(其中2例为胸腔积液),少量咳血2例(例2、6),2例病程中出现咯血。胸闷气急2例(例4、5)。除例1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外,起病均有发热。入院体检4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和腋下均肿大者2例(例3、5),例4单为腋下、例6单…  相似文献   

19.
恶性淋巴瘤(ML)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小儿病死率第三位。根据恶性淋巴瘤的生物特性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小儿以NHL多见。现将我院1985年6月~1995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28例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恶性淋巴瘤28例,其中HD11例,NHL17例。男22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3.7:1。年龄2~13岁,其中2~5岁4例,6~13岁24例。6~13岁为高发年龄组,占85.7%。1.2临床表现与误诊误治恶性淋巴瘤28例中,有16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占5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年至2007年期间收治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上肠部不适感、黑便或腹部肿块,术前误诊8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后病理分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