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135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观察MP-IgM抗体阳性率及年龄的分布情况。结果469例患儿中有135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8.78%,其中0~1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且病后第4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11.11%明显低于病后第2周、第3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53.33%、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上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比较高,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为儿童MP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结果分析的6878例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为34.04%,其中女患儿的阳性率39.46%明显高于男患儿30.63%,不同年龄段中,小于1岁患儿的MP阳性率最低,为5.51%,而8-14岁患儿的MP阳性率最高,为55.59%。不同季节,结果也有差异,以冬季阳性率较其他三个季节最高。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差异,好发于秋、冬季的学龄儿童。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做好MPIgM抗体的检测,提升临床诊疗的及时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与儿童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病房46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抗体效价,比较不同月份、不同年龄及不同临床表现的患儿的MP-IgM阳性率。结果464例患儿中211例MP-IgM为阳性,占住院总人数的45%,一年中12月、1月是MP感染的高峰季节,其阳性率分别为60%和58.3%(χ2=20.03,P<0.05);随着年龄增长,MP感染阳性率增高,10~14岁儿童MP阳性率高达75%,而1岁以下婴儿MP阳性率仅为13.3%(χ2=72.6,P<0.001);支气管哮喘患儿中MP-IgM阳性率最高,为64.5%(χ2=24.5,P<0.001)。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该病原体是目前儿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分析5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结果,并与38倒反复呼吸道感染,无喘息症状的支气管炎患儿和32例健康体检患儿对比,探讨喘息症状与M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58例患儿中14例MP - IgM检测呈阳性,阳性率24.1%,对照组38例患儿中4例MP - IgM呈阳性,阳性率10.5%,x2 =25.44,P<0.05,32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中1例MP - IgM呈阳性,阳性率3.1%,x2=28.08,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具有相关性,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新新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52-255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抗体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在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5月间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1岁12例,1~<4岁37例,4~<8岁21例,≥8岁10例),测定MP-IgG、MP-DNA、MP-IgM.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MP-IgG、MP-DNA、MP-IgM阳性率,分析各指标单一与联合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价值.结果:4~<8岁组和≥8岁组MP-IgG、MP-DNA阳性率高于<1岁组、1~<4岁组,MP-IgM阳性率高于<1岁组,MP-IgM阳性率低于1~<4岁组.1~<4岁组阳性率高于<1岁组.4~<8岁组与≥8岁组MP-IgG、MP-DNA、MP-IgM阳性率和<1岁组、与1~<4岁组MP-IgG、MP-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gG+MP-DNA+MP-IgM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AUC为0.77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6%、96.21%,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结论:不同年龄段患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同,会影响MP的免疫应答,MP-IgG、MP-DNA、MP-IgM联合诊断能够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规律,提高对小儿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7月750例呼吸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调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情况。结果呼吸道患儿抗-Mp-IgM阳性率为54.9%,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47.6%和65.2%,男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0.01)。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小儿MP肺炎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因此对于疑似患儿常规检测MP-IgM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性别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秀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71-72,8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在不同年龄、性别儿童中的差异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II),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炎患儿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对不同年龄及性别MP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受检人数4254例,MP抗体阳性率为40.4%。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阳性率有明显区别。0~1岁婴儿期MP感染率为7.7%;1~3岁组幼儿MP感染率为40.7%;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率为48.1%;7~14岁学龄期MP感染率为49.2%。0~1岁组MP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5295,P0.01)。而且0~1岁婴儿期MP感染者血清抗体滴度明显低于1岁以上患儿。男、女性肺炎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6.4%、4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865,P0.01)。结论 MP感染率随着肺炎患儿的年龄增长而增高,而且女性肺炎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9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86例检测出MP-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5%。其中0~1岁、1~3岁、3~6岁、6~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7%、29.8%、37.6%、34.0%;病后第2周抗体出现阳性151例,占52.8%,病后第3周抗体出现阳性91例,占31.8%,病后第4周阳性44例,占15.4%。结论: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1岁以上儿童。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炎体肺炎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分布规律,探讨明胶颗粒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用明胶颗粒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结果 本院7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IgM阳性率为31.22%,其中0-3岁组、4-7岁组、8-12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1.70%、35.08%、41.30%.随年龄增长,抗MP-I gM阳性率逐渐增加.患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好发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明胶颗粒法检测MP-IgM简便快捷,敏感度高,可作为MP感染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0.
彭俊凤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7):130-131
目的通过调查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61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MP-IgM抗体检测。结果1611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693例,阳性率为43.02%。0~3岁、4~6岁、7~13岁年龄段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43.84%、43.09%、39.63%。4个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50.45%、49.68%、39.60%、34.53%,其中1和4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和2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3和4季度。结论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MP,有低龄化发展趋势;1和2季度MP感染检出率明显增高,可能与季节和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1611例儿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与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12月 161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1611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693例,阳性率为43.02%。2008年0-3岁、4-6岁、7-13岁各不同年龄组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43.84%、43.09%、39.63%。一、二、三、四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31.05%,59.25%,43.92%,34.5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二、三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三、四季度(P〈0.01)。结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有低龄化发展趋势;2008年一、二季度MP感染检出率明显增高,可能与季节和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群  欧维琳  李雄  杨方源  彭娟 《华夏医学》2012,25(3):323-325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MP)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2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58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阳性率28.2%,健康儿童MP-IgM阳性率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儿童可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结论:MP感染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朱桂芳  汤利  刘晓青  赵骄宜 《吉林医学》2013,34(22):4464-4465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50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了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测定,并分析了MP感染与慢性咳嗽患儿年龄的关系。结果:观察组50例患儿中有27例患儿MP-IgM抗体测定为阳性,占54%;对照组患儿中有3例MP-IgM抗体测定为阳性,占6%。观察组的MP-IgM抗体测定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1,P<0.001)。1~3岁患儿的MP-IgM抗体测定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感染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慢性咳嗽患儿应进行MP-IgM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本院儿科确诊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MP肺炎的高发期为秋冬季(83例,67.5%),高发年龄段为2~3岁共62例(50.4%).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咳嗽87例占70.7%,实验室诊断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110例,阳性率达到89.4%.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对肺外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小儿MP肺炎检测MP-IgM阳性率高,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对肺外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在昆明的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的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11 473例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近5 a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共有11 47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支原体抗体检测,MP阳性数为2 952例,阳性率为25.73%,男性患儿阳性率21.89%,女性患儿阳性率30.87%,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冬季阳性率为28.41%,春季其次为28.24%,秋季最低为23.07%;0~1岁年龄阳性率最低为9.86%,其次为1~3岁年龄段和4~6岁年龄阳性率,>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为30.43%,趋势χ2检验χ2 = 178.208,P<0.001,可见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间比较,2011年MP阳性率最高为33.75%,与其他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曾有MP感染流行,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感染的高峰期春季和冬季,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儿童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403例呼吸道感染3~7 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快速培养,同时用设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 403例呼吸道感染息儿咽拭子标本中MP快速培养阳性88例,阳性率为21.8%;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阳性40例,阳性率9.92%.对两种方法作对比分析,病程早期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远高于被动凝集法.结论 MP快速培养法简便、快速、无创伤,对儿童MP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适合一般实验室推广应用,可作为诊断MP感染的首选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和CRP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本院1 30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MP-IgM和CR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05例患儿MP-IgM阳性率为37.39%;MP-IgM以春冬季阳性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1.25%和42.37%;01岁患儿阳性率最低,为16.22%,41岁患儿阳性率最低,为16.22%,46岁阳性率最高,为42.58%,多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春季和冬季的MP-IgM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夏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6岁阳性率最高,为42.58%,多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春季和冬季的MP-IgM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夏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1岁组MP-IgM的检出率明显低于41岁组MP-IgM的检出率明显低于46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P感染儿童CRP阳性率明显低于非MP感染者。结论 MP感染有季节性差异,一般以春冬为主,患儿以学龄前儿童为主,CRP可以作为MP感染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抗MP-IgM),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及早期治疗,缩短病程.方法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结果177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MP-IgM阳性389例,检出率为21.9%.年龄<3岁、3~6岁、6~13岁3个年龄组患儿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5%(147/1 012),30.5%(139/456)和33.9%(103/304).取8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支原体诊断标准有的205例,抗MP-IgM阳性156例,阳性率为76.1%;不符合诊断标准的655例中,抗MP-IgM阳性仅为26例,假阳性率为4.0%.两组经统计χ2=48.2,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快捷、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MP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347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 4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方法运用微粒凝集试验,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结果3 470例患儿中检测出1 054例MP-IgM呈阳性,检出率为30.37%,其中男622例,女432例,0~2岁组、3~6岁组和6~14岁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60%、43.16%和50.79%;男女阳性检出率之间和各年龄组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MP感染以3~14岁感染率较高,微粒凝集试验检测血清MP-Ig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患儿的不同病程进行动态检测,可提高MP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喘息发作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病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住院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尤其是喘息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2003~2007年呼吸道疾病患儿,查血MP-IgM抗体检测肺炎支原体,对检测标本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42份标本中,非喘息性疾病1524例,喘息性疾病718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232例,占标本例数的10.4%,其中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154例,占标本例数的21.5%,非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78例,占标本例数的5.2%;而且喘息性疾病患儿MP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结论 MP可能是2003~2007年南阳市喘息性疾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具有年龄和病种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