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硼对高强度弹簧钢脱碳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弹簧表面形成脱碳层将恶化其疲劳性能,因此要求弹簧钢具有低的脱碳敏感性。研究了不同硼含量(0.0006%~0.0027%)对中碳高强度弹簧钢脱碳敏感性的影响。采用等温处理和等时处理研究了含硼中碳弹簧钢和作为对比的60Si2Mn钢的脱碳层深度和氧化失重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钢的脱碳层深度和氧化失重量均随硼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这表明,钢中添加微量硼能够抑制弹簧钢的氧化和脱碳。硼的这种良好作用主要与其在原奥氏体晶界的偏聚有关。含硼中碳弹簧钢的氧化和脱碳敏感性明显低于所对比的60Si2Mn钢,这除了与硼抑制钢的氧化和脱碳的作用有关外,前者较低的碳含量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弹簧钢标准JJSG4801~84中SUP6、SUP7是Si—Mn钢,特别是高Si的SUP7,主要用于高应力的悬挂弹簧。SUP9、SUP9A,是Mn—Cr钢,因其淬透性好而用于较粗的悬挂弹簧。SUP10是Cr—V钢,韧性好,是用于使用条件恶劣情况下的弹簧用钢。SUP11A是对S∩P9进(?)硼处理的弹簧钢,具有很好的淬透性,用于粗到75mm(扁钢50mm)的粗弹簧。SUP12是Si—Cr钢,抗回火性好、抗脱碳性好,用于高应力悬挂弹簧。SUP13是Cr—Mo钢,淬透性非常好,用于直径超过75mm的超大型弹簧。  相似文献   

3.
 采用金相法测量了不同铌含量的弹簧钢60Si2Mn的脱碳层深度,系统研究了铌及其含量对60Si2Mn弹簧钢表面脱碳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铌元素可以有效降低60Si2Mn的脱碳敏感性,但脱碳层深度并未随铌含量的微量增加而降低。利用Thermo-Calc DICTRA软件对不同温度下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进行了计算,考虑了铌及其他合金元素对碳的扩散影响。通过菲克第二定律获得了试验钢中脱碳层深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实测值相吻合。为研究其他微合金元素对脱碳层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成薰  王明义 《江西冶金》1989,9(1):25-30
我国汽车钢板弹簧过去普遍采用硅锰弹簧钢(60Si_2Mn,55Si_2Mn),它存在着淬透性不足,脱碳倾向严重等缺点。55SiMnVB钢种减少了硅元素的含量,加入微量的硼和少量钒,对提高回火稳定性,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度与韧性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也相对提高了弯曲疲劳强度。 单面双槽弹簧扁钢(图1),是将承压面开二条槽子,使断面中性线移向承拉面,  相似文献   

5.
V-N微合金化钢筋中钒的析出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氮对含钒微合金化钢筋中钒的析出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氮钒钢中,大部分钒固溶于铁素体基体,比例高达565,只有35.5%钒形成V(C,N);高氮钒钢中,70%的钒析出形成V(C,N),只有20%的钒因溶于基体,钢氮还减小了V(C,N)颗粒尺寸,明显增加细小V(C,N)析出相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6.
高氮钒微合金化钢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茂森  孙卫华  秦孝海 《钢铁》2000,35(11):47-50
主要介绍在20MnSiV钢中,加入钒铁VFe(51.6%V)及美国钒公司的专利产品富氮钒合金VN12(80%V,12%N)的对比试验,研究了钒、氮复合微合金化对钢筋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采用钒铁及富氮钒合金微合金化时,钢筋中钒含量的节约及其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本案目的是探讨通过钒微合金化及适当配用基本合金成分生产低碳贝氏体,使热轧带钢钢和屈服强度达到高于600MPa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实验室研究所选工艺条件以及碳和氮含量均与一般电炉所炼钢(最终含碳量0.04%及氮含量0.010%——均为重量百分数)经传统或紧凑式轧机轧成8mm热轧带钢生产条件相同。实验表明,只有采用1.4%锰,1.O%铬及0.25%钼(均为重量百分数)这样的基本合金成分才能在400℃温度下卷取中形成全贝氏体金相组织。决定热轧带钢钢种贝氏体强度的关键因素,首先是贝氏体转变温度,其次是对高密度位错贝氏体中铁素体回复的阻止。研究结果证明,钒微合金化能有效阻止贝氏体的铁素体回复,从而保持原生贝氏体强度。其中主要原因是位错结构上的细钒碳氮化物沉淀物阻止贝氏体中马氏体回复,实际沉淀强化只起很小的作用。在0.08%V加0.010%-0.02%N时,屈服强度高达750—790blPa,而不加钒的对照钢在其它成分相同条件下仅为680MPa。在将铬含量增加至2%时屈服强度达到840—880MPa。这要归功于基本合金元素水平较高,使贝氏体转变温度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济钢20MnSiV、16MnV钢中,加入钒铁合金VFe(51.6%V)及美国钒公司提供的专利产品富氮钒合金VN12(80%V,12%N)的对比试验,研究了钒、氮复合微合金化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采用钒铁及富氮钒合金微合金化时,钢中钒含量的差别及其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抽油杆用超高强度贝氏体非调质钢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所研制的新型超高强度非调质贝氏体钢为唐山钢铁公司开发的低碳Mn-Mo系V-Ti微合金化非调贝氏体钢FG20的改型钢种,新型钢主要成分(%)为:<0.16C,1.0-2.0Mn,1.0-3.0Si,1.0-2.5Cr,0.1-0.3Mo,0.05-0.10V,0.03-0.06Ti,该钢热轧材经580℃回火后,强度极限为1020-1100Mpa,延伸率大于12%。  相似文献   

10.
高强耐候钢YQ450NQR1钒氮微合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家胜  沈厚发  刘明 《钢铁》2017,52(5):87-93
 钒氮微合金化是高强耐候钢YQ450NQR1强化屈服强度的重要途径。钒氮微合金化对高强耐候钢YQ450NQR1性能的影响主要由钒和氮两部分构成,其中钒产生晶粒细化、析出强化的主要作用,氮强化钒的作用。通过高强耐候钢YQ450NQR1的钒氮积[w(V)·w(N)]研究,发现钒和氮质量分数的增加均可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同时钒和氮也呈乘积的方式对屈服强度产生影响。为保证高强耐候钢YQ450NQR1的屈服强度达到465 MPa,要求钒氮积[w(V)·w(N)]达到0.001 44以上。为提高连铸坯的高温塑性,降低铸坯裂纹发生的敏感性,氮质量分数需控制为0.012%~0.014%。  相似文献   

11.
VN合金化对20MnSiV钢筋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研究了VN合金化和Fe-V合金化的20MnSiV钢筋钢的显微组织和钒析出物。结果表明:用VN合金化的20MnSiV钢筋钢的铁素体量较多,珠光体量较少;钒析出物的量明显较多。顶计用vN合金生产的20MnSiV钢筋钢将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较低的冲击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淬火温度、冷却方式、回火温度和回火次数对高碳高钒高速钢轧辊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盐冷高速钢轧辊具有优良的淬透性。不易出现裂纹.辊面硬度高而且均匀,耐磨性好.和高铬铸铁轧辊相比,高速钢轧辊寿命提高8.4倍。  相似文献   

13.
VN合金在非调质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VN合金在F35MnVN钢中应用,对钒、氮的作用和钢水增氮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发挥钒的作用,应增加含钒非调质钢中氮的含量;加氮的最好办法是采用VN合金。  相似文献   

14.
大截面汽车板簧用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元  李俊涛  孙怀安 《钢铁》1999,34(3):58-62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碳,硅,锰,钒对弹簧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硅含量提高,钢的搞弹减性增加,含2%Si是必要的;铬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弹减性不利;添加少量钒使钢的抗弹减性显著改善,且在480-0520℃回火引起明显的析出硬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钒微合金化的强化作用原理及工艺改进,用钒氮合金代替普通钒铁合金冶炼HRB400钢,通过对微合金化工艺改进前后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的对比,钢材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钒对弹簧钢35SiMnB淬透性和等温转变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鸣图  李志刚 《特殊钢》2001,22(6):13-14
试验研究了含钒的35SiMnVB和不含钒的35SiMnB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和淬透性曲线,结果表明,微量钒可显著提高35SiMnB弹簧钢的淬透性,这与钒有利于发挥硼对钢淬透性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硼对高强度弹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聂义宏  惠卫军  董瀚  时捷  傅万堂 《钢铁》2004,39(5):51-54,58
研究了不同含量硼元素(0.0006%~0.0027%)对中碳高强度弹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硼能够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且不同硼含量试验钢的淬透性无明显差别。适当提高钢中的硼含量,试验钢的强度虽有所降低,然而其冲击韧性却得到明显提高。在相同的硬度水平下,随着钢中硼含量的增加,以鲍辛格扭转试验所获得的逆回曲线面积所表征的试验钢的弹减抗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碳CrMo低合金钢作为一种耐磨材料广泛应用于球磨机衬板,但因其淬透性有限,限制了其在大型衬板上的使用,通过研究硅,锰含量对中碳CrMo低合金钢淬透性的影响,发现适当设计硅,锰含量可使该钢种的耐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朱淑兰  刘长波  陈平 《鞍钢技术》2002,(5):66-68,70
在不增加贵重合金元素的前提下,设计的中碳钢SiCrMnMo成分具有足够的淬透性和淬硬性,经中温回火处理,具有硬度和韧性的良好配合.经试验,在有效厚度超过110mm、重约700kg的大型球磨机衬板上实际应用,耐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