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她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至父亲跟前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有飞扬的得意。然而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
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  相似文献   

3.
父母的回归     
杨双丽 《初中生》2004,(9M):28-29
欣的父母离婚了,欣跟了父亲。从那时起,欣恨父亲。是他,拆散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是他,让她没有了母爱。她把一切过错都推给了父亲,从此,她与父亲水火不容。  相似文献   

4.
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相似文献   

5.
一个女儿在父亲面前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说她不知道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似乎一个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父亲先往三口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一会儿,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口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口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口锅里放入磨成粉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干什么。大约20分钟后,父亲将火熄了,把胡萝卜捞起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起放入另…  相似文献   

6.
心态的力量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的父亲把她带进厨房,分别在三个锅里放入胡萝卜、鸡蛋、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  相似文献   

7.
1928年,胡和生出生在南京一个艺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她从小聪明好学,祖父和父亲特别喜欢她,读小学和中学时,她文理皆优,这对她后来研究数学很有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十五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第一次展现出了在台球方面过人的才华,所有的人都被她出众的天赋震撼了。经过慎重思考,她的父亲决定为她办理退学手续,带她开始在全国各地拜师求学。从那之后,她便在父亲的带领下四处漂泊。父亲给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从清晨四点就必须起床训绦。每天最少要趴在台球桌上十五个小时。不知道多少次,年少的她累得腰酸背痛,双膝酸软,躲在床上偷偷流泪。[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场景,虽然已过去二十多年了,李桂娥至今难忘。记得那是1982年10月的一天,那是她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是父亲赶着牲口驮着行李走了二十多里崎岖的山路,把她送到艾河滩小学的。在帮她安顿好行李后,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闺女,咱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一行,就要好好地教,千万不要误了人家孩子的前程啊!”告别时,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  相似文献   

10.
敬畏生命     
在美国加州有一个四岁小女孩,她的父亲有一台大卡车,她的父亲非常喜欢那台卡车,总是为那台车做全套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  相似文献   

11.
?日前,笔者读到一篇题为《为付女儿学费,父亲卖房无家可归》的文章。那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有个姓李的女孩,1999年考上了大学,但3万元的学费让她发愁。李某的父母于10年前离婚,当时她被判给了母亲。母亲下岗多年,靠着打零工供养女儿读到高中。父亲离婚后重新组建了家庭,并且已有了多个孩子。李某找父亲讨要学费,父亲由于生活艰难,也无力承担女儿高额的学费,就劝她放弃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并给了她2300元钱,好让她学门手艺。学费没有拿到,李某便把父亲告上了法庭,法院…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人生     
杨凯 《现代语文》2004,(3):40-40
一个女孩和她的父亲在球场玩。突然父亲把球捧在手里问女孩:“孩子,你说是这个球大还是太阳大呢?”女孩眯着眼,看了看高高挂在天上的太阳,又看了看父亲手中的球,眨眨眼睛指着球说:“球大.对吗?”父亲说:“可能对吧。”女孩问她父亲为什么,父亲没有回答。  相似文献   

13.
王艳是个不幸的孩子,小时候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从垃圾堆中捡来的——父亲王国林从来都是这样对她说的。其实.她是王国林的亲生女儿,王艳没有母亲.母亲抛弃了她和她的父亲王国林,原因很简单.只有80厘米高的王国林关掉了赖以生存的裁缝铺。  相似文献   

14.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忽然他说:“我能摸得着咱家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就反问:“你说什么?”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能摸得着咱家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仰头看看天花板。将近4米高的天花板,父亲能摸得到?她怎么也不相信。父亲笑笑,得意地说:“…  相似文献   

15.
有个女孩一直抱怨父亲对她太严厉,从小到大,父亲没抱过她几次。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时,她却要自己洗衣服,还要帮母亲干家务。读中学时,她甚至已想不起来父亲什么时候对她笑过了。住校后,她心里很高兴,终于可以不必面对父亲了,也可以少让父亲生些气。她一直认为因为自己是女孩,父亲才对她冷漠的,她知道父亲想要个儿子。她每周回一次家,家离学校不算远,步行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每次从家返校时天已擦黑,没有公交车,她步行。第一次时母亲不放心她一个人走,便让父亲去送她,当她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父亲时,父亲却说:“街上的路灯都亮着,…  相似文献   

16.
张世普 《成长》2007,(4):50-51
她长得十分清秀,美中不足的是嘴角有一粒非常扎眼的黑痣。她却觉得这痣使她更显妩媚,使她的美显出特色,另具一番风韵。于是她心中就产生了一个梦想:成为一个世界超级名模。然而,一家6口只靠父亲微薄的薪水度日,父亲根本没有能力为她买化妆品、时装杂志和昂贵的服饰。  相似文献   

17.
女儿在读四年级,成绩中上等。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在做完功课后对我说:“爸爸,和我玩玩吧。”在得到我的同意后,她兴高采烈地摆上象棋或拿出扑克,或是和我背唐诗、说谚语,谈同学、说老师。久之,她会告诉我任何她知道的事,哪怕你再忙,她总会像跟屁虫似的跟在你后面说。我也常常在睡觉前坐在她床前和她谈学习、话未来。又想起了另外一则小故事:一位父亲常常早出晚归,与儿子难得有时间在一起。一日,儿子等父亲归来,问父亲:“您一小时挣多少钱?”“10美元。”“那么,请您借我1美元。”父亲当即掏出1美元给儿子。儿子赶忙跑回自己…  相似文献   

18.
少女、丁香树和伞文监森成图\钟奇手术已经能够使她重新站立和行走了,医生告诉她父亲。她听了没有惊喜,心中只有一丝淡淡流水落花般的惆怅和辛酸。她坐在轮椅上已整整两年了。她知道,为给她求医,家里已入不敷出,债台高筑。两年里,父亲已戒了烟,戒了酒,戒了肉,甚...  相似文献   

19.
主要内容:加工素材,多维构思师:上次我到育才中学听课,一位高三的语文老师在上公开课《百合花》时,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十八岁时,她父亲生病住院。一天她去看望父亲,听了父亲的许多话语后,她说:“我想买一条墨绿色乔其沙裙子,还差五元钱。”后来,她就回到了学校。没过几天,正好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她在电话里得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她赶紧跑到医院,病房里空荡荡的,在万分悲痛的时刻,发现病床旁的柜子上放着一张崭新的五元钱币。听了这样一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如何把这个故事写成作文?用什么体裁?选怎样的角度?定个什么…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脆弱与苍凉似乎与生俱来。她出生名门,祖上是赫赫有名的李鸿章和张佩纶,而她却正赶上这个名门世家的衰落之际。年幼的她经历了一个家族的大起大落,又在父母不和、家庭纷争之中,饱尝人间冷暖,经历过母亲的出走,挨过父亲的毒打,在好容易逃出了父亲的家,又因为开销问题与母亲产生矛盾。她不仅在家中深切的体会到人心不古、世态炎凉,她所处的那个新旧交替的动荡的时代.也让她从骨子里感到苍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