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轴线起爆式螺线管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理论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轴线起爆式螺线管型爆磁压缩发生器进行了理论模型研究,建立了爆炸管的一维爆轰驱动模型、螺线管内空间磁场强度分布模型、爆炸管外表面磁压力模型和发生器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等,对此类发生器的物理过程进行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零维数值模拟程序CEMG 1.0,利用该程序分别对四种不同模型参数的发生器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参数优化,并对其中一模型发生器爆炸管外表面的磁压力及其引起的剩余电感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剩余电感与初始输入条件及负载电感的关系,从而得到该模型的输出性能极限。对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实例验算证明。  相似文献   

2.
 基于任意拉氏- 欧拉方法的2维磁流体力学程序APMFCG被用于简单绕制的螺旋型爆磁压缩脉冲发生器动力学过程的模拟,给出了德克萨斯技术大学简单绕制的爆磁压缩发生器数值计算结果,输出电流和线圈电感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基本吻合。该程序也用于研究由于种子电流的不同所导致的欧姆电阻非线性效应对爆磁压缩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程序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刘伟  孙奇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19(12):2108-2112
 以间接馈电的两级螺旋型爆磁压缩发生器为初始功率源,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编制了一个螺旋型爆磁压缩脉冲功率源计算程序BCYSSYS。利用该程序对04型爆磁压缩发生器驱动电感负载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吻合;对该发生器驱动电容负载进行了计算。同时利用铜金属丝电爆炸过程中电阻率与比作用量的关系数据表,对爆磁压缩发生器驱动含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电感储能脉冲功率调节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4.
 根据磁场、电流密度和感应电流的解析公式研制了爆炸磁通压缩发生器充电和爆磁压缩过程的计算程序MFCG Ⅱ。在相同条件下用该程序和二维磁流体力学程序MFCG Ⅰ分别计算相同模型所得结果符合较好。因此用MFCG Ⅱ可分析、解释MFCG实验中有关的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间接馈电柱-锥级联爆磁压缩发生器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间接馈电、两级级联柱-锥构型的爆磁压缩发生器的物理特性,发展了描述爆磁压缩物理过程的2维爆轰磁流体力学程序——MFCG(Ⅴ),并用其分析、计算了一系列模型。通过将计算结果与柱-柱构型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柱-锥构型更有利于功率放大:在同样的输出电流条件下,不仅爆磁压缩的时间缩短,而且输出功率也相应地增加。MFCG(Ⅴ)程序的建立以及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柱-锥构型的爆磁压缩发生器物理过程的认识,并为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单级螺线管型爆磁压缩发生器运行期间的电路方程,得到了回路电流表达式。采用0维电路模型计算电路参数,得到了电感和电阻计算公式。根据等效电路方程和电路参数计算公式,编写了一套计算编码,计算发生器充电过程和运行过程中发生器电路参数、内部电压、输出电流和能量、导线电导率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该计算模型能准确预测单级螺线管型爆磁压缩发生器性能,对发生器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螺旋型爆磁压缩脉冲功率源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间接馈电的两级螺旋型爆磁压缩发生器为初始功率源,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编制了一个螺旋型爆磁压缩脉冲功率源计算程序BCYSSYS。利用该程序对04型爆磁压缩发生器驱动电感负载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吻合;对该发生器驱动电容负载进行了计算。同时利用铜金属丝电爆炸过程中电阻率与比作用量的关系数据表,对爆磁压缩发生器驱动含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电感储能脉冲功率调节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流和磁扩散方程,讨论了螺旋型爆磁压缩脉冲发生器(MFCG)中的电阻与磁通损耗问题,将相关的接触电阻模型、欧姆电阻的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模型具体应用到2维爆轰磁流体力学程序MF-CG-Ⅳ中,进一步完善了程序的物理功能。并选用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简单绕制的螺旋型爆磁压缩脉冲发生器的实验结果对新增模块进行了考证,计算结果符合物理规律,且与实验测量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间接馈电柱-锥级联爆磁压缩发生器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间接馈电、两级级联柱-锥构型的爆磁压缩发生器的物理特性,发展了描述爆磁压缩物理过程的2维爆轰磁流体力学程序——MFCG(Ⅴ),并用其分析、计算了一系列模型。通过将计算结果与柱-柱构型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柱-锥构型更有利于功率放大:在同样的输出电流条件下,不仅爆磁压缩的时间缩短,而且输出功率也相应地增加。MFCG(Ⅴ)程序的建立以及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柱-锥构型的爆磁压缩发生器物理过程的认识,并为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等效电路模型下的螺线圈型爆磁压缩脉冲功率源计算程序BCYSSYS,通过参数选择,设计了一种两级螺线圈型爆磁压缩发生器(08型),并进行了电感性负载实验。该发生器在输入2 kJ的初始能量条件下,能在3 μH电感性负载上输出220 kA的电流,输出能量72 kJ,有效脉宽约21 μs,并将实验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等效电路模型程序用于该类型发生器参数设计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磁场、流函数和感应电流的解析公式,研制了间接馈电爆磁压缩发生器充电和爆磁压缩过程计算程序MFCGⅢ。用MFCGⅢ计算了实验模型,其结果与测试结果符合较好。因此MFCGⅢ可对实验提供优化设计,并且可分析、解释MFCG实验中有关的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的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柱二维坐标系中,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摇摆器内电子模拟方程组、光场方程组和无源区(不含摇摆器区)经非自适应方法变换后的无源旁轴波动方程并设计了相应的程序R_2D。用该程序计算的数值结果表明,在有源条件下二维数值模拟结果与高斯光束近似下的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取完全相同的计算条件R-2D程序与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LANL)的FELEX程序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初步认为LANL实验数据的物理图象合理,数值结果基本可信;最后给出北京自由电子激光器(BFEL)的一些物理数据。  相似文献   

14.
轴线起爆螺旋型爆磁压缩发生器2维简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Maxwell 方程,建立了轴线起爆螺旋型爆磁压缩发生器(AMFCG)的2维简化理论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得出了AMFCG中简易磁通表达式,并将等效电路方程与磁通表示结合起来。选用3组不同的几何参数,模拟计算了金属爆炸管在爆轰驱动下的径向膨胀过程,给出AMFCG初始电感、输出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AMFCG内部磁压、爆轰压及磁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Shielding for a D–T sealed neutron generator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the MCNP5 Monte Carlo radiation transport code. The neutron generator will be used in field for the detection of explosives, landmines, drugs and other ‘threat’ material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etection of buried objects was started by studying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for different geometr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周期永磁聚焦电子注性能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全三维电磁场粒子模拟程序MAFIA建立了行波管周期永磁聚焦系统模型,计算了磁系统中的磁场分布和静态电子注传输特性。分析了周期永磁系统聚焦电子注传输特性,并重点讨论了磁场强度、磁场端部效应和横向速度分布对电子注聚焦性能的影响。为周期永磁聚焦系统的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7.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the 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ar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a graphical design/simulation code for explosive flux compression generators (FCGs). “FCGSCA” is written in FORTRAN and Visual Basic and targets the Windows O/S (Microsoft, Chicago, IL). Basic physics principles and well-known circuit analysis techniques simulate generator-to-load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FCGSCA incorporates an armature/stator inductance model, a “flux-loss” model, and a fairly detailed treatment of the stator winding resistance. FCGSCA includes a capability for modeling transformer coupling and fuze switching as part of various load configurations; additionally, the user can view overlays of time-history plots from one- or two-parameter variation studies. With reasonable costs in fidelity, this approximation permits quick system-level simulations that expedite FC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Herein, we primarily explain the ease-of-use of the FCGSCA interface and report on some benchmarking against the “Ranchito” generator that has been designed and tested by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LAN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