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病区备用药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堵塞药品管理漏洞,防范用药错误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健全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标识醒目并分类管理病区备用药品等。结果病区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加强病区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能提升病区药品管理水平,降低药品不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方法提高老年病房备用药品管理水平的作用。方法对老年病房备用药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集束化管理策略方案并实施,包括确定老年科常备药和亚专科备药管理目录,加强特殊药品管理,统一制作药品标识,落实药物效期管理等。结果老年病房药品管理质控得分由实施前的(90.71±0.69)分提升至(95.00±1.52)分(P0.05)。结论运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加强病区备用药品的规范管理,能提升病区药品管理水平,降低药品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神经科ICU备用药品规范化管理,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KTQ认证体系中的PDCA质量管理方式对神经科ICU备用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随着药品规范化管理的持续推进,病区药品检查得分逐月提高,护士对药品管理的满意率达96.30%~100%。结论通过对病区备用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规范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用药安全性。方法在病区成立专项小组,在专业药师的指导下制定病区高危药品目录,完善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对护士实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结果护士高危药品知识知晓率、医生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临床使用高危药品的不良事件由管理前的11例次/年降至4例次/年。结论规范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可有效降低高危药品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病区抢救车中备用药品是从病区药房、输液库房领回的药品,若管理或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笔者在对药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药品应用频次相对较低,经补充后的药品又因厂家、批号不同,有效期也不同,且药品因无原包装其有效期无法确定.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药品失效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5S管理法规范病区冰箱管理,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方法通过现场查检的方式对医院44个病区的冰箱进行现场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5S管理方法。结果 5S管理1年后,病区冰箱管理10项检查合格率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均P0.01),由冰箱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差错降至0。结论 5S规范化管理病区冰箱,可提高冰箱药品管理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差错。  相似文献   

7.
病区护士主要承担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但是她们也是药品治疗和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这就要求她们必须懂得《药品管理法》,必须掌握”药品管理”的内容和知识,依照要求把病区药物管理好,用好,不断更新药物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保证病区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院病区高危药品多科联合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实施多科联合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由护理部、药剂科、医务科和信息科组成的高危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完善高危药品目录,制定专科药物管理手册,统一药品警示标识,增设计算机管理屏障,规范高危药品使用流程,并组织医务人员培训等。结果实施1年后护士高危药品知识考试合格率显著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管理缺陷率显著降低(均P0.01);实施1年后高危药品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为0。结论多科联合能发挥各专科自身优势,强化团队协作,提高基层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鲁桂鸣  朱江 《护理学杂志》2008,23(19):46-47
目的 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针对我院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药物混放、过期失效、标识不清、无专人管理、储存不当等问题.采取组织学习.掌握药品管理知识、建立有效期登记本、按照药品储存要求严格存放、专人管理,严格交班、固定基数,及时更新等管理改进措施.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改进管理措施后药物混放、过期失效、标识不清、无专人管理、储存不当5项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 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针对我院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药物混放、过期失效、标识不清、无专人管理、储存不当等问题。采取组织学习,掌握药品管理知识、建立有效期登记本、按照药品储存要求严格存放、专人管理,严格交班、固定基数,及时更新等管理改进措施,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改进管理措施后药物混放、过期失效、标识不清、无专人管理、储存不当5项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性医院护理服务行为规范在我国优质护理病房护士中的达标情况,为制定临床护理服务行为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美国磁性医院的护士服务行为规范,自行设计临床护理服务行为规范调查表,包含6个主题、53项二级条目;抽取90名优质护理病房护士为调查对象,调查护士对上述规范的达标情况。结果 加强沟通、建立信任主题中使用简单、清楚、合适的语言,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及当发生错误时能立即改进主题中倾听:仔细聆听、询问,以便全面了解情况,避免打断他人诉述达标率最高,为98.89%;而尊重、保护患者隐私主题中按照保护隐私的规定,丢弃或销毁患者的医疗信息达标率最低,为25.56%;六大主题的优先级分析显示当发生错误时能立即改进主题居于首位。结论美国磁性医院的护士服务行为规范在我国优质护理病房护士中的总体达标情况较好,保护隐私方面尚需引起重视。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服务行为规范,加强护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普通病房护士HIV职业暴露现状及其防护行为,为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HIV职业暴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西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63名呼吸科和急诊科在职注册护士进行调查,收集护士HIV职业暴露相关信息。结果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9.4%,88.3%接受过职业危害培训。职业暴露后仅37.5%接受检查,16.7%使用病毒阻断药物治疗。HIV职业暴露后27.1%不会评估暴露情况,89.6%的护理人员没有暴露后的随访。结论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概率较高,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不到位。管理者应加大防护设施投入,对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定期、系统、规范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低手术患者交接缺陷的有效方法,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223例胃肠手术患者(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与病房科护士长联合督查,促进流程再造,细化制度,制订相关规范,手术室、病房共同参与,完成手术患者的交接;并与实施常规手术交接的223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接送患者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室与病房联合质量督查手术患者交接工作,能使多部门密切配合,提高手术患者交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促进医院整体搬迁的顺利进行,发挥护理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方法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成立搬迁管理小组,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全体护士培训,搬迁计划实施等工作。结果搬迁前的护士配置及培训工作按照项目管理工作分解如期完成,各培训考核率均为100%;搬迁前物品、物资准备到位,每例患者责任到个人;所有患者、科室物资按时顺利完成搬迁,无差错、事故或疏漏发生;搬迁毕即投入新院工作,保证了医疗、护理顺利有序进行。结论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组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交换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方法将门诊非麻醉结肠镜检查患者1 000例随机分为水交换肠镜组和注气肠镜组各500例,分别接受水交换肠镜检查和注气肠镜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检查成功率、检查前、中、后指脉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检查疼痛评分及进镜时间。结果两组检查前、中、后指脉血氧饱和度均在0.98以上,心率均为60~100次/min,水交换肠镜组控制心率的作用显著优于注气肠镜组(P0.05);水交换肠镜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注气肠镜组、进镜时间显著长于注气肠镜组(均P0.01)。结论水交换肠镜检查安全可靠,并可有效缓解结肠镜检查疼痛感。  相似文献   

16.
陈瑜  袁杨 《护理学杂志》2016,(22):97-99
阐述手术室常见迹近错误、迹近错误的管理现状及实施迹近错误上报在提高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必要性。并对迹近错误上报、管理流程提出改进方法及建议,从而规范管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和运用最佳证据,形成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处置的临床标准化流程。方法针对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处置的各个关键环节提出问题,采用计算机检索和图书馆手动检索相关证据。检索出化疗药物外渗后应急处置、冷热敷、解毒剂应用、局部涂药的相关证据,通过证据评价,结合临床现状和患儿意愿,形成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标准处置流程,对9例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患儿按照标准流程处置。结果经标准方案处置后,患儿均在48h内疼痛肿胀消失,1周内外渗局部皮肤发红硬结消失,仅1例患儿留有皮肤色素沉着,无一例患儿发生严重化疗药物外渗损伤。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减轻患儿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损伤,并促进护理人员获取和运用最佳证据,以科学的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德国汉堡大学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模式与方法,包括严格静脉治疗人员的资质认证,运用信息化的静脉治疗质控管理,严格遵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注重静脉治疗中的人文关怀等。反思我国在开展静脉治疗护理方面的困惑,提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需注重静脉治疗护士职业规划,充实静脉治疗培训资源,实现静脉治疗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