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第四章伤害预防二、跌倒/坠落(接上期)1.加强监管、使用安全产品、保证居家安全,预防儿童跌倒、坠落。科学依据:缺乏成人的看管是造成跌倒、坠落的重要危险因素。楼梯、窗户、阳台均是学龄前儿童发生跌倒、坠落的重要潜在致伤因素,婴儿使用学步车也是重要的跌倒危险因素。健康行为:(1)婴儿床、椅子、大床、沙发和其他儿童可以爬上去的装置远离窗户和阳台。(2)防护栏杆要选择竖向排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都市2019年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成都市儿童伤害监测系统中幼托机构上报的2019年学龄前儿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成都市托幼机构共报告3 371起儿童伤害事件,伤害发生率为6.16‰,男女性别比为1.82∶1。跌倒/坠落是最常见的伤害发生类型(61.32%),幼儿园(52.80%)及家中(29.10%)是伤害发生的主要地点,儿童多在进行玩耍娱乐(54.85%)时发生伤害,53.63%的受伤儿童被送往医疗门诊治疗。结论成都市2019年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因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儿童在幼儿园中玩耍娱乐时发生跌倒/坠落是最常见的伤害事件,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惠安县伤害监测中跌倒/坠落的分布特征,为制订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0年首次在惠安县哨点医院就诊的跌倒/坠落伤害病例,采用统一制定的报告卡进行报告。结果2009—2010年共收集跌倒/坠落病例4715例,占全部伤害病例的29.3%,男女性别比为1.27∶1,是0~14岁儿童和45岁及以上人群的首位伤害发生原因;跌倒/坠落的发生地点主要在家中、工业和建筑场所、学校与公共场所(41.7%、26.0%和10.3%);跌倒/坠落发生时活动主要为有偿工作、休闲活动和家务/学习(32.7%、29.7%和20.2%);1天中跌倒/坠落的发生时间集中在9—10时(30.2%)和14—16时(29.6%);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和骨折为主(40.6%和28.0%);严重程度以轻度(68.1%)为主;跌倒/坠落的结局以经治疗后回家为主(63.9%)。结论跌倒/坠落是惠安县的主要伤害原因之一,应重点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跌倒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甘肃省跌倒/坠落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甘肃省9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数据,对其中跌倒/坠落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跌倒/坠落病例6908例,占所有伤害上报病例的35.68%。跌倒/坠落是甘肃省各年龄组第1位伤害原因,5~岁组儿童、65~岁老年人、离退休人员、家务人员、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人群伤害发生原因中跌倒/坠落发生比例高于其他人群。跌倒/坠落发生高峰为8月份、10月份及上午10:00时。跌倒/坠落主要发生在休闲活动中,发生场所主要是家中、公共居住场所、学校与公共场所。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为主,下肢占伤害部位的比例最高,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伤害结局以治疗后回家为主。结论跌倒/坠落是甘肃省第1位伤害原因,儿童和老年人是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跌倒、坠落病例的发生特征,为跌倒、坠落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中医医院和永乐店医院伤害监测数据库中的9459名跌倒、坠落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跌倒发生的特征。结果在31569例医院伤害监测病例中跌倒、坠落病例为9459例,占所有医院就诊伤害病例的30.O%,其中,男性5433人次(57.4%1,女性4026人次(42.6%);年龄主要集中在25-64岁之间,占所有病例的55.8%;跌倒、坠落时间最多发生在上午9:00-10:00之间,占30.1%,7月份发生跌倒、坠落的比例最高,占9.8%;跌倒、坠落发生场所占比最高的是家中,占39.6%;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为头部,占60.9%,5-14岁的儿童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为上肢,占33.6%,15岁及以上人群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为下肢损伤,占41.1%,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坠落导致伤害的严重性也在增加。结论不同年龄组跌倒、坠落发生的特征不同,建议针对不同年龄组开展相应的跌倒预防干预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7年深圳市盐田区跌倒/坠落伤害病例分布特征,探索其空间聚集性。  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7年盐田区跌倒/坠落病例特征,应用Arcgis 10.2绘制跌倒/坠落病例专题地图,利用Geoda 1.12进行跌倒/坠落的全局、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  2017年深圳市盐田区跌倒/坠落病例共报告4 622例,占全部伤害病例28.91%;主要发生年龄段为0~15岁,占比37.19%。男女性别比1.97:1,60岁以上女性病例数多于男性;冬季高发(28.66%);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28.10%);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48.27%);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76.66%)为主;跌倒/坠落主要发生在明珠、永安、东海、大梅沙社区。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 I统计量为0.51,Z=3.29(P=0.004),说明盐田区跌倒/坠落的发生存在空间聚集性;局域自相关分析发现永安、明珠、东海和田东4个社区存在高属性值聚集(P=0.003),即跌倒/坠落发生的"热点"区域。  结论  深圳市盐田区儿童与老年女性是跌倒/坠落的重点预防人群,跌倒/坠落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频发生,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儿童意外伤害并非发生在大家印象中充满危险的户外,而是在被认为是安全港湾的家中。在中国,61.2%的儿童意外伤害是发生在家中,并且跌倒、坠落、烧伤电伤、刀和锐器伤、溺水、中毒依次成为主要的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如何让家更安全?如何排除潜藏在  相似文献   

8.
坠床与跌倒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坠床或跌倒(patient fall)是非故意事件,指人体从高处坠落到低处或在走动时突然倒地.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3的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经历坠床或跌倒,其中10%~25%发生损伤,而且大约每年有1万美国人死于坠床或跌倒;70岁以上老年人的意外死亡中2/3是坠床或跌倒导致的,而成为该人群第五大死亡原因[1].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洛阳市西工区儿童伤害的特点,为预防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2-2014年在哨点监测医院就诊的儿童伤害监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伤害监测病例3 289例,其中男童2106例,女童1183例,男、女性别比1.78:1;1-4岁伤害发生率最高,跌倒/坠落为首位伤害原因。秋季为伤害高发季节,伤害发生的两个高峰为10-11时和17-20时,伤害损伤部位主要是头部(56.37%)。伤害中以意外事故为主(94.80%),伤害发生后大部分治疗后回家。结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钝器伤及头部伤害在儿童伤害中占主要比例,应积极消除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儿童伤害的干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60岁老年人跌倒/坠落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老年人跌倒/坠落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因跌倒/坠落首次在NISS监测点医院门/急诊室就诊的≥60岁老年人病例,采用全国伤害管理软件统一录入监测数据,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年老年人跌倒/坠落病例41 073例,占该人群全部非故意伤害病例的52.81%,且该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病例性别比为0.77;女性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老年人跌倒/坠落发生高峰时间段是8:00-11:59(占全天病例的33.31%)。跌倒/坠落发生地点构成前三位是家中(55.66%)、公共居住场所(20.52%)、公路/街道(11.64%)。跌倒/坠落发生时活动的构成前两位是休闲活动(68.94%)和家务/学习(16.14%)。受伤部位构成前三位的是下肢(29.28%)、头部(24.40%)、躯干(20.04%)。跌倒/坠落造成挫伤/擦伤为主(45.76%),其次是骨折(29.52%)、扭伤/拉伤(13.28%)。跌倒/坠落伤害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64.20%),随年龄增加,中重度伤害比例逐渐增加。结论 跌倒/坠落是我国老年人伤害的主要原因,其在老年人群全部非故意伤害中的构成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跌倒/坠落预防应作为老年人伤害预防控制的优先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