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S100A4蛋白在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了解S100A4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S100A4蛋白在宫颈癌表达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100A4蛋白在15例正常宫颈组织、81例宫颈癌原发灶和24个盆腔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分析S100A4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S100A4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不表达,在宫颈鳞癌、腺癌原发灶的阳性表达率均比正常宫颈组织高(χ2分别为13.827、7.398,均P<0.05),在腺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χ2=11.689,P=0.010).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线>2cm、间质浸润深度≥1/2和治疗后复发者的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线≤2cm、间质浸润深度<1/2和治疗后无复发者(χ2分别为6.902、5.744、5.274、4.982、8.938,均P<0.05).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灶(χ2=7.206,P<0.05).结论 S100A4蛋白的表达升高与宫颈癌的进展、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可望作为宫颈癌进展、转移和预后的潜在预测指标及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100和S100A4蛋白的表达,探讨S100和S100A4在NSCL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1例非小细胞肺癌及33例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中S100和S100A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NSCLC组织中S100和S100A4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S100和S100A4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S100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而S100A4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S100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生存时间在1a内患者的S100和S100A4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1a以上者(P<0.05).在鳞癌患者中,Ⅲ期患者的S100和S100A4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S100A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在腺癌患者中,Ⅲ期患者的S100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结论 S100和S100A4可能与NSCLC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NSCLC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蛋白cyclin E和p27ki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与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65例BTCC中三种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12例正常黏膜作对比.结果 cyclin E在BTCC中阳性表达率随着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和Ki-67指数(P<0.01)的升高而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组非常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p27kip1在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Ki-67指数的增高而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cyclin E对BTCC的分化、增殖、浸润和转移可能起促进作用,而 p27kip1则对BTCC的分化、增殖、浸润和转移可能起抑制作用.两者在细胞周期进展中的共同表达失调,可能是导致BTCC发生发展和向恶性表型转化的机制之一.联合检测cyclin E、p27Kip1和Ki-67的表达对BTCC的生物学行为评价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C和VEGF-D表达与其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EGF-C和VEGF-D)蛋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MVD)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及VEGF-C和VEGF-D蛋白的表达。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VEGF-C和VEGF-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20.0%和87.0%,72.2%。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5.2±6.7和21.5±8.5。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VEGF-C和VEGF-D的阳性表达较结节性甲状腺肿明显增高。VEGF-C和VEGF-D的阳性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性相关(P<0.01)。微血管密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VEGF-C和VEGF-D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VEGF-C和VEGF-D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微血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VEGF-C和VEGF-D的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转移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aveolin-1(cav-1)与pERK1/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甲状腺腺瘤及1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av-1和pERK1/2的表达,并分析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cav-1在甲状腺腺瘤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为低表达或无表达,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阳性率为60%),且与肿瘤的包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ERK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均见表达,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v-1和pERK1/2两者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 cav-1高表达可能参与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痛的进展和转移,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与cyclin D1和PCNA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PC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些组织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D1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7^kip2和cyclin D1、p57^kip2和PCNA之间表达负相关(r=-0.429,r=-0.585,P〈0.01)。流式细胞术: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DNA含量增高,异倍体细胞增加(P〈0.01);G0/G1期细胞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增殖指数(PI)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论p57^kip2低表达与cyclin D1和PCNA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3(SKA3)、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7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SKA3和TRIM14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SKA3、TRIM1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Ⅲ期的患者癌组织SKA3、TRIM1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腺外侵犯、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病部位、TG-Ab及TPO-Ab表达情况患者癌组织SKA3、TRIM1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KA3、TRIM1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进展及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elta样配体4(DLL-4)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性。方法选取20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和评价DLL-4的表达,同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DLL-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胞浆表达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4%(112/207),DLL-4阳性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L-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显著相关;肿瘤体积大小(5 mm)、甲状腺外扩散和DLL-4阳性表达与淋巴结宏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 DLL-4过度表达与甲状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抗DLL-4治疗可能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Gli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测定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Gli1蛋白和VEGF-C的表达,同时分别用单克隆抗体CD34和D2-40标记各病理标本中的新生微血管和微淋巴管,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MVD的关系、VEGF-C阳性表达与MLVD的关系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li1蛋白阳性率、VEGF-C阳性率、MVD、MLVD分别为67.16% (45/67)、70.15% (47/67)、23.14±2.06、13.36±1.32,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分别为43.75%(14/32)、31.25%(10/32)、2.14±0.31、3.53±0.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而VEGF-C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Gli1蛋白和VEGF-C在TNM分期Ⅲ~Ⅳ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Gli1蛋白和VEGF-C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VD与MLVD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784,P< 0.01),VEGF-C阳性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r=0.529,P< 0.01),Gli1蛋白与VEGF-C阳性表达也呈正相关(r=0.586,P< 0.01).结论 Gli1蛋白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得以表达,可能参与了新生微血管的生成;VEGF-C通过介导和启动MAPK信号通路得以表达,可能参与了新生微淋巴管的形成.Gli1蛋白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Hedgehog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可能存在相关性.抑制新生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生成可能成为阻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F lt-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检测8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C及F lt-4的表达情况。结果8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VEGF-C阳性率为89.66%(78/87),F lt-4阳性率为81.61%(71/87),且VEGF-C与F lt-4表达呈正相关。VEGF-C阳性表达在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P<0.005)。随着癌细胞VEGF-C表达强度增强,F lt-4阳性脉管数也随之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F lt-4阳性脉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16.56±3.64)高于未转移组(11.82±2.89)(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高水平表达VEGF-C、F lt-4,两者表达呈正相关。F lt-4阳性脉管数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p27KIP1、p57KIP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27^KIP1、p57^KIP2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KIP1、p57^KIP2蛋白在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瘸和35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用秩和检验计算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p27^KIP1及p57^KIP2白在甲状腺癌胞核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瘸中的表达。在甲状腺癌组中,p27^KIP1及p57^KIP2蛋白在滤泡状癌胞核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髓样癌、未分化癌组;在无淋巴结转移、无组织浸润、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甲状腺癌胞核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合并淋巴结转移、组织浸润、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标本中的表达。p27^KIP1、p57^KIP2蛋白在合并淋巴结转移病例标本胞浆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p27^KIP1、p57^KIP2在甲状腺癌组织胞核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显著相关,其在甲状腺癌组织胞核中的低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在胞浆中的表达阳性则可能提示合并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细胞周期素D1和E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索E(cyclin E)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yelin D1和cyclin E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66例)和癌旁正常组织(66例)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yclin D1和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30/66),59.1%(39/6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低分化癌、肿瘤直径〉3cm组cyclin D1的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癌、肿瘤直径≤3cm组cyclin D1的表达率,cyclin E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yclin D1和cyclin E阳性率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cyclin D1和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clin D1表达阳性组的cyclin E阳性表达率高于cyclin D1表达阴性组,cyclin D1和cyclin E双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双阳性组。结论 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cyclin D1和cyclin E的过表达,提示cyclin D1和cyolin E可能是肺癌的潜在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蛋白1(MTA1)、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Gankyr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173例PTC患者术后标本作为PTC组、另选取同期手术获取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16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MTA1、Gankyrin蛋白表达,分析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中MTA1、Gankyrin蛋白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上述各项指标与PTC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 PTC组MTA1蛋白、Ganky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标本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否出现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nky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术后是否出现复发转移的PTC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A1蛋白、Gankyrin蛋白阳性表达及TNM分期为Ⅲ期+Ⅳ期是在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TA1表达与PTC恶性程度增加有关,MTA1蛋白、Gankyrin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会增大P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22,CINⅡ24,CINⅢ24)、47例宫颈浸润癌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宫颈癌形成过程中p27kip1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p27kip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27kip1蛋白在CINIII及宫颈浸润鳞癌中表达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7.1%,14.3%,显著低于宫颈正常鳞状上皮和CINⅠ、Ⅱ(分别为58.0%,65.9%,62.1%),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27kip1蛋白在不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期别、有无淋巴转移的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27kip1蛋白表达下降可能在宫颈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宫颈癌变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27kip1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胆管癌及8例正常胆管组织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胆管癌及正常胆管组织中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和87.50%,P27kip1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P27kip1蛋白的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在胆管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ER4过度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7例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ER4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ER4的过度表达率为61.4%,且HER4的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结论erbB4/HE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干预HER4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EGF、p16蛋白与CDFI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VEGF和p16的蛋白表达情况及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宏观血流情况。结果VEGF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8%)明显高于甲状腺瘤组织(24.0%),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在甲状腺滤泡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H显示: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血管结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滤泡状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16蛋白与VEGF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并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CDFI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有明显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否侵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11月的165例我院经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资料,分析结节内部回声特点、纵横比、钙化、边界、临近甲状腺包膜是否完整等超声特征,并记录有无提示颈部区域淋巴结转移。结果16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34例,患者性别、年龄、甲状腺包膜、结节周围声晕4项临床超声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因素二分类回归分析,各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结节声晕>甲状腺包膜>位置>年龄,不均匀声晕淋巴结转移率可达36.7%。结论病灶发生年龄、位置、临近甲状腺包膜完整程度、结节周围声晕情况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率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相关性,检查时应着重扫查颈部尤其中央区淋巴结,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ERK和MMP-9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168例PTC及8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ERK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PTC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pERK和MMP-9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在PTC组织中,pERK的阳性表达与UICC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包膜浸润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MMP-9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UICC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包膜浸润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ERK与MMP-9在PTC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1). 结论 pERK和MMP-9蛋白在PTC中均呈高表达,预示PTC的侵袭转移能力强和预后不良;在PTC浸润、转移等演进过程中,MMP9的作用方式可能与ERK信号途径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tochrome P450 1A1,CYP1A1)和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1(human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cell-1,HBME-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已被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蜡块标本46份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经过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取尸检后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的甲状腺组织12份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甲状腺中CYP1A1和HBME-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YP1A1和HBME-1阳性表达率观察组分别为97.73%和97.73%,对照组分别为25.00%和3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YP1A1与HBME-1均表达阳性的41份,CYP1A1阴性而HBME-1阳性的2份,CYP1A1阳性而HBME-1阴性的2份,CYP1A1与HBME-1均表达阴性为1份。结论 CYP1A1和HBME-1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可以此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