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调查女性服刑人员精神创伤的特征.方法 在湖南新路职业学校中,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471个女性服刑人员,分青少年组(年龄≤25岁)和成年组(>25岁).运用创伤性生活事件问卷(TLEQ)和访谈相结合的技术评估她们的精神创伤经历.结果 (1)90.4%的女性服刑人员至少经历1件创伤性事件,63.7%至少经历3件或以上的多重创伤.青少年组的事件数量多于成年组(平均为4和3件,P<0.01).暴力和毒品相关犯罪组的事件数量相当(平均4件),都多于经济犯罪组(2件);中学或相当教育程度者的事件数量最多(4件),大专或以上者最少(2件);未婚、离婚/丧偶2组经历的事件数量最多(4件),已婚组最少(2件),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2)最多见的创伤类型是机动车祸(46.9%)、目睹家庭暴力(46.1%)和被抢劫(38.9%).16.7%的女犯在18岁以前遭遇过性虐待.与成年组相比,青少年组经历了更多的创伤类型为被抢劫、目睹被惨打、目睹家庭暴力,以及儿童期性虐待.结论我国文化背景下,女性服刑人员的精神创伤经历相当普遍,是精神创伤的潜在受害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家庭暴力施暴者精神创伤的特征,及其与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关系.方法 在四川绵阳市某社区确立有严重躯体家庭暴力的男性施暴者50人,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结构相匹配的无家庭暴力的男性健康对照组80人.运用创伤性生活事件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技术评估他们的精神创伤经历;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评估创伤后应激症状.结果 (1)80%的施暴组至少经历3件或以上的多重创伤,高于对照组(46.2%);平均事件数量中位数多于对照组(分别为5.5和3件),均差异有显著性(x2=21.70,P=0.000;Z=3.94,P=0.003).(2)与对照组相比,施暴组经历了更多的创伤类型:亲人的突然死亡(x2=3.74)、目睹家庭暴力(x2=6.24)、被亲密伴侣殴打(x2=10.06)以及儿童期性虐待(x2=4.53~8.45),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3)施暴组IES-R总分和各亚症状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IES-R总分与创伤数量无关(P>0.05).结论 家庭暴力施暴者有相当普遍的精神创伤经历和突出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对他们进行精神创伤的筛查和相应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PTIQ)正式版进行信度分析。方法受试为138名近3个月内遭遇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对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的PTIQ正式版,分别进行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和评定者信度的分析。结果PTIQ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4、半劈信度为0.864;量表总分及各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和0.763~0.957;评定者之间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和0.935~0.992,F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PTIQ正式版具有良好的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PTIQ)正式版进行信度分析. 方法 受试为138名近3个月内遭遇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对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的PTIQ正式版,分别进行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和评定者信度的分析. 结果 PTIQ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944、半劈信度为0.864;量表总分及各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和0.763~0.957;评定者之间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和0.935~0.992,F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 PTIQ 正式版具有良好的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编制的项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编制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预试问卷(PTIQ)的原始条目池,并通过项目分析进行题项的筛选和分析。方法 根据PTIQ的10个理论维度,编制原始条目池。预试样本为120例近期遭遇精神创伤事件的当事人或家属。预试后,采用t检验法和相关法进行条目鉴别力分析,修订问卷的题项组成。结果 问卷原始条目池共116个题项,形成预试问卷。根据条目鉴别力大小,有39个题项不具有满意的鉴别力,予以删除。予以保留的77个题项的决断值为2.348~12.377(P〈0.05),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r1)为0.235~0.704(P〈0.01),题项与所在分量表分的相关系数(r2)为0.511~0.818(P〈0.01)。结论 项目分析表明,保留的77个题项具有满意的鉴别力,为PTIQ的效度和信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国内社区家庭暴力高发家系严重躯体施暴者的精神创伤形式及影响,为家庭暴力干预及施暴者的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线索调查的方法,结合当地派出所、妇联、社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存在严重家庭暴力的备案登记资料,上门走访或电话预约进行面谈及问卷评估,筛选入组暴力家系施暴者(AP) 136例,无暴力家系施暴者(ANP) 93例,暴力家系非施暴者(NAP) 105例,无暴力家系非施暴者(NANP) 198例,评估并比较不同家系来源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创伤经历及创伤症状.结果 (1)AP组经历的创伤事件数量在6件以上总比例占了66.1%.AP组的创伤事件中位数达到7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P组的回避[(1.37±0.79)分]、闯入症状分[(1.40±0.80)分]及创伤症状总分[(4.08±2.30)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AP组的高警觉性症状分[(1.31±0.88)分]高于NAP组[(0.95±0.75)分]及NANP组[(0.94±0.83)分],ANP组闯入[(1.22±0.80)分]、高警觉性症状分[(1.14±0.85)分]高于NANP组(P<0.05).(3)目睹家庭暴力、儿童期受虐分、经历创伤事件数量分别与三大创伤主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暴力高发家系施暴者创伤性事件经历与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呈显著相关.某些创伤事件经历,可能成为家庭暴力施暴行为出现的保护因素.在暴力高发家系中成长的施暴者创伤症状最严重,而闯入、高警觉症状与严重躯体施暴行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PTIQ)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进行分析。方法应激组138例,为近3个月内遭遇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心理健康对照组59例,为无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史、未遭受过严重应激性事件者。对PTIQ经项目分析具有满意鉴别力的条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方差转轴法进行问卷结构效度检验;采用Pearson积距相关法分析,分析PTIQ与效标量表相关性;比较应激组与对照组PTIQ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检验问卷判别效度。结果8个公共因素的特征值1.678~14.880,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7.138%,各条目的共同度0.295~0.760。转轴后的成分矩阵结果。最终析出警觉与焦虑、生理功能障碍、抑郁、闯入、分离、回避、睡眠障碍、社会功能障碍8个因子。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总分与SCL-90的9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41~0.745不等。问卷总分与IES—R总分及闯入、回避、警觉因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829,0.726,0.754,均为显著正相关。问卷抑郁因子与HAMD得分相关系数为0.602(P〈0.05)。问卷警觉与焦虑因子与HAMA得分相关系数为0.663(P〈0.05)。应激组和对照组在PTIQ8个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TIQ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与原问卷的理论维度基本吻合;同时具有满意的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经典论述中发现,人的社会、家庭关系中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形成四种微小精神创伤基本表现形式。因而人格结构由健康的阴阳平和部分与创伤性的非阴阳平和两部分组成,并影响形成不同体质状态,再进一步遇到其他致病因素,导致阴阳进一步失调而发病。这一原理更全面、完整、本质地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真正体现了治病求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值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编制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预试问卷(PTIQ)的原始条目池,并通过项目分析进行题项的筛选和分析.方法 根据PTIQ的10个理论维度,编制原始条目池.预试样本为120例近期遭遇精神创伤事件的当事人或家属.预试后,采用t检验法和相关法进行条目鉴别力分析,修订问卷的题项组成.结果 问卷原始条目池共116个题项,形成预试问卷.根据条目鉴别力大小,有39个题项不具有满意的鉴别力,予以删除.予以保留的77个题项的决断值为2.348~12.377(P<0.05),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r1)为0.235~0.704(P<0.01),题项与所在分量表分的相关系数(r 2)为0.511~0.818(P<0.01).结论 项目分析表明,保留的77个题项具有满意的鉴别力,为PTIQ的效度和信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PTIQ)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进行分析.方法 应激组138例,为近3个月内遭遇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心理健康对照组59例,为无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史、未遭受过严重应激性事件者.对PTIQ经项目分析具有满意鉴别力的条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方差转轴法进行问卷结构效度检验;采用Pearson积距相关法分析,分析PTIQ与效标量表相关性;比较应激组与对照组PTIQ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检验问卷判别效度.结果 8个公共因素的特征值1.678~14.880,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7.138%,各条目的共同度0.295~0.760.转轴后的成分矩阵结果,最终析出警觉与焦虑、生理功能障碍、抑郁、闯入、分离、回避、睡眠障碍、社会功能障碍8个因子.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总分与SCL-90的9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41~0.745不等.问卷总分与IES-R总分及闯入、回避、警觉因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829,0.726,0.754,均为显著正相关.问卷抑郁因子与HAMD得分相关系数为0.602(P <0.05).问卷警觉与焦虑因子与HAMA得分相关系数为0.663(P <0.05).应激组和对照组在PTIQ 8个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TIQ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与原问卷的理论维度基本吻合;同时具有满意的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儿童虐待史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河南省某高校的73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除儿童期母亲憎恶与成年期人格中内外倾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儿童期精神虐待与大学生人格均呈显著相关(P<0.01);儿童期精神虐待4个维度与大学生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257,r=0.304,r=0.237,r=0.256).②儿童期父亲憎恶在神经质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243,P<0.01)为正,儿童期母亲忽视在大学生精神质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206,P<0.01)为正,儿童期父亲忽视在大学生内外倾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143,P<0.01)为负,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儿童期父亲憎恶与母亲憎恶对大学生抑郁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分别β=0.078,β=0.103,P<0.05),可以解释总变异的44%;③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儿童期父亲憎恶通过成年期神经质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大学生抑郁产生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9.8%.结论 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抑郁情绪有直接预测作用;此外,儿童期精神虐待还通过成年期人格的部分中介作用对个体成年期抑郁情绪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期性虐待(CSA)受害者的记忆损害情况,及其与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关系。方法对女性服刑人员CSA受害组(简称CSA组)21例,对照组21例进行韦氏记忆(WMS)测验,并分析它们与创伤后应激症状(IES-R)的关系。结果CSA组记忆商数(MQ)(85.09±19.15)、长时(25.90±7.36)和短时记忆(55.55±11.34)三项记忆测验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5.57±14.65、34.47±4.72、65.01±7.25)。上述记忆损害与IES-R总分、各亚症状分呈相关,且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女性服刑人员中儿童期性虐待受害者的记忆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鉴定数据,探讨此类患者被性侵害案件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83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法医精神病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大部分性自卫能力丧失(97.6%);案发地大部分在农村(77.1%);监护力度与受害人受侵害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被性侵害案件有其自身特点,监护人、社会应在加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监护的同时对其加强性知识教育,以提高其自身防卫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发生在广州地区女性精神障碍者被性侵害案的特点,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及维护这类妇女群体的权利提供参数.方法 自制调查表对要求进行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91例女性精神障碍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在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碍者中以精神发育迟滞(73.7%)及精神分裂症(14.3%)的患者最多见;躁狂状态占5.5%;其他占6.5%.(2)性自卫能力丧失者(80.2%)明显多于性自卫能力削弱者(13.2%)及性自卫能力存在者(6.6%).(3)无性防卫能力者以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最多(51.8%),其次是轻度精神发育迟滞(23.2%);中度、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及伴有其他异常者全部为无性防卫能力(100.0%);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中以无性防卫能力的比例最高(56.5%).(4)案发地点以受害人自家(24.2%)、犯罪嫌疑人家(34.1%)以及空地或偏僻处(28.6%)为多.受害者家住异地的占63.7%;案发地在乡村的70.3%.结论 女性精神障碍者被性侵害案例有其自身特点,应特别注意加强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压力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1760例女性不孕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0例患者中,有心理压力者为84.43%。采用试管婴儿治疗的患者,有心理压力的人数明显多于指导怀孕和人工授精的患者(P<0.01);高学历患者有心理压力的明显多于低学历的患者(P<0.01);科教文干部职员有心理压力的明显多于工农商和其他职业人群(P<0.01);不孕时间为2~5年的患者有心理压力的明显多于其他不孕时间的患者(P<0.01);就诊次数达到和超过2次的患者,有心理压力的明显多于首次就诊的患者(P<0.01)。结论重庆市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压力大,医生应积极与患者沟通,解答疑惑,疏导患者情绪;动员家庭和社会关心、关爱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 取2014 年1 月-2016 年12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盆底康复中心收治的产后42 d FSD 患者400 例作为研 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 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生 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持续观察3 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膀胱初感充盈量与最大充盈量均高于治疗前(P <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膀胱 初感充盈量与最大充盈量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 (P <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1 个月性生活次 数与性高潮频率都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的性交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生物反馈 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 FSD 能有效改善膀胱的生物学功能,提高盆底肌力,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 度,从而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The sex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 sexually active population, has been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1]. In China,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ases of sexu-ally-infected AIDS has been reported[2].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 concerning the sexual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ast, re-searchers investigated the sexuality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but no report has been available that especially focused on the sexual behaviors of female co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状况,分析更年期症状对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0岁以上女性180例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生殖衰老分期研讨会(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STRAW+10)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绝经过渡早期(A组)、绝经过渡晚期(B组)、绝经后期早期(C组)、绝经后期晚期(D组)。应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KMI)评价女性更年期症状;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评价女性性功能障碍。结果 随着生殖衰老分期的提高,4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逐渐增大,从45.5岁提高到57.0岁;与伴侣共同生活时间的年限中位数从20年增加到23.5年,性生活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从7 d增加到15 d;KMI中位数从9.5分提高到15分(P<0.05)。随着生殖衰老分期的升高,FSD和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阴道湿润障碍、性高潮障碍、性满意度障碍和性交痛的患病率均明显升高(P<0.05)。FSD和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阴道湿润障碍、性高潮障碍、性满意度障碍和性交痛的患病率随更年期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而升高(P<0.05)。结论 随着女性生殖衰老分期的提高,FSD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出现更年期症状以及其严重程度是40岁以上女性发生FSD的重要影响因素,应积极治疗更年期症状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