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缓慢释放SO2、CO2气体方法保鲜荔枝,研究了荔枝在低温下的果皮褐变及其某些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在常温下,采用缓释剂a处理效果最好,好果率在80%以上;在2~4℃的冷藏条件下,降低呼吸强度,乙醇含量增加,PPO酶活性下降.采用缓释剂b处理,其效果最好,可贮藏60 d,好果率为90.1%.其SO2残留都尚未超标.  相似文献   

2.
谷达任 《科技资讯》2007,(15):98-99
本文主要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常温下板粟贮藏保鲜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放电处理的板粟,通过150天的常温贮藏,平均好果率高达98%,而且发芽率极低,贮藏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梅的MAP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杨梅属呼吸跃变型果实,常温储藏十分困难。杨梅用MAP气调包装处理后冷藏,可以防止杨梅的过度失水,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在几种处理中以10%CO2 5%O2 85%N2的气调包装效果为最好,杨梅经冷藏9d后仍有较高品质,好果率达80%以上,并且可以大大减缓果实的霉变。  相似文献   

4.
橄榄果实防腐保鲜及包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防腐保鲜剂和不同厚度聚乙烯(PE)薄膜袋、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檀香橄榄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说使用的防腐保鲜剂中以25%抑霉唑乳油剂1mL·L1+增效剂20 mg·1-1对橄榄果实防腐保鲜效果最好,常温贮藏125 d,好果率83.13%,失重率3.54%;包装材料以0.060 mm厚的PE袋为好;薄膜打孔的包装方式贮藏保鲜效果最好,8±1℃贮藏75 d,好果率96.40%,失重率0.64%,果实仍鲜绿、饱满,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用PE袋包装可以有效地抑制橄榄果实失水,从而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5.
采用家庭较为常见的食用白糖、食醋、洗洁精作为配制保鲜液的药剂,研究不同浓度的不同处理对玫瑰切花瓶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来水中加入白糖、食醋、洗洁精,对切花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以在自来水中加入4瓶盖(约28 g)白糖稀释至1 000 mL处理对玫瑰切花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复合涂膜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魔芋精粉作为被膜剂,对草莓进行CaCl2、水杨酸(SA)、中药浓缩液等浸泡处理,以浸钙浓度、浸钙时间,水杨酸浓度、中草药浓度、魔芋精粉浓度五个因素作五水平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经过线华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得出:在保证好果率大于75%的情况下,经以浓度为5.8%的CaCl2浸泡2min,再以孽度为0.0397%的SA、0.16%的魔芋精粉、40%的中药为配方制得的复合液涂膜,对草莓果实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冻藏金枪鱼肉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在-18℃冻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对金枪鱼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贮藏期内,经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处理后的金枪鱼肉能使TVB-N值、pH值、MetMb含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还能提高鱼肉的色泽a*值和鱼肉的硬度.水溶性壳聚糖具有较强的抑菌保鲜作用,采用15 g/L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浸渍处理金枪鱼肉保鲜效果与感官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设G=(X,Y;E)为二分图,其中|X|=|Y|=n.证明了:若n≥((a+b)2)/(b)-(a+b)/(b)且δ(G)≥(an)/(a+b),或δ(G)>a+b+n-2bn+1,则G有[a,b]-因子.并且将说明,条件δ(G)≥(a)/(a+b)n为最好的;而当b<n≤4b且bn+1为整数时,δ(G)>a+b+n-2bn+1也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1999,(11):31-31
板栗保鲜技术的研究,是省科委下达的“八五”攻关课题,1994年1月通过省级专家鉴定。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对国内文献的查新结果表明,该保鲜技术属国内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板栗为高含水量(约50%)、高呼吸强度的果品。果熟正值高温多湿季节,极易失水风干,造成霉烂变质。国内每年因贮藏保鲜方法不当,有30%左右板栗毁于虫害、霉变,给板栗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板栗常温液膜保鲜技术,是根据板栗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研究出的高效液膜保鲜剂。该保鲜剂可控制板栗贮藏保鲜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抑制和杀灭霉菌,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衰老,抑制发芽,提高板栗保鲜的好果率,保持板栗原有的风味。 板栗经液膜保鲜剂处理后,常温贮藏保鲜150天,好果率达到91%以上。保鲜板栗品质符合FA/WHO规定的食品卫生标,  相似文献   

10.
无机盐对香石竹切花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无机盐对香石竹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切花观赏品质,延缓切花衰老进程,其中以50mg/L Al2(SO4)3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果蔬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总结了试验结果,采用了在常温下利用保鲜袋和保鲜剂的技术,对局部环境中影响果实寿命的几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控制,达到了抑制果实呼吸、延缓果实成熟期,並起到防霉、杀菌的作用,采用此项技术聍藏保鲜的果实可达5~6个月以上,最大烂果率低于5%,果实风味正常,方法简单,投资少,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东北落叶松为试材,经高温高压蒸汽-真空处理,在不同厚度、含水率及不同温度、时间、真空度下脱脂干燥,测试脱脂率.结果显示:在180℃保温40min,真空30min条件下,木材脱脂率显著提高,最高可达63.05%;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木材结构发现,木材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其细胞壁出现裂纹,纹孔出现不同程度裂隙,这些改变有利于树脂排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冶金废液制备的低温硫酸催化剂中铯、铷、锂等碱金属元素的助催化作用和熔盐用量对催化剂低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铯的低温助催化效果最好,其用量宜控制在n(Cs)/n(V)=0.3~0.6.当n(Cs)/n(V)=0.6时,410℃的SO2转化率达42.5%,比无铯催化剂的SO2转化率高18.5%.铷的加入会降低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宜采取措施降低废液中的铷含量.在多种碱金属元素混合使用的情况下,锂元素有较好的助催化作用,其最佳用量为n(Li)/n(V)=0.4,410℃时SO2转化率达46%.活性组分含量对催化剂低温活性和高温活性影响较大,n(M)/n(v)宜小于4.5.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透析的方法将铜电解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500的明胶进行分离,以二喹啉甲酸( BCA)法测定所得明胶质量浓度,研究了硫酸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铜电解液中明胶分解规律的影响.铜电解液中Cu2+基本不影响明胶的稳定性;电解液温度升高和硫酸质量浓度增大,都加剧了明胶的分解.在相同温度下,硫酸质量浓度在150~180 g·L-1范围内每增加15 g·L-1,明胶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约1.2倍;而在相同的硫酸质量浓度下,温度在55~70℃范围内每增加5℃,明胶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约1.5倍.对于铜电解生产,电解液中硫酸质量浓度150~180 g·L-1以及温度60~65℃,可推算出电解液在电解槽中停留3~4 h,明胶的分解率达50%~80%;电解液经过完整的一周循环约需6 h,明胶的分解率可达到70%~9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甲烷能否在水果保鲜过程中发挥作用,寻求水果贮藏保鲜的新技术.本文以“鸡心”草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甲烷气体(5%,10%,20%,30%)对草莓采后果实质量损失率、草莓软化腐烂率、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实Vc含量、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甲烷浓度越高保鲜效果越好,30%浓度的甲烷可使在室温下放置的草莓保鲜期延长1—2d.表明甲烷在水果保鲜中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对草莓的涂膜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醋酸降解壳聚糖,得到不同降解度的样品,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对草莓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3.66万和1.37万的两种壳聚糖膜,以及按1∶1配比所制得保鲜剂对草莓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使果实的腐烂率和发霉率显著降低,常温下,可延长保鲜期两天以上.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电厂粉煤灰,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用于对某石化厂有机废水吸附处理实验,考察了不同加入量和不同温度下的处理效果,分别测定COD和氨氮的去除率,评定改性后粉煤灰的处理效果,同时与颗粒状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加入量在15-20 g/L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在20℃左右达到最佳值,且温度对粉煤灰去除氨氮的影响要比对去除COD的影响显著得多。采用NaCO3混合焙烧,H2SO4酸化改性的粉煤灰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到76.9%,比改性前提高了9.8%,氨氮去除率可达35.9%,比改性前提高了32.8%,且比同样含量的活性炭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稀土掺杂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SnO2-Eu2 O3催化剂对合成十六烷酸乙酯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方法 利用溶胶-凝胶法及改性技术制备稀土掺杂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SnO2-Eu2O3催化剂,并用单因素法研究催化剂的最适宜制备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来确定十六烷酸乙酯催化合成的最佳条件.同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品进行物性和结构表征.结果 Eu2O3的添加量为1.5%(指Eu2O3占SO42--/SnO2的摩尔分数),硫酸浸渍液的浓度为2.0 mol/L,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2.5h条件下,制备出的SO42--/SnO2-Eu2O3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酯化反应优化条件是:在80~85℃的回流反应温度下,醇酸摩尔比为5.0:1.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0%,反应时间4.0h,十六烷酸乙酯的酯化率可达97.0%以上.各种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催化合成所得之物与十六烷酸乙酯标准相符合.结论 该催化刑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便,酯化率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公式△H=-0.1196n/λ计算了S、H2S及CS2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并推测了三种物质燃烧反应的机理.S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值为2086 K,与测定值2093K接近,误差为-0.30%.H2S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值为2238K,测定温度2383K,误差为-6.1%.CS2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值为2502K,测定温度2468K,误差为0.14%.根据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推测S、H2S及CS2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机理.S燃烧反应机理为:(1)O2+ hv→2O·,(2)S +O·→SO+hv,(3)2SO+O2→2SO2,(4)SO2+O·→SO3 +hv.H2S燃烧反应机理为:(1)O2+ hv→2O·,(2) H2S→H2 +S,(3)H2 +O·→H2O+hv,(4)S+O·→SO+hv,(5) 2SO+ O2→2SO2,(6)SO2 +O·→SO3+ hv.CS2燃烧反应机理为:(1)O2+hv→2O·,(2) CS2→C +2S,(3)C+O·→CO+ hv,(4)CO+O·→CO+hv,(5)S+O·→SO+ hv,(6)2SO+ O2→2SO2,(7)SO2+O·→SO3+ h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