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计建洪 《四川化工》2004,7(6):46-48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分别用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FeSO4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复配出对腈纶印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的混凝剂。考察了混凝剂的投加量、助凝剂的用量、溶液的pH值、混凝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选用FeSO4比PFS好,在溶液pH值为9、FeSO4投加量为1250mg/L、PAM的用量为3mg/L、搅拌时间3min时,得到对废水处理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骆丽君  沈澄英 《化工时刊》2003,17(8):49-50,5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用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及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高浓度印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了混凝剂的投加量、助凝剂的用量、溶液的pH值、混凝时间、混凝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C PAM在溶液pH值为5,PAC投加量为1000mg/L,PAM的用量为12mg/L,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5min时,对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85%左右,经处理后水的透光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孙志勇  王爱民  白妮 《硅酸盐通报》2015,34(12):3606-3609
利用改性粉煤灰复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配比、搅拌时间、投加量和pH值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改性粉煤灰最佳配比为100 mg/g,最佳投加量为25 g/L,最佳搅拌时间为60 min,最佳pH值为9,在最佳条件下,COD.r去除率达6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传统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C/PAM)的絮凝效果,本课题研究了壳聚糖/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CTS/PAM/PAC)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考察了絮凝剂用量、pH值、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造纸废水CODcr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絮凝剂中CTS、PAM和PAC用量分别为12 mg/L、60 mg/L和200 mg/L时,在pH值为7.2、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分别为80 r/min和8 min条件下,絮凝效果最好,CODcr与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3.9%和98.6%.与PAC/PAM混合絮凝剂相比,CODcr与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2%和5.9%,药剂成本下降了21.1%,因此,CTS/PAM/PAC絮凝剂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证实表明:在溶液pH值为5,PAFC投加量为700mg/L,PAM的用量为4mg/L,温度为20℃,搅拌时间为5min时,对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86.2%,经处理后水的透光率可达88.6%。  相似文献   

6.
正交法研究PFS和PAM对印染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法设计实验,研究聚合硫酸铁和聚丙烯酰胺对印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较好,最佳组合方式为:温度为50℃,pH值为7,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1000mg/L,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为8mg/L,搅拌5min,对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ODD的去除率为85.8%左右,经处理后水的透光率可达87.6%。  相似文献   

7.
聚合硫酸铝铁和PAM复合混凝剂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丽君 《安徽化工》2005,31(3):54-56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造纸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硫酸铝铁PAFS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造纸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表明在溶液pH值为5,PFS投加量为1000mg/L,PAM的用量为2.5mg/L,温度为20℃,搅拌时间20min时,对造纸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硅酸钠、氯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铝硅物质的量比的聚硅酸铝(PASi C)混凝剂,通过混凝实验,对比聚硅酸铝、市售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以及聚硅酸铝复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模拟废水浊度和苯酚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ASiC_1(铝硅物质的量比为1.0)与少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配,可以降低去除浊度和苯酚时PASiC_1的使用量,并大幅度提高PASiC_1对苯酚的混凝去除率。当水样p H=9、PASiC_1复配5 mg/L CPAM时,浊度去除率最高达99%以上,苯酚去除率可达10.3%,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为焦化废水的强化混凝预处理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Al2 (SO4) 3 为凝聚剂 ,以聚丙烯酰胺 (PAM )为助凝剂 ,用化学混凝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 :投药量与 pH值对混凝效果有显著影响 ;加入PAM后可使凝聚剂用量大大减少 ,同时提高了CODcr去除率 ;当Al2(SO4) 3 加入量为 2 5mg/L ,PAM (阴离子型 )加入量为 1mg/L ,pH =7时 ,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 5 8%和 95 %以上。  相似文献   

10.
向聚丙烯酰胺(PAM)中加入NaOH使其水解来制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并与在酸性介质中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复配,混凝处理钻井废水。设计正交实验对HPAM和壳聚糖加量,PAM水解时间,水解pH值进行评价,并与其他混凝剂进行对比,取得了污水混凝处理和脱色效果好,CODcr去除率较高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石灰沉淀—活性炭吸附处理汽车涂装磷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盐城某汽车涂装车间所产生的磷化废水,采用石灰作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对其进行处理,分别进行了石灰、PAM投加量和pH值对除P的影响以及活性炭投加量对CODcr和镍、锌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灰最佳投加量为800 mg/L,PAM最佳投加量为5 mg/L,最理想的pH范围在10~11之间,活性炭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良好,此时CODcr的去除率达到83.1%,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徐艳  徐建平  史武元 《陕西化工》2014,(1):111-114,117
实验采用混凝沉淀-UASB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在进水SS为600~1 400 mg/L、COD为4 500~6 000 mg/L条件下,对混凝沉淀池的混凝药剂量、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UASB反应器启动及影响UASB反应器运行的温度、表面水力负荷、HRT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沉淀池在100 mg/L PAC和0.8 mg/L PAM的投药量,140 r/min的搅拌速度,25~30 min的搅拌时间下,UASB反应器温度为35~40℃,表面水力负荷为0.4~0.5 m3/(m2·h),HRT为60 h时,SS、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86.2%,但对TN、TP去除效果不理想,平均只有39%,42.8%。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化工园区综合废水处理后安全排放的要求,开展了Fenton-絮凝法处理化工园区综合废水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天津某化工园区综合废水的水质情况,并考察了Fenton-絮凝法处理该废水的最佳实验参数。实验表明,在室温下,反应时间为60min,初始pH为3.5,双氧水投加量为0.5Qt(h理论投加量),m(Fe2+)∶m(H2O2)=1∶20,絮凝pH值为6.5,阳离子型PAM的投加量为20mg/L,搅拌速度为40 r/min,搅拌时间为15min,沉淀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浊度和COD的去除率接近96%和70%。出水可生化性明显提高,GC-MS分析结果表明出水中的毒害有机污染物质种类数目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4.
油田聚合物驱采油废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去除是实现废水回用的关键。采用絮凝法去除模拟废水中的聚丙烯酰胺。以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絮凝剂,研究了投加量、pH值、搅拌时间、沉降时间等主要操作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剂投加量300 mg/L、pH值为中性、快搅时间1.5min、慢搅时间15min、沉降时间15min的条件下,PAM去除率达96.88%,废水中PAM浓度可达3.74mg/L。  相似文献   

15.
王圆广  赵丹 《辽宁化工》2014,(9):1131-1133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证实表明:在溶液pH值为7,PAFC与PAM投加量比值为5:2,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10 min时,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72.63%,经处理后水的吸光度为0.3037。  相似文献   

16.
赵玲玲  蔡照胜 《当代化工》2010,39(2):180-182
采用过氧化氢强化微电解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对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城市生活污水,在pH=6,w(Fe)︰w(C)=1︰1,反应40 min,H2O(230%)投加量0.05%(体积比)下,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残留CODcr质量浓度在60 mg/L以下,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CODcr排放一级标准的B标准(GB 18918-2002)。此铁炭体系在重复利用19次时,对CODcr的去除率仍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刘晓元  安莲英  冯振华 《当代化工》2011,(12):1221-1223
采用Ca(OH)2溶液作溶浸剂,通过溶浸实验考察了温度、溶浸剂用量(液固比)、反应时间、溶浸剂浓度对杂卤石中K+浸出率的影响,按照优化的溶浸工艺条件,溶浸剂选5% Ca(OH)2,液固比4:1,40℃下搅拌反应3h,K+的浸出率可达90.06%.提出了可行的杂卤石提取硫酸钾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利用粉煤灰和Ca(OH)2为原料水热反应制备钙基脱硫剂。影响钙基脱硫剂钙剂利用率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浴温度(TH),它的最佳值是90℃;温度上下浮动5℃,利用率将降低20%。其次还有水浴温度、粉煤灰与Ca(OH)2质量比(FC)、水固比(LS),这些因素的波动对利用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水浴时间(tH)达到8 h以上,FC在5~10的范围内变化,LS在8~18的范围内变化均能制备具有较高利用率的钙基脱硫剂。  相似文献   

19.
Fenton试剂-MBR工艺处理环氧增塑剂化工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含有H2O2的环氧增塑剂化工废水,采用Fenton-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的Fe2+的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Fenton试剂处理废水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进水COD浓度对MBR处理废水效率的影响。由结果可得,当Fenton试剂中Fe2+投加量1.1 g/L、反应时间3 h、MBR的HRT 30 h和MLSS 7000~8000 mg/L时为最佳操作条件。处理出水CODCr为150~250 mg/L,总COD去除率为94%。  相似文献   

20.
Boron removal was investigated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boron using calcium hydroxide. pH, initial boron concentration, amount of Ca(OH)2, stirring speed and solution temperature were selected as operational parameters in a batch system. The highest boro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reached at pH 1.0. Increasing initial boron concentration and amount of calcium hydroxide raised to boron removal efficiency. Boro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highest at a stirring speed of 150 rpm.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affecting boro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solu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 solu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importantly boron removal. XRD analysis showed that CaB3O3(OH)5·4H2O, which is a borate mineral called inyoite, occurred between Ca(OH)2 and borate ions. As a result of the obtained experimental data, when the optimum operational conditions were selected, over 96% of boro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reached by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