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第一章提出的平针组织能量分析是通过松弛组织尺寸及织物结构在两个主要方向拉伸情况下的织物拉伸性质的研究,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松弛织物尺寸是根据参数 K_c、K_w、不同的结构紧密程度的织物厚度和不同侧向压缩性的纱线粗细来进行计算,此外也对下述参数进行计算;纱线间距离、纱线串套区中的纱线间力、纵向和横向挤压力、织物卷曲力偶、纱线弯曲和侧向压缩性能量和总能量等。在织物上施加平行于横列方向或平行于纵行方向的张力来研究上述参数的变化。织物初始拉伸模量和波松比也加以计算。结论是控制织物延伸性能的主要机理是纱线在结构内运动的自由度。这个结论的含义还涉及到对于结构紧密度的讨论和计算。  相似文献   

2.
收缩率是一种衡量针织物结构中由于润滑、松弛、凝聚作用引起的尺寸变化。当处理针织物时,由于受各种应力作用,线圈发生扭变,线圈上的纱线也在一定范围内相互滑移。当作用在织物上的应力消失后,纤维、  相似文献   

3.
纱线的应力松弛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标准线性固体模型为基础,利用玻尔兹曼叠加原理对纱线在拉伸松弛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建立纱线应力松弛的理论方程。在应变一定、拉伸速度不同情况下和拉伸速度一定、不同应变条件下分别对涤/粘纱和竹浆纤维/棉纱进行拉伸应力松弛实验,求得纱线在各种情况下的应力松弛回归方程及其相关系数,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在拉伸和松弛阶段都符合得很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纱线在小应变下的松弛性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拉伸速度越大或纱线应变越大,纱线的松弛时间越短,松弛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常,收缩是指织物经过水洗等松弛处理后,织物尺寸发生的变化。然而,根据棉针织物的结构,加工条件及所用松弛处理过程的不同,其松弛尺寸的大小和快慢程度也有差异。当然,要了解如何控制收缩,首先要定义一种真实可行的松弛方法,要使织物全部潜在的收缩发生,并具有可靠的重现性,使各种织物达到能相互进行比较的平衡状态。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讨论了获  相似文献   

5.
正聚酯(PET)纱线具有非常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商业特性,由于其尺寸稳定性好、对下游工艺的需求低、抗皱等级高、蓬松性好、手感温暖、性价比高且易供应,因而其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PET丝能以各种不同的长丝形态或组合长丝形态形成纱线(图1),以提供相应的特性。这些特性使  相似文献   

6.
利用16.2tex的S捻和Z捻棉纱线,通过改变7种平纹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的配置及纱线S捻和Z捻的配置,研究了捻向和捻度松弛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纱Z捻、纬纱S捻配合时,织物的收缩率比其他捻向纱线配合时要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种特殊针织组织的力学模型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其尺寸特性,特别是松弛后的尺寸以及在一些特定的外加负荷下的特性。力学模型着眼于这么一种方式,即组织中线圈是互相串套的,并认为在每个线圈中纱线是由其它线圈在它们接触处所施加的压力而  相似文献   

8.
缩水率是织物在类如洗涤的松弛处理前后的尺寸差异。要预测某一织物的缩水率,必须能够预测该织物在松弛状态时的尺寸。这些尺寸是由一定的织物结构参数和织物在成品之前的整理工艺确定的。同样,不同的松弛方法也会得出不同的缩水率数值。所以,要预测缩水率就必遵照给定的松弛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四元件模型为基础,利用玻尔兹曼叠加原理建立了纱线应力松弛变化过程的理论方程,并分别对彩棉喷气涡流纺及环锭纺纱线进行松弛实验。基于应力松弛理论模型,利用Origin 7.5软件求得纱线应力松弛的回归方程,分析了喷气涡流纺纱线应力松弛机制。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该模型预测纱线的松弛性能;喷气涡流纺纱线的松弛时间较短,弹性比例较小;通过预测纱线的松弛性能,可有效改善彩棉产品手感较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的热稳定性,采用多种热处理方法对大豆蛋白纤维纱线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了大豆蛋白纤维纱线在松弛状态和张紧状态下,经过高温饱和蒸汽蒸纱、煮纱处理以及干热空气处理对纱线强伸性能和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对大豆蛋白纤维纱线的强伸性、热收缩率、泛黄程度等指标均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对大豆蛋白织物进行加工时,应选择适宜的加工方式和加工温度.  相似文献   

11.
以前,线圈形态系数是沿着织物对称面的圈距与圈高之比率。如果这一参数是线圈形态的正确表示及线圈形态在稳定状态下是唯一的,那么织物在的相应状态下这一系数值将是一个常数,或者在某一常数附近随机分布着。干松弛状态和全松弛状态是织物的两种稳定状态,两者的稳定程度各下相同。  相似文献   

12.
成纱卷绕成型并不是纱线产品质量工作的终点,这一点已日益被世界上先进的纺纱企业所认识.在使纱线松弛并保持其可纺性的各种常规方法中,采用蒸气一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由瑞士Xorella公司设计的Contexxor装置采用蒸气给湿方法,有效地将纱线给湿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型纱线的结构,形态和应用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纱线是构成纺织品最基本的单元。展望21世纪,纱线的结构和形态将是继纱线的原料和品质之后,体现纱线特征的又一要素。综观当今纺纱制线业,不难看到在纱线结构和形态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化学合成纤维纱线注重单纱结构和形态的开发,如假捻变形丝、空气变形丝、氨纶弹力丝以及新近出现的聚偏氟乙稀中空纤维、自动卷曲烯烃纤维等等;而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及其混纺纤维则更注重多根单纱组合的结构和形态,如异纤并捻纱线、弹力包覆纱线、包芯纱线、平行包缠纱线等等;传统的花式纱线正在朝着包覆纱线、包缠纱线方向发展;各种形式的花式…  相似文献   

14.
圆筒形棉针织品的生产者若想要使织物始终保持较小残余缩率,首先要能预测织物在全松弛状态(即标准松弛状态)时的尺寸。因为只有预先知道光坯织物的松弛尺寸,才可能确定成品的尺寸,从而保证制品交付使用后洗烫时其缩水率保持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这是作者在西德组织的《针织物尺寸稳定性》专题讨论会上做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把针织物收缩的机理分作三类:松弛性收缩、扫尾性收缩和纱线收缩,并指出松弛性收缩的作用至为突出。文中推荐了英国学者芒登计算针织物松弛的公式,介绍了几种有效的预缩方法。作者认为,转筒烘干法和挤压预缩法的效果最好,纳普坦等人提出的化学松弛机理应在今后加以深入研究。作者在文中一再强调,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问题至今尚未获得圆满解决,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山羊绒纤维的拉伸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山羊绒纤维的拉伸性能以及单纱的拉伸松弛性能,并与细支羊毛纤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绒纤维的比强度、拉伸模量,松弛时间高于羊毛;在较小定伸长条件下,山羊绒纱线拉伸应力松弛速率慢于羊毛纱线,即山羊绒纱线比羊毛纱线难定形,这些力学性能的差异是由于山羊绒纤维α-结晶度高于羊毛;在80~130℃干热条件下,山羊绒纱线的拉伸应力松弛速率及其定形率均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当温度高于120℃时,提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织物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纱线线圈长度和线圈形状。线圈长度很大程度上是是在线圈形成时由织机上的三角配置和纱线张力所决定。另一方面,线圈形态取决于针织物的松弛处理。如果清楚了影响线圈长度的可变因素和编织区域内各可变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就可预知线圈长度。  相似文献   

18.
探讨机织物中纱线的截面形态及集合形态模型的应用。在分析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织物中纱线截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把纱线在织物中的截面形态归结到一个统一的圆形、椭圆形、跑道圆形、凸透镜形等模型下是不科学的;并针对多组织点织物中纱线截面形态的复杂性提出了集合形态模型。指出:集合形态模型是描述纱线在织物中截面形态的一种新的思路,是某些复杂组织织物中纱线截面形态的一个广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圆纬机自动上下料系统中纱线吸取状态的判别,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纱线检测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小尺寸盒子,与低成本相机模组、补光灯一起组成专用拍照盒。利用拍照盒内部稳定的光照环境,保证纱线图像高质量获取以及防止外部环境干扰影响识别效果。工控机对纱线吸取前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其像素值,最后根据两幅图像像素变化值大小,判断纱线是否成功吸取。系统搭建后,分别对8种不同颜色常用纱线进行测试,模拟头线识别情况,以及对黑色和白色纱线进行测试,模拟头线、尾线识别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识别各类纱线吸取状态,可应用于圆纬机自动上下料系统。  相似文献   

20.
(积极喂纱系统的发展为印度针织机的制造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为在加尔各答十一月九到十日举行的针织专题讨论论文。) 由织针成圈钩取的纱线长度控制着针织物的松弛程度和尺寸的稳定性,这是众所周知的。通常针织机的线圈长度的控制是通过弯纱三角来完成的。当用此法控制线圈长度时,它将受到许多变化因素的影响:①各喂纱系统之间,②纱线退绕张力的波动,③沿纱线通道发生的障碍以及④弯纱三角调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