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探讨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征、成因和途径。现将其主要观点作一扼要综述,籍以推动研究进展。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转移速度的阶段性。从我国农业就业份额下降的速度来看,呈现出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从1952-1977年为缓慢下降阶段。1952年农业就业份额为83.5%,1977年下降到74.5%,25年下降9%,年平均下降0.36%。农业就业份额的缓慢下降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第二阶段从1978-1988年为加快下降阶段。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社科院李享章最近在《社会科学报》上发表文章,阐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应该向何处转移的方向问题。他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转移超出农业承受能力,以高素质转移为特征,过量盲目涌入城市等转移偏差,不仅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成长,也直接或间接损害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持续正常进行。这种偏差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从根本上说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宏观的战略问题,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村,应把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作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中的战略问题,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为人们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业改造直接有关。农业技术构成提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以及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又取决于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经济学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讨论,主要包括:1、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存不存在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剩余劳动力;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发展之间有何种关系,这些国家的城市工业发展是如何决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3、在城市工业不能完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最终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从根本上说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宏观的战略问题,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村,应把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作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中的战略问题,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陶水莲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现象是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水平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存在明显的差异,因...  相似文献   

7.
浅议云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张建民一、云南农业剩余人口规模扩大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规模经营,以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陈彬文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有人把农村人口外流说成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表现,主张走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也有人认为,农村出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  相似文献   

9.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现有的土地面积由于无法承受或容纳农村拥有的劳动力而出现的剩余劳动力。该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的,随着社会前进和科技进步,它会发生变动,即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相统一的范畴;二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资源与劳力资源之间不相称,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承受或容纳丰富的劳动力。我认为,这样定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恰当的。首先,这个定义与目前多数地方农业劳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农业农村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一建设的关键在于数量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得到妥善的转移。本文基于福建省情,把福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分为永久性转移和暂时性转移,提出这两种转移的途径是:推进城市化和繁荣短期雇工经济。  相似文献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制度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成为永恒主题。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是制度变迁。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中,制度供给起决定性作用。制度供给主体是政府,因此,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政府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户口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市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安排为契机,科学地设定并不断增加制度供给空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主导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推进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 ,解决农民就业 ,是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改革户籍制度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 ,帮助农民实现向非农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概说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种植业劳动力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带来的劳力过剩和闲置。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特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一、二、三产业的流动和再就业。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及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一个国家迈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由二元的落后经济迈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动力。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综合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  相似文献   

14.
15.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供求量平衡和就业结构协调的过程。在劳动力充分供给条件下的中国,均衡则特殊地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有效地配置于现代化部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问题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   我国农村拥有 9亿多人口, 4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 30%以上,即有 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选择   农业劳动力转移按其经营的产业种类可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调查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状况,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为此,我们选择了招远、乳山、掖县、莱阳等县、市的十三个点,进行了典型调查.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至今还未能形成有效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稳定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机制。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冗余和转移的不稳定,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本文旨在针对这一严峻现实,着重剖析40年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稳定转移机制,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现代化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略论市场经济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柳新元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任何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发生的城乡人口结构的重构现象。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与农业的现代化是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一、无法回避的现实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现实是:(1)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的发展状况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农业基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重点不在于转移模式的设计、转移道路的选择,而是运用发展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即收人效应分析。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定义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定义目前流行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定义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劳动力的转移。其实,劳动力需求量是一定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